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复合词语义和语法的认知研究

2015-03-06 06:48尹铂淳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复合词义项语义

尹铂淳

(湖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汉语复合词语义和语法的认知研究

尹铂淳

(湖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汉语复合词的语义研究主要考究的对象为语义演变机制,意义建构;语法研究主要考究的对象为数、构词法、词类、“超常”搭配和语法化。对汉语复合词语义和语法的研究,传统套路存在一定的缺陷,认知语言学恰能弥补这一缺陷。

汉语复合词;语义;语法;认知语言学

一、引言

复合词是句子中能独立使用、又具有完整意义的最小单位。[1]-[2]常规理解认为,形式上简单明了的复合词,语义便只是各构词成分意义的叠加。但复合词的语义往往是不透明的,我们知道甘和苦的意思,但不一定知道甘苦1的意思,其作为一个整体,意义并不能完全依靠其中的诸成分推导出来。[3]王文斌指出,随着人类对物质、精神世界以及自身认识的不断深化,人类较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表达复杂的概念和思想,复合词便是在这一种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4]

先于认知的国内复合词研究有:早在汉代,学者们便从语义的角度研究复合词,以较朴实的语言做语义的训诂。《毛诗诂训传》简称《毛传》,其着重训释词义,言简意赅,言而有据,如释百姓为“百官族姓也”[5]11-22; 1948年赵元任先生发表了《国语入门》,其强调汉语中,大多数的复合词是造句性的,由此,学界正式于句法视角研究复合词[6]4-5;周法高先生的《中国古代语法·构词编》是较早对复合词句法结构研究的一本论著。该著作考察了《诗经·国风》中的所有二字组合,得出以下九种类型①主语+述语,②述语+宾语,③介词+介词宾语,④副词+述词,⑤述语连用,⑥普通形容词+端语,⑦领位形容词+端语,⑧平行的二字组合,⑨特别名词的二字组合等情况。[7] 315-358

国外先于认知的复合词研究有: 结构主义学者Bloomfield提出了“向心结构”(endocentric construction)与“离心结构”(exocentric construction)。其目的是描写整体结构与内部成分之间的地位关系。这一理论由王力先生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引进[8];形式主义学者Lees主张,复合词是从句子的底层结构,经过转换处理形成的。如, girlfriend是由从句the friend who is a girl转换而来。这种解释方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因复合词各成分间的语义关系复杂,故此类解释方式也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如egghead,其并不由从句转换而来。前人的研究成果颇丰,但未揭示出对复合词语义和语法系统进行描写所需的经验基础和概念基础,故本研究于认知语言学视角下,尝试对汉语复合词的语义和语法进行研究。

二、汉语复合词语义和语法的认知研究

汉语复合词可从五个层面进行定义:形式上,复合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分组合而成;语义上,复合词的语义不是两个部分语义的简单总和,如百姓并非是指一百个姓,而是泛指所有的官僚贵族;规约性上,受到当时社会文化的影响,复合词一般都是约定俗成的,如兄弟,其语义仅是兄和弟语义的简单相加,基于上一条这并非复合词,但实则其受到当时社会文化各方之影响早已约定俗成,故其为复合词;语言的经济性上,复合词一般较经济,如不明觉厉,其直陈表达为虽然不明白但觉得厉害,显然,不明觉厉经济得多;概念的邻近性上,复合词两个成分表征的概念是具有邻近性的,如猫狗,这是一个复合词,而猫牛便只能算是自由短语,因为于人们的经验中,“猫”和“狗”是关系较近的一对概念,而“猫”和“牛”则并非如此。欲成为复合词至少需同时符合基于形式和基于语义的定义,或至少需同时符合基于形式和基于规约性的定义。满足经济性或邻近性的形式单位一般具备了成为复合词的潜势。

(一)汉语复合词语义的认知研究

1. 语义演变机制的认知研究。汉语复合词语义演变的机制有挪用机制、拓展机制、形式单位赋义机制。[9]

