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兴
最近,天津市第一○二中学出了一本书——《今天我是一名学生》。据说,这本书和大家一见面,便引发了不小的轰动。“谁看了,谁感动。”这种评价绝对不是“拜年话儿”。因为,本书确有它的特殊之处。这些年,大家亲历的学校出书应该不少了。特别是有头有脸儿的学校,不是成系列,就是大部头,而且大都介绍老师如何教育学生走向成功。但是,本书却从一个全然相反的角度,专门讨论学生如何感染老师深化改革。大概也正是它如此“特殊”,才引起的如此轰动吧。
当然,本书的“特殊”肯定有它特殊的背景。谁都知道,当前咱们的教育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很多难题亟待破解。比如,如何冲破陈旧观念、如何培育创新方法、如何建立长效机制等。其实,上到主管部门,下到基层单位,还真出了不少方案,甚至花了很多“银子”。有人说,“讲座式的培训、表演式的赛课、说教式论坛、清谈式的研讨……已经导致视听‘疲劳’”。这话有些偏激,倒也点中“软肋”。眼睁这一阶段,好像有些改革都“撂”那儿了。就在大家为此纠结的时候,第一○二中学在年轻老师里开展了“今天我是一名学生”的活动。让老师们自己“走”进去感受学生的生活,“反”过来审视自己的工作。通过换位带来新的思考,从中找到“破局”之路。虽然每位老师只体验了短短的一天,但是他们收获了前所未有的特殊收获。因为,他们对学生有了全新的认识,对改革有了更大的信心。
就是这短短的一天,大家更加深刻地感悟了师生关系的内涵。
师生关系紧张,在有些学校的有些班级、有些学科,似乎已经见怪不怪了。学习任务越是紧张,师生关系越是紧张,尽管程度不同,形式各异,但是终归比较普遍。这次,走进学生一看,敢情不管你这边儿怎么“紧张”,他那边儿未必就跟着你“紧张”。当你穿上借来的校服,和学生一起上课、一起做操、一起就餐、一起做题、一起谈心、一起说笑的时候,当他们给你让座儿、为你打饭、帮你找书、和你聊天的时候,那股热乎劲儿、那股近乎劲儿,无不为之感动。其实,原因非常简单,这一天,老师没有站在他们“对面”,而是到了他们“中间”。可别小看这个位置的变化,在教育过程中这是一种观念的转变。
师道尊严,是我们的传统,怎样评价并不重要。教师的尊严理应维护。但是,学生的尊严也正在“生成”,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同样应该受到关注。因为,维护每个人的尊严,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其实,任何人的尊严,都来自对方的尊重。未成年的学生好像更是如此。于是,怎样给予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便成了老师们这一天思考的焦点。他们看到了学生实际需要的“尊重”,不仅仅是肯定和赞赏,还应该有理解和包容。谁也不希望看学生存在差异,出现过错,可谁也绕不开学生的差异和过错。比如,对于学习困难学生出现“反复”,个别学生存在“偏科”,真得多几分理解。因为,大多“差异”来自“先天”不足:或许是早期教育的基础,或许是与生俱来的天赋,或许还有其他因素。反正,你非要揠苗助长,他肯定有心无力。再如,对于课堂上的倦态,下课瞬间的躁动,也要给几分包容。因为,有些“过错”大多属于“疑似”,需要认真分析,真不能全“赖”学生。当前,学生睡眠不足问题是否严重,不好判断,总之“不足”比例确实不小;老师下课拖堂是否必要,不便讨论,反正学生不愿接受“拖堂”。其实,理解和包容也是教育过程。假如我们站在对面多些理解和包容,少些批评和指责,那么“对面”就不会变成“对立”,更不会形成“对抗”。当然,理解不是放任,包容也不是放纵。后续的心理疏导乃至思想工作,肯定还要不断跟进,使之成为学生进步的动力。本书中老师们的很多理性思考,其实就是他们从学生尊严的视角,对于师生关系重要内涵的一些新的感受。
就是这短短的一天,大家更加深刻地认识了教学活动的本质。
教学活动的本质属于业内的基本常识,论说这是入职以前的“应知、应会”,进入“专业”早已熟记于心。但是,往往理论谁都懂些,但实践很少用上,现实中怎么操作的都有。似乎越是基本常识,越是容易忽视。尽管都经历过课改的头脑“风暴”,尽管也很想体现出课改要求,但是注入式教学的“底色”始终难以褪去。就是想着“启发式”,也难免掺进“注入式”。老师们当了一天学生以后,才切身感觉到,一讲到底的课堂、题海战术的训练、照本宣科的灌输、多次重复的作业等,不仅学生不胜其烦,自己同样索然无味。当然,其中原因很多,可是“心理”作用不可低估。明明都知道要讲规律、用规律,就是缺乏“底气”:既不相信学生可以接受,也不相信自己可以成功。于是,课堂教学尤其是那些日复一日的常态教学,难于有所突破。
