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斌
(陇东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甘肃 庆阳 745000)
宋朝农民起义新探
王 斌
(陇东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甘肃 庆阳 745000)
中国历史是一部革命史,它表现为农民起义。自西周国人暴动、秦朝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后,历朝历代均不乏农民起义,它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向前发展,甚至是各王朝改朝换代的直接动因。两宋统治319年,期间发生大小农民起义434次,几乎平均每年1.4次,但宋朝又是古代史上一个不被农民起义所灭亡的大型王朝。带此疑问,又以史实为依据,文章分析了两宋多发农民起义而又不被农民起义所灭亡的原因。同时,也可看出古代农民起义的一些问题。
宋朝;农民起义;土地兼并;文官制度;民族矛盾
宋王朝统治时间之长,是古代史上少有的,但两宋又是中国历史上没有爆发过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大型王朝之一。在宋统治的319年(960-1279)中,没有发生过一次对王朝统治真正构成威胁的农民战争,仅有几次较大规模的起义。如王小波李顺(下文简称“王李”)起义、宋江梁山泊起义、方腊起义、钟相杨幺(下文简称“钟杨”)起义等都不曾超过一省的范围,除钟杨起义持续近6年外,其余几次均不超过3年。甚至还有一些农民起义首领的名字也不见史册,有些是农民暴动或兵士哗变,影响极小,根本谈不上起义。有史记载,宋朝第一次农民起义是在宋建国初太祖乾德三年(963)的朗州(今湖南常德)汪端起义。《宋史·薛居正传》载:“(居正)知朗州,会亡卒数千人聚山泽为盗,监军使疑城中会千余人皆其首,议欲尽捕诛之。居正以计缓其事,因率众剪灭群寇,捕贼帅汪端诘之,僧皆不预,赖以全活。”[1]《续资治通鉴长编·太祖纪》载:“乾德元年九月丙子,慕容延钊言‘获汪端,劫于朗州市’,端初攻州城,不克,与其首据山泽为盗。”[2]如果汪端仅仅是“据山泽为盗”则不属于农民起义,然他却“率众攻城”,这就披上了反抗统治的起义华装,此后几乎每年都会出现起义的现象。
两宋几次规模较大的农民起义比较(图表1)
目前关于宋朝农民起义问题的研究,学术界相继出版了一些专著和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如:何竹淇先生著《两宋农民战争史料汇编》共分四册,主要收录了不同史书上关于两宋农民起义的历史资料;论文有:任新民《试论宋代没有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原因》,关履权《论两宋农民战争》等,大多都是从经济与政治对经济方面的干预来论述。文章以《宋史》及其相关史料为依据,参照各方面史料及其评述,全面分析了两宋农民起义数目之多,但却没有被灭国的原因等问题。
农民起义其实质是专制朝廷与民间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亦是天灾人祸的双重作用。著名历史学家秦晖认为,农民起义的爆发有以下几个条件:第一,官府滥用民力,横征暴敛;第二,官府实行严厉的经济垄断;第三,实行严厉的户口控制;第四,吏治腐败,法外敲诈;第五,官府与民间组织对资源的争夺;第六,天灾与外患等非社会因素。因此,农民起义是官逼民反的必然,也是天灾人祸的交加。两宋农民起义除了具备一般农民起义的条件外,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因素。
(一)地主阶级的反攻倒算
1.土地兼并严重
