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腰益肾汤联合三维正脊牵引及骶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2015-02-07 01:51左松波王志平吕俊勇成丽岚金素敏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22期
关键词:冲击疗法正脊骶管

左松波,王志平,吕俊勇,成丽岚,金素敏

(河北省直属机关第二门诊部,河北 石家庄 050000)

临床研究

强腰益肾汤联合三维正脊牵引及骶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左松波,王志平,吕俊勇,成丽岚,金素敏

(河北省直属机关第二门诊部,河北 石家庄 050000)

目的 探讨强腰益肾汤联合三维正脊牵引及骶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4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强腰益肾汤+骶管冲击疗法+三维正脊牵引治疗,对照1组采用骶管冲击疗法+三维正脊牵引治疗,对照2组采用强腰益肾汤+三维正脊牵引治疗,对照3组采用强腰益肾汤+骶管冲击疗法治疗。比较各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各对照组(P均<0.05)。4组均出现较少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强腰益肾汤联合三维正脊牵引及骶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远期疗效良好。

腰椎间盘突出症;三维正脊牵引;骶疗;强腰益肾汤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工作中常见的腰腿痛患者中约18%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10%~20%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需手术治疗,80%~90%的患者可通过综合保守治疗改善症状体征,病情得到控制。从1934年Mixter和Barr报道腰椎间盘突出症以来,经过多方面的深入实验和临床研究,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有了较全面的认识。随着组织病理学、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力学、病理生理学、医学影像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手术方式和器械的不断更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更及时,定位更准确,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合理有效治疗、肢体功能的全面恢复创造了良好条件。而保守治疗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本治疗方法,大多数患者通过保守治疗,病情能够得到缓解或治愈。我部采用三联方法综合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120例我部外科及中医康复科门诊就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符合文献[1]中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排除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血液病或其他全身性器质性疾病者,合并骨肿瘤、骨结核或骨质疏松者,对激素类药物有使用禁忌者,有椎管狭窄或马尾神经损伤者。患者均知情同意,按规范疗程治疗。将120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4组:治疗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21~59岁;突出节段:L3—47例,L4—513例,L5—S110例。对照1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23~57岁;突出节段:L3—48例,L4—513例,L5—S19例。对照2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4~60岁;突出节段:L3—47例,L4—512例,L5—S111例。对照3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23~58岁;突出节段:L3—48例,L4—514例,L5—S18例。4组患者性别、年龄、突出节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①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②常发生于青壮年。③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④脊柱侧弯,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⑤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⑥X射线摄片检查见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CT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强腰益肾汤+骶管冲击疗法+三维正脊牵引。强腰益肾汤组方:威灵仙30 g、补骨脂10 g、杜仲10 g、当归15 g、川芎15 g、川牛膝10 g、独活20 g(先煎)、桃仁10 g、白芍30 g、制川乌6 g、制草乌6 g、甘草6 g。水煎服,每日1剂,共服3个月;骶疗、牵引每周1次,治疗3次为1个疗程。对照1组:骶管冲击疗法+三维正脊牵引,骶疗、牵引每周1次,治疗3次为1个疗程。对照2组:口服强腰益肾汤+三维正脊牵引,强腰益肾汤每日1剂,共服3个月;牵引每周1次,治疗3次为1个疗程。对照3组:口服强腰益肾汤+骶管冲击疗法,强腰益肾汤每日1剂,共服3个月;骶疗每周1次,治疗3次为1个疗程。

1.3.1 三维正脊快牵治疗方法 采用三维正脊牵引床,取俯卧位胸廓骨盆固定法,根据患者的身高和体质量设定牵引距离和旋转角度,以一拇指点按患侧突出棘突旁为支点,另一手操作使患者随床板在牵引状态下向患侧旋转。操作时根据不同的腰椎间隙选择相应的固定位置,一定要使病变间隙处在适于旋转摆动的位置。牵引每周1次,最多可治疗3次。牵引完毕后绝对卧床6 h,相对卧床72 h。

1.3.2 骶管冲击治疗方法 患者取左侧卧位,双腿屈曲。于骶骨下端表面两骶角间下方0.5~1 cm处,即骶骨裂孔凹陷处做标记。常规皮肤消毒, 铺无菌洞巾,用5 mL注射器吸取2%利多卡因2 mL自皮肤标记点沿骶骨纵轴方向与皮肤成30°~45°行骶管穿刺,有落空感,回抽无血液或脑脊液流出, 推注无阻力感则表明针头已进入骶管,观察2 min患者无异常不适,即可换装有配制药液的50 mL注射器,注射量50 mL,3 min内注射完毕。推注时患者可感觉腰骶部或患肢酸胀感(部分可无此感觉)。注射后以无菌棉球覆盖针眼,24 h后去除。每周注射1次,3次为1个疗程。药物配伍:曲安奈德注射液10 mg、2%利多卡因5 mL、维生素B1100 mg、维生素B120.5 mg加入生理盐水稀释至50 mL。

