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媛 李燕
(北方工业大学 文法学院,北京 100144)
构式语法是当代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范式之一,是当前最流行的语法研究观之一。构式语法形成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在认知语法等理论批判Chomsky 语言理论的过程中诞生的,其直接来源有格语法、框架语义学、格式塔语法、认知语法以及中心语驱动短语结构语法。[1]构式语法将研究焦点集中于构式上,主张将形式与意义,结构与功能紧密结合,并将其视为不可分割的形义配对体。
国内学者对于构式语法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与评 述。[2][3][4][5][6][7][8][9][10][11][12][13][14][15][16][17]构 式 语法的特点可以被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整体意义大于其组成分子意义之和,即这个语言形式的语义不能够以组合的方式从它的构成成分中推出(Goldberg 1995)。这一特点在汉语事实研究中所起的作用较小,因为不同于字母文字,汉字本身为表意文字。其二,形式、意义和功能的“不可预测性”,即指不能从一般的语法规则推得或其语用意义特殊。汉语事实中存在很多不按照语法常规组合且具有独立意义的词汇、句法等,因而该特点显著体现在诸多汉语事实中。其三,压制现象,即当词汇与构式在语义上出现冲突时,构式中的其他部分会对该词施加语义上的结构压力,通过语义压制,迫使该词汇的意义和用法发生调变,使其获得进入该构式的条件。这一特点成为解释诸多汉语事实的主要理论依据。
何为“汉语事实”?借用邢福义的描述:“汉语事实”就是说汉语的人所说的汉语话语成品。[18]更通俗地讲,无论男女,无论老少,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是“说汉语的人”说出来的或写出来的话语,都是“汉语事实”。
按照邢福义的观点,汉语事实具有客观性和历时性。汉语事实的客观性要求研究者掌握翔实的语言材料,对某一汉语现象作出准确的解释。无论古代汉语研究、现代汉语研究抑或方言研究,汉语事实的客观性要求广泛考察客观存在的语言事实,力争研究有理有据。汉语事实的历时性要求在“崇实”的基础上探求句式产生的先后,句式的变化,词性的发展等诸多问题。
汉语没有丰富的形态标记,综合性高,意合性强。[19]构式语法所体现的“整体大于部分组合”的观点似与之契合。基于英语创立的构式语法对汉语事实的解释力究竟有多大一直是国内学者关注的焦点。因而自构式语法理论引介后,我国汉语界逐步尝试运用该理论研究汉语事实,从中探求构式语法理论对现代汉语研究的理论价值与意义。
以“构式”为篇名检索条件,在中国知网中检索到近十年出自核心期刊、CSSCI 以及硕博论文中运用构式语法理论对汉语事实研究的情况如下:
图1 运用构式语法理论对汉语事实研究的现状统计
笔者进行了进一步统计,运用构式语法理论对汉语事实的相关研究在整个“构式”研究中所占比例呈现如下情况:
图2 年度研究比例统计图
以上图表清晰显示,运用构式语法理论对汉语事实的研究基本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同时,该类研究自2005 年起就在所有“构式”研究中所占比例超过50%,并在2010 年之后持续保持在50%以上。因而,总体来看,近十年来,基于构式语法的汉语事实研究不断丰富,并成为研究热点。
本文试图对近十年国内构式语法理论与汉语研究相结合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与反思。
从研究内容上看,基于构式语法的汉语事实研究主要包括词类、惯用语、短语研究,句法研究,语篇研究和修辞研究四大类。各类研究所占比例大致如饼图所示:
图3 四种类别研究比例图
整体来看,研究多集中于运用构式语法理论研究句法,约占85%。词类研究包括俗语、短语、成语等研究,尤其在硕博论文中多建模探讨。修辞研究与语篇研究相对较少。