“重农抑商”、以农为本是自商鞅变法之后历朝历代所推行的基本国策,这一国策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有力地维护了封建王朝的经济基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而宋朝是古代史上唯一一个不抑兼并和不抑商的朝代。我们都知道,封建社会地主阶级是以土地(资本)和人口(劳动力)作为财富多寡的象征,地主之间(包括政府与寺院)相互的斗争主要是对土地和人口的争夺。宋朝不抑兼并,导致土地过于集中,大多数农民因此失去了土地,失去了劳动工具和财产;同时,土地过于集中,造成贫富差距悬殊,贫民仇富心理严重,而国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思想根深蒂固。农民与地主间阶级矛盾尖锐,导致农民起义频发。宋朝“田制不立、不抑兼并”,《宋大诏令集·禁约》载:“古者立限田之制以抑兼并,设常平之仓用救凶歉。今宇宙之广,生齿实繁,阡陌之法既经界而未定,豪强之族伤狱市以兼容。累年以来,多稼不念,蠢兹黎然,怗于死亡。富者操奇赢之资,贫者输倍称之息。岁或小念,复犹歉然。而横恣之家,责偿甚急,什一之税尚未及供,伏腊之资固已皆竭,使细民益困,大田卒莱,国计不能充,地利不尽出,职此之由也。”[3]加剧了土地兼并,造成“富者田连阡陌,穷者无立锥之地”[4]的局面。导致大批自耕农失去土地而破产,沦为雇农①,而广大农民最迫切需要的是土地。北宋中期以后的土地兼并已经很严重了,而南宋统治者和南迁的豪强大地主更加深了对土地的兼并和对农民的压榨剥削,任意增加各种苛捐杂税,就连当时官吏也不得不承认许多地区“富民鬻田舍,下户质子女”[5]的惨象。土地兼并和赋税沉重,使农民极度贫困,阶级矛盾日益尖锐。雇农数增加使地主对其剥削加重,使雇农生活更加贫困,甚至无法维持生计就会大量逃亡。社会上流民越来越多,而流民是农民起义初始阶段最重要的核心力量。“普天之下堆满了干柴”,农民起义一触即发。
2.官僚集团与地主阶级的贪暴
地主阶级一味地剥削农民,他们的贪婪和暴掠行径在一定程度上会激起农民的反抗。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对农民实行的残暴剥削与压迫,一般情况下,农民也不会采取过激的行为,而当地主对农民的剥削使得农民无法生活的时候,再加上天灾兵祸,广大农民定会揭竿而起。一般地,在王朝建立之初,统治者采取较宽松的政治环境,与民休息,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农民则拥护统治;一旦到了王朝中后期,统治者横征暴敛,搜刮人民,农民则必然会起来反抗。北宋建立之后,除太祖、仁宗比较宽松外,其他几代统治者都推行对内残酷掠夺、对外屈膝投降的反动统治。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阶级矛盾越来越尖锐,农民反抗封建统治的斗争此起彼伏。如北宋太宗时期,四川青城县令齐元振曾镇压过王李起义,他本是一个很贪暴的地方官吏。《续通鉴纪事本末》载:“元振实贪暴,民甚苦之。既受诏,益恣横,与民为仇,受赇得金,多寄民家。”[6]正因为人民积怨甚多,有很多贫民都追随王小波。淳化四年(993)的四川青城(今灌县)茶贩王李起义,以“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7]为号,赢得万余农民的广泛响应。“贫民多来附者,遂攻劫邛、蜀(今属邛崃、崇庆)诸县。”又载“小波知民怨怒,因袭杀之,散其金帛,剖元振腹,实以钱刀,盍恶其其诛求之无厌也,贼常由是愈燃矣。”[6]254王李本是茶贩,在官吏的盘剥下沦为贫民。如果不是四川地区地主阶级的贪暴,王小波、李顺等人也是不会起义。起义被镇压后,宋廷取消了成都的博买务,川峡地区的封建生产关系得到了一些调整。方腊也是雇工,是被地主压迫地无法生活才起义的。然而《水浒传》里大多英雄都被是“逼上梁山”,这也正印证了地主阶级的暴行。把所有的穷人都逼上了绝路,想不造反都不行。
3.赋税繁重,差役酷虐
赋税(一般包括田租和人头税)是封建政府财政收入中占绝对数量的一部分,也是农民向政府所承担的重要义务,宋朝继承了中唐以来的两税法(王安石变法虽提出了方田均税法,但根本没有被实施)。而且宋代财政收入极高,这部分收入则大多来自农民所交纳的田赋商人的商税。然而,农民除了向国家按期缴纳一定的赋税外,还有额外的杂税,这就更加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再者,宋朝又不抑商,使得商业发达,商人缴纳的税收较高,随之农民的赋税也提高了,而农民依靠土地的收成根本承担不起高额的赋税。史载:“淳化四年……而言事者竞起功利,以惑入主,成都除常赋外,更置博买务,诸郡课民织作。其商旅不得私市布帛,日进上供,又倍其常数,司计之吏,皆析秋毫。然蜀地狭人稠,耕稼不足以给,由是小民贫困,兼并者籴贼贩贵,以夺其利。”[6]254是故引发了王李起义。又如北宋末年,方腊愤慨地向农民说:“今赋役萦重,官吏侵渔,农桑不足以供应,……求一日饱食不可得。”“东南之民苦于剥削久矣!”[8]由此可见,繁重的赋税和地主阶级变相的剥削,使农民苦不堪言,不造反也不成了,因此加速了起义的爆发。
