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城市品质建设的三个维度
薛其林,蒋晓东
(长沙大学长沙文化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022)
摘要:城市品质蕴含于物化的城市形式和市民生活之中,集社会生活质量、社会信誉、社会责任和文化于一体,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品位。市民主体对所在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安定感、满足感,以及外界人群的向往度、美誉度是衡量城市品质的重要指标。全面提升城市品质、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成为现代城市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一大趋势。合理借鉴国内外品质城市如新加坡、成都、乌镇建设的经验,营造古朴与现代相融的城市格调、休闲时间与休闲空间兼备的淡雅闲逸人文梦境、开放包容的君子气象,是高品质长沙建设的三个重要维度。其中,城市格调强调开发与保护并重,现代科技与城市文脉水乳交融,打造出古朴与现代交相辉映的城市特色与魅力;城市人文梦境强调低碳生活,保持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等清新优美的自然生态,提供市民高品质生活所需的休闲时间和休闲空间,营造市民既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既能追梦又能圆梦的人文梦境;城市君子气象则强调以人为本、与人为善、民胞物与、谦恭礼让、平和大度、淡定从容、热情好客的市民素养。
关键词:品质长沙;城市格调;城市人文梦境;城市君子气象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681(2015)01-0001-04
收稿日期:2014-12-09
基金项目: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资助,编号:湘教通[2014]207号。
作者简介:薛其林(1967— ),男,湖南益阳人,长沙大学长沙文化研究所所长、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区域文化与区域旅游产业开发”省级创新团队带头人,教授、博士后。研究方向:区域文化。蒋晓东(1978—),男,湖南邵阳人,长沙大学长沙文化研究所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文化哲学。
Abstract:City quality is implied in the material form of the city and citizens’daily life, which is the combination of social life quality, social credibil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culture. Through properly drawing lessons from city construction cases home and abroad, the paper proposes a new thought of shaping Changsha as a high quality city with harmonious nature landscape and scenery of humanities from three dimensions, including a city style integrating ancient and modern elements, an elegant and leisure dreamland, and the open and tolerant atmosphere like a gentleman, which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city construction in Changsha.
从关注城市建设的速度到关注城市发展的质量,从关注城市中的“物”的建设到关注城市中的“人”的生活舒适性和幸福感,全面提升城市品质、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已成为主导现代城市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一大趋势。随着全面小康之市、两型引领之市、秀美幸福之市和产业倍增、收入倍加、城乡品质倍升“三市”、“三倍”城市发展目标任务的确定,长沙“高品质”城市建设大幕开启,秀美城市与宜居城市的期盼再次撩动人心。
城市品质蕴含于城市物化的形式和城市市民生活之中,集社会生活质量、社会信誉、社会责任和文化于一体,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品位。物质因素是城市建设质量的重要基础,文化因素是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依托。市民主体对所在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安定感、满足感,以及外界人群的向往度、美誉度是衡量城市品质的重要指标。文化的积淀奠定品味的基调,文化的发展触动品味的脉搏,文化的融合凝聚品味的灵魂。因此,品质城市建设的关键在于提升城市的文化精神内涵,重点是将城市精神、城市文化融入到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各个方面。合理借鉴国内外品质城市建设的经验,着眼古朴与现代相融的城市格调、淡雅闲逸的人文梦境、开放包容的君子气象三个维度,营造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和谐的高品质长沙,不失为一种思路。