对于词类的研究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从研究内容上来说,主要集中于成语、俗语、定式镶嵌四字格等的构式研究。从研究视角上来说,主要有历时性、共时性、比较研究等。从研究方法上来说,主要为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
词类个案的历时性研究。张谊生探讨“极尽”的构式化表达及其双重副词化的功能、演变与分化。[20]分析“极尽”经历同一个动词依次演化为两种副词的双重虚化过程。褚俊海分析“美轮美奂”一词词义及其成词过程,并对词汇化与词法构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21]
词类个案的共时性研究。王玲燕基于封闭语料库,从认知构式语法的角度运用溯因推理方式探讨“秀”族词形成的认知机制,得出不同构式中的“X”受到的制约因素不同,并在音节、语义、句法等属性上呈现出较大差异。[22]
中英词类对比研究。袁野依据新构式语法独特的语言观和表征方式,即词条只携带语义信息,不具有语法信息,语句的最终解释要靠功能短语构式框架与所填充词项的相互作用完成,对英、汉名词短语等进行分析,为短语现象破解疑难提供了阐释力。[23]该文主要贡献在于新构式语法观的理论引介。黄曼以构式语法理论为指导,以汉英习语变异的真实语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归纳与演绎、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对汉英习语变异现象作出较为全面的描述及合理的解释。[24]张林楠探讨中英三字俗语的分类,并对其句法功能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并借助SPSS 与语料库的帮助,分析得出英汉三字俗语在句法功能上的异同。[25]于翠红(2015)基于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对way 构式的汉语表达式进行归纳和分析,对汉语再词汇化进行还原和重构。其研究结果对于探讨英汉动态事件的认知路径等有重要启示。[26]
基于模型的词类构式研究。沈艳萍基于构式语法理论,提出多重压传模型(MCI),同时基于《汉语大辞典V4.00 版》随机选取3918 条成语,获得916 条离合构式,定量定性分析汉语成语离合构式的句法、语义、语用特征。[27]彭志斌基于认知语言学和构式语法的基本观点,将突显原则(PP),构式压制理论(CCT)和格莱斯合作原则的方式原则(MM)结合,建立了PCM 模型,同时对北京大学CCL 现代汉语语料库进行穷尽性搜索,将获得的970 条语料组成封闭语料库,定量定性相结合,对“说V 就V”进行句法、语义和语用特征的详细描述。[28]此类实验性研究由于数据庞大,样本数据选择有限,因而结果与讨论存在不尽完善之处。
此外,对于成语的研究,刘宇红、谢亚军(2007)从构式的角度对成语仿用的心理机制和仿用过程中的制约因素进行探讨,对压制因素和压制效果关系进行分析,采用内省方法检测结果。[29]对认知心理过程的研究具有挑战性,但笔者认为内省方法的可靠性还有待进一步证实。王寅、王天翼对汉语中明喻成语构式的特征进行分析。[30]对于汉语反义词的研究,毕懿晴从语言学角度解释汉语反义词同现现象的问题,为汉语反义词的研究提供了新方法。[31]对于汉语重叠现象的研究,刘丹青通过分析汉语实词的拟声化重叠现象,提出汉语中形成了若干各有特点的构式,如引语性话题结构,让步转折关系以及诠释或曲解词语字面意义的释义构式等。论证翔实,案例丰富。[32]
笔者认为,结合语料库进行定量定性分析使词类研究呈现出论证严密的特点,倘能在研究认知心理机制中增加神经科学的相关实验分析,则使论述更具科学性。
该类研究多将构式研究与认知隐喻、转喻机制,范畴理论等相结合,将构式语法与功能语法相结合,分析构式义的语义语用现象。
1.描写、分析和解释。
1)“横向分类分析+溯因推理”的分析模式。即这类研究主要包括两部分,一为对所研究构式进行分类分析,二为对构式的形成原因或存在动因,生成机制进行推理分析,主要为认知成因。刘丹青对非典型“连”字句进行分类,并与典型“连”字句比照分析其存在动因及生成机制。[33]试图揭示构式形成的普遍机制——构式的扩展过程中,结构和意义的可分解性消失,结构的基本构成要素和整体意义被保留。随着认知语言学的介入,从认知视角分析成因的研究逐渐趋多。张建理用认知构式语法来观察汉语单宾语句,大致划归为两大类,基本构式和复杂构式。[34]认知语用功能的需求导致构式的削减和增多。张立飞对汉语“没+MVp”构式的认知理据和语义结构进行分析。[35]较之前相比,语料来源有理据,皆出自北大汉语语料库。