在封建社会里,赋税、差役和兵役是农民的沉重负担,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表现形式。差役就是在封建社会,农民要为政府劳动的义务,而兵役则是成年男子参军,为国家戍边抗战的义务。秦末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亦是差役和兵役酷虐的缘故,而千年后的宋朝也不例外。虽然两宋兵制改革,实行募兵制,但由于宋代边患不断,有时强制征兵也不无可能;同时又实行养兵制,将部分罪犯刺配戍边和一些流民编入军队,这部分人本来就具有反动性,因此,士兵哗变也成了宋代农民起义的新形式。
(二)思想教育方面埋隐患
1.忠君思想薄弱
宋朝是在经历了自中唐至五代十国战乱的大背景下建立起来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战乱纷争几乎趋于崩溃,而且在五代流行着“天子宁有种乎,兵强马壮者为之耳?”和“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这样的现象,可见“亲亲、尊尊、君君、臣臣”的忠君思想已经崩溃。宋初世风和士风的蜕变,使人们的忠君观念非常薄弱,“谁做皇帝都一样”。如果遇到天灾,就会加剧这一矛盾,人们便揭竿而起,因此,多发农民造反或士兵叛乱。虽然宋朝理学(新儒学)兴起,有宋初三先生(胡媛、孙复、石介)继韩愈后倡导复兴儒学,二程兄弟(程颐、程颢)、儒学大师周敦颐继续发展新儒学,南宋时朱熹将儒学推向了高潮并成为以后统治阶级的思想主流。然而在宋初甚至是南宋前期(朱熹之前),理学还没有上升为官方哲学,其影响力是非常有限的,宋明理学在明朝时才达到极盛。如:宋真宗初年,益州(今四川成都)戍卒在王均领导下发动起义,占领益州,建立大蜀国。王均起义失败后数年,以陈进为首的宜州(今广西宜山)士兵发动起义,拥立卢成均为南平王,前后坚持斗争三四个月。[9]因此,在宋朝,人们的忠君思想并不浓郁,一旦遇到天灾,又在人祸的催化下,农民则会揭竿而起。
2.文官制度下科举兴盛,不第文人多造反
宋朝开国之时为抑制武将专权,就“杯酒释兵权”,提倡武将须读书,重文抑武,文贵武贱。大兴科举,选拔了大量的人才并委以重任。科举制度虽然诞生于隋朝,完善于唐朝,但真正为国家机构录用人才是在宋朝。如:唐朝时每科录用多则数十人,少则不足十人;而到了宋朝录取名额则大大增加,太祖在位期间举行15次科举,共录进士188名,平均每科13人;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录用进士及诸科500人,八年(983)增加到691人,在位期间共举行8次科考录用1487人,平均每科186人;真宗咸平三年录用1803名;仁宗皇祐元年录用进士489人,诸科550名,皇祐二年录用进士388名,诸科389名,又特录214名。[10]宋朝的确是文人的天堂,真宗皇帝诗云:“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仲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11]连皇帝也提倡读书是走上富贵生活的唯一途径。在科举与恩荫选拔制度下,造成官员泛滥(冗官)的局面。而“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的风气浓郁,大多数人都十年寒窗,苦读圣贤书,盼的就是科举及第。“金榜题名时”与“不第举人心”成为喜忧的对比。然而,读书人多了,毕竟朝廷录用的人数是有限的,总有一些学子(或是有能力有水平的)会由于种种原因而落榜,名落孙山,成为落魄贫困的人。这部分人往往对社会、朝廷和科举制度不满怀恨,产生报复心理,从而引起社会的动荡不安。两宋因落第而造反的事件层出不穷:仁宗庆历四年落第者区希范反宋、五年孔直温反宋,皇祐四年黄师密、黄玮加入侬智高反宋集团;[11]104甚至还有叛宋的秀才,景祐年间落第者张元、吴昊②叛往西夏并成为其军师,两宋之际不第者施宜生从范汝降伪齐③。此外,梁山王伦、宋江、吴用、方腊、钟相、杨幺等都读过书,他们却成为起义的领导者。因而,屡试不第、名落孙山者往往会揭竿而起,这是宋代农民战争史上出现的新情况,就连名臣杨晓臣听说某地秀才造反也大吃一惊。
