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大家,做大写的人

2015-02-12 07:34陈婕
考试周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名著阅读自主阅读高中生

陈婕

摘 要: 名著阅读与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息息相关。本文针对中学生课外阅读中名著普遍受到冷落的现状,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引导学生亲近名家名作,从而提高自身修养,努力成为大写的人。

关键词: 高中生 名著阅读 自主阅读

对教育而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又是一个颇令人担忧的时代。一方面,我们拥有比几十年前丰富得多的物质资源,但另一方面,学生的素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让人忧虑。大一新生家长向武汉大学校长哭诉“我女儿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都需要空调”,在华日本教师撰文分析“中国学生为何没礼貌”……种种现象让我们不禁发问:中学生怎么了?教育怎么了?教育原本应当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人格,至少应当帮助学生学会自强、自尊、自信,正如钱理群先生所说:“我们抓教育固然要关心改善教学物质条件,但如果忽略了最终目的是提高教育对象的精神素质,使他们真正成为‘人,那我们就会犯下历史性错误,贻害子孙万代。”①

面对不容乐观的现实,作为普通语文教师,我们能做的就是努力将日常教学与学生人格建构联系起来,而其中最有效的途径便是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名著,“我们有一座丰富的文学宝库,那是多少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使人变得更好”②,巴金先生如是说。当代中学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往往不愿意亲近名著,更偏爱低层次的浅阅读。如何使学生离“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青春小说远一些,离肤浅娱乐的卡通漫画远一些,而离凝聚着人类文明精粹的经典名著近一些,离闪烁着智慧光华的名家大师近一些,通过汲取有助于自己身心发展的精神营养,成长为有着完整独立人格的大写的人,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弃“畏”存“敬”,亲近大家

中学生不愿意阅读名著的一个很直接的原因,便是距离太远不易理解。在学生看来,那些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的人和事,远远不如青春小说和偶像剧来得真切,贴近生活。对于后者,学生津津乐道,如痴如醉;而对于前者,学生尽管充满了敬畏,但“畏”字当头,裹足不前,勉强翻开《论语》、《孟子》,只是因为它们属于高考考查范围,“非高考”的经典作家作品,依旧受到冷落。

对于写作,鲁迅先生曾说:“写不出来的时候不硬写。”③其实阅读亦如此。与其打着“名家名著”的旗号苦口婆心地劝学生阅读,还不如暂时缓一缓,为彼此松松绑,先帮学生消除对大家的畏惧之心,让学生能够放松紧绷的神经,怀着自信和好奇推开名著之门。

如《论语》,在学生已有的观念中,孔子是圣贤,其思想博大精深,其言行无懈可击,似乎完美得不可企及,再加上文言的障碍,学生未入宝山,早已被想象中的崎岖山路吓得退了三分。在这种情况下,将孔子请下“圣坛”,用心向学生还原一个充满“人”味的孔子,就显得尤为必要。否则,学生为了高考的需要皱着眉头硬“啃”,既委屈了学生,更委屈了孔子。

在让学生接触《论语》之前,我先对孔子做了一番介绍: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有教无类,这是孔子;被学生惹火了气得跳脚大骂“朽木不可雕也”,这也是孔子;讲究饮食,颜色难看的食物不吃,不按一定方法切割的肉不吃,这也是孔子;在外交场合矜持庄重,恭敬谨慎,这是孔子;回到家里,“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言笑晏晏,这也是孔子;静下心来读书,韦编三绝,这是孔子;运动时间一到,呼朋引伴地比赛射箭,比完了痛痛快快地喝酒,这亦是孔子……尽管隔了千年的时空,但孔子绝非高高在上、只可顶礼膜拜的圣人,而是一位有着和常人一样喜怒哀乐的、值得我们尊敬的先生。当学生心目中的孔子由“圣”还原为“人”时,学生对其人其事便多了一份亲切与好奇,《论语》似乎不再那么遥不可及了。从学生撰写的阅读心得来看,抛开了畏难情绪,没有盲目崇拜,大部分学生能够理性地走进《论语》,用心感悟孔子的人格魅力,甚至有的学生能结合现实对孔子的某些观点进行商榷。如许莽卿同学认为孔子是个善于发现快乐的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里包含了学习的快乐,朋友相聚的快乐,以及君子的品格,生活在礼崩乐坏时代的孔子还能体会到人生的快乐与美好,然而现在有些人却经常觉得生活悲惨黑暗,这实在是很不应该”。陈燕红同学则在肯定孔子“见义勇为”的同时,提出“在见义勇为的同时,也应该见义智为。有些时候,光靠勇气是不够的,更需要智慧。‘智、‘勇兼备地处理事情,才游刃有余,事情的结果也会变得更完美”。在亲近名著之后,相当一部分学生能够试着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名著,提出看法,这是令人欣喜的。