(1)挪用机制。该机制指的是主体会“挪用”其他概念域中与其表征概念具有相似性的某一概念并投射至复合词,致使其成为该复合词的新义项。如硕鼠,其初始语义为“大老鼠”,后于《诗经》中,其语义为“横征暴敛的贪婪官吏”。硕鼠初始表征的概念为“大老鼠”,其与概念“横征暴敛的贪婪官吏”具有系统的相似性(侵害百姓利益,令百姓反感等),即二者隶属于不同的概念域;接着,主体会“挪用”“横征暴敛的贪婪官吏”这一概念并投射至硕鼠;最后,其获得新语义“横征暴敛的贪婪官吏”。

(2)拓展机制。“拓展”指复合词的语义在同范畴中的延伸。 其具体的过程为:主体会利用同一概念域中与其表征概念具有相关性或邻近性的某一概念并投射至复合词,致使其成为该复合词的新义项。宏观看来,复合词语义的引申发生于同一范畴,可视为原义项发生了“拓展”,故如此命名。如白鸟,其初始语义为“拥有白色羽毛的鸟”,后于《诗经》中可施指白鹭。白鸟表征的概念为“拥有白色羽毛的鸟”,其与概念“白鹭”具有“类-种”关系,即具有相关性或邻近性,故二者隶属于同一概念域;接着,主体将概念“白鹭”投射至白鸟;最后,其获得新语义“白鹭”。

上述两种机制皆隶属于由内部义项引申导致的词义推演2,且其图如下所示:

图1 语义推演图

(3)形式单位赋义机制。形式单位赋义机制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于概念层面、形式层面或语音层面相互联系的形式单位吸引彼此的义项,致使一个形式单位的义项得以进入另一形式单位之中,成为其新义项。如北大与北京大学于形式层面的关系为“部分-整体”,二者的义项范畴相互关联,故北京大学的义项“北京大学”得以进入北大,后者获得新语义。汉语复合词快餐与外来复合词fast food表征的初始概念一致,即二者在概念上相关,故二者的义项范畴相互关联,最终导致fast food的义项“速食”得以“渗透”进入快餐,后者获得新语义。杯具,其初始语义为“杯子”,网络时代其语义为“悲剧”。杯具与悲剧隶属于同一语音范畴,二者产生关联,致使悲剧的义项“悲剧”得以进入杯具,后者获得新语义。

形式单位赋义机制隶属于非内部义项引申导致的语义变化,即后入义项皆不由内部义项引申而生成。

图2 形式单位赋义机制图

2. 意义建构的认知研究。汉语复合词的意义建构可分两块进行探讨,机制和基础。机制一般为隐喻、转喻、隐转喻杂合和整合,基础一般为概念的知识结构。基于机制,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究。

(1)基于隐喻的汉语网络复合词的意义建构

1)川大校园现自行车坟场3000辆自行车被遗弃。(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2014年5月8日)

自行车坟场的意义为无人认领且停放了许久的自行车固定堆放地,其意义建构机制为隐喻。自行车表征的概念于意义建构过程中不变;坟场表征的为事物概念“用以埋葬死人的地方”,因其与“长期无人认领的废物堆放地”具有相似性:皆为存放某种无价值实体的固定之处,故二者具有互相映射的基础;接着,说话人将坟场表征概念的特性系统映射至“无人认领的废物的堆放地”,使其具备了坟场的部分特性,如荒凉、阴森、暗含说话人的惋惜之情等,故其意义建构机制为隐喻。[10]

(2)基于转喻的汉语网络复合词的意义建构

2)“水立方女人”流行 “瓷男”招架不住。(新华网 2012年1月17日)

瓷男的意义为极脆弱的男子,其意义建构机制为转喻。男表征的为事物概念“男性”,其于意义建构过程中概念不变;瓷表征的为事物概念“瓷器”,其最突显的属性便是“极脆弱的”,接着,以“瓷器”代“极脆弱的”(整体代部分),故其意义建构机制为转喻。

3)仅11小时,成都两男子早晨盗车傍晚被“查水表”。(四川在线四川新闻 2014年11月20日)

