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改革的基本原则与策略

2015-02-22 07:28蒋晓东
长沙大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基本原则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策略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改革的基本原则与策略

蒋晓东

(长沙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湖南 长沙 410022)

摘要:课程考核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关键环节。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改革既是高等教育变革和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现实需要。课程考核应该坚持知识考核与素质评价相结合、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总体评价与尊重个体差异相结合,加强对学习过程的考核和监控力度、增加过程考核权重,不断丰富命题形式、拓展考核内容,实现期末考核方式的多元化。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改革;基本原则;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681(2015)01-0136-03

收稿日期:2014-11-29

基金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项课题,编号:13B15;长沙大学教改重点课题“文化视域中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研究”,编号:Z009;湖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活动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作者简介:蒋晓东(1977— ),男,湖南邵阳人,长沙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实践哲学、文化哲学。

Abstract:Curriculum evaluation is a key link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 system. Promoting the examination re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s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and is also the reality need to improve the pertinence and actual effect of teach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Curriculum evaluation should adhere to the combination of knowledge evaluation and quality evaluation, the combination of subjective evaluation and objective evaluation, the combination of process inspection and final inspection, and the combination of the overall evaluation combined with respect for individual differences. Meanwhile, it is critical to strengthen the strength of the inspection and monitoring of learning process, increase the weight of process evaluation, enrich the propositional form and develop the content of assessment to realize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final examination way.

课程考核改革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改革的基本原则与实施策略,对于促进学风建设、教风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改革的现实紧迫性

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改革既是高等教育变革和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现实需要。

(一)课程考核改革是顺应高等教育发展潮流,发挥高等学校文化育人功能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了许多新思想和新要求,明确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1]。报告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历史时期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赋予了高等教育新的历史使命。“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也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实现从“以知识为本”的“知识教育”向“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和“文化道德素质教育”的转变,以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进而促进高等学校育人模式的革新,“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由此可见,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是顺应高等教育的发展潮流的内在要求。然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既包括教学理念的革新,又包括教学方法与技术手段的变革,同时还包括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与传统“知识教育”模式相对应,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主要以期末试卷考试为主,着重考查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在这种传统考试模式的评价和指引下,教师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对课程知识体系的系统讲授,追求的是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在于通过自己的强化记忆以及考前的集中学习来掌握课程知识体系,追求的是卷面考试的高分。这种以知识体系为核心的考核方式和评价机制最终还是将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引入到应试教育的窠穴中,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时代潮流背道而驰。因此,必须加快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机制改革。

(二)课程考核改革是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现实需要。中宣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改进和完善考试方法。采取多种方式,综合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表现,力求全面、客观反映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道德品质。”[2]然而,许多高校尤其是一些地方二本院校仍然按照期末闭卷考试的传统方式来评定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成绩。这种传统的考核和评价方式存在着诸多弊端:一方面,由于主要通过期末试卷考试的方式“一考定成绩”,导致大部分学生片面地注重考前集中复习,而轻视平时的学习过程,由于主要只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体系的掌握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表现的考查,导致许多考核成绩并不能反映学生学习的主观努力程度以及学生现实生活中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水平,从而导致一些“高分低德”学生的出现,即出现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成绩很好但现实生活中思想道德素质低下的学生;另一方面,由于考核的内容主要局限于课程的知识体系,因而许多教师教学的重点局限于课程理论知识点的讲授,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而忽视了学生的思想理论困惑和思想道德行为的养成,这种侧重于知识体系讲授的方式对于具备一定高中政治理论知识的学生来说,课堂显然缺乏一定的吸引力,学生所面临的思想理论困惑和现实问题往往也不能得到有效地破解。由此可见,推进课程考核改革,“采取多种方式,综合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表现”,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客观需要。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改革的基本原则

课程考核是教育评价的重要手段,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积极稳妥地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改革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知识考核与素质评价相结合。实现从“以知识为本”的“知识教育”向“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和“文化道德素质教育”的转变是时代变迁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的责任和历史使命,也是发挥高等学校文化育人功能的内在要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旨和功能的转变相适应,课程的考核和评价也应该发生相应的转变。考核应该不仅只考查学生对于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应该主要关注学生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过程中思维方式和情感意志的转变,以及学习过程中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塑造。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的目的不是要通过考查学生理论知识的积累程度进而以分数的高低在学生中划分一定的等级,而是要通过考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观努力程度、行为实践程度等方面的表现来关注学生在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方面的成长,进而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二)坚持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既具有一定知识性和科学性,也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核中,既要立足于科学理论知识坚持对教学效果进行客观的量化评价,又要立足于教学实践对教学过程以及学生行为表现进行主观的质性评价。传统以期末考试分数作为量化标准的客观评价方法,侧重于考核大学生对于科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不能全面的反映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道德品质。为了客观、全面地反映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状况,在评价方法上,应该坚持客观的量化评价与主观的质性评价相结合,对于大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社会调查、读书笔记、课后作业等实践行为应该以质性评价方法为主,对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掌握应该以量化评价方法为主。