2)“纵向演变进程+分析解释”的分析模式。即这类研究对构式的语义属性等进行描写,并对构式历时演变发展进行分析解释。尹婷、何艳(2014)运用构式语法研究方法对“爱XX”构式进行分析,解释其构式群的演化发展过程和生成机制。[36]石慧敏、汪小溆对现代汉语常用构式“A 也不是,B 也不是”的构式义及演变进程进行描写分析。[37]其演变理据分析仍采用认知语言学的分析方法。
3)“句法特征+认知理据+语义语用”的分析模式。即这类研究就构式本身展开具体描写,借用认知相关理论分析构式形成原因,并扩展构式的语义语用。张德岁(2011)认为汉语“V + Num + 是+ Num”构式具有特殊的句法特征,对“V”与“是”进行细致分析,并运用认知理论中的舞台模型理论、空间映射理论等作出解释。[38]其语义意义表达了说话者积极进取又无可奈何的复杂心态。杨子、王雪明从构式角度考察“好不AP”结构及语义特点,并从认知视角,结合构式的词汇压制特点追溯其形成根源。[39]该研究为歧义结构的解读提供了新视角。
2.对比、分析和解释。黄昌静、邵志洪以句式语法为基础,以词汇化和语法化为理论依据,对英汉双及物结构引申的不对称性进行分析。[40]张滟探讨“A let alone B”与“X(连)A 都/也Y,更不用说/别说B”的语义模型,阐释构式的句法意义。[41]申莉从构式的角度对“V 得/不了”与“V 得/不着”进行对比研究,通过语义分析,发现两种结构的不同,并探讨其原因。[42]对比分析方法不仅包括跨语言对比,也包括同一语言内部不同结构对比。相比个案历时或共时研究,对比方法的运用对于汉语事实的研究缺乏细致严密的逻辑推理,但对于二语教学或对外汉语教学却有着不容忽视的启示作用。
3.数据统计、分析和解释。该类方法即运用语料库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并进行构式语义、语用等分析和解释。朱茜以构式语法理论为基础,通过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现代汉语语料库,对现代作家王朔作品约294 万字中1892个“S+能+VP”的用例进行定量、定性分析,从语言生成的角度,通过证明汉语情态动词“能”所处的“S+能+VP”结构作为构式存在,探讨其拥有的构式语义和句法特征,理论上阐明该构式和它所具有的语义之间的关系,找寻该构式多义现象和一系列句法特征的真正动因。[43]
句法研究多为定性分析、解释,极少运用定量数据统计分析展开研究。同时,研究理论多与认知理论相结合。笔者认为该类研究例证缺乏条理性,方言、普通话等例证混杂,有运用构式语法“贴标签”之嫌。
篇章也是一种构式。但目前,对于篇章构式的研究较少,虽然近几年有增长趋势,但也多为理论描述,缺乏具体篇章的个案构式分析。田延明、王淑杰从体验性、意象图式等维度探索汉英思维类型形成的认知理据及其对语篇构式的影响。[44]该文关注焦点侧重于汉英认知差异的比较,对语篇本身的构式特点洞察较少。袁野在对语篇构式语法概念进行介绍的同时,探讨语篇构式压制现象,意图使语篇构式语法的框架更加丰富和充实。但所选例证仍为英语语篇。[45]2012 年,袁野对“网络新文体”如凡客体、甄嬛体等语篇构式进行语法阐释,丰富和发展了语篇构式语法,从而将构式语法的关注范围由小句扩展到了复合句以及语篇层次。[46]笔者认为该文对后续构式语法语篇研究提供了具体文本研究范例。之后,胡翠娟尝试将构式语法思想运用到语篇研究中,但成文依旧停留在理论引介上,缺乏深入分析与运用。[47]郑洁通过公安微博新文体的构式框架的探讨,探寻其幽默感的来源,是近来语篇个案研究的一次主动尝试。[48]
值得注意的是,一部分研究也涉及语篇,但实则是对于特殊构式的语篇功能特征探讨,这里不作详细论述。