查水表的意义为因违法被公安等执法机关依法逮捕,其意义建构机制为转喻。查水表表征的为行为概念“查看水表”,因于行为概念“进入屋内”中,行为“进入”的目的可为“查看水表”,亦可为“逮捕”,故可以“查看水表”代“逮捕”(范畴内的一个元素代另一元素),故其意义建构机制为转喻。

(3)基于隐转喻杂合的汉语网络复合词的意义建构

白领寄生虫指那些穿着光鲜,看似有学识、有能力,而在任何一家公司都没有实质性地推进过工作,就像寄生虫一样,肥己不利人的高收入员工,其意义建构机制为隐转喻杂合。白领表征事物概念“白领”,接着以其代“拥有高收入、有好的待遇、有高学历的”(整体代部分),为转喻;寄生虫表征的为事物概念“寄生虫”,其与“在任何一家公司都没有实质性地推进过工作的员工”存在相似性:皆“寄生”于“主体”且不曾为“主体”带来任何利益等,为隐喻。故其意义建构机制为隐转喻杂合。

(4)基于整合的汉语网络复合词的意义建构

4)还记得当年红极一时的“糕帅富”吗?(胶东在线 2014年03月31日 )

糕富帅施指那些卖天价切糕的商贩,其意义建构机制为整合。糕激活的心智空间为“卖天价切糕的商贩”,富帅激活的心智空间为“高大、富有、帅气的人”,仔细观察可知,两个心智空间中的概念结构存在矛盾之处:卖切糕的商贩并非同时具备高大、富有、帅气三大特质,甚至与某些特质恰恰相反;接着,将“卖天价切糕的商贩”中的部分概念“卖天价切糕的商贩的特征”和“高大、富有、帅气的人”的部分概念“高大、富有、帅气”进行整合,获得了一个具有讽刺意义的“层创结构”:卖天价切糕的商贩的某些特质让人极为厌恶,故其意义建构机制为整合。

(二)汉语复合词语法的认知研究

1. 数的认知研究

汉语复合词存在可数和不可数这两种语法现象,可数复合词有诸如桌子、白鹭、红牛、青山等,不可数复合词有诸如大海、洪水、饮料、时间等,作为解释性的学科,认知语言学对这两种语法现象进行了解释。有界性(boundedness)指的是某个概念域的内容被认知主体视为有无内在的、固有的边界,如有则属有界,若无则属无界[11]519。事物有“有界”和“无界”之分,如一张桌子便是“有界”的,而大海一般来说就是“无界”的,概念上的“有界”和“无界”反应在语法层面便是复合词的可数和不可数[12],如桌子表征的概念“桌子”对应的客体占据了一定的空间,而且有一定的边界,故“桌子”在我们的认知中是“有界”的,即桌子是可数的;大海表征的概念“大海”对应的客体也占据了一定的空间,但没有明晰的边界,故“大海”于我们的认知中是“无界”的,即大海是不可数的。

2. 构词法的认知研究——概念框架构词法

传统的复合词构词法为复合法,如并列式动静,偏正式高山,直陈式兄弟,动宾式灌水等。朱彦认为,无论是句法结构角度或是语义关系视角,其观察与分析皆仅停留于语言的表层,因而对词素间复杂曲折的语义关系难以详尽描写和解释,复合词的语义结构本质上为一种认知场景,可归结为一定的认知框架,复合词是框架的部分在语言表层的映射[6]。框架这一术语频见于多个学科中,然其定义并不完全相同。20世纪60年代,框架被引入语言学,框架语义学的诞生为词汇和语法研究提供了一种基于认知的研究方法[13]205。Fillmore认为框架是一个覆盖面很广的术语,能用来涵盖诸如图式、脚本、情景、认知模式、民俗理论等各种认知语言学术语[14]。因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故人们好用突显且简洁的部分去指代没那么突显且复杂的部分,如我们一般是依靠人的脸部特征来识别他人并非依靠全身[15]。同样,我们也乐于使用突显且简洁的概念去指代没那么突显且复杂的概念;接着,突显的概念被表征于相应的形式单位之上,这样的表达无疑提升了语言的经济性。

