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理解内涵 促进发展

2015-02-02 19:06刘宇新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高中学生立德课程标准

刘宇新

目前,语文教学主要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彰显不足,经典文学作品阅读量不够,作文教学程式化,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以及社会实践整合不够等。这次的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就是要力求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发挥语文学科在立德树人方面的重要作用。

《改进意见》一共列出21条内容,可以概括为8个方面。

第一,遵循《课标》组织教学,加强学段之间衔接。这主要是针对教学中出现的“抢跑”“超标”“炒冷饭”的现象,以及语文教学在某些方面还不达标的现象,做好衔接的根本目的是要确保各学段的教学要“达标”。

第二,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持立德树人。强调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增强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感,加深对党和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感。

第三,注重实践,提倡在运用中学习语文。这是为了让老师们更好地把握《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性质的定位,强调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和实施途径,强调语文教学要聚焦“语用”。

第四,积极拓展阅读视野,提升阅读能力。这是为了改变阅读教学过于篇章化,学生阅读范围过于狭窄的现象,保证学生在一定的阅读量中提升阅读能力。

第五,不断开发、丰富阅读资源,加强方法指导。这是为了解决学生阅读资源不足,阅读能力相对薄弱的问题;也是为了让老师们明确阅读教学要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改进意见》还细化了小学低中高年级的阅读内容与阅读方法,明确初中学生每学年阅读3部以上的文学名著,高中学生每学年阅读5部以上的文学名著的要求。

第六,有效加强学生写作能力培养。这是为了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学生乐于表达、善于表达”的要求,特别提出高中学生要善于运用“微写作”形式反应、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第七,推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倡导开放学习。这是要求将课内外教学相互结合。提出将10%的课时用于以语文应用为主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是为了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第八,不断深化学习评价方式改革。这是针对学生学业水平评价提出来的。其中,增加古诗文内容和现代文的阅读量,并非增加评价的难度,而是发挥考试导向作用,引导阅读教学;作文增加选择性,是为了更有利于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水平,同时也改变作文教学过于偏重某一种文体的现象。

猜你喜欢
高中学生立德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培养高中学生科学精神的实践探索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在阅读的乐趣中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能力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加强高中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
“严以修身”先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