从修辞的角度对构式进行研究整体来看数量较少。康志峰、邱东林在对语法构式和修辞构式简单区分的基础上,将“一W 一W”归纳为空间增量构式、时间增量构式以及对比度增量构式这三种修辞构式。该研究为复杂的修辞构式研究提供了参照。[49]但对修辞构式的界定以及各类型修辞构式的整体性、深入性分析还有待深入。刘大为曾细致探讨了修辞构式,理论思考与个案分析相结合,开启了对修辞与构式关系的探讨。[50][51]陈满华对互文现象进行构式解读。[52]袁野以构式语法理论为依据研究各种语言活用或压制现象,包括同属于语言活用的转喻修辞现象。从新视角加强了转喻的语法方面描述。[53]邓小琴对“蒜你狠”流行语进行修辞研究,成为个案研究的一次真正尝试。[54]蔡瑱分析舟山话中的修辞构式“X 勒呒处去”,将方言与修辞构式相结合,语料新颖。[55]闫亚平探讨“一+量+形”的构式化历程以及其构式化的修辞动因,逻辑严密,论证有力。[56]
修辞构式研究中既有对汉语事实的个案分析,也有英汉对比式研究。研究方法多为定性分析、修辞构式类型分析、修辞动因分析等,缺乏定量分析。与词汇研究极为不同的是,缺乏语料库的运用。
近十年来,研究者对构式语法理论的认识经历了从全盘接受到逐渐批判的过程,对构式语法研究的思考不断深化。对构式类型的研究逐渐从图式构式较多,实体构式较少慢慢使二者数量趋于平衡。
本文主要从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上对相关研究做了详尽分析与阐释。总体来看,运用构式语法理论对汉语事实的研究所涉及类别较广,但研究侧重点分布不均,句法研究相对较多,语篇研究相对较少。从研究视角上来看,大多将构式研究与认知理论相结合,从认知视角阐释构式生成机制。从研究方法上来看,描写、分析、解释等定性研究居多,数据统计、分析、阐释等定量研究较少,因而导致构式语料分析中语料缺乏系统性与全面性,常有信手拈来之嫌。在具体分析中,多采用自上而下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整体来看,运用构式语法理论对汉语事实的研究都还处于摸索阶段,未来的研究任重而道远。
基于这样的事实,笔者尝试从以下几方面提出建议,仅供后续研究参考。
首先,目前的构式研究多从认知视角进行构式分析,主观的论证仍难以保证其充分的可信度,是否可以尝试将构式研究与神经科学研究相结合,通过科学实验分析构式语用、语义信息。倘若在此基础上再辅以定量数据统计分析,运用构式语法理论对汉语事实的研究便会更充实完善。
其次,在构式生成机制的研究上,与认知理论的结合已形成一定规模,能否开启新的研究视角成为关键,如与生成语法的结合,创建新的语言观,从而进行短语描写和阐释,笔者认为类似理论的创新仍待加强。
[1]陈满华,贾莹.西方构式语法理论的起源和发展[J].苏州大学学报,2014(1).
[2]董燕萍,梁君英.走进构式语法[J].现代外语,2002(2).
[3]纪云霞,林书武.一种新的语言理论:构块式语法[J].外国语,2002(9).
[4]应晨锦.构式语法评介[J].中文自学指导,2004(3).
[5]严辰松.构式语法论要[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4).
[6]冯志伟.从格语法到框架网络[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3).
[7]王寅.国外构造语法研究最新动态[J]. 现代外语,2006(2).
[8]王寅.认知构式语法[J].外语学刊,2011(2).
[9]陆俭明.“句式语法”理论与汉语研究[J]. 中国语文,2004(5).
[10]陆俭明.构式语法理论的价值与局限[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8(3).
[11]汪兴富,刘国辉.构式语法专题研讨会综述[J].外国语,2007(6).
[12]梁君英.构式语法的新发展:语言的概括特质——Goldberg《工作中的构式》介绍[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1).
[13]刘国辉.构式语法的“构式”之辩[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8).
[14]邓云华,石毓智.论构式语法理论的进步与局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9).
[15]石毓智. 构造语法理论关于construction 定义问题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2007(1).