简而言之,一个概念框架拥有诸多元素,依靠框架,部分元素被突显,其余元素被隐略,突显的元素匹配对应的形式单位,接着,再基于人们的经验将这些形式单位予以排序,这便是概念框架构词法。

藏獒表征的为事物概念“一种产自于青藏高原,拥有神威外形,高贵气质,像狮非狮,似虎非虎,凶猛异常的大型犬种”,体现在形式单位层面的并非所有元素,仅是突显的元素,即在关于事物概念“一种产自于青藏高原,拥有神威外形,高贵气质,像狮非狮,似虎非虎,凶猛异常的大型犬种”的知识结构中,有诸多元素,突显了所处元素和类属元素,隐略其他,它们对应的形式单位分别为藏和獒,又因说话人欲表达的为事物概念,基于汉语语族人们的经验,表征修饰概念的形式单位一般置于表征被修饰概念的形式单位之前,又因“藏”用以修饰“獒”,故获得藏獒,而非獒藏。再如《诗经》中的复合词宵行,其表征的为事物概念“萤火虫”,行为事件概念“萤火虫晚上行动”的知识结构中逻辑结构的第一层级拥有施事“萤火虫”,行为“出行”,逻辑结构的第二层级有行为发生的时间即“晚上”,可知位于逻辑结构第一层级的施事“萤火虫”和位于逻辑结构第一层级的行为“出行”、位于逻辑结构第二层级的行为发生的时间“晚上”具有邻近性,即于事物概念“萤火虫”的知识结构中拥有众多元素,“晚上”、“出行”便位于其中,依靠知识结构,突显“晚上”、“出行”,隐略其他,其对应的形式单位为宵和行,同前所述,表征被修饰概念的行一般置于表征修饰概念的宵之后,故可得宵行,而非行宵。再诸如高富帅,其表征的为事物概念“高大、富有、帅气的男性”,于其中,突显了“高大”、“富有”、“帅气”这三大属性元素,其对应的形式单位分为高、富、帅,究其排位,人们可能更多地考虑到了高一般可作为姓氏,如著名影星高圆圆,按照汉语命名的规律,高更具有排名首位的倾向,富、帅的排位可能考究了其对应特质于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佐证是也有人说高帅富,这反应了这两种特质于人们心目中地位的异同,最终获得高富帅或高帅富。

3. 词类的认知研究

传统语法将词类划分为十类,其在分析语法时确有一定作用,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1. 划分依据不统一;

2. 词类划分的似乎不是以理解为目的,纯是为了研究词类,写语法书而已;

3. 很多词拥有多种词类,如clean可作形容词也可作动词和名词。

Langacker抛弃了传统的词类划分法,并依照突显原则来划分词类,如下图所示[16]-[17]:

图3 Langacker划分的的词类

我们非常赞同且欣赏以上观点,这种分类方式是极具启发性的,但其对于词的分类较为复杂,不利于理解、传播和教学。我们的分类标准是基于汉语复合词概念3中突显概念的类型,和Langacker的不同,我们的分类更详尽,尽管损害到了经济性,却增强了可理解性,更利于理解、传播和教学。

汉语句子概念中突显的概念为事件概念,事件概念可进一步划分为行为事件概念,如小王吃饭;领有事件概念,如小王有一支笔;存现事件概念,如这儿有很重的雾霾;状态事件概念,如小王真帅等。部分国内学者将汉语复合词概念中突显的概念划分为事物概念和事件概念,划分为事物概念尚可,如青山、白云、绿草等,但将其划分为事件概念,笔者并不赞同,如汉语复合词美丽,按照他们的划分,其突显的为状态事件概念“美丽”,但“美丽”显然并非事件,故不合理。事件概念一般指一个较完整的概念系统,有施事、受事、行为等,复合词概念突显的一般仅为事件概念中的一个概念元素罢了,算不上事件概念,故不能将汉语复合词概念中的突显概念简单认定为事件概念。我们认为,汉语复合词概念中突显的概念可划分为事物概念、行为概念、状态概念、体概念、关系概念、色彩概念这六种类型,故汉语复合词可划分为突显事物概念、行为概念、状态概念、体概念、关系概念、色彩概念的汉语复合词,前三者多为实词,而后三者则多为虚词。