1.4 观察项目 4组均在治疗3 个月后复查,于1年后随访。观察4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疗效判断标准 参照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制定[2]。总分20分,≥16分为优,11~15分为良,6~10分为可,0~5分为差。

2 结 果

2.14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优良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表1 4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①与治疗组比较,P<0.05。

2.2 4组腰背痛评分比较 4组治疗前腰背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4组腰背痛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各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4组腰背痛评分比较,分)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治疗组比较,P<0.05。

2.3 4组不良反应比较 4组不良反应主要为腰腿痛加重、下肢无力、头晕头痛、纳差,经对症处理于1~7d消失,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4组不良反应比较 例

3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腰腿痛常见原因之一,是由于腰部劳损或外伤因素使椎间盘髓核突出所致[3]。腰椎间盘本身不具备血供,受损后不能自行修复,但承受的挤压力却很大,容易退变而引起纤维环弹性减低,受损后产生破裂并向硬膜囊突出。腰椎间盘突出症致腰腿痛的机制主要是机械压迫、粘连及化学刺激[4],致使硬膜囊、硬膜外腔及脊神经膜的充血、渗出、变性、浸润、增生及粘连等,局部缺氧缺血、酸中毒及高渗压状态[5]。腰痛是椎间盘突出最先出现的症状, 发生率约91%[6]。由于纤维环外层及后纵韧带受到突出物刺激, 经窦椎神经而产生下腰痛。因此,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一方面必须尽快地消除神经根周围的炎性充血,防止发生神经根的炎性粘连。另一方面,应尽最大可能地回纳椎间盘或改变受压神经根与突出物间的位置。

三维正脊牵引时,屈曲位成角能使椎间隙后部张大,有利于突出髓核组织还纳;纵向瞬间快速牵引能使病变椎间隙突然增宽,产生负压作用可向内吸引突出髓核,同时突然拉紧的后纵韧带的弹力可挤压突出组织向椎间隙回纳;旋转牵引可纠正小关节移位、紊乱,松解突出物与周围组织的粘连,调整神经通道,并且松弛腰大肌、骸棘肌的痉挛。通过以上三维方向牵引的综合作用,使突出髓核组织回纳或部分回纳、移位,从而改善突出髓核组织与神经根、脊髓、血管的毗邻关系,解除或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有利于神经根的血液循环改善和局部水肿、无菌性炎症的消除,进而使疼痛症状缓解、消失,达到感觉和运动功能改善和恢复的目的[7]。牵引完毕后绝对卧床休息,有利于腰周软组织损伤的恢复,同时卧位减轻了椎间盘内的压力[8],有利于稳定回纳或移位的髓核组织,防止解除牵引后、站立位或体力活动后椎间盘内压力增高,对神经根再次产生压迫,出现疼痛复发或加重,影响近期治疗效果。

骶管冲击治疗通过骶管快速给药后,能迅速使药液冲击到病灶部位,利用药物的作用,解除神经根的充血、水肿、粘连[9]。大量生理盐水在硬膜外腔持续一段时间产生液压剥离,松解受压神经根与突出物之间的粘连。另一方面,冲击液中的利多卡因可阻断神经传导疼痛的循环模式,解除肌肉、血管的痉挛,促进代谢,起到止痛效果,阻断恶性循环;曲安奈德抑制炎症渗出,抑制免疫作用,抗组胺类物质反应,起到了抗炎、镇痛作用,对急性炎症后期和慢性炎症期能抑制成纤维细胞增生和粘连;维生素B12、维生素B1可营养加快对自主神经的修复。注射药物采用西药制剂,配伍严格,遵循药物配伍原则,采用最低有效浓度和低剂量给药,禁止混合中药制剂使用,防止产生不溶性微粒[10],减少了治疗后产生不良反应,防止硬脊膜及神经根周围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增强了远期治疗效果。绝大多数患者在滴注结束后即感觉腰部及下肢轻松,原有的酸麻胀困、疼痛减弱或消失,直腿抬高试验明显改善。但极少患者有一过性的头晕、头痛、血压上升或下降、尿潴留、失眠、下肢麻木无力等现象,休息后大多可自行缓解,如不能缓解对症处理即可。