(三)自然灾害连年
如果说社会上尖锐的阶级矛盾是农民起义的内因,那么,自然灾害、兵祸和其它偶然事件则是外因。起义的爆发除了统治阶级的压榨之外,必要的条件是天灾的降临,如果没有外因的刺激,起义也不会来的那么快。在中国这样一个爱好和平、崇尚中庸传统的国度,一般情况下人民是不会采取过激行动的。自然灾害的爆发,直接受害的是广大的农民,灾荒已经使农民们颗粒无收了,再加上给朝廷缴纳的赋税并没有消减,而且是倍增。如果遇上开明的帝王,及时开仓赈灾,安抚流民,则农民也不会起义;一旦帝王残暴,又增加赋税的征收,如此一来,使已经穷苦的农民更是雪上加霜,这样农民必然会起来反抗。如果是没有自然灾害,那么,农民也就不会立刻揭竿而起,或许农民起义会来的更晚一些的。正如张建民先生所说:“从灾荒大量流民到‘乱民’之间,实仅一步之遥,深入分析中国历史上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有几次没有灾荒背景?由此引发的外族入侵、改朝换代亦不罕见。”[12]这一观点正说明了自然灾害是加剧农民起义的催化剂。如宋太宗末年,川陕大旱,宋廷苛捐杂税,农民不堪忍受,又用贱价强购茶叶,茶农大批失业。就这样逼迫着王小波、李顺揭竿而起。而宋江领导的梁山泊起义,也是在河北、京东遭水灾而发动的。因此说,自然灾害是爆发农民起义的催化剂、导火索。
纵观中国历史,农民起义绵延不绝,甚至是改朝换代最大的推动力。如秦末的陈胜吴广起义、西汉末年赤眉绿林起义、东汉末年黄巾起义、隋末瓦岗军起义、唐末王仙芝黄巢起义、元末红巾军起义、明末张献忠李自成起义、清末太平天国运动,规模都很大,影响遍及全国,成为各王朝灭亡最直接的原因。但宋朝和西晋却没有爆发过大规模起义,西晋之所以能够如此,是因为统治时间太短,根本来不及爆发起义就被匈奴所灭。而两宋统治时间长达319年之久,阶级矛盾很尖锐,天灾也不断,爆发起义共434次之多,却没有被农民起义所灭,这是为什么呢?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取缔了内乱的可能性
宋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空前加强,将地方的财税、军队、司法(尤其是死刑)等权力收归中央;在中央统治集团中则设多名宰相,以分割其权力,使大权集中在皇帝一人身上。强干弱枝,主要是为了集中最大力量,对内防范,加强对人民的镇压,有利于内部的安定。农民们只有真正到了走投无路,根本无法生活的地步,才会去起义造反。[13]同时,宋朝统治结构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与士大夫治天下”即依靠文官集团统治国家,而“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太祖时制定了不杀大臣的祖训,即太祖誓碑:不杀士大夫,即不得滥杀士大夫与上书言事之人。并一直被以后历任皇帝遵守,士大夫阶层对政府的认同感非常强,扩大了统治基础,政治上就比较稳定,统治集团内部不会产生激烈的斗争,对人民的影响相对就小,宋代从未发生过大的政变,也没有内乱更没有爆发过一次对王朝统治构成威胁的农民战争。
(二)不抑兼并和不抑商的基本国策,拓宽了经济来源和就业渠道
“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制约着阶级力量对此的强弱变化,决定着阶级斗事的形式、规模、幅度及共作用的大小,从而显示出其特点来。”[14]中国古代自商鞅变法始,“重农抑商”、“抑制兼并”成为历朝历代的基本国策,大力发展农业成为各朝代的经济基础。而农业又以土地为本,故地主阶级以拥有土地为财富的象征。宋朝不但不抑制兼并,又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不重农抑商的王朝。不抑兼并和不抑商是一把双刃剑,土地集中虽然使得地主阶级剥削加重,但有利于大规模生产,促使地主向商人转化,同时,部分失去土地的农民转化为自由雇佣劳动者,加速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而商业的发展又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渠道,解决了部分自由劳动者的就业问题。