突显事物概念的汉语复合词有诸如白云、蓝天、红牛、黄狗、慈母、严父、孝子、卡车、飞机等;

突显行为概念的汉语复合词有诸如跑跳、哭闹、编导、场所、持续、打人、吃饭、喝水、拆房等;

突显状态概念的汉语复合词有诸如浩然、踊跃、愉悦、广博、宏大、长远、极其、格外、分外等;

突显体概念的汉语复合词有诸如既已、业已、已经等;

突显关系4概念的汉语复合词有诸如自从、来自、 除了、除去、除非、因为、然而等。

突显色彩5概念的汉语复合词有诸如哈哈、呵呵、 么么哒等。

4. “超常”搭配的认知研究

汉语复合词“超常”搭配的类型有二:

(1)由于参与搭配的成分的词类“不兼容6”导致的“超常”搭配;

(2)由于参与搭配的成分表征的概念“不兼容”导致的“超常”搭配。

汉语复合词常需考虑搭配,如很幽默,其由很和幽默搭配而成,但它和很中国有所不同,很后一般需搭配突显状态概念的复合词,如幽默、开心、难过、自我等,一般不搭配突显事物概念的复合词,我们一般认为,很+中国是一个“超常”搭配,属于第一种类型。其生成过程为:说话人欲表达状态概念“很有中国特色的”,其可切分为两个概念成分“很”和“有中国特色的”,接着,状态概念“有中国特色的”中突显了事物概念“中国”;接着,该概念搜索出对应形式;最后,获得表达很中国。

直升机父母指那些监视孩子一举一动的父母。直升机表征的概念多和场、航母、模型等表征的概念搭配使用,因它们的认知关联更密切[18],但直升机+父母是一个超常搭配,且属于第二种类型。其生成过程为:说话人欲表达事物概念“监视孩子一举一动的父母”,其可切分为两个概念成分“监视某人一举一动的”和“父母”,状态概念“监视某人一举一动的”中突显了事物概念“直升机”(前者为所属,后者为领主,即关于前者的知识结构中存在后者);接着,搜索出对应的形式表征;最后,获得表达直升机父母。

5. 语法化的认知研究

Hopper & Traugott提出了一条语法化斜坡:实义词> 虚词> 附着成分> 屈折形式(词缀),[19]7,廖光蓉、尹铂淳将其补充为:实义词> 义素减少的词> 虚词>附着成分> 屈折形式(词缀)[20],从左至右,语法化程度逐渐增强,形式上多表现为缀化、语义上表现为概念成分的脱落和重新释义,语用上表现为情感色彩的添加。老师本施指教师,其表征的概念成分有诸如“长辈”、“敬重”、“师长”、“威严”等。如今,对于自己敬重的人物(并非教师)我们也常称其为X老师,如李老师、刘老师、陈老师等,后缀化后,老师的概念成分“师长”也随之发生了脱落,仅用以添加情感色彩。帅哥本指长相英俊的男子,其表征的概念成分有诸如“人类”、“雄性”、“相貌英俊”、“迷人”等。如今,对于长相平庸的人,中国南方的民众也常称呼其帅哥,此时,帅哥表征的概念成分“相貌英俊”、“迷人”等发生了脱落,这种称呼方式仅用以拉近说话人与听者间的心理距离,为一种语用手段;网络中,我们也称长得俊俏的狗为狗帅哥,此时,除了缀化,帅哥表征的概念成分“人类”也随之发生了脱落,添加了情感色彩。