除了《论语》外,对于《孟子》、《红楼梦》鲁迅的作品等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的经典,教师很有必要做一番精心引导:或在阅读之前向学生介绍作家作品,不求面面俱到,而是找准“突破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或在阅读过程中不定期地组织心得交流会,让先入“宝山”者分享“寻宝”历程,以带动后来者。学生只有最大限度弃“畏”存“敬”后,才能真正发自内心地亲近名家名著,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④当学生对某一名著产生兴趣时,往往很容易仅被表层故事情节吸引,停留于猎奇的层面而疏于深层次的思考,如读《三国》只见大小战争,读《水浒》只见打打杀杀,读《红楼》只见儿女情长。我们不能苛求学生对每一部经典都深入钻研,毕竟学生的时间、精力、阅历都有限,但我们不能全然“放羊”,对学生的自主阅读不加任何指导,应当抓住每一个机会,通过创设情境、自主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最大限 度地强化阅读效果——不仅收获对于作品的独到感悟,更重要的是收获阅读方法、思考方式,学会如何透过平面文字领略其背后立体而丰富的世界。以下我结合经典课文《雷雨》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名著等方面的尝试。endprint

所谓“创设情境”,指的是在教学活动中营造一定的情感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设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是与作家作品相关的一则故事、一个场景、一首歌曲、一幅图画、一道问题,甚至是一段现场即兴表演……关键在于所创设的情境要生动形象、真实可感,并富有启发性,才能使学生“渐入佳境”,实现与作家作品的深层共鸣。

教授《雷雨》时,这部名剧跨越了三十年的恩怨情仇,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一下子引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许多学生课外纷纷找来原著阅读。但当被问及阅读感受时,大部分学生只能停留于表层,泛泛而谈,无法对作品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为了强化阅读效果,提高阅读质量,我专门让学生围绕“侍萍是个怎样的人”进行了自主探究。在课堂上,我先请学生谈谈对于侍萍的看法,学生很快就能从侍萍安慰周朴园的话“你不要怕”及撕支票等情节中看出她的单纯善良、有骨气,却无人关注到她三十年前后的变化。为了引导学生将三十年前侍萍身上“以死明志”的抗争性,与她三十年后“学乖了”的行为对比,从而感受《雷雨》悲剧力量所在。我提示学生设身处地设想这样一幅场景:时光倒流至三十年前那个大雪纷飞的夜里,如果你与侍萍身处同样的环境,除了被赶出周家投河自尽,还有没有其他选择?河边的“绝命书”里会有着怎样的呼唤?“这些年我也学乖了”有何潜台词?这些问题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了丰富的联想当中,经过一番讨论,大家得出了结论:侍萍当年很“不乖”,敢于反抗讲究门当户对的封建婚姻制度。我趁热打铁请学生进一步联想思考:三十年前的侍萍对于那份爱情的结果有没有什么期待?并提示学生揣摩周朴园的台词“一切都照着你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学生纷纷讨论,这一回大家读出了当年的侍萍有着当正妻的“野心”,她原本可以不必离开周家,不必投河自尽,但是残缺的爱情和卑贱的地位是“不乖”的她无法接受的,所以刚烈的她选择以死明志。眼看学生即将触到作品的深层意蕴,我又引导他们关注侍萍见到周萍前后的反应,再次提出假设:如果此时站在周家的还是三十年前的侍萍,那么她会不会大胆地认周萍?有了之前的讨论,大家都持肯定观点。我不失时机地追问:为何此时的侍萍不敢相认呢?“因为她‘学乖了”,学生一边回答,一边陷入沉思。

通过问题的设置、场景的描绘,再加上讨论交流,课堂上所创设的一个个情境一步步把学生带入了侍萍的世界之中。从学生的反应中,我可以感受到此时他们对于作品已经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们已经能从侍萍“不乖”到“学乖”的变化中,体会到三十年的磨难如何磨掉了一个人的棱角,并逐渐领悟曹禺的心声:“我在发泄着被抑压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雷雨》所显示的,并不是因果,并不是报应,而是我所觉得的天地间的‘残忍。”⑤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品味作品语言、感受人物形象时,一定要把自主权完全交给学生,真正实现“自主探究”。教师可以和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却永远无法代替学生思考,与其直接告诉学生侍萍是何许人,不如让学生带着好奇心探索、体会,从学生口中说出的“侍萍”才是真正属于他们的“侍萍”,学生内心深处感悟到的曹禺才是属于他们的亲切的曹禺,才会在他们的阅读历程中刻下印记。