一方面,宋朝工商业十分发达,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使国家对农业的依赖大大减少了,宋朝的工商税收占整个财政收入的70%,而田赋只占30%;另一方面,由于可以谋生的渠道多了,农民收入多样化,对土地的依赖也就降低。“商品和货币经济的较大发展,必然会冲击着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以一家一户为基础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壁垒;并动摇着那种统一的统治形态。随着商品货币经济活动的愈益频繁扩大,处处会使那种把土地、人口固定在一定程序下的封建体制显出异常的狭窄性来。”[15]这种经济体制使得大多数人在忙碌于财富的积累,而不是积极参加到与社会的斗争中去。还有,在鼓励工商政策的驱动下,经济、科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社会下层的生活与前代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史书上也从未有关于宋朝出现大批人饿死和吃人的记载,这就从根本上切断了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条件。
(三)军制改革、转嫁矛盾
从兵制上看,宋朝改革了府兵制,实行养兵政策。削夺禁军将领和藩镇兵权,收兵权于中央。削夺州郡长官军事权,将地方权力收归中央。宋时募兵制完全取代府兵制,大部分人以兵为伍,当兵成了一种职业,军人及其家属被编入军籍,成职业化军人,进而军队职业化了。简单地说,兵是招来的,不是强征的,不光要吃粮,还得开“工资”。而且对士兵的待遇也很高;宋政府还将部分流民、难民、罪犯、乞丐等编入军队,将这部分反政府力量转化为维护王朝统治的工具;“强干若枝”,禁军伸入全国腹地,专门镇压人们的反抗。宋太祖认为农民起义都是由流民引发的,所以他特别关注流民问题,在制定其它政策的同时,也对前代的兵役制度做了重大修改。因而说:“吾家之事, 唯养兵可为百代之利,盖凶年饥岁,有叛民而无叛兵,不幸乐岁变生,有叛兵而无叛民。”[16]宋朝长期维持一支庞大的武装力量,一般军队规模保持在八十万人以上。每逢凶年饥岁,州郡官具便奉命四出招募农民,高大强壮的选充禁兵,矮小瘦弱的则充当厢兵,把饥饿无以为生的贫苦农民编入官军队伍。募兵方式也很有特色:某年受灾那年就多招兵,某地受灾就在那个地方多招兵。这样做从表面上看是安置流民(特别是青壮流民),实际目的是抽空潜在农民起义的中坚力量。一方面转移了矛盾激化的视线,另一方面又将反抗的力量转化为拥护的武装,真是一箭双雕。这就从根本上取缔了人民大规模暴动的可能。
(四)秀才造反、十年不成
宋朝皇帝为了打破武将专权的局面,在太祖立国之初就确立“文官制度”,不信任武将、重文轻武、以文抑武,文贵武贱,并倡导武将须读书。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读书成了社会风气,打破了原先“刘项不读书”的局面。在崇文风气的影响下,通过科举考取进士是宋人的理想追求,甚至武官也不愿担任武职。宋朝领导农民起义的首领大多是读书人,如宋江、方腊、钟相都读过书,有些起义首领甚至是不第秀才。然而这些读书人并没有远大的理想,随遇而安,安于现状,受到一定的好处则沾沾自喜,不思进取;尤其是不第的秀才,本来知识系统就不完善,水平和能力有限,而且瞻前顾后,虽一方面抱怨社会而领导起义,一方面又与统治阶级妥协退让,天天盼望着被招安。如宋江领导的梁山泊起义,梁山招安之前,在童贯、高俅率领朝廷大军围剿梁山之际,集中了来自全国的许多优秀将领与之对抗,但后来还是选择了招安,将起义军领向了坟墓。这就是所说的“秀才造反,十年不成”。
(五)起义的规模小、时间短,并没有相互联合
纵观两宋农民起义,都有共同的特点:时间短、范围小、规模不大,因此破坏力较小。而仅仅几次规模较大的起义,正如图表1所示:北宋太宗时王李起义,涉及范围仅以四川为限,参加人数最多时只有几万人,持续时间才两年;徽宗时发生了方腊、宋江起义,方腊起义还算是有点规模,也始终局限东南一隅;而宋江起义甚至连起义都称不上,很多人认为他们只是四处抢掠的流寇;南宋高宗时钟相、杨么起义,活动范围只在洞庭湖周边,自始至终未离洞庭湖区,坚持时间长也不过五六年。这几次农民战争无论从起义规模、涉及范围、持续时间和历史影响都无法与其他朝代大规模农民战争相比,甚至连民国初期发生的白朗起义④都比不上。这些小规模的农民起义,根本造不成对宋廷的威胁,因而也就影响较小。
