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幼儿学习与发展于生活活动的实践探索*

2016-01-22 11:17福州市儿童学园
幼儿教育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幼儿园幼儿生活

福州市儿童学园 张 岚

寓幼儿学习与发展于生活活动的实践探索*

福州市儿童学园 张 岚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立项课题“寓幼儿学习与发展于生活活动的实践探索”(立项批准号:FJJKXB13-009)研究成果之一。

幼儿的发展是全方位的,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两个方面。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主要受教育影响,幼儿教育就是要摒除一切阻碍幼儿自由发展之物,使其在生活中持续不断地获取新经验,改造已有经验,从而促进其发展。

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充满了多种多样的教育契机。生活活动作为幼儿园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更是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传统的生活活动指满足幼儿基本生活需要的活动,主要包括盥洗、进餐、饮水、如厕、睡眠、散步、整理、日常劳动等环节。随着《纲要》和《指南》的颁布,渗透于其中的生活化、整合化的思想告诉我们:生活活动不仅仅是满足幼儿基本生活需要的活动,而且是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活动。

当前,在幼儿园生活活动的实践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一些幼儿园课程方面存在重集中教学活动、轻生活活动的倾向;部分幼儿教师仍不能清楚地认识生活活动的目标和开展的方式;生活活动与其他教育活动脱节,幼儿教师在生活活动中过于强调秩序和规范,未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重视幼儿的情感态度,未能合理地利用环境创设引导幼儿,使其获得发展。因此,正确认识幼儿园生活活动,抓住潜藏于幼儿生活活动中的教育契机,开展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基于这一认识,我园开展了“寓幼儿学习与发展于生活活动的实践探索”的课题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

幼儿学习自我整理

一、教育价值的再认识

幼儿园生活活动各个环节蕴含着实现《指南》各领域目标的机会,对幼儿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例如饮水环节,幼儿不但要丰富水对人体健康成长作用的认知,还要学会适量饮水,并养成主动及时饮水、正确饮水、不浪费水、不乱倒水等良好的饮水习惯和爱惜饮用水的情感。正确认识和把握幼儿生活活动的教育价值,采取适宜的指导策略,对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主要目标的再梳理

《指南》对各年龄阶段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提出了目标,其中在生活活动中提出的主要目标有两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健康领域”)。在此目标下,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典型性表现。例如睡眠环节,在“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的目标下,要求小班幼儿能在提醒下按时睡觉和起床,并能坚持午睡;中班幼儿每天按时睡觉和起床,并能坚持午睡;大班幼儿能养成每天按时睡觉和起床的习惯等。教育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正确认识幼儿生活活动各环节的主要目标,有利于教师设计、组织生活活动,评价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情况,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指明了方向。

三、主要内容与要求的再丰富

根据《指南》精神和生活活动的目标要求,近年来,我园在进行生活教育的课题研究与实践探索中,将幼儿园生活活动划分为认知与经验、技能与能力、情感与习惯三个方面的教育内容。生活活动包含有盥洗、饮水、进餐、入睡、整理、如厕、散步、日常劳动八大环节,并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方式,提出了每个环节、每个方面的要求。例如中班饮水环节,认知与经验的要求为:水的认知、饮水经验、饮水要领;技能与能力的要求为:主动按时排队取水喝水,口渴时会主动取水喝水,喝水时不说话、不大口猛吞、不滴漏弄湿衣服,喝完后将杯子放回原处摆整齐;情感与习惯的要求为:喜欢喝白开水,养成及时主动喝水的良好习惯,养成专心喝水、喝完杯子里的水的良好习惯,不将剩水随地乱倒。我们在研究与实践探索中制订的“幼儿园生活环节中幼儿学习与发展目标分解表”,有助于教师观察与研究幼儿生活,并更好地将教育活动与幼儿的一日生活相融合。

四、基本原则的再明确

教育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育规律而制订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它反映了人们对教育活动本质性特点和内在规律性的认识,是指导教育工作有效进行的指导性原理和行为准则。教育原则在教学活动中的正确和灵活运用,对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发挥着重要的保障性作用。在幼儿园生活活动的实践探索中,我园依据《指南》提出了幼儿生活活动开展需要遵循的几个基本原则。