三、调动经验,反躬自省

中学生觉得名著不易接近,一方面是因为经典作品内涵的丰富性与深刻性,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缺乏将名著与自己个人生活体验联系起来的意识或者能力。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其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在它们身上沉淀着超越时空、超越国别、超越种族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无论生活在哪个年代的人们,都能够从中汲取需要的营养,陪伴自己的生命前行。如果看不到经典身上蕴涵的人类思想的共通性,而以一种隔岸观火的姿态阅读,那么就永远不可能真切体会到与古今中外大师们对话时那种淋漓尽致的身心愉悦,同样无法在日日夜夜的阅读之后收获精神成长的巨大喜悦。

亲近名家名作的最终目的是“学会在阅读过程中认识自己……追求思想的美,享受文化的财富,使自己变得更加高尚”。⑥因此,在学生自主阅读名著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调动经验,反躬自省”,即引导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进行个性化阅读,并以获得的阅读体验反观审视自己的人生,从而更好地认识、完善自我。

当学生读着“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我们可以趁机提醒学生“不待扬鞭自奋蹄”,拒绝懒散被动,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当学生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读出生命的洒脱时,我们不妨进一步启发学生由苏子反观自身,想想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困难;当学生提不起兴致、教条地对待鲁迅作品时,我们可以和学生一起联系现实经验探讨“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鲁迅”;当学生囿于《归去来兮辞》的字词翻译时,我们不妨来一场小型辩论会,让学生畅所欲言对陶渊明归隐的看法……

事实证明教师在学生自主阅读名著过程中所做的行之有效的引导,将对学生的人格建构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带着学生向巴金老人所期待的“更好、更纯洁、更善良”的方向走去。例如讨论完阅读鲁迅作品的现实意义之后,洪振明同学在作文中写道“我似乎经过了一场春雨的洗礼……我读懂了什么叫做责任”;在关于陶渊明归隐的辩论会上,郑惠玲同学说:“他必须去报效祖国,可他却三番五次地出仕之后又辞官,他的心因在混浊的官场而痛苦。但正是这‘必须去、‘不得不离开,才体现出他的气节和高尚情操。”叶萌同学则更看重人的社会责任感,“至坦之路与你共渡,困难时我背负你前行。我想,这才是我所赞赏的做法”。听着学生的心声,我们会惊喜地发现这群喜欢感伤青春小说的年轻人,其实对于生命怀拥着一份单纯美好的执著。孟子、陶渊明、苏轼、鲁迅……一旦学生充分调动起自己的生活经验亲近名家名作,并时时反观审视自身的生活,那么捧在他们手里的就不再是充满隔阂的“老古董”,而是与他们的生命成长息息相关的智慧之源。

鲁迅先生在《读书杂谈》里说到读书分为“职业的读书”和“嗜好的读书”,前者带着功利目的,读来很辛苦;后者出于兴趣手不释卷,“在每一叶每一叶里,都得着深厚的趣味”。⑦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尤其当他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的中学阶段时,读什么书,对他日后的人生道路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尽管在升学压力之下,学生无法全然摆脱“职业的读书”,但作为教育者,尤其是语文教师,我们应当想方设法、竭尽全力地引导学生亲近名家名作,让学生从名著阅读中能够“得着深厚的趣味”,也许一时无法达到“嗜好”的程度,但至少他们的生命质量将因此提高。

注释:

①钱理群.我们怎样读名著[J].视野,2006(10).

②鲁景超.文学大师巴金和一个孩子的故事[N].人民日报海外版,1998-03-28.

③鲁迅.答北斗杂志社问[A].二心集[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152.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⑤曹禺.《雷雨》的诱惑[A].刘勇,李春雨.曹禺评说七十年[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13-14.

⑥苏霍姆林斯基.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A].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522-523.

⑦鲁迅.读书杂谈[A].而已集[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32.

参考文献:

[1]钱理群.我们怎样读名著[J].视野,2006(10).

[2]鲁景超.文学大师巴金和一个孩子的故事[N].人民日报海外版,1998-03-28.

[3]鲁迅.二心集[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刘勇,李春雨.曹禺评说七十年[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6]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7]鲁迅.而已集[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endprint

猜你喜欢
名著阅读自主阅读高中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关于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困境分析及对策探讨
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审美教育思考
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情景策略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探究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策略
培养农村学生阅读名著能力浅探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