当了一天学生才发现,面对新的知识,学生最希望的是,老师能够让他们自己先尝试一下,通过独立思考或是合作探究,攻克难关,享受成功。如果自己“拿”不下来,再向同学、老师求援。学生最烦心的是,老师不给他们自主学习的机会,反复讲解,重复做题,甚至老师还自我欣赏,自我陶醉。其实,“自主学习”并不是谁在故意“忽悠”,而是学生普遍的内心取向。当了一天学生才发现,自己的同事早就有人瞄准“自主学习”迈出创新一步。学生在他们的课堂上,不仅毫无倦态,反而特显“精神”。老师布置学习任务、明确学习目标以后,从学生自己学习教材到自己分析例题,从学生组成小组研讨到共同揭示结论,从学生进行梯次训练到分层落实目标,整个课堂沉浸在热情和趣味之中。老师始终是学生的伙伴和导师,特别是不时再幽他一默,课堂教学就更加活跃。其实,这些平时曾经听学生说过,却没有入心想过的事,敢情就在自己身边。教学活动本来就是学生的学习活动,靠老师灌输,肯定替代不了;靠老师“表演”,更是适得其反。本书中老师们的很多理性思考,其实就是他们从学生学习的视角,对于教学活动本质规律的一些新的理解。
就是这短短的一天,大家更加深刻地领会了素质教育的意义。
素质教育作为是国家的重要决策,既是时代前进的要求,也是学生发展的需求,而且已经成为全球的共同追求。这些年,“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一直饱受诟病。当然,原因非常复杂。但是,无论哪个层面出的问题,最后都要集中在学生身上。这一“集中”非同小可。学生的“反应”似乎已经变成“反弹”:烦闷、暴躁、宣泄、抵触……甚至还会出现让你难以理解且又令人非常揪心的心理倾向。况且,这种倾向还在低龄化。
这次零距离接触,他们在与学生一起讨论、解题,一起打球、唱歌,一起聊天、说笑的种种欢快之余,听到了更多的倾诉、期望、建议甚至意见;不仅引起了很多美好的回忆,而且生发了一些沉重的对比。因为,同样都是童年、少年、青年,将心比心,孩子究竟是孩子,身体需要不断发育,心理需要不断成熟,思想需要不断丰富,人格需要不断健全。显然,教育不能只有分数,不能只是升学,真还有很多精彩。即便学生同在一个班,也都需要休闲、娱乐、交往;何况学生又是不同个体,都有特殊的兴趣、爱好、特长。如果摆布不当,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必然也耽误了学习的效果。显然,素质教育并非多余的要求,而是教育的规律。本书中老师们的很多理性思考,其实就是他们从学生成长的视角,对素质教育意义的一些新的感悟。
“今天,我是一名学生”,真是一种极富创意的活动。当一个人总是以一种社会角色出现的时候,认识角度就难免固化,思维方式也容易“僵化”。俗话说,“事儿就怕掉个儿”。可见,如果不能“换位”,难有新的“思考”。虽说这些老师只有一天的“换位”,但是他们看到了平时很难看到的情况,听到了平时无法听到的声音,诸多新的“思考”也就由此生成。其实,这就是观念的转变和方法的重构。几个月过去了,这项活动还在不断的“发酵”。李旭校长告诉我们:“这些参与活动的年轻人,正在助推学校的改革,催化教育的创新。”
其实,老师能够在换位中带来新的思考,学生何尝又不是这样呢?据说,天津一中的初三年级就有个班开展了“本周,我是执行班长”的活动。那些在大家眼里再普通不过的学生,轮流走上了“领导”岗位。短短的一周,他们还真当回事儿:早来晚走,较真儿较劲儿,想方设法,精益求精;一边享受着大家信任的幸福,一边“执行”着管好班级的职责。短短的一周,他们从中体味了管理与服务的内涵,感受了个人和集体的联系。按说,此时备战“中考”才是唯此为大,可是班主任刘迪老师认为:缺失的知识需要弥补,缺失的自信更需要弥补。这些孩子能够用自己的行动宣示“我们能行”。在初中的冲刺阶段,他们的自信更加重要。的确,这样的自信之中蕴含着很多更为深刻的思想:全局意识、自主意识、表率意识、创新意识……应该说这些正是人格成长的重要构成。
近年来,听说有个理念叫做“交互”,使用频率还非常高。如果用现代理念演绎一下,在一定意义上,“交”指的是“交流”,“互”指的是“互动”。现代教育当然需要现代理念,所以,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同样应该在“交互”中一起朝着共同目标前进。如果这种“交互”能够先有一个彼此了解对方的基础,可能咱们的教育过程不光会少走很多弯路,而且还能收到更大成效。其实,这个“基础”就是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换位思考”应该是奠定这个“基础”的一种方式。大概这也算是他们的“换位思考”给咱们带来的一种新的思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