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如何培养寄宿制幼儿园幼儿的安全感

2015-03-11 10:06卢艳青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4年12期
关键词:安全感培养

卢艳青

【摘 要】幼儿在幼儿园时期的经历非常重要,很多人的心理问题都可以追朔到童年早期所遭受的挫折或心理创伤,其中安全感是影响幼儿心理成长的重要因素。要培养寄宿制幼儿园幼儿的安全感,应该营造安全温馨的园舍环境、构建和谐的幼师关系、培养幼儿生存能力、建立密切的家园关系。

【关键词】寄宿制幼儿园;培养;安全感

安全感是儿童身体、情绪、认知发展的基础。对于儿童来说,安全感就是对人和周边环境的基本信任。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幼儿早期的经历非常重要,很多人的心理问题都可以追朔到童年早期(特别是五岁以前)所遭受的挫折或心理创伤,其中安全感是影响幼儿心理成长的重要因素。

目前大部分幼儿园为全日制幼儿园,但也有部分家庭因家长工作繁忙无暇照顾幼儿,有的家长则希望幼儿尽快融入集体生活,学会独立生活等将幼儿送到寄宿制幼儿园。寄宿的幼儿每周有五天完全不在父母、家人身边,如何提高他们的安全感,让幼儿既能顺利适应寄宿制的集体生活,又能使人格、情感得到健康发展呢?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安全温馨的园舍环境是建立安全感的基础

寄宿制幼儿园从安全设施、园舍色彩、装饰材料、玩具投放等多方面把幼儿园布置成温馨的家,会让幼儿产生从爸爸妈妈的“家”回到老师的“家”的感觉,培养幼儿对环境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1. 安全设施及安全教育要周全到位。幼儿园必须是独立封闭的空间,围墙、门锁、窗户、报警器等要时常检查,及时检修,有条件的幼儿园可安装监控等设施。教师日常在带领幼儿游戏、散步等活动时可随机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告诉幼儿如何通过走消防通道逃生,如何避免人流密集拥堵等,每学期还要进行消防演习、地震演习等活动,让有形的安全设施和安全自救自保技能转化为幼儿无形的安全防范本能,从而提升幼儿对外在环境的安全感。

2. 园舍色彩布局应注重淡雅和谐。太丰富和鲜艳刺眼的颜色容易造成人的亢奋活跃状态,幼儿如果长期处在浓烈的色彩当中,比较容易紧张浮躁。寄宿制幼儿园可以考虑以安静愉悦的淡粉色为整体布局的主色调,让园舍的整体感觉接近家居色彩,让幼儿常常有呆在家里的放松安稳的情绪,从而产生愉悦平和的心态。

3. 以软性的装饰材料烘托家的氛围。一般宝宝依恋的对象往往是那些柔软的物品,其中最常见的依恋物是宝宝盖的毛毯,其次是宝宝最喜欢的布娃娃。幼儿园不仅要注重环境的教育性,还要注重环境的温馨、舒适和“家”的氛围。在娃娃家、阅读区、特别是睡室等,用碎花布、浅色格子布制作窗帘、桌布和琴罩,将可爱舒适的抱枕、布娃娃等巧妙地进行点缀,“温馨的家”就若然而出了。

二、和谐的师幼关系是培养安全感的关键

寄宿制幼儿园的教师们承担起父母的角色填补这一份亲情的空缺,“爱与包容”是让幼儿建立安全感的关键词。

1. 理解和认同幼儿的不同个性和需要。从四岁开始,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建立,孩子开始有“我”的概念了。身边的人特别是幼儿在乎的人,如父母、长辈、教师对他的态度就直接影响孩子的自我评价。教师在孩子获得成功时要毫不吝惜地表扬他:“宝贝,你的画颜色真丰富,画得真好看!”在幼儿犯错误时有技巧地引导纠正他:“宝贝、你的杯子拿错了,再看看哪一只贴了自己的标志,重新拿过。”教师如果抚摸着幼儿的头,温和地指出他的问题,幼儿会敏感地感受到即便自己有时候做错了,“我还是可爱的,老师还是喜欢我的”。安全感就在老师的肯定和包容中不断增强。