目标适度原则:幼儿生活活动目标的制订既要符合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需要,又要符合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身心特点、学习方式,同时也要符合幼儿教育的基本原则。

层次递进原则:幼儿生活活动的开展在内容上要循序渐进,根据幼儿的年龄段由小班向大班递进,由认知阶段向情感阶段递进,尊重个体的差异性递进。

激发兴趣原则:幼儿生活活动内容与形式的选择,要能激发幼儿的兴趣,鼓励幼儿积极参与。

评价激励原则:在幼儿生活活动中,运用显性激励(物质激励)和隐性激励(语言、体态)等形式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做出激励性评价。

家园互动原则:在幼儿生活活动中,积极通过平常性互动和教育活动中的家园互动等途径,让家长参与幼儿的生活活动,更好地达到生活活动的教育效果。

五、教育策略的再探索

教育策略是为实现某一教育目标而制订的、付诸教育过程的整体方案,它包括合理组织教学过程、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材料、制订教师与幼儿所遵守的教学行为程序。根据《指南》精神,结合我园实际,我们提出了生活活动实施的六个主要策略。

1.环境创设策略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幼儿是在与环境互动中获得发展的。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提升环境的教育价值,是重要的学习策略。我们把幼儿一日生活活动中的常规要求、具体方法通过师幼共同创设的教育环境呈现出来,有利于启迪幼儿自觉学习与掌握生活规则,发展自我管理能力。如创设“今天我是值日生”“我会洗手”“我会整理”“宝宝要睡觉”等有关生活活动的教育环境,引导幼儿通过看图画学习正确洗手、正确整理物品的程序,培养幼儿积极主动、认真专注、善于观察、敢于尝试的学习品质。又如,我们与幼儿协商布置“爱喝水的宝宝”记录板,让幼儿记录每天喝水的次数和水量。每人每天一个水杯,喝一次便往杯中插一根吸管,吸管按红、黄、绿三色表明每次喝水量的多与少。这形象而巧妙地让幼儿主动对喝水行为进行及时的反馈,发挥了自我监督和评价功能,以巩固幼儿良好的喝水行为习惯的养成。

2.协商调整策略

师幼共同制订生活常规后,还应以幼儿在生活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背景,引发幼儿思考,及时调整与改进生活常规,提高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成为生活活动的真正的主人。例如进餐环节,值日生刚开始时会在分碗筷、端饭菜的环节乱成一团,不是漏分就是重复分。如何充分挖掘这一生活环节的教育价值,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习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们及时捕捉场景并拍摄照片,用照片的形式展现给幼儿看,引发幼儿讨论。经过共同协商和调整,大家决定在值日生牌子上增加1~7的数字,值日生根据挂牌上的号数负责把饭菜端到相应的桌子上。这使值日生的工作变得井然有序,又使我们更加大胆地把生活环节交给幼儿自主管理,以进一步激发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主动性,并从中培养幼儿不怕困难、敢于探究、乐于创造、善于合作的学习品质。

3.领域渗透策略

多领域的有机渗透和综合,有利于幼儿多元化能力的发展。围绕生活活动的开展,我们有意识地将各领域的学习内容进行整合。如:针对一些幼儿不爱喝水的情况,我们组织了健康领域的综合教育活动“宝宝爱喝水”。活动开头,教师先讲述一个孩子户外活动后突然晕倒的故事,引起幼儿震惊,接着引导幼儿讨论,找出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平时少喝水,活动中流了汗,活动后没有及时喝水补充,脱水晕倒;然后观看“人为什么要喝水?”的录像科教片,让幼儿进一步认识平时喝水对人体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最后,引导幼儿小组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喝水?”“喝水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整个活动有效综合了健康领域、社会领域、语言领域和艺术领域的学习内容。幼儿丰富了喝水重要性的认知,掌握了正确喝水的要领,还自然渗透了社会领域的有关规则的学习要求,如喝水时要排队不要拥挤,要及时关好水龙头,节约用水,最后将活动融入艺术领域,动手制作表征符号和绘画图式,来提醒幼儿遵守规则,以此培养幼儿从他律到自律的良好行为习惯,从中体现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这一理念。