一古朴与现代相融的城市格调
提升城市品味、彰显城市品质的前提是找准城市品味的基调。从城市建设发展规划来看,城市的品质在于城市建设的基本理念以及基于这个理念所选择的城市建设的基本格调。独特的城市建设基调与风格是凸显城市品质的关键所在,“千城一面,万街一色”与品质城市建设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城市的独特魅力来自于城市独特的文化气息,而这种独特的文化气息又源于城市的历史传承和文化积淀。在现代城市建设思路中,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既注重以现代科技手段打造智慧城市,让广大市民享受到现代生活的各种便利,又注重保护与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留住城市历史和人文的印记,延续城市文脉。因此,在城市建设和改造中,将城市深厚的文化传统有机地融入现代城市,打造出古朴与现代交相辉映的城市风格,是彰显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质的必然要求。
如何实现传统与现代两者的融合与统一,成为我国城市建设所面临的重要难题。“历史是城市的根脉,文化是城市的灵魂。”[1]古朴的建筑凸显出城市的沧桑感和历史厚重感。与一座座古朴建筑有关联的古老故事和美丽传说,常常将人们带入到对过去生活的遐想,给人一种亲切感;厚重的城市历史和文化,给人以归属感和自豪感。现代建筑凝聚着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以高大、时尚的外型以及快捷的信息技术给城市带来活力与生机。在现代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蕴藏于城市建筑之间的现代科技元素正在悄然改变都市人的生活,为市民生活带来各种便利,引起了人们对于美好未来的憧憬。毋庸置疑,充满现代科技元素的“智慧城市”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潮流与方向。因此,品质城市建设,需要让古朴与现代两种元素彼此之间各司其职、相映成趣,共同绘制出美妙和谐的城市画卷。
浙江乌镇因其古朴与现代的有机结合正在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的新典范。乌镇是一座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的江南小镇,它曾经受了古朴与现代两种元素之间的角力。为了迎接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那些由石板路、青砖、老房子构成的古朴建筑需要进行数字化、智能化的升级改造,需要添加光缆、Wi-Fi、视频监控等现代科技元素,这就给小镇原有的“小桥流水、桨声舟影、白墙黛瓦”的古朴风情带来了严峻挑战。为了解决两者之间的相互冲突,使原始的古朴风情在最大程度上能够保持原貌,乌镇在进行互联网建设施工时全部采用比较隐蔽的方式,比如光缆沿着河道、沿着老房子的屋檐通过,并大多被固定在比较隐蔽的角落;天线、机盒甚至卡钉都经过美化处理,被涂上古朴的黑色。正是采取了这些有效的工作手段,不但成功地将互联网基因植入了这座千年古镇,而且使得现代的网络技术设备如原有的路标、指示牌一样成为了小镇外观上的重要点缀,有机地融进小镇古朴的环境和氛围之中。正是这种古朴与现代元素的精巧融合,才打造出清新、典雅、自如、快捷、方便、高效浑然一体的城市格调,才衬托出乌镇与众不同的品质和特色。
长沙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资源。然而,在长沙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城市改造升级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之间似乎总是处于矛盾与冲突之中。比如老城区改造升级后,一批批有着上百年历史的老公馆、老建筑、老街区不断被现代钢筋混凝土所吞没,那些曾经见证过长沙城市千年沧桑的历史痕迹正在被逐渐抹去。保护好城市的文物古迹和文化遗产,留住城市的历史文化印记,已是迫在眉睫。因此,品质长沙的建设必须妥善处理好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之间的关系,要在进一步挖掘富有现代价值的历史文化资源的同时,加强对城市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修缮和恢复,以延续城市文脉、塑造城市特色,打造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城市格调。
二淡雅闲逸的人文梦境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联合国人居组织在1996年发布的《伊斯坦布尔宣言》中明确指出:“我们的城市必须成为人类能够过上有尊严、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美满生活的地方。”[2]品质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就是为了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满足人们对于高品质生活的向往。
