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科学教学方法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2015-02-11 01:57冉孟秋
教育界·上旬 2015年1期
关键词:学习方式教学设计教学方法

冉孟秋

【摘 要】学习方式转变的核心在于从单一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的转变,而教学设计正是教师教学观的具体体现。因此,好的教学设计是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教学方法     学习方式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经验、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合理组合和安排各种教学要素,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订实施方案的系统计划过程。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对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有个整体的把握,可以根据教学情境的需要和教育对象的特点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实施可行的评价方案,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另外,通过教学设计,教师还可以有效地掌握学生学习的初始状态和学习后的状态,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方法,采取必要的教学措施,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奠定良好基础。因此,教学设计决定着教师的教学方式,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它是影响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的关键因素。

1.创设情境是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基础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着力思考如何创设能引发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情境,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真实的、日常的、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把“真实问题”与所要学习的内容结合起来,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意义建构,实现自主学习,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中。

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的时候,创设这样一个情境:请两位学生到讲台前表演,演示两个运动物体的运动的方向、出发的时间、运动的结果等。学生在这个真实、贴近自己生活实际的情境当中,学习热情高涨,主动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观察中掌握了相遇问题中两个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出发的时间、运动的结果等要素的特点,弄清了两个运动物体的运动时间、运动路程之间的关系,学生解答相遇问题就水到渠成了。

2.产生问题、提出问题是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动力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由发现问题为起点,到解决问题为终点的过程。衡量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不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而是看学生发现了多少;重要的不是要学生解决问题,而是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重要的不是要学生答问的正确性、逻辑性,而是在于学生发现问题的独特性和创造性。学生只有主动发现问题,才有学习的动力,才能真正开启心智的大门,才能切实转变学习方式,真正激发学习的热情,领略学习的乐趣与魅力。

例如,在“圆的认识”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学圆的特点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一个猴子拉车的情境:屏幕上出现三辆车——第一辆的车轮是正方形的,第二辆的车轮是椭圆形的,第三辆的车轮是圆形的,小猴要把一堆西瓜拉走,应选用哪一辆车?首先演示小猴费力地拉着第一辆小车颠颠簸簸地前进,车上的西瓜散了一地,学生边看边笑了起来;接着演示小猴使劲也拉不动第二辆小车,这时有学生在小声地议论;最后演示小猴拉着第三辆小车欢快地前进。通过这样的演示,目的是让学生产生疑惑:为什么用不同的车子会有不同的效果呢?于是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在说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问题,这时教师加以点拨,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探究圆的半径的特点,知道“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把车轴装在第三辆车轮的中心,车子就能平稳地前进。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主动进行探究活动,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也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3.对话与互动是有效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关键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但要考虑就某个知识点预备向学生提出讨论的问题,还要充分考虑学生可能会提出的其他问题,而在教学实践中,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不要急于解释,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争辩,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讨论、争辩互动中达成共识,掌握知识,增长才干;对于意见不同的,甚至可以组织持不同意见的双方进行辩论。例如在教学“求平均数”一课中,教师原教学设计有一道辨析题:“五(1)班男生的平均身高是141厘米,女生的平均身高是143厘米,那么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1+143)÷2=142(厘米)。”在实际教学中,题目出示后,有学生反对,也有学生赞同,反对的理由是:求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必须用全班学生的身高总和除以全班人数,因此这样的算法是错误的;而赞同的学生则认为:题目没有给出男女生的人数,把男女生平均身高的和除以2也可以求出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这样的情形,已在教师的预料中,这时教师给出“男生有24人,女生有26人”的数据,让学生进行验证,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这一数量关系;接着出示“男生有25人,女生有25人”的数据,继续让学生进行验证,结果和上面辨析题一样,证明辨析题的算法是对的,这时学生真的给弄糊涂了,为什么呢?教师这时应抓住时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最后引导学生得出“因为男女生人数相等,把男女生平均身高的和除以2也可以求出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这一结果。

综上所述,在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教学设计中,创设情境、产生并提出问题、成员对话和互动是极其重要的三个要素。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如能充分考虑以上的要素,定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九俊,吴永军.建设新课程:从理解到行动·学习方式的变革[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2]吴永军.新课程学习方式[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学习方式教学设计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数据库课程微课设计及应用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