[16]牛保义.《构式语法的跨语言研究》述评[J]. 当代语言学,2006(4).
[17]陈满华.关于构式语法理论的几个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9).
[18]邢福义.汉语事实在论证中的有效描述[J].语文研究,2014(4).
[19]张娟.国内汉语构式语法研究十年[J].汉语学习,2013(4).
[20]张谊生.“极尽”的构式化表达及其双重副词化的功能、演变与分化[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0(1).
[21]褚俊海.“美轮美奂”的词义及其成词过程——兼论词汇化与词法构式的关系[J].古汉语研究,2013(3).
[22]王玲燕.“秀”族词语构式的认知机制研究[J]. 外国语文,2013(6).
[23]袁野.新构式语法的外框架模式与汉语短语研究[J].外国语,2013(5).
[24]黄曼.构式视角下的汉英习语变异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2013.
[25]张林楠.基于构式语法的中英三字俗语分类及其句法功能对比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5.
[26]于翠红.基于英汉平行语料的way 构式汉语再词汇化模式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1).
[27]沈艳萍. 基于多重压传模型的汉语成语离合构式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0.
[28]彭志斌.“说V 就V”构式的PCM 模型分析[D].四川外语学院,2012.
[29]刘宇红,谢亚军.从构式语法看汉语成语的仿用[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11).
[30]王寅,王天翼.汉语明喻成语构式的特征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4).
[31]毕懿晴. 从构式语法角度看汉语反义词的同现现象[D].湘潭大学,2007.
[32]刘丹青.实词的拟声化重叠及其相关构式[J]. 中国语文,2009(1).
[33]刘丹青.作为典型构式句的非典型“连”字句[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4).
[34]张建理.单宾语句的认知构式语法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2008(7).
[35]张立飞.汉语“没+MVp”构式的认知理据和语义结构[J].世界汉语教学,2015(1).
[36]尹婷,何艳. 论构式语法研究范式——以“爱XX”构式为例[J].现代汉语,2014(5).
[37]石慧敏,汪小溆.“A 也不是,B 也不是”构式及其认知动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5(5).
[38]张德岁.“V+Num+是+Num”构式初探[J].安徽大学学报,2011(3).
[39]杨子,王雪明.“好不AP”的构式新解——兼谈词汇压制下的构式稳定性[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8).
[40]黄昌静,邵志洪. 英汉双及物构式引申机制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2006(11).
[41]张滟.构式“X A Y let alone B”与“X(连)A 都/也Y,更不用说/别说B”语义——句法界面研究——基于“交互主观性”认知观[J].中国外语,2010(1).
[42]申莉.“V 得/不了”与“V 得/不着”的构式分析[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3).
[43]朱茜.构式语法理论框架下“能”的多义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4).
[44]田延明,王淑杰.英汉语篇构式的认知探索[J].外语学刊,2008(9).
[45]袁野.论语篇构式语法及语篇构式压制[J]. 外国语,2011(9).
[46]袁野.“网络新文体”的语篇构式语法阐释[J]. 外语教学,2012(9).
[47]胡翠娟.语篇构式语法研究[J].文学界,2012(11).
[48]郑洁.公安微博新文体的语篇构式语法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5(2).
[49]康志峰,邱东林.“—W—W”修辞构式探析[J].修辞学习,2009(4).
[50]刘大为.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上)[J].当代修辞学,2010(3).
[51]刘大为.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下)[J].当代修辞学,2010(4).
[52]陈满华.汉语习语互文及其构式解读[J].当代修辞学,2010(3).
[53]袁野.构式语法、语言压制现象及转喻修辞[J].当代修辞学,2010(3).
[54]邓小琴.“蒜你狠”系列流行语的构式研究[J]. 当代修辞学,2012(4).
[55]蔡瑱.舟山话中的修辞构式“X 勒呒处去”[J]. 当代修辞学,2013(6).
[56]闫亚平.“一+量+形”的构式化及其修辞动因[J]. 当代修辞学,2015(4).
[57]Goldberg A. E. 1995. Constructions: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M]. 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58]Goldberg A.E. 2006. Constructions at Work:The Nature of Generalization in Language[M].Oxford/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