什么样的生活才是高品质的生活呢?自古以来,人们对于高品质的美好生活进行了不懈追求。在中国,陶渊明笔下所描绘的“世外桃源”虽历经千年却魅力不减,因为它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对于静谧、淳朴、自然等美好生活环境的追求。在西方,许多思想家、文学家则强调了“闲暇生活”对于人类高品质生活的重要性。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闲暇是全部人生的惟一本原”[3],高品质的生活、真正的幸福存在于劳作之余的“闲暇之中”。著名作家萧伯纳同样认为,劳动和工作是人们必须去做的事情,而休闲才是人们喜欢去做的事情。马克思指出:“劳动是人的第一需要”、“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但马克思同时也强调“自由时间”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由此可见,高品质的生活是劳动与休闲的辩证统一。对于处于高强度工作状态和快节奏生活状态中的现代都市人而言,休闲生活本身就是追求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自由支配时间的休闲活动的有无与多少正是衡量生活品质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
同样,高品质的生活除了具备休闲时间之外,还应具备高品质的休闲空间,这是人们所忽略而现代高品质城市生活所不可少的。休闲空间指的是人们从事休闲活动的场所,诸如城市广场、大型购物中心、城市公园、森林公园、各级遗产保护地、主题公园、各类旅游度假区/景区、各类艺术馆/厅、博物馆、图书馆、电影院、运动/休闲/养生场所,甚至学校、科技园区、社区棋牌室、娱乐厅等城市居民进行休闲活动所必需的场地、设施。其实,完整的休闲空间还应该包括蓝天白云等优美无污染的自然环境,如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1933年在希腊召开的“现代建筑”国际会议上通过的《雅典宪章》明确提出了城市的四大功能:居住、工作、休闲和交通。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休闲时间的增多,在城市布局中增加相应的休闲空间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和精神需求,对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及提高个体的生活质量有着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市民对休闲时间和空间的需求,既能够缓解工作、生活中的压力,又能够促进城市的休闲消费、带动城市休闲产业、促进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对于良好城市生态环境、良好城市形象的塑造有着重大的意义。因此,品质城市建设既要提供休闲时间,更要营造休闲空间,即营造一个市民幸福生活的淡雅闲逸的人文环境。
成都是我国著名的休闲城市,淡雅闲逸的城市环境铸就了成都人别致的生活品质。宽窄巷子、锦里、文殊坊,城市特色餐饮、居民的娱乐消遣和消费习惯,共同烘托出成都安逸闲适的城市氛围。宽窄巷子作为普通市民娱乐休闲享受的天堂,保存着老成都的“慢生活”与“闲生活”,成为市民们茶余饭后休闲的好去处,体现了最市井的成都民间文化。在这里,居民可以坐在街边小茶馆的竹椅上喝着盖碗茶,品着小吃,和朋友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一杯盖碗茶”、“几局龙门阵”,顺其自然,逍遥安逸。那个惬意度、舒服感,只可意会。无数外地游客来到宽窄巷子,享受着老成都最古朴的生活状态,感受着成都舒适淡定的休闲文化,似乎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归属。“少不入川,老不出蜀”、“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道出了人们对于成都淡雅闲逸的人文环境的留恋与不舍。
淡雅闲逸的人文环境同样是品质长沙建设的内在要求。淡雅闲逸的人文环境涉及到城市建设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方面面,需要经济良好发展的物质基础,需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需要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社会条件,需要多种多样的“人人参与”的活动空间和载体。目前,长沙的休闲文化生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湿地公园、歌厅文化、酒吧文化等不仅为本地居民提供了重要的娱乐场所,而且也吸引了广东、湖北等临近省份的游客前来消遣。然而,在长沙,真正属于寻常百姓的“人人参与”的文化品牌活动和休闲场所仍然少之又少。上述休闲方式与场所由于消费水平、时间安排等方面的原因而未能真正融入到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它没有成为普通市民日常工作之余的休闲娱乐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品质长沙建设必须从城市休闲街区与园林建设、城市特色餐饮、市民文化活动品牌等不同方面入手,以此来营造淡雅闲逸的城市人文环境,让市民能够在快节奏的工作之余享受到一份属于普通百姓的恬静与安然。
三开放包容的君子气象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城市的品质如何,既体现在城市主体市民的自我感受,更体现在城市客体即外来游客的评价。这种评价既体现为对城市的空间设计、布局和生态环境等硬件形式上,更体现为对城市主体“人”的素质内涵上。
