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引路,提高习作水平

2015-02-14 05:48:17汤良菊
语文学刊 2015年25期
关键词:写作日记作文教学

○ 汤良菊

(福建省武夷山实验小学,福建 武夷山 354300)



日记引路,提高习作水平

○ 汤良菊

(福建省武夷山实验小学,福建武夷山354300)

[摘要]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然而学生怕作文、不会写作文的现象依然如故。作文教学已成为我们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以至于课外作文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地成长起来。提高习作水平的途径有:1.写日记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2.调动起学生的写作热情,指导学生写好生活日记。

[关键词]日记;写作;语文教学;作文教学

曾经以为,一个人只要爱读书,多读书,作文自然会写。然而事实告诉我:一个读了不少书的人,不一定会写作;一个写了不少东西的人,往往很会读书。因为:阅读是吸收,作文是倾吐;阅读是积累,作文是表达。如果光有输入,没有输出,孩子还是不会写。看来,要写好作文,除了读,还需要不断地“写”。

老舍曾经讲过这样的话:“写日记是学习写作的‘基本功’。最好的窍门就是‘每天必写’,‘天天拿笔’,哪怕是写几十个字也好。”叶圣陶先生甚至提出了在学校写作训练中,用日记取代命题作文的构想。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不批改作文,然而他的学生作文却写得很好,其中的奥妙之一便是鼓励学生勤写日记。

(一)写日记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常常发现很多学生在作文课上抓耳挠腮,恨“无米下锅”,写的作文不是千篇一律,就是言之无物,甚至内容虚假夸大,没有真情实感。原因就在于我们的学生平时积累少,体验少,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其实,我们每个人的每一天,都经历着自己的喜怒哀乐,感受着自己的酸甜苦辣。这些丰富的体验都可以成为日记的内容。学生如果每天坚持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真实地记录下来,天长日久,“米”多了,源头活水滚滚而来,写作时就会“下笔如有神”。长期坚持下去,那将是一个巨大的作文素材宝库,也是孩子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

(二)写日记是提高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法宝。对学生而言,日记是他们吐露心声的好朋友,都是反映自己学习上、生活上、思想上的真实心情。通过写日记,会使学生更加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变化,更认真地思考,渐渐地学会了内省,在内省中成长,在内省中进步;渐渐意识到自己身边无时无处都有写作材料,成为生活的有心人。天长日久,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就愈强了。

(三)写日记能有效促进作文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语文基础知识只有在不断的实践应用中才能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日记同作文一样,学生要在写作中运用自己平时所学的语言基础知识。小学作文要求学生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亲身经历的事情,这与记日记的要求是完全相同的。同时,日记与作文相比,还有不可比拟的优点:1.记日记是记录自己当天所经历的事,学生对事情记得清楚,体验深刻;2.学生怕写作文的根本原因,是要揣摩老师的各种要求,受到太多限制,而写日记基本不受约束,是真正的“我口写我心”。此外,日记还有一种特殊的“宣泄”的作用,宣泄出来,达到心理平衡了,有利于身心健康,有利于良好素质的培养。

那么,怎样调动起学生的写作热情,指导学生写好生活日记呢?

(一)降低要求,减少束缚,激发习作兴趣。“万事开头难”,如果目标太高,会使人望而却步。小学生初学写日记,要求不能太多太高,只要学生写的日记能看得懂,就应该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日记内容、篇幅等,教师不要限制,要让学生“随心所欲”。这样做的目的是放开手脚,培养兴趣,让学生觉得日记并不是很难的事,就在这每日的坚持中,学生已经学会了对生活的关注,因此根本不需要老师反复强调写作的技巧。

(二)适当指点,增强选择素材的能力。每个人每天都会经历不同的事,就算是大家共同经历同一件事,每个人的感受也不一样。教师应该抓住适当的机会,及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用心感悟,积累素材。如:购物、读书、做家务、旅游等,凡是生活的点点滴滴,只要是有感受的,都可以成为日记的素材。时间长了,学生自然学会观察、感悟生活,不用指点也能找到有感触的事来写,并能写出真情实感。

(三)多样评价,增强习作信心。恰当的评价能让学生习作再次提高。教师评价日记的形式可多样化,“一张笑脸”、“一个竖起起的大拇指”,甚至是老师的签名等都可以成为对学生习作的评价和激励。我们应该注意按不同程度,从不同的角度去评价学生的日记,也可以按进步程度打分,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立的分数,让每个学生都享有成功的喜悦。教师评价日记的语言要注意情感化和个性化,要善于寻找学生日记中的闪光点,做出富有个性化和情感性的评价。如,“老师真想跟你一起学习变魔术呀!如果你能把变魔术的过程写得再具体一些,那老师就可以拜你为师了”;“你们家的小金鱼真是太可爱了,看来,要想写好作文一定要像你一样仔细地观察”。这些饱含情感的语言会使学生产生被关注的感受,让他们有成就感,从而对写日记充满信心。

(四)创设展示平台,激发习作热情。潘新和教授指出,一个合格的作文指导老师,不应该把力量都放在指导学生如何写作文,他至少应当分出一半力量来,研究一下如何“发表”这些作文。语文老师要研究如何给予学生源源不断的写作动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们除了创办班级作文展示台,还可以定期编辑班级习作博客,及时收入和发表学生的习作,为学生提供习作平台,持之以恒编辑,激发每一位学生习作热情,让习作成为学生自发行为。

(五)活动激趣,保持习作动力。为了让学生乐于写生活日记,积累素材,定期开展活动是很有必要的。我班每周日记交流活动中,每名学生都在本周的日记中选择一则自己最满意的日记与大家分享。我将学生日记投影到大屏幕上,由小作者有感情朗读,同学们边看边听,听后发表感想或评论,然后教师适当点评,大家共同评选出本周“优秀日记”,并请小作者修改习作。活动中,学生渐渐懂得了好的日记是内容真实,语言精当,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最后,我将每周的“优秀日记”装订成册,形成习作集,一式几册,在班级和家长之间传阅。我还要求学生、家长们阅读后用“大拇指”(盖拇指图案的印章)给自己最欣赏的文章“点赞”。在日记分享中,小作者们得到了全班同学、家长的认可,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感,大大提高了孩子写日记、修改日记的积极性,增强了写作的信心。长此以往,学生渐渐感受到日记是自己情感表达的需要,成了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坚持让孩子写日记,其实就是不知不觉把孩子领进作文之门。如果我们长期坚持。“一年写下来,笔下渐生巧;三年写下来,作文不打稿;六年写下来,文名冠高考。”让学生感受写日记的快乐,把写日记当成一种享受,有话就说、有话想说,这样日记的作用才能得以真正的发挥,才能真正实现《语文课程标准》中所强调的让小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中图分类号]H1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5)09-0154-02

[作者简介]汤良菊,福建省武夷山实验小学教师。

猜你喜欢
写作日记作文教学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成长日记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22:30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0:05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里约日记
新体育(2016年9期)2016-09-07 10: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