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冥通记》《真诰》原因目的介词系统及其语料价值

2015-02-26 08:32刘悦王用源
语文学刊 2015年25期
关键词:连词语料介词

○刘悦 王用源

(天津大学 外国语言与文学学院,天津 300072)

原因目的介词即介引动作行为或事件发生原因或目的的介词,由原因目的介词构成的介宾短语在句子中主要充当状语。在汉语中,原因目的介词的数量相对较少,而原因目的介词与表原因的连词还存在判定上的分歧。

《周氏冥通记》和《真诰》是由南朝齐梁时期茅山道士陶弘景编辑、整理而成,是关于道教上清派思想的重要著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同时为研究中古时期的语言文字面貌提供了丰富的语料。这两部文献由同一人整理而成,成书年代、作品内容比较接近,介词系统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本文以《周氏冥通记》和《真诰》中的原因目的介词为研究对象,全面描写这两部道书中的原因目的介词使用情况,并对比分析《周氏冥通记》和《真诰》的原因目的介词系统,通过比较分析《周氏冥通记》的语料价值,希望能对中古道书介词研究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周氏冥通记》的原因目的介词系统

原因目的介词作为介词子功能系统,有的是直接由动词虚化而来,如坐、缘、因等;有的是通过已有介词功能扩展而来的,如由、为、以等;它们在使用频率、语境条件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周氏冥通记》中原因目的介词共有30 例,其中“以”12例,“由”8 例,“为”6 例,“因”3 例,“坐”1 例,下面依次描写如下。

(一)原因介词“以”

《说文解字》:“以,用也。”“以”可以用作动词、介词、连词、代词、助词等。郭锡良先生在《介词“以”的起源与发展》(1998)中指出:“以”的本义应是“提携、携带”,用作具体“提携”义的例证较少,用作抽象的“携带”“带领”义的用例比较常见。西周时期,宾语范围逐步扩大,具备向介词虚化的条件,到春秋战国时期,基本上完成虚化。[1]1-5学界基本认同郭锡良先生的观点,但在“以”的功能分类,介词、连词的区分,固定结构是否词汇化以及固定结构中“以”的词性等问题上尚未形成统一意见。

《周氏冥通记》中“以”共157 例,介词94①例,其中单独使用87 例,组成固定结构“何以”4 例、“无以”3 例、“有以”1例;原因目的介词共12 例,占12.77%,例如:

(1)姨母以其年少伏事人,恐过失,每课厉非一。(524c②)

(2)明年春当生王家,以其前过未尽,故复出世。(521a)

(3)侍者两人,皆绛衣。进坐,乃言曰:德秀之美,感乎幽冥。吾久欲来,碍以诸务,遂不即果。(529b)

(4)二十七日,蒙受书为帝晨,执盖御史,治桐栢山南青中馆,领华阳学仙,禁四宫中事,以此故致乖爽。(530a)

“何以”是疑问代词“何”前置,作介词“以”的宾语,表示“因为、凭借”义,共4 例,尚未凝固成词,用例如下。

(1)众人正言应就斋去,日哺问其弟名子平往看,正见于仙屋烧香出,还住户,问子平:何以来?(518c)

(2)卿向酬对,丞极不恶,后何以与姨议异?遂使日司闻之以白丞,又疑是袄俗。(521c)

(3)观卿俗意未豁,嚣尘易迷,何以苟纵于七魄而拘制于三魂?(522a)

(4)君勃然曰:何以谬滥,汝乃道士周太玄,字虚灵,而比于世中周子良邪。(533b)

(二)原因介词“由”

“由”可用作动词、名词、介词、连词、副词(通“犹”)等。介词“由”从动词“经由、经过”义虚化而来,可以介引原因目的、条件依据、对象、时间等。《周氏冥通记》中“由”共有27例,1 例为“申”的误字③,介词13 例,其中原因介词8 例,占61.54%,是介词“由”的主要用法,例如:

(1)实由卿素履帛家之事,此辈小物亟称其功而惑人,意其为牧约之卿。(522a)

(2)道士觉其不得眠,数起,坐诵诸呪,说此复是临时,犹虑有异于平日,致惊怖耳,而遂得免过,当由功力强。(532b)

(3)既云久入,今当由怠替致降二阶邪。范幼冲为童,初监出《真诰》中,未知真仙品,与都水监何如耳。(533a)

(4)夫为人者,皆贪虐诞欲,恣情任美,所以三恶不离其心,五情不节于体,皆由先世种罪多故耳。(524b)

(三)原因目的介词“为”

《说文解字》:“为,母猴也。”罗振玉《增订殷墟书契考释》:“从爪从象,意古者役象以助劳,其事或在服牛乘马之前。”[2]罗氏认为“为”是具体的形象动词,这一说法基本得到学界认同。介词“为”在《诗经》中已有用例,战国时期可以介引的宾语范围进一步扩大,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用法相对比较稳固,可以介引对象、原因等。《周氏冥通记》中“为”共190 例,“微”的误字1 例(同注③),介词22 例,其中原因目的介词6 例,例如:

