陈兴建
【关键词】小学科学 假探究 现象剖析 标签式 放羊式 操作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1A-
0094-02
《科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习得相关的科学知识,形成科学能力,从而获得思维的提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中,科学探究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被广大教师所运用,这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但是,一些教师由于对“科学探究”这一概念存在理解误区,致使课堂上出现了学生“假探究”的现象。笔者认为,教师要反思当前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假探究”现象,要给小学科学探究学习“打打假”,从而厘清小学科学探究的本质内涵与实践操作策略。
一、小学科学课堂“假探究”现象剖析
(一)缺乏目的——“标签式”的假探究
一些教师误以为在一堂科学课上如果没有科学探究就一定是失败的,所以,就随意地把探究学习像标签一样贴在教学的某一个环节中。这样的科学探究是无目的的,无目的的探究肯定是无效的,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将会成为“空中楼阁”,这并不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真正意义上的探究学习,没有体现探究学习的本质内涵。
【案例1】《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教学片段。
一位教师在教学《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一课时,在探究环节给学生出示了一杯盐水和一个马铃薯。教师把马铃薯放在盐水中,出现了马铃薯沉在盐水中的现象。此时,教师提出探究问题:“怎么样才能让马铃薯浮在盐水中?”在这个探究问题的指引下,学生开展了“猜想—实验—验证”的探究活动。然而,下课的时间快到了,大部分学生的探究活动还没有结束。教师说:“实验成功的请举手。”结果有40%左右的学生举起了手。为了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求全体学生停下手中的实验,听取实验汇报和进行成果展示。学生们兴致正浓,如何能说停就停?于是出现了这样的一幕:一个学生在讲台上汇报、演示,其他学生忙着做自己的实验。
【案例分析】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对前面的各个教学环节处理得不错,从表面上看,确实让学生经历了科学探究的过程,“猜测—制定方案—实验研究—得出结论”的过程比较完整。但是,这一系列的活动却没有明确的目的性,教师仅仅是把“科学探究”作为一张“标签”,只是为了探究而探究,最后甚至为了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而草草收场。这样,学生的科学探究只能是“走过场”,他们的探究学习只是停留于表面,是没有实质性效果的。
(二)缺乏指导——“放羊式”的假探究
探究学习之所以能够被广大教师所承认,其最大的原因是探究学习能够突出学生在科学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然而,一些教师却误以为科学探究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随便让学生在课堂上干什么都可以,只要让学生自己“探究”就行了,而教师只需要在旁边看。所以,不少教师在课堂上仅仅是宣布探究活动的开始与结束,期间在学生中巡查一下,最后组织学生进行反馈。这样的科学探究是缺乏教师指导的“放羊式”的假探究。
【案例2】《土壤中有什么》(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五年级上册)教学片段。
一位教师在教学《土壤中有什么》一课时,为了充分体现“自主探究”的精神,首先让学生就“土壤”提出问题,对“土壤”的成分构成进行猜想,在此基础上,请学生自主设计探究实验,去验证自己的猜测。如通过捏、摸、看去认识土壤中存在的各种杂质;通过沉淀实验观察沙和粘土;通过加热感知土壤中腐殖质的存在等。最后,归纳土壤的构成。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试图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去辨析土壤的构成是难以做到的,教学活动不能持续下去。
【案例分析】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去分析土壤成分,显然超过了五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我们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不是什么都要让学生自主进行、独立完成。小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因为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一个逐步培养、逐步发展的过程。
(三)缺乏思维——“操作式”的假探究
小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思维含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小学生不进行有效的思维,就不可能很好地开展科学探究。但是,一些教师在组织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时,生怕他们“不会”,所以总是设计好一定的探究程序供学生进行操作。这样,从表面上看,小学生在课堂上确实经历了探究的整个过程,并且也得出了科学的结论。但是,这样的探究方式是没有思维含量的“操作式”探究,没有实质的效果,属于“假探究”,是不可取的。
【案例3】《磁极的相互作用》(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教学片段。