4.方法多样策略

教师在活动前运用提示法、活动中运用观察法和随机互动法、活动后运用交流互动和评价激励等方法,可以有效引导和增强幼儿自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在饮水、进餐、入睡等环节中,教师常在活动前用拟人、比喻或游戏的提示方法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教师看到有的幼儿不小心把汤、饭粒洒在桌布上,把桌布弄脏了,便对幼儿说:“桌布就像桌子的衣服一样,小朋友都喜欢自己穿的衣服是干干净净的,今天吃饭的时候要小心点,要让桌布像你们衣服一样干净整洁哦!”活动过程中,我们会采取多种形式与幼儿随机互动,评价、引导幼儿活动。如在饮水的环节,有的幼儿不爱喝水或只喝一点点水,这时候教师会以干杯的游戏或摸摸小肚子、看看嘴唇与幼儿发起互动,让幼儿体验喝水的乐趣。活动后的交流互动法也能提供幼儿更多思考的机会,使其获得直接经验。

5.区域整合策略

各个区域活动的内容往往是相互联系的,因此,可以加强各区域活动内容与生活教育内容的联系和整合,使之发挥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效应。例如,为了让中班幼儿学会正确使用筷子吃饭,锻炼小手肌肉的灵活性、协调性,可在美工区中提供海绵块、塑料珠、纸条等不同材质引导幼儿动手制作“食物”,在生活区中创设“娃娃家”,鼓励幼儿扮爸爸或妈妈,玩给“宝宝”喂食的游戏。幼儿自主选择难易不同的“食物”夹给“宝宝”吃。在游戏的过程中,及时纠正幼儿拿筷子的姿势,还提供“嘴巴”大小不同的娃娃,满足不同水平幼儿的需要,在愉快的游戏操作中幼儿掌握了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游戏不仅促进了幼儿动手能力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整体提高和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

6.家园配合策略

家长不仅是幼儿教育的重要资源,更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合作伙伴。只有家长的有效参与,才能使幼儿真正健康成长。为了进一步提高家长的合作意识,我们通过家长学校专题讲座,向家长宣传《指南》《纲要》中有关生活教育的理念和家园合作的重要性及具体做法,帮助家长提高认识。同时,各班级门口设置了图文并茂的“家园合作宣传栏”,分期系统地介绍《指南》《纲要》精神和有关家园合作的形式与内容,将近期班级开展的有关生活活动内容及有价值的幼儿生活点滴知识用图画或照片的形式告诉家长,要求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行为习惯。家园的有效配合,进一步开阔了家长的视野,提高了家长对家园合作重要性的认识,使家长更加重视与幼儿园的互动和积极配合,真正实现了家园整合、同步教育。

六、幼儿园生活活动的新思考

在《指南》的引领下,通过课题研究与探索,我园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引发我们对幼儿园生活活动做出新的思考。

1.长期性

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生活活动是他们主要的学习载体与途径。但是,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与行为习惯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和家园差异性。例如,原本会穿衣服的幼儿看到不会穿衣服的幼儿有教师帮助,也不想自主穿衣;原本在幼儿园里会自己吃饭的幼儿,在家中则表现出依赖父母喂饭的行为。这些表现说明,幼儿在生活活动中的学习是长期性的、持久性的。要将幼儿的认知转化为幼儿的能力、情感态度,需要长期性的生活活动的教育,不能急功近利。

2.有效性

要提升幼儿生活活动的学习效果,需要在尊重幼儿的学习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其中师德是发挥教师作用的重要保证。细微繁琐的幼儿生活教育,需要教师以爱心为保障,在具体实践中转化为一日生活中的耐心、热心、细心、精心,“五心”合力,共促幼儿发展,才能保证幼儿生活教育的有效性。

教育必须面向受教育者的未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报告书(2004)指出:“保障每一个‘生活在当下’的幼儿过‘有意义的生活’,让他们未来的人生充实而精彩。”生活教育作为幼儿教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直接联结着幼儿的当下与未来的发展,因此,要在实践探索中不断让幼儿生活活动的学习与发展取得更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虞永平.幼儿园课程改革路向何方[N].中国教育报,2014-09-22.

[2]胡金姣.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价值与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2010,(07).

[3]余晓真.幼儿园生活活动实践分析与思考[J].幼儿教育,2005,(22).

[4]〔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吴梅香)

猜你喜欢
幼儿园幼儿生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我爱幼儿园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