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中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培养的策略

2015-02-13 03:12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中心幼儿园蔡红艳
幼儿教育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保护意识图标危险

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中心幼儿园 蔡红艳

农村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中
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培养的策略

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中心幼儿园 蔡红艳

保证幼儿的安全与健康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当前,农村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大班化”的师幼比例,使得教师在体育活动中无法周密地照顾幼儿;教师对幼儿自我保护意识的认识不足或培养无重点,导致幼儿没有形成正确的自我保护意识与技能;幼儿的规则意识淡薄,体育活动的开展存在安全隐患;幼儿园经费有限,体育器械成品购置少,利用资源自制的体育玩教具较多,在耐用性和卫生安全性上存在着一定的隐患;场地的限制、体育器械的不当摆放等问题也是造成幼儿体育活动不安全的因素。同时,在家庭教育方面,农村年轻一代的家长往往忙于工作,将孩子交给祖辈养育,祖辈家长对孩子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存在误区且重视不足,对孩子过度保护、过多包办代替,使孩子丧失锻炼的机会,缺少对安全的认识。在这种背景下,培养幼儿在户外体育活动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

一、多途径、多方式培养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增强幼儿的自我防范意识和应变能力

1.建立师幼之间平等的角色关系,营造和谐的互动氛围

教师积极参与活动,与幼儿有效互动。教师用游戏角色的身份建立平等互动的氛围,引导幼儿建立并遵守户外体育活动的常规;与幼儿一起活动,及时发现活动中存在的危险,避免意外的伤害;对活动进行有序的引导,避免“放养式”的组织方式;鼓励幼儿与活动环境和材料互动、主动探索,进行观察、鼓励、保护的正面引导,避免干预、批评、限制的粗暴教育。

2.直观引导,让幼儿在主动参与中获得自我保护的能力

(1)巧用多媒体动画,积极引导幼儿区分安全和危险

幼儿期思维的直观和具体形象性决定了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和了解更多地依赖具体的形象。所以,教师可巧用多媒体动画,通过优美变幻的画面、悦耳的音乐、动听的解说,将枯燥抽象的安全保护知识转化为具体生动的内容,依托卡通动画人物的语言和行为,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引导幼儿区分安全和危险。

(2)通过亲身体验,促进幼儿将安全意识转化为自我保护行为

美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人们只有通过练习解决问题和努力于发现,才能学会发现的探索方法。”幼儿的亲身体验,是促进幼儿将安全意识转化为自我保护行为的一种重要的方式。以“平衡荡桥”为例:教师先示范危险的过荡桥方式,即眼睛不看桥、手不扶桥沿、在荡桥上乱晃、过桥速度太快等,接着演示一脚踏空的危险后果,然后请几名较调皮的幼儿“试一试”,切身感受危险,再向大家说说感觉。随后,教师再示范正确的过荡桥方式,即两只手分别扶住桥的两沿,平衡身体,一步一步地踩住木板往前走,最后指导全体幼儿正确过荡桥。幼儿经过前后对比的亲身体验,更能明白安全运动的重要性,进一步掌握安全运动的技能与技巧。

教师还可引导幼儿在采取防护措施下的开放环境中进行“冒险体验”,如:灌木丛经修剪剔除杂枝后是天然的躲避屏障,高度适中的树在树根处铺垫草坪后可以开展攀爬游戏,种植区的田埂在清理石子后可以进行走独木桥的平衡训练等。幼儿在其中积累的具体经验教训,可形成防御危险的意识和能力。

(3)创设情境,巧妙迁移幼儿的安全经验

任何迁移都是在幼儿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形成“假设”和“预测”是发现学习和探究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引导幼儿对事物发展变化的结果进行多种假设和预测,并鼓励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和实验来寻找正确的假设或验证自己的预测。

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体育活动时,可根据活动内容的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将幼儿需要理解和掌握的安全经验融于情境中,通过情境故事中的角色对话、情节发展让幼儿进行假设和预测;或借助角色设置具体的问题,引导幼儿讨论并实践。例如,在“捉害虫”活动中,教师借助青蛙妈妈(教师扮演)、小青蛙(幼儿扮演)的角色,开展关于“双脚并列往前跳”的活动。在这个动作的训练中,幼儿要掌握双脚并跳和平衡落地的能力。活动开始,教师用“小青蛙慢慢长大了,开始跟着妈妈学捉害虫……”的故事情境引入,充分调动幼儿活动的兴趣和欲望。接着,教师抛出设置的问题:“从一片荷叶跳到另一片荷叶上,小青蛙们有可能发生什么事情?如果站不稳,该怎样正确保护自己?”引导幼儿讨论和假设。然后,教师引导幼儿通过小组分散的练习,彼此验证各自的假设。最后,教师组织集体交流,引导幼儿掌握“膝盖适当弯曲,落地后如不平稳要尽量双手撑地,避免头脸碰擦地板”的自我保护技能,同时形成“不能同时跳到一片荷叶上,否则会发生相撞的危险”的自我保护意识。