2. 长时间高质量地陪伴幼儿。进入寄宿制幼儿园,对幼儿来说是一个挑战,幼儿园的老师不仅要在白天为幼儿科学地安排好丰富的活动,让幼儿在动静交替的生活、学习和游戏中释放情感和不安,晚上,尤其是孩子入睡之前成人的陪伴尤为重要。笔者所在的幼儿园,每天晚上老师下班之前除了针对每个幼儿一整天的表现和精神状态与夜班保育员进行交班记录外,还会进行一个特殊的交接仪式,就是拥抱和亲吻每一个幼儿,告诉幼儿他今天的进步,和幼儿道别,然后夜班保育员也会挨个拥抱、亲吻幼儿,告诉他们“夜班妈妈来了,今天晚上会整晚陪伴亲爱的宝贝们。”当幼儿入睡之后,很可能会因为做梦或者尿急等原因半夜醒来,保育员就要及时地来到幼儿身边轻声安抚幼儿,帮助幼儿上厕所等。不是妈妈胜似妈妈的陪伴和关怀会让幼儿很快习惯这样的模式,安全感就在老师和保育员之间的无缝衔接的陪伴中慢慢产生。

3. 为幼儿提供积极沟通的适宜环境。3到6岁的幼儿正是语言发展和交往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喜欢倾诉和自我表现,喜欢提问。教师除了要为幼儿创设安全、宽松、愉快的同伴交流氛围,例如晚餐之后组织幼儿户外散步、室内自由活动、看短时间的少儿节目等活动让幼儿放松精神、愉快交往,与幼儿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的表现,鼓励幼儿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倾听孩子的话语,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被幼儿所接受,幼儿才会感觉到安全。

三、生存能力的培养影响幼儿安全感的形成

1. 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全寄宿幼儿园老师一般都是专业人士,有一些特别的方法训练孩子自己穿衣、洗漱、吃饭、学习整理床铺,用餐后收拾自己的餐具和进行简单的打扫工作等,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让孩子本能地减少求助、依赖意识,独立自主的能力能够得到提高。幼儿园的环境与家里也不一样,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在平等的人际交往中模仿其他孩子的好行为,孩子们之间也有争当好孩子的气氛,穿衣、吃饭、洗漱……当幼儿感觉到日常生活中自己很多事情都做得到、做得好,自信心和安全感就会不断增强。

2. 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寄宿幼儿有更多的时间与伙伴平等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老师,琪琪推了我一下”,“老师,毛毛拿了我的蜡笔。”……幼儿园里常常会传来孩子们的“告状”声,专业的教师往往不会像普通家长那样对幼儿事无巨细都紧张兮兮地越俎代庖,而是给孩子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幼儿在尝试、沟通和调整中不断提供社会交往能力,幼儿的安全感就会逐步形成。

四、密切的家园关系是安全感的补充

寄宿幼儿每星期有五天面对老师,两天面对家人,如果教师和家人能保持及时和密切的沟通,如每周至少一次的电话、信息、微信等联系,有针对性地交流幼儿在家、在园的生活、学习细节、沟通幼儿的发展情况,如在家里妈妈说:“宝贝,老师说你昨天散步时发现一只可爱的小蜗牛,和其他小朋友观察了好久呢,小蜗牛有趣吗?”在幼儿园里老师说:“宝宝,妈妈说你昨天一下楼就跟邻居的阿姨问好,很有礼貌哦。”当幼儿从父母口中听到老师的话,从老师口中又能听到父母的话,会感觉老师和父母是关系密切的家人,无论面对家人或是老师都会感觉安全和愉悦。

幼儿园的幼儿思想大都比较敏感、脆弱,因此培养他们的安全感非常重要。幼儿园教师在工作过程中,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随时关注他们的心理状况,平等地和他们沟通,逐步培养他们的安全感,让他们在幼儿园健康地成长。endprint

猜你喜欢
安全感培养
浅谈如何关注留守儿童
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出“安全感”
让产权“安全感”来得更实在
初中阶段留守儿童安全感的特点及弹性发展研究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