城品如人品。城市的主体是人,市民的素质是城市品质的基础。山美水美人更美,市民素质直接决定着城市精神风貌和城市品质,“市民素质高一分,城市形象美十分”。因此,市民素质建设是城市品质建设的核心内容,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质是提升城市品质的关键环节。从内容上来看,市民的文明素质主要包括市民的健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法律意识、生态意识等;从现实表现来看,市民的文明素养主要体现在市民对于他人尤其是外来居民和游客的包容程度。
开放包容既是城市居民文明素质的重要表现,也是十分宝贵的城市品格。一个城市要想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其市民则需具有开放包容的气度和涵养。但凡充满活力的发达城市、先进城市,都能坚持做到开放包容。因为只有开放才能包容,只有包容才能合作,只有合作才能发展。
“开放包容是一种观念、文化和品质”,这种观念就是以人为本、与人为善;这种文化就是民胞物与、谦恭礼让;这种品质就是平和大度、淡定从容。“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开放包容就是要有“海纳百川”的气度,就是要打破唯我独尊的理念,就是要破除“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的自我自私观念,就是要摒弃“关门宰客”的陈规陋习,真正做到不欺生、不排外,以开放、包容、接纳的心态吸纳各种有益资源和文化。
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文化交汇的国家。新加坡政府一直都在致力建立一个开放、不排外的包容性社会。其首都新加坡市长期居住的居民主要由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和欧洲人四大群体构成。在新加坡的城市建设中,不同民族的文化和生活方式都能够在这里得到体现,如代表中华文化的“牛车水”、充满印度风情的“小印度”,展示欧陆风格的“德国餐厅”和“英式酒吧”。在市民教育方面,新加坡政府在规定学生必须学习英语和西方先进文化的同时,鼓励并要求各族群学生学习自己本民族的语言。正是基于政府倡导的开放包容理念,在新加坡,本地居民和外来朋友都能够和谐相处。同样,国内四川成都市因市民具有包容的君子气度而彰显出比美景、美食、美女更诱人的城市个性和标签,“成为外籍人士最青睐和喜爱的中国西部城市”[4]。其他城市如山东烟台,亦因市民热情、实在、宽厚、包容、仁义、大气的人文风情和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而有“好客休闲之都”的美誉。
民胞物与是中华传统品德,是衡量一人一地的重要评价标准。在“2013年中国50个重点城市包容度排名”中,长沙名列第32位,入选“中国急需提升包容度的城市”[5]。虽然这一排行榜主要是从人口结构来考察城市的包容度,在排序的合理性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偏颇,但长沙城市的包容度不高、长沙市民的包容度不高,却是我们不能否认和回避的问题。一直受“开放、包容、创新”的湖湘文化熏陶的长沙人历来兼容大度,但一些市民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又常常会令外地人误读长沙的城市形象。比如,在作为城市形象重要展示窗口的公交车、出租车服务中,部分司乘人员习惯上使用长沙话而非普通话,语气霸道而不柔软,这导致许多外地人对长沙敬而远之。由此可见,开放包容的市民素养、海纳百川的城市文化是品质长沙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只有营造文明有礼、热情好客的城市人文品质,才能让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聚长沙,都有宾至如归的感受。
参考文献:
[1] 李克强.用科学方法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N].人民日报,2014-11-29.
[2] 刘绍本.大力提升城市的“精气神”——谈文化软实力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J].大舞台,2008,(5).
[3] 亚里士多德选集(政治学卷)[M].颜一,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 城市包容度 成都排名第一[N].成都商报,2010-08-31.
[5] 2013年中国50个重点城市包容度排名[EB/OL].新华网,http:
//news.xinhuanet.com/city/2014-06/04/c_126578194_3.htm.
On Three Dimensions of the City Quality Construction in Changsha
XUE Qilin, JIANG Xiaodong
(Changsha Culture Research Institute, Changsha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22, China)
Key Words:quality Changsha;integrating ancient and modern elements;elegant and leisure;open and tolerant
(作者本人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