(三)坚持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传统“一考定成绩”的考核方式主要关注的是学生对于试卷中各个问题答案的对错,而不是学生获得这些答案的过程。一些学生平时学习很努力,但可能因为期末考试没能发挥出应有水平,从而导致课程评价等级不高,而另一些学生只要把学习的重心都放在期末考试上,往往能够得到比较高的课程分数。很显然,这有悖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初衷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因此,必须改变“一考定成绩”的做法,从过分关注结果逐步转向对过程的关注,注重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的有机结合。课程考核的评价重心应该逐渐转向更多地关注学生努力学习的过程,关注不同学习阶段和不同学习环节中的进步状况,既关注学生的知识积累程度,更关注学生的主观努力程度和行为实践程度。

(四)坚持总体评价与尊重个体差异相结合。传统的试卷考试一般采取的是全校统考的方式,不同教师任教的班级、同一班级的不同学生都是考同样的试卷。然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的发展和进步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不同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侧重点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课程考核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应该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其他方面——如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尊重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同时也要基于不同授课教师以一定的期末考核自主权。因此,在统一考核的基础上还必须注重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实现评价方式和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改革的实施策略

课程考核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关键环节。为了更好地引导教师的教学,更为客观地反映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我们在对湖南省十所本科院校(“211”及“985”院校2所,省属重点院校3所,其他地方院校5所)进行考察和调研的基础上,试图就权重设置、考核方式、考核内容等方面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模式进行一些新的思考和探索。

(一)加大过程考核权重,加强过程考核的监控力度。权重的设置是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成绩评价体系的关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要提高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与思想道德品质,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辩证统一。因此,课程考核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积累程度,更要关注学生的主观努力程度和行为实践程度。我们必须加大对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过程的考核比重,加大过程考核在总成绩中的权重,改变“一考定成绩”的传统。从对湖南省部分本科院校的调研情况来看,10所高校中,1所学校将期末考试的权重设置为总成绩的80%,6所学校将期末考试成绩的权重设置为总成绩的70%,仅仅只有3所学校对过程性考核的权重设置为总成绩的40%或50%。从现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体系来看,大部分学校对于过程考核权重的设置很难真正反映出学生学习过程的真实状况。因此,我们需要根据每门课程的具体特点以及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将过程性考核的比重提高至40%—50%。

当然,仅仅加大过程考核的权重并不能全面地反映教与学的真实状况。因为,一些高校已经在形式上增加了过程考核的权重,但过程考核的成绩来源却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许多老师往往根据自己的总体印象来评定学生的等级。因此,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做好各项细致工作,注重基础数据的积累,以便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学生的平时作业,教师必须认真布置、批改、评定等级;对于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纪律、回答问题等课堂学习行为,教师必须进行详细记录;对于学生的课内实践活动(如宣讲、辩论、讨论等)与课外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经典阅读、参观学习等),教师必须对实践活动进行布置、指导和评审,对实践活动中学生的主观努力程度以及综合表现进行详细记录。

(二)实现期末考核方式的多元化。期末考核的形式主要有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笔试和机试。根据大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的历史经验,单纯地采用某种考核形式都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比如,单纯采取闭笔试卷考试的形式存在着以下弊端:不及格率偏高,尤其是理工类专业与艺术类专业的学生;考试舞弊的现象较为严重;导致期末考试与平时学习相分离,平时听课不认真但通过考前突击还是能够考取高分。在我们调研的10所高校中,有3所学校单纯地以机试闭卷考试替代原有的笔试闭卷考试,这种考核方式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以客观题为主的考核形式既不能真正体现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能真正发挥教师课堂教学的自主性;有2所学校简单地将开卷考试取代原来的闭卷考试,这种考核方式同样存在着一定的弊端:由于课程考试的压力变小,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始下降、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程度开始下降。因此,在考核形式上,应该采取闭卷考试和开卷考查相结合、机试与笔试相结合的方式。

在考核形式上,以机试方式进行的闭卷考试和以笔试方式进行的开卷考试各占一定分值比例。机试闭卷考试主要依托计算机考试平台,分课程建立统一的试题库,学生根据试题库随机分配的试题进行作答,以确保考核的统一性和公平性。笔试开卷考查,在内容上由每个任课教师按照平时课堂教学的重点自主命题,试卷主要由主观题构成,在形式上仍然采用分教学班级统一考试,以体现考核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三)拓展考核内容,丰富命题形式。在考核内容上,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命题不能够仅仅局限于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基本知识,而是应该更多地考查学生对于整个课程知识甚至整个学科知识的理解与应用,除了考查书本知识之外还应该适当增加社会实践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着重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在命题形式上,可以借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全国统考命题的经验,多采用材料型、分析型等方式来组织选择题、判断题等客观题的命题,以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

[2]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5,(4).

On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Strategies of the Assessment Reform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JIANG Xiaodong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Changsha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22, China)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examination reform; basic principle;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作者本人校对)

猜你喜欢
基本原则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策略
关于创新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浅议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论网络言论自由的限度及其基本原则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