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溪县实验幼儿园 蒋海菁
认识白天、黑夜(小班)
尤溪县实验幼儿园 蒋海菁
认识白天、黑夜,是小班科学领域活动内容,“白天”和“黑夜”的概念对于幼儿来说既很直观又很抽象,他们是既感兴趣又很困惑。怎样让幼儿喜欢这个活动,并在活动中获得发展呢?我根据“生活即是学习,学习即是生活”这个理念,在避免数学活动枯燥化的前提下,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主体,通过“回顾相关歌曲→联系生活经验→运用小图片→呈现实物→游戏”等环节,让幼儿从多方面来理解“白天”“黑夜”的时间概念。
1.了解白天和黑夜的主要特征,并能区分。
2.知道白天、黑夜人们的不同活动。
一、物质准备
1.教具准备:地上画一个大太阳和一个大月亮;白天、黑夜的背景图;白天、黑夜的标志卡片。
2.学具准备:白天、黑夜小图片若干;白天黑夜用的实物若干。
二、经验准备:活动前引导幼儿感知白天和黑夜的不同。
一、复习歌曲《小老鼠偷吃米》《我上幼儿园》,导入活动
师:小老鼠是什么时候偷吃米的?小花猫是什么时候捉老鼠的?爸爸妈妈是什么时候去上班的?小朋友是什么时候上幼儿园的?
(评析:引导幼儿复习会唱的歌曲,既放松了幼儿的情绪,又让幼儿感知了活动的内容。)
二、感知理解白天、黑夜
1.出示白天、黑夜背景图,引导幼儿联系生活经验感知白天、黑夜。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张图片,一张很亮很亮,什么都可以看得清楚,有蓝蓝的天空、五颜六色的房子,还有树、小朋友;另一张很暗很暗,许多东西都看不清楚,只能看到房子、树、小朋友的影子。你觉得哪一张是白天,哪一张是黑夜呢?白天还可以看到什么?黑夜可以看到什么?
(评析:这个环节教师利用两块不同的背景图来表示白天、黑夜,给幼儿直观的认知经验,并让幼儿在宽松的交流环境中对白天、黑夜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
2.运用小图片感知理解白天、黑夜。
师:这里有一张小图片,你们看是白天还是黑夜。为什么黑夜的图片也能看得那么清楚?那这张小图片应该贴在哪里呢?
师:老师今天还带来了许多小图片,请小朋友从篮子里随便拿一张,看看图片里画的是白天做的事还是黑夜做的事,然后悄悄地告诉身边的小朋友。
师:你的小图片画的是什么事?是白天还是黑夜做的?应该贴在哪一张背景图呢? (请两位幼儿示范)
请全班幼儿把小图片贴到相应的位置上,并集体检查。
(评析:将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转化成抽象思维,是一个能力的递进。教师给幼儿提供了一个自由活动、宽松的空间,幼儿的图片分类活动还促使幼儿仔细观察画面,提高了幼儿的观察能力。)
3.运用实物进一步感知理解白天、黑夜。
师:老师还带来了很多东西,你们认识这些东西吗?这些东西有的是白天用的,有的是黑夜用的,你能告诉大家这是什么吗?是什么时候用的?把白天用的东西放在白天图片下面的篮子里,把黑夜用的东西放在黑夜图片下面的篮子里。
(评析:这个环节是幼儿将具体形象进行区别、分类。教师通过前面的几个步骤已经对白天、黑夜进行了初步的解释,这个操作活动就是检查幼儿的接受情况。)
三、游戏——找家
师:老师说一件事,你们认为是白天做的事就站到地上的太阳里,认为是黑夜做的事就站到地上的月亮里。
(评析:此游戏内容来自幼儿的生活积累,从幼儿生活入手,贴近幼儿的生活。通过这个环节的活动,既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又提高了幼儿活动的兴趣,把整个活动推向高潮。)
本次活动在设计思路上考虑到小班幼儿“生活即是学习,学习即是生活”的特点,选择了他们感兴趣又有困惑的内容——“认识白天、黑夜”来开展活动。在设计活动形式时,我在避免数学活动枯燥化的前提下,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主体,通过“回顾有关歌曲→联系生活经验→运用小图片→呈现实物→游戏”等环节,让幼儿从多方面来理解白天、黑夜的时间概念。在第一个导入环节中引导幼儿复习会唱的歌曲,既放松了幼儿的情绪,又让幼儿感知了活动的内容。在出示背景图画感知白天、黑夜这个环节中,我让幼儿充分发挥联想,将平时的生活经验引入到活动中来。在运用小图片感知理解白天、黑夜的环节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自由活动、交流的空间,引导幼儿在这个氛围中争论、探究。在教具设计上,我遵循科学的严密性和逻辑性,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下,化繁为简,物尽所用。两块白天、黑夜的背景图贯穿始终,既是感知的直观教具,又是标记性教具,还是陈列操作教具,一物多用的同时,保持了概念的统一。
(责任编辑:赵玮 林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