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也有明确的依据。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中医上属于“腰腿痛”或“痹证”的范畴[11],痹证主要辨证论治方法通常针对不同的证型,可以采用不同的治法[12]。笔者认为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病机在于素体肾气亏虚,导致精血不足、经脉失于濡养,气血运行不畅,又感风寒湿邪、 痹阻脉络,或劳损外伤使经脉受损,经脉不通,不通则痛,从而导致本病。古今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大体辨证方向均支持血瘀证、寒湿证和肝肾亏虚证,在治疗上多数方剂均采用活血化瘀止痛、散寒除湿止痛和补肝肾强筋骨之法[13]。本研究所采用的中药方剂强腰益肾汤以益肾为本,兼以祛风除湿散寒通瘀之品。正如《证治汇补·腰痛》云:“治惟补肾为先,而后随邪之所见者以施治,标急则治标,本急则治本,初痛宜疏邪滞,理经隧,久痛宜补真元,养血气。”方中补骨脂、杜仲、牛膝补肝肾强督填精,强壮筋骨;当归、川芎、白芍、甘草补血行气,缓急止痛;川草二乌祛风寒,止痹痛;威灵仙、独活祛风湿,通经络;桃仁活血祛瘀;诸药合用共奏益肝肾、强筋骨、补气血、祛风除湿、通经活络之功效,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高锦[14]研究认为,药物治疗能消除神经根水肿及局部炎症,改善局部血液供应,促进炎症递质吸收及炎症反应消退。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各对照组。提示强腰益肾汤、骶管冲击疗法和三维正脊牵引通过综合及多方位治疗,可消除化学炎症、松解粘连,纠正脊柱内外平衡以及降低椎间盘内压力等,能够使突出的髓核达到“无害化”的治疗效果,消除病因及体征,说明在适应证明确、无禁忌证的情况下,采取正规、合理的非手术综合疗法具有治疗费用低、疗效可靠、安全、无创及不良反应少、患者易于接受的特点,避免了手术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再次手术的风险。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14

[2] 夏新权,刘劲,夏友敬,等. 手术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26(6):414

[3] 胡有谷. 腰腿痛[M]. 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28

[4] 王相奇,葛卫良,张庆党. 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6例报告[J]. 中医正骨,2004,115(10):34

[5] 于亚洲. 临床麻醉治疗学[M].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71

[6] 裘法祖,孟承伟. 外科学[M]. 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854-858

[7] 陈国强. 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7例[J]. 新中医,2008,40(11):76

[8] 李林,詹红生,陈博,等. 非手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概述[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2):302-304

[9] 王建生,陈霞,牛时季. 骶管五步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摩[J]. 颈腰痛杂志,2005(6):375

[10] 温优良,梁兴森,林吕,等. 骶管注射疗法的药物配伍稳定性研究[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30(4):810-812

[11] 刘婷.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药外治法[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6):27-28

[12] 谈东辉,赵继荣,朱换平,等. 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况[J]. 中医临床研究,2011,3(11):109-111

[13] 梁倩倩,梁茂新,王拥军,等. 古今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研究[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7,15(2):68-69

[14] 高锦. 药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 天津医药,2007,19(2):30-31

Curative effect of Qiangyao Yishen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three-dimensional traction and sacral canal injection therapy on lumbar disc herniation

ZUO Songbo, WANG Zhiping, Lyu Junyong, CHENG Lilan, JIN Sumin

(The Second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Departments Directly under Hebei Province, Shijiazhuang 050000, Hebei, China)

Objective It is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Qiangyao Yishen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three-dimensional traction and sacral canal injection therapy on lumbar disc herniation. Methods 12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4 groups: each group had 30 cases.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Qiangyao Yishen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three-dimensional traction and sacral canal injection therapy, control group I was treated with three-dimensional traction and sacral canal injection therapy, control group Ⅰ with Qiangyao Yishen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three-dimensional traction, control group Ⅲ with Qiangyao Yishen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sacral canal injection therapy. The curative effect among the four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curing rate and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other groups (allP<0.05). A few side effects were found in all the groups,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 Conclusion Triple therap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with LDH, and its long-term effect is good.

lumbar disc herniation; Qiangyao Yishen decoction; three-dimensional traction; sacral canal injection therapy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类科研计划课题(2013183)

10.3969/j.issn.1008-8849.2015.22.010

R681.53

B

1008-8849(2015)22-2428-03

2014-09-10

猜你喜欢
冲击疗法正脊骶管
正脊治疗脊源性内科疾病作用机制的研究概况*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激素冲击疗法在儿科肾脏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住在皇帝头顶上”的故宫镇物
杠杆定位与正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
关于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用于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治疗中的效果以及护理体会
甲基泼尼松龙冲击疗法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复发效果初步观察与评估
骶管阻滞复合小剂量氯胺酮-芬太尼在小儿麻醉中的效果观察
骶管麻醉应用于肛肠科手术的临床研究
中华四维手法正脊浅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