同时,由于农民阶级的落后和狭隘性,他们没有形成强大的联军共同抵抗朝廷大军,甚至是相互之间斗争或参与镇压对方的战斗。有的农民起义是同时或在一个地区发生,但他们各自为政,没有相互联合共抗朝廷,导致义军孤掌难鸣,最终走向被镇压的命运。“他们不易于统一和集中,不可能产生一个坚强的政治组织,‘不能走出最近地方关系的范围,因此他们的利益只局限在狭窄的地方。’没有和其他各地起义群众联合起来,共同反抗敌人(应该是宋廷)。”[14]90如在范汝起义的同时或稍后,就有张毅、余汝霖、余胜、廖公昭、丁朝佐、张万全等响应起义。可是他们互不联系,各自作战,而被朝廷各个击破,因而失败。更严重的,宋江领导的梁山军被招安后,与童贯大军一起镇压方腊义军。真是令人不解,同为起义军,不联合也就罢了,还要助纣为虐。这些都是宋代农民起义的真实情况,这种没有代表农民利益的起义,实在是令人难以理解。这也是宋代众多起义失败的原因。
图2
(六)民族矛盾尖锐,致力于抵抗少数民族政权
两宋政权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长期对峙与并存,始终没有打破这种局面。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迅速统一中原和南方,北伐契丹失利。太宗竭身所能,也未能收复燕云十六州,最终与辽结成澶渊之盟。契丹、党项、女真等外族的入主中原,民族矛盾大于阶级矛盾。两宋时期民族矛盾非常尖锐,阶级矛盾经常处于从属和次要地位。宋从建立之时起,就受契丹(辽)和党项(西夏)政权的威胁,北宋亡于女真人之手;整个南宋时期都受女真政权的威胁,终为蒙古所灭。在这300多年间,大汉民族的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民族仇恨心理十分强烈。面对少数民族政权的南下,是战是降始终是朝野上下关注的中心,阶级斗争始终要服从于抵抗辽、金、西夏和蒙元等政权,保卫整个汉民族生存权这个大局,在这个大前提下,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始终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不可能激化到无法调和的程度。
宋王朝政治较为宽松,经济发达,科技辉煌,人民生活水平较高;但对外软弱,与契丹、西夏、金和蒙古苟安,给汉民族带来了第一次整体亡于外族的奇耻大辱。在公元1130年,金兵渡过长江,进逼江西、湖南,直接威胁鼎州、沣州,当时流寇军阀孔彦舟自淮西溃败到鼎州,一路烧杀抢掠,广大农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因此,钟杨揭竿而起,树起造反大旗。史载:“至是金人犯潭州,孔彦舟入沣州。相乘人情惊扰,以拒彦舟为名,聚众于是日起兵,鼎、沣、荆南之民响应。”[17]钟杨在反对地主的同时,更反对金朝及其控制下的伪齐,始终不投降,不退让。宋廷视钟杨起义军为心腹大患,曾多次派兵镇压,最后在岳飞镇压(围剿)与“招安”(劝降)双管齐下,义军被瓦解,但投降者如黄佐、杨钦等被视作可耻的叛徒;而伪齐政权妄图联合起义军,利用其力量攻宋,并以“得州者做知州,得县者做县令”为诱饵,派遣说客游说,义军杀35名说客,体现了起义军反对女真侵略的坚定立场。因此,义军中的一些可耻分子即使是向宋廷投降,也坚决不向金军屈膝,也正反映了民族矛盾之尖锐。正是由于两宋时期尖锐的民族矛盾,为制止外族侵略而进行的战争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一般都不至于引起太大的民怨,也就不会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农民阶级是自古以来中国社会中占绝对力量的阶级,也就是说:农民问题关乎着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得道者多助,得民心者得天下。正如荀子所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统治阶级要与农民建立起鱼水、舟水关系。解决好广大农民的基本问题,也就得到了民心,即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便能使国家长治久安。在当今社会,政府应大力解决三农问题,关注民生,彻底贯彻强农惠农政策,农民安则社会稳。