(1)此人曰:卿趣欲住世,种罪何为?得补吾洞中之职?(521b)

(2)丞大不悦,欲执卿为无信之过,故令仆来相告。(522a)

(3)其此数旬中,为起屋事恒慞惶不作,恐身既废,心亦是急,定录讶之耳。(540a)

(四)原因介词“因”和“坐”

介词“因”是由动词“依靠、凭借”义虚化而来,可引进动作行为的条件、依据、原因等。《周氏冥通记》中“因”共47例,介词7 例,其中原因介词3 例。

(1)恐卿不悟,故因暇来相报尔。(527a)

(2)惟周太玄因业树兹,刻名仙简为保晨司。(534a)

(3)因风起吹伞欲倒,仍令左右看伞。(521a)

据马贝加(2009),近代汉语原因介词“坐”是从表示因犯有某种罪过、错误而受刑罚、惩处的动词“坐”发展而来的,这一过程始于汉代。[3]43-46《周氏冥通记》中“坐”共18 例,介词仅1 例,为原因介词。

(1)问召为何职仙官鬼官,丞答:蓬莱都水监高光坐治水事被责,似欲以陶代之。既且停召,当更选耳。(534c)

二、《周氏冥通记》与《真诰》原因目的介词系统比较

上文对《周氏冥通记》原因目介词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下面参考王用源《〈真诰〉的介词系统及其语料价值》(2015)一文所统计的原因目的介词数据[4]15-20,对《周氏冥通记》和《真诰》原因目的介词系统进行比较,两部道书的原因目的介词使用情况见表1。

表1 《周氏冥通记》和《真诰》原因目的介词统计表

(一)“以、由、为”是主要的原因目的介词

《周氏冥通记》的主要原因介词为“以、由、为”,尤其是“以”占原因介词总数的40.00%,主要承担了介引原因目的的功能;《真诰》中“以、由、为”所占的原因份额为86.67%,且比例分配比较均匀。可见,“以、由、为”的原因目的介词用法承担了大部分的介引原因目的的功能,这与其历史演变密不可分。“以、由、为”等上古时期的动词到春秋战国时期基本上完成虚化,介词用法比较稳定,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扩展而来的原因介词用法使用十分普遍。与“坐、因、用”等直接由动词虚化而来的后起的原因介词相比,“以、由、为”等常用介词还是占据着优势,使用范围、频率更加广泛。新兴的原因目的介词“坐、因、用”仍处于萌芽阶段。

(二)“由、因、坐”等介词主要介引原因目的

根据各介词介引原因目的功能的比例可知,介词“由、因、坐”的主要用法为介引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目的。虽然用例相对较少、使用频率不高,但是“由”在两部文献中所占的原因介词比例分别为61.54%、52.83%。原因介词“因”在《真诰》与《周氏冥通记》中的使用频率接近。介词“坐”主要在表示因犯有某种罪过、错误而受刑罚、惩处的时候用作介词,后来“坐”的介词宾语扩展为其他原因,两部文献中介词“坐”只用作原因介词,这体现了新兴介词功能单一的特点。

(三)原因介词系统相对稳定

为了观察中古时期的原因目的介词系统,本文参照邱峰(2009)对《南齐书》介词的研究成果,《南齐书》中原因介词主要有“以160 例,坐38 例,为35 例,由35 例,因20 例,用14例,于11 例,缘7 例,因缘1 例”[5]131-138。将其与表1 比较发现,中古时期文献中使用的原因介词主要有“以、为、由、因、坐、用、於”等,原因介词数量比较稳定。

原因介词的句法位置也比较固定,主要用在动词前充当状语。据统计,《周氏冥通记》中原因介词共30 例,23 例用在动词前,占全部原因介词的76.67%。介词宾语多为名词或代词性质,少数情况下可以介引动词性质宾语。当介引动词性宾语时,就可能具备原因连词的功能,一般认为介词用来连接分句内的词,连词主要用来连接分句,按照这个标准基本上能将二者区分开,例如:

(1)晋侯以我丧故,未之见也。(《左传·僖公三十一年》)

(2)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左传·僖公三十年》)

以上两例中“以”后面均是主谓结构,例(1)中“以”为介词性质更明显,而例(2)中“以”则具备连词的功能。

三、《周氏冥通记》和《真诰》的语料价值对比分析

《周氏冥通记》是陶弘景根据其弟子周子良的通灵日记编辑、整理而成,是一部日记体著作;《真诰》系东晋杨羲、许谧、许翙等人的通灵记录,后来,陶弘景在前人基础上加以注解、编辑而成。《真诰》从真授部分写作到陶弘景最后整理成书时间跨度近200 年,经历了晋朝和南北朝不同时期,且含有大量的“仙真诰语”。下面我们从几个主要原因介词的用法来讨论《周氏冥通记》的语料价值。

