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提高中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2015-02-13 10:56:17王荣祥贵州省织金县茶店中学
同行 2015年5期
关键词:精心设计创造有效教学

★王荣祥(贵州省织金县茶店中学)



浅议如何提高中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王荣祥
(贵州省织金县茶店中学)

【摘 要】有效性教学是新课改的首要目标,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要求我们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形成包括探究、合作、对话为内容的课堂教学文化,构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有效课堂。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简单阐述了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教学;把握教材;创造;精心设计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如学生在形成知识、技能和技巧的过程中,在形成某种个性特征、提高每个学生的教育和发展水平方面可能取得的最大成果;师生用最少的必要时间取得一定的成果;师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花费最少的精力取得一定的成果;为在一定时间内取得一定的成绩而消耗最少的物资和经费等等。

一、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

教材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出发点,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理解教材每一处安排的出发点,做到有的放矢,而不能就教材讲教材,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再采用由浅入深、逐级递进、螺旋上升的方式逐步渗透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给学生充分探索和交流的机会,教师只有认真钻研教材,理解教材才能正确的把握和处理教材中的问题,才能确保课堂的有效性,确保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创造合理有趣的教学环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做到目的明确,着眼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为数学学习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对数学的理解,掌握有关的数学知识,并形成数学思考的能力。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内容的“数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抓住其核心和相关的问题。另一方面,要注意为学生提供一些数学知识的“原型”问题,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此外,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应该坚持有趣有效。要把问题置于生动有趣的情境中,使学生的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共同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来,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轻松的发展。比如,在讲了乘方以后,我就让学生猜想把一张报纸对折100次,它的高度有多高?学生的情绪一下就高涨起来,纷纷实践与分析。其三,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在学习了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以后,我抓住时机让学生思考:平行四边形、菱形、正方形、矩形以及任意四边形四边中点的连线所构成的四边形分别会是怎样的四边形?并且说明理由,这就及时扩展了学生的思维。

三、精心预设探究活动

数学教学探究活动要提高其实效性,就要求教师首先明确探究活动目标。在具体探究活动中,教师对活动时间的调控、活动空间的构成、活动环节的控制、活动对象的全员参与等进行宏观协调,这些都需要课前进行精心的预设。教师在预设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多向考虑,主观上穷尽各种可能,这样才能在具体的探索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达成教学目标。

例如,教学“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时,上课之前, 教师让每个学习小组做了相似比为1∶2的两个相似三角形。上课时,设疑引入环节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工人师傅小王要按图纸制造一个三角形形状的零件,按要求,图纸和实物零件的对应高的比应为1∶2,但小王师傅做好零件后只量了一下它们对应边的比是1∶2,于是就肯定地说“这个零件符合要求”,你认为他说的对吗?为什么? 在探究、归纳环节,教师给出了这样几个问题:1.图纸和实物中的零件有什么关系?2.如果小王师傅的话是对的,说明什么意思?3.你如何证明一个比例式? 提出问题以后教者先让学生讨论,然后得出答案,明确接下来应该干什么,然后让学生讨论解决如何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兴趣高涨,思维积极活跃,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培养、提高。这样的教学设计,才是新课改真正提倡的。

四、合理适当的教学方法

人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中教师要勇于探索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的作用要从“教”提高到“导”,“导”就是引导,即教师的作用不应该是死板地“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充分地使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发现、归纳、总结知识。即不要一成不变地把讲授法放到首位, 要采取各种有利于引导学生的教学方法。

1.数学教师应以学习者的角色去体验数学学习,从学习者的立场来发现问题、反思问题,进而引发学生 “学会向数学知识提问”“学会向数学问题解决提问”,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找到最佳的教学方法。

2.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

3.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转变观念,认真落实主体与主导的关系。

4.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采用“分层教学法”,让大多数学生都有提高。并注重练习、作业以及考试的及时评讲和纠错。

五、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练习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途径,它是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所以,教师对于课堂练习的选择和设计都非常的重视。要使课堂练习真正起作用,首先要摒除一些已经出现的不良倾向。一些教师为图省事,往往过于依赖书本。所有的练习来自于书本且不加选择。书上的练习不是不好,只是书上的练习有共性,是最基本的东西。如果我们能投入精力设计出一些针对本班学生情况的、土产的、有版权的练习,会更省时更有效的。另外,有些教师留给学生的思维时间太短,练习的要求又太单一,或者要求实践的作业流于形式,学生没有真正的参与进去。这些做法,都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

总之,在新课程下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关键在于教师,只有教师充分备好课,灵活驾驭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猜你喜欢
精心设计创造有效教学
小学语文的趣味化教学探析
精心 激趣 提问 评价
考试周刊(2016年99期)2016-12-26 10:37:25
有效探究源于精心的设计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9:14:18
小学美术教学让学生创造幻想世界的思考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9:26:01
浅谈演员“第一自我”与“第二自我”的转化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8:33:48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2:55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