(4)随机教育,不断强化幼儿的安全规则意识

规则是保证体育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如活动前的“原地踏步、绕圆圈小跑步”等队列规则,可以有效维持活动纪律和秩序;指导中的“身体贴着海绵垫、头不能抬起”等动作技巧的技术性规则,可以避免幼儿的机体在活动中受到伤害。这样的规则意识,必须在活动中随机进行教育,必要时可暂停活动,集中讨论。如在下午离园前的户外体育活动时,每个班级一般会提供3~4种的活动器械供幼儿选择,每种活动器械有各自的使用规则,如果幼儿不注意遵守,就会发生安全事故,如被球打到、被跳绳甩到、放风筝奔跑时撞到等。这时,教师就应针对出现的问题,通过现场的随机教育,帮助幼儿明确规则的重要性,不断强化自身的安全规则意识。

二、设置相应的图标,发挥环境的隐性教育功能

幼儿因其特有的年龄特点,心理情绪不稳定,在活动中容易出现情绪的扩散、转移,进而出现行为上的失控,如忘了规则的存在、忘了动作的要求、忘了玩法的规范等,这时,融于环境、图文并茂的图标就能很好地发挥隐性的教育功能。

在相对固定的自选体能区中,教师可根据分区特点,实地估计危险因素,创编自我保护的教育儿歌,并把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张贴或悬挂在体能区域。例如,楼梯的拐角处用“一个一个排队走”和“不奔跑”的图示,滑滑梯处用“屁股坐下,双手扶栏”和“不推搡”的图示,等等。在一些流动性较大的区域中,教师可设计移动的图标,对项目的正确使用方法、使用的注意事项、不可以出现的危险动作或可能出现的危险等进行标示,提示幼儿用正确的方式锻炼。比如,画一根布条尾巴,旁边画上两个小人相遇及一些方向箭头标示,提醒幼儿在玩“揪尾巴”活动时奔跑前要环顾四周,与伙伴们交会时要注意避让,不要碰撞。

这些图标的呈现,能有效提醒幼儿安全规范地进行体育活动,如器械应该怎么玩、什么动作不能做以及如果做了会有怎样的后果等,同时也教会他们在遇到突发情况时,如何根据现场的情况与图标对照自己行为,如何自行调整和解决,让幼儿在生动有趣、简单易懂的图标信息的刺激下萌发内需共鸣,积累经验,从而加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有效地提高幼儿预见危险、排除危险、保护自己的能力。

三、提升家长安全育儿的理念,家园多渠道合作,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提高

教师可通过向家长发放问卷调查、开展安全知识讲座和宣传、召开家长会、举行家长开放日的观摩活动和亲子活动等形式,吸引家长主动参与幼儿园的体育活动。当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从高处往下跳、跨栏、踩平衡车、过梅花桩、滚铁圈、跳绳、过障碍追逐跑等,看到孩子快乐有序地活动时,他们会逐渐明白,安全靠“疏”和“导”,而不是“压”和“堵”。教师可引导家长在家庭教育和亲子活动中强化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综上所述,幼儿的健康与安全意识不是被动的等待和给予,而是幼儿在主动的参与中积极地获得。只有充分强化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逐步提高幼儿分辨危险、预见危险、排除危险和保护自己的能力,才能有效避免伤害,提高体育活动的质量,增强幼儿的体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管旅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案例式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4]申桂红.幼儿自我保护教育的实践探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何成文.幼儿体育活动的创新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赵玮)

猜你喜欢
保护意识图标危险
Android手机上那些好看的第三方图标包
喝水也会有危险
图标
“留住乡愁”前提下的锦和古镇保护与发展研究
中国风图标设计
论提高全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
大学生对陌生人的信任感与自我保护意识*
拥挤的危险(三)
有意思的厕所图标
话“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