“于”用作介词在上古时期就已经十分常见,据郭锡良(1997),“于”字在《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中出现了9 000多次,可以辨识的有5 000 多次,其中95%的“于”字作介词使用,可以介引处所、时间、对象等,并指出“於”是“于”的书写变体。[6]“於”作为介词历代沿用,介引范围逐步扩大,使用频率较高,至两汉时期开始逐渐衰退,被其他新兴介词替代。“於/于”在《周氏冥通记》中尚未发现原因介词用例,而《真诰》中有5 例用作原因介词,用例比较少,我们认为可能有以下原因:一是由于其使用范围广泛,语境条件限制少,导致了一定的语义模糊性,不能满足表情达意的需要,其介引原因的功能逐渐被“由、因”等替代;二是“《真诰》遣词造句可能使用了仿古笔法”,[5]131-138“於”仍然用于介引原因目的。通过语料调查,我们发现“於”在《抱朴子内篇》、《高僧传》、《三国志》、《碧岩录》、《景德传灯录》等魏晋时期及后代文献中均无原因介词用例,但在两汉时期典籍中犹可见。“於”介引原因目的的功能至两汉魏晋时期逐步被其他介词代替。

其次,《真诰》中“因”的原因介词比例为42.11%,原因份额为26.42%,《周氏冥通记》中原因介词比例为42.86%,原因份额仅为10.00%;而《真诰》中连词“因”有50 例,占39.06%,《周氏冥通记》中连词“因”有31 例,占65.96%,差距较大。《周氏冥通记》中“因”的介词比例下降,连词比例上升,可能是由介词“因”进一步虚化为连词造成的。据马贝加(2002)考证,[7]“因”作介词,介引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在先秦时期已经出现,介词宾语多位于介词“因”之前;至汉代,介词宾语位于介词后已见例证,到南北朝时期原因部分(介词宾语)多位于介词后,且出现动词性介词宾语,例如:卫思因经日不得,遂成病。(《世说新语·文学》)。动词性宾语的出现为介词“因”虚化为连词提供了重要条件。

从介词角度看,《真诰》与《周氏冥通记》虽然都是由陶弘景编辑整理而成,但由于“仿古”和成书年代相对较早,《真诰》仍留有一定程度的东晋时期语言特点,而《周氏冥通记》更贴近齐梁时期使用的语言,更具有时代性,为我们研究南北朝时期介词使用习惯提供了重要语料参考。

《周氏冥通记》全书共四卷,第一卷是陶弘景为周子良所作传记,后三卷记录了周子良与众仙交往过程,包含大量的对白、吟唱,口语性质较强;而且陶弘景是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其弟子周子良出生在浙江余姚,十岁随养母迁至永嘉,一直生活在南方,《周氏冥通记》的文字不可避免地带有江浙口语色彩,而写作年代跨度较大、辗转流传多地区的《真诰》则不具备这一特点。汪维辉(2007)、萧红(2012)、刘海平(2013)等都曾著文说明《周氏冥通记》的南方口语色彩。《周氏冥通记》作为齐梁时期道教文献,且带有明显的江浙地方口语特点,为我们研究齐梁时期江浙一带的语言文化风貌提供材料。

“中国的根底全在道教,从此考虑,一切问题迎刃而解。”[8]鲁迅先生给予道教极高的重视,但是《周氏冥通记》作为中古时期重要的道教文献,目前学界给予它的关注还不够,专门论述的文章较少,研究不够全面,而从语言学角度的研究成果较少,关于《周氏冥通记》中介词的使用情况鲜有论及。本文结合《真诰》介词使用情况,比较两部文献中原因介词使用异同,力图呈现《周氏冥通记》原因介词系统面貌,期望能为研究南北朝时期原因目的介词系统提供一定参考。

【注释】

①由“以”构成的复合词较多(是以4 例、可以3 例、所以15例、以为2 例、足以1 例),此类结构不在统计范围内。

②语料来源于《道藏》第五册(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数字代表所属页码,字母代表属于该页的哪一栏(每页共3 栏),下同。

③参见(日)麦谷邦夫、吉川忠夫著,刘雄峰译的《<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第163 页(“为”字误例在第106 页)。(日)麦谷邦夫,吉川忠夫,著. 刘雄峰,译.《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M].济南:齐鲁书社,2010.

[1]郭锡良. 介词“以”的起源与发展[J]. 古汉语研究,1998(1).

[2]罗振玉.增订殷墟书契考释[M].艺文印书馆,1981.

[3]马贝加.原因介词“坐”的产生[J].语言研究,2009(2).

[4]王用源.中古道书《真诰》的介词系统及其语料价值[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5(3).

[5]郭锡良.介词“于”的起源与发展[J].中国语文,1997(2).

[6]邱峰.《南齐书》介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9.

[7]马贝加.近代汉语介词[M].中华书局,2002.

[8]周树人.鲁迅书信集·致许寿棠(1918 -08 -20)[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

猜你喜欢
连词语料介词
基于归一化点向互信息的低资源平行语料过滤方法*
介词和介词短语
连词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
表格大团圆,连词学得全
介词不能这样用
西夏语中的对比连词 djij2
《苗防备览》中的湘西语料
国内外语用学实证研究比较:语料类型与收集方法
异种语料融合方法: 基于统计的中文词法分析应用
看图填写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