复合词的语法化路径不仅上述一条,即不光概念成分的脱落能导致语法化,重新分析同样能导致语法化,如网络复合词你妹,其本指“你的妹妹”,后经重新分析,获得附加的情感色彩。因网民的素质进一步提高,又因害怕你妈的、你奶奶的、你爷爷的等粗俗的形式单位会引起他人的反感,故类推至你妹的,最后缩略为你妹。其最初之使用源自日和漫画《西游记,旅途的终点》中,孙悟空的一段中文配音“买你妹啊,这破烂玩意”,于此处,你妹在句法功能上相当于什么,但你妹添加了“幽默、粗俗”等情感色彩,不同于英语,作为词缀,你妹也可单独使用。

三、结语

对汉语复合词语义和语法的研究,传统套路存在一定的缺陷,认知语言学恰能弥补这一缺陷。本研究于认知语言学视角下对汉语复合词的语义和语法进行了重新考量。

受笔者能力和篇幅所限,本研究存在以下不足:

1. 文中涉及的领域颇广,未能详尽阐述;

2. 语义涉及的模块定不止语义演变机制和意义建构,语法涉及的模块定不止数、构词法、词类、“超常”搭配和语法化,因笔者能力有限,本研究未能进行全面展示。

笔者日后还会继续关注这一领域,以进一步深化该研究。

注释:

①加粗且斜体的为形式单位,形式单位一般包括词缀、词、短语、句子等。

②语义演变不仅包括了由内部义项引申导致的词义推演,还包括了非内部义项引申导致的词义变化。

③汉语复合词概念指汉语复合词所表征的概念,或说概念框架,因为概念是一个有逻辑层级的结构,每一层级又存在诸多概念元素/概念。

④此处的“关系”不同于Langacker的,多指空间关系和逻辑关系。

⑤此处的“色彩”一般为情感色彩。

⑥此处,不兼容指于人的经验和概念中,两个事物或事件不能同时出现在相邻的认知位置。

[1] 黄月圆. 复合词研究[J]. 国外语言学,1995(02):1-9.

[2] 汪榕培,卢晓娟. 英语词汇学教程[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

[3] 吴为善.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4] 王文斌.英语词法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5] 向熹. 诗经语言研究[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6] 朱彦. 汉语复合词语义构词法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

[7] 周法高. 中国古代语法·构词编[M]. 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

[8] 石定栩. 向心结构与离心结构新探[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04):276-284+321.

[9] 尹铂淳. 汉语词意义建构模式及意义演变机制的认知研究——以“红”、“白”等词为例[J].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2):16-21.

[10] 尹铂淳,张懂. 汉语新式复合形式单位超常的认知研究[J].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4):27-31.

[11] Evans, V. & Greens. M,Cognitive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Ltd,Edinburgh,2006:519.

[12] 沈家煊. “有界”和“无界”[J]. 中国语文,1995(05):367-380.

[13] Ungerer, F. & Schmid, H. J.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14] Fillmore, C. J. 1982. Frame semantics[C] Linguistic Society of Korea. Linguistics in the Morning Calm. Seoul: Hanshin Publishing Co: 111-137.

[15] 尹铂淳,陈萍萍. 从“概念整合理论”看英语形式单位的“非常规”意义建构——以“Blue X”,“White X”为例[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3(04):114-118.

[16] Langacker, Ronald W. Nouns and verbs[J]. Language,1987 (63):53-94.

[17] 王寅. 认知语法概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18] 尹铂淳. 汉语复合词“超常”组合的认知研究[J].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1):49-53.

[19] Hopper, P. J. & E. C. Traugott. Grammaticalization[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20] 廖光蓉,尹铂淳.“哥”的历时认知语义研究[J]. 外国语文,2015(01):71-75.

2015-05-20

本文是2013年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学科共建项目“文化认知视角下的汉日人体词对比研究(GD13XWW182013)”和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名词性网络新词的认知语义研究(CX2014B215)”的阶段性成果。

尹铂淳(1989-),男,硕士研究生,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会员。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

猜你喜欢
复合词义项语义
语言与语义
西部裕固语的并列复合词
南昌方言“X 人”式复合词考察
论名词补充式复合词的界定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认知范畴模糊与语义模糊
英语复合词的特征、类型及语义分析
Enhanced Precision
语义分析与汉俄副名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