注释:
①佃农、自耕农和雇农是古代农民的三种形式。佃农又称田客、佃客、地客、庄户、佃户等,是指封建地主制经济下租种地主土地的农民;雇农指旧社会农村中的长工、月工、零工等,他们没有或只有极少量的土地和生产工具,主要依靠出卖劳动力,是农村中最穷最受压迫剥削的阶层;自耕农指自己占有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自己耕种自己土地的农民,他们能够自给自足,是封建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并不稳定,遇到适宜的条件他们可以上升为地主,遇有天灾人祸则可能走向破产。是封建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条件。
②张元,永兴军路华州华阴县(今陕西华阴)人,年轻时以侠自任、负气倜傥、有纵横才、才华出众,然累试不第,自视才能难以舒展。于是来到西北边境考察地形、风情,树立了为宋廷经略边境的志向,却处处碰壁,遂决心与好友吴昊叛宋投夏。来到西夏受到重用,元昊任命张元为军师、中书令,吴昊也被重用。史载“夏人以为谋主,凡立国规模,入寇方略,多二人导之,以抗朝廷连兵十余年,西方至为疲惫”。
③伪齐:北宋末年,北方女真民族南侵,占领黄河南北,北宋灭亡。1127年立汉人张邦昌为帝,国号大楚,建立的一个傀儡政权,张邦昌仅做了33天皇帝,便请当年宋哲宗的皇后孟氏垂帘听政,后来还位于宋高宗赵构。1130年金以山东、河南、陕西等地,立刘豫为,国号大齐或刘齐,被时人称为伪齐。是金朝的藩属国,成为金宋之间的缓冲屏障。公元1137年11月,金熙宗废除大齐国,废黜了刘豫,在汴京设立行尚书台,治理河南、陕西地区。
④白朗起义:1911年8月,白朗在家乡河南宝丰起义,至1914年8月历时3年,转战河南、湖北、陕西、甘肃和安徽五省,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农民起义。它沉重地打击了袁世凯的反动统治,最终被镇压。
⑤图2来自《宋代主要农民起义图》说明第33页,有改动。
[1] (元)脱脱.宋史·薛居正传[M].中华书局,1977:9110.
[2](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太祖纪[M].北京:中华书局,2004:105.
[3]〈王小波李顺起义〉调查组编.王小波李顺起义资料汇编[G].四川人民出版社,1978:11.
[4](汉)班固.汉书·食货志[M].中华书局,1975:1125.
[5](元)脱脱.宋史·高宗纪[M].中华书局,1977:531.
[6](清)李铭汉.续通鉴纪事本末[M].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255.
[7](清)毕沅.续资治通鉴[M].中华书局,1976:385.
[8]《宋代主要农民起义图》说明[J].历史教学,1981(3):32.
[9]何竹淇.两宋农民战争史料汇编(一)[G].中华书局,1976:102-103.
[10]张其凡.论宋太宗朝的科举取士[J].中州学刊,1997(2):115.
[11]张全明,李文涛.宋史十二讲[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103.
[12]张建民,宋俭.灾害历史学[M].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140.
[13]任新民.试论宋代没有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原因[J].南京社会科学,1995.4(74):60.
[14]关履权.论两宋农民战争[J].历史研究,1962(2):83.
[15]邵洪兴.从商品经济看宋代农民起义特点[J].求是学刊,1999(3):100
[16](元)脱脱.宋史·太祖纪[M].中华书局,1977:16.
[17]严龙戈.钟相杨幺起义资料选注[M].中华书局,1976:7.
2015-04-15
王斌(1992-),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