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仁朝格图
摘 要: 如今的教育理念是普遍提倡素质教育,即全面发展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素质。因此,在小学蒙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蒙语文是一门具有人文性的学科,在蒙语文教学过程中适当渗透德育教育,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主要以小学德育教育为出发点,提出当前德育渗透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关键词: 小学蒙语文 德育教育 教学策略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智力与身体成长的主要时期,同时也是认识事物和形成道德观念的重要时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小学阶段的德育目标是帮助小学生初步培养起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孝敬父母、团结同学,养成讲究卫生、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鉴于此,由于蒙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和人文性较强的学科,若是在蒙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那么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学习蒙语文的过程中,适当融入德育教育,使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形成健全的人格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当前德育思想渗透存在的问题
目前,虽然很多教师已逐渐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但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忽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教师在小学蒙语文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传授蒙语文知识,而忽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结果是小学生的学习成绩虽然提高了,但德育方面却丝毫没有进步,甚至出现倒退现象,这严重违背了《新课程》对小学蒙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也违背了国家培养四有新人的目标。
2.德育工作只流于形式。
很多学校虽然已经逐渐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依然只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地重视和落实,不仅影响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还阻碍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3.注重教条主义,淡薄方法。
有些学校和教师认为德育教育必须遵从一定的守则,存在教条主义,没有真正认识到德育教育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对德育教育过程并不关注,在教条主义的作用下,德育教育效果非常不理想,学生并没有真正受到应有的教育。
二、德育教育在小学蒙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方法
1.挖掘课文中的德育因素,结合实际进行德育渗透。
首先,蒙语文教师在教学前要认真备课,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吃透教材包含的意义和内含,从中挖掘德育因素。在教课时,教师在讲授文中包含的德育因素时,可以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找准思想教育的切入点,通过举例、打比方等方式,使学生明白文中表达的德育意义。其次,教师要明白,在蒙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要以蒙语文教材为中心,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展开论述,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感受到文字丰富的思想,既获取了蒙语文知识,又受到了德育教育,这样才能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2.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道德情感。
在蒙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多种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乐于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道德情感。教师在蒙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课文中描写的情景和语言,为学生创设出相应的情境,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营造出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通过真实的情感流露指引学生感受课文中的意义,使学生融入角色,引起共鸣。大多数小学生对直观的画面容易产生情感共鸣,因此采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更加有效地在蒙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通过视觉、听觉等各种表现手法,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真实般的场景,从而有利于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
3.适时组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通过组织课外活动,学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团队合作精神,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如学习一些有关于室外的课文时,教师可以适当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拓展活动,将学生分为三人一组进行活动,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及互帮互助的能力。最后对相关课文进行学习,在认识团队合作的基础上,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的含义,教师再适时提点,引导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达到在小学蒙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小学蒙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坚持不懈地努力和探索。首先,教师要挖掘蒙语文课文中的德育因素,找好教育切入点,将德育教育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蒙语文教育的每个环节中。其次,教师要利用机会,适时组织课外活动,让学生在野外拓展中理解团队合作的意义和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徐明秀.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1(05).
[2]潘焕琪.浅谈德育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09(12).
[3]王圣建.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1(03).
[4]潘玉琴.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05).
[5]焦玉珍.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J].考试周刊,2011(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