一位教师在教学《磁极的相互作用》一课时,为了引导学生得出“同极互相排斥,异极互相吸引”的结论,要求学生严格按以下程序开展探究:(1)准备一块磁铁,请学生指出磁铁的N极与S极。(2)让学生把磁铁A的N极与磁铁B的N极相互接近,可以发现两块磁铁互相排斥。(3)让学生把磁铁A的S极与磁铁B的S极相互接近,可以发现两块磁铁互相排斥。(4)让学生把磁铁A的S极与磁铁B的N极相互接近,可以发现两块磁铁互相吸引。(5)让学生把磁铁A的N极与磁铁B的S极相互接近,可以发现两块磁铁互相吸引。引导学生发现:两块磁铁的N极与N极互相接近、S极与S极互相接近,是互相排斥的;而两块磁铁的N极与S极互相接近,是互相吸引的。最后,得出“同极互相排斥,异极互相吸引”的结论。
【案例分析】
在以上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经历了磁铁两极互相作用的过程,从表面上看学生确实是在自己的操作中得出了“同极互相排斥,异极互相吸引”的结论。但是,学生得出这一结论的过程是在教师的一步一步指导下操作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需要经过任何思考,只要根据教师设计的步骤去做就行了。显然,这样的探究是操作式的“假探究”。
二、使小学生的科学探究提高实效性的策略
(一)忌本末倒置,突出科学探究的“目标性”
有效的科学探究应该是在强烈目标指引下的学习活动,应该具有很强的目标性。因此,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中,教师要正确理解科学探究学习的价值内涵,并不是说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应要求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来完成,切忌本末倒置,为了探究而探究。在教学实践中,若将某一教学内容作为小学生的科学探究学习内容,教师一定要舍得花费教学时间,应等大部分学生完成相应的探究活动以后,再组织学生进行探究结果反馈。这样,才能让科学探究取得实效。
例如,教学《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一课,最主要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得出相应的结论。在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完成“让这个马铃薯浮在盐水中”这一环节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验探究时间。在案例1中,有40%的学生反馈已经完成了探究任务,此时,教师可以再多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完成实验,学生实验的成功率将可能达到80%。在保证实验探究时间的前提下,学生才会通过增加盐水中盐的含量或者减少盐水中水的含量而使马铃薯浮在盐水中,从而深入理解“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与液体的性质有关”。这样,学生的探究学习才不会仅仅停留于表面。
(二)忌放任自流,突出科学探究的“指导性”
新课程理念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但是,我们也千万不能忘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探究学习作为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并不等于让学生在课堂上放任自流地学。放任自流的探究学习肯定是无效的,并且会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学生的科学探究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在教师有效指导下的科学探究才是高效的。
例如,教学《土壤中有什么》一课,当学生对“土壤”的成分构成进行猜想之后,教师要帮助学生设计探究实验的方案,在指导学生设计探究实验方案时,教师要介绍看、摸、捏等方法和强调实验注意事项。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上进行科学观察与科学实践,从而让科学探究更有效,才能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分析“土壤”的成分构成。
(三)忌“指挥操作”,突出科学探究的“思维性”
有效的探究活动离不开学生的积极思维。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在强调科学探究的“指导性”的同时,不能走入教师“指挥操作”的误区。教师的指导要点到为止,不能以教师自己的思想来束缚学生,在课堂上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进行统一的指挥,而应该突出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思维。在教师统一指挥下的探究学习是低效的。
例如,教学《磁极的相互作用》一课时,教师应该启发学生思考:如果把A、B两块磁铁的两极分别接近,会产生什么现象?请把自己的猜想记录下来。学生有了猜想以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设计验证自己猜想的实验方案。当学生设计的方案不完善时,教师再进行指导,最后组织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操作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最后得出结论。这样,学生的科学探究就有了自主思维空间,就有了实际的学习价值。
总之,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教师要正确认识科学探究的本质内涵,避免小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时出现“标签式”“放羊式”“操作式”的“假探究”现象,要让学生的科学探究更有目的性、指导性与思考性。这样,才能打造出高质量的小学科学课堂。
(责编 雷 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