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五位一体”实践引领的农村校长培训模式创新
——以教育部农村校长助力工程为例

2015-01-31 12:22:38佳,郭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5年1期
关键词:参训五位一体研修

张 佳,郭 平

(成都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1130)

一、引言

在终身教育理念下,校长的培训进入专业化的发展阶段,2013年,《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以下简称《专业标准》)出台,将构建“教师队伍建设标准体系,建设高素质义务学校校长队伍”作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要措施。《专业标准》作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管理的重要依据,要求校长的培训根据《专业标准》调整校长培训课程计划,编写校长培训教材,将《专业标准》作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培训的重要内容。校长培训对校长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要求校长培训从知识教学向能力教学转变,从学历补偿教育向校长专业发展培训转化,更进一步强调了校长培训应形成一个规范、精细、程序化的培训模式。

“国培计划”实施以来,我国的教师培训和校长培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随着培训工作的不断深入,5年一轮的“国培计划”项目即将结束,培训的实效性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我国的校长培训作为“国培计划”的重点子项目,其培训模式的内涵和构成长期受到学者们的关注。传统的校长培训工作,以面授、集体讲座为主,培训对象难以细化,一个班级里既有正校长、也有分管学校各个方面的副校长,培训目标较分散,培训过程难以控制,因此培训效果不尽如人意。2013年底,教育部通过招标的方式在各省市开展了“农村校长助力工程”,旨在以此次培训作为试点,鼓励各培训单位积极创新,探索校长培训模式的创新和改革。成都师范学院作为四川省仅有的两家中标单位之一,承担了来自全国11个省市的51名农村校长的培训项目。通过培训需求调研、项目双导师模式、学员影子跟岗及学员返岗网络研修等方式,探索了校长培训模式的改革方向。

二、基于“五位一体”的实践引领的培训模式

“实践”是行动研究中的概念,即一种在理论与实际操作之间来回修正二者的辩证张力,渗透了教师的教育信念,表现为教师对学生实施教育教学的方式。[1]在实施“五位一体”的培训模式中,重点突出培训的“实践性”,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理念,实行“训前调研、训中诊断、训后跟踪”的三阶段递进,落实“需求调研、导师引领、影子跟岗、反思提高、岗位追踪”五位一体的培训,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校长与校长互动、反思与改进并进。在培训中,强调理论的实践性,在集中讲授阶段以案例式课程教学为主,强调对实际情景的描述;在影子跟岗阶段,参训学员跟随名校校长,观察基地校长怎样解决实践问题;在专题探讨阶段,导师组织参训学员对其学校管理中的实践问题进行探讨,交流管理心得;在岗位跟踪阶段,参训校长就学校发展的实践问题写下反思笔记。整个培训过程以“实践”贯穿各个环节,真正实现了课堂与学校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

三、培训实施

1.培训需求调研

培训需求是教师培训的前提,但在我国教师职后培训领域,培训需求却往往被忽视,这也是导致我国教师教育培训低效的一个无法回避的原因。在教师培训中,培训设计首先要考虑培训需求的多元化。培训需求有国家的需求、学校的需求、培训机构的需求、培训教师的需求。培训需求的多元化往往导致培训定位困难,因此,应在承认培训需求多元化的前提下,尽力协调平衡各方培训需求,并将各方培训需求内化为最终培训绩效的呈现者——教师的身上。[2]只有真正满足培训教师的需求,其他各方的需求才能得以满足。为此,成都师范学院在项目开始两周之前,通过电子邮件和电话访问的形式,联系51名参训校长填写《培训需求调研表》,广泛征求校长对培训形式、培训专题、影子跟岗等各方面的意见,通过分析总结,形成培训需求调研报告,对培训方案进行了修正。从培训需求的反馈情况来看,参训校长已经参加过多次各种形式的校长培训,通过他们对以往培训的反思,他们真正想要的培训须具备“学术性、互动性、现实性、探究性”的特点。既要有国家方针政策的引领,又要有与授课专家的互动;既要有教育管理理论的讲解,又要有实践跟岗的见习;既要有学校内涵发展道路的指引,又要有办学经验的交流。因此,在得知学员们对培训的需求后,我们紧急修改了培训方案,增加了一线优秀教学管理者的互动式讲座,加大案例式、合作式、现场解剖式、探究式以及头脑风暴等课堂教学模式的比重,力争充分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满足学员的学习要求。

2.导师引领

校长培训中,另外一个突出的重点问题是提高校长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校长培训以专家讲座为主,由项目首席专家指导整个培训过程,带来的效果是校长被动接受、参与程度不高,这也是校长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高的重要原因。此次参与培训的校长中,既有小学校长,又有中学校长,还有九年制学校校长,学校类型的不同导致学员对指导教师的需求也不同。因此,此次培训创新性地采用双导师模式,双导师模式采用小组形式,由成都师范学院教育理论方面的9名专家担任理论导师,由学员实践跟岗学校的9名校长担任实践导师,形成分组双导师指导模式。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全程参与学员的整个培训,目的在于将学校管理理论与学校管理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理论走进实践,以实践反思理论,引导参训校长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行为。两位导师和学员小组形成了培训期间的学习共同体,他们在培训的第一天就同分组学员见面,了解学员培训期间的需求,制订学员培训期间的计划,指导学员对自身学校的诊断。双导师模式的实施拉近了导师与学员之间的距离,让导师与学员成为学习实践的共同体。

3.影子跟岗

“影子跟岗”也称为“实践培训”或者“体验培训”,是指按照研修的目的和计划,参训学员与专家校长形成“如影随形”的近距离接触,在真实的现场环境中,细致观察专家校长的日常领导与管理行为以及学校的主要工作。[3]“影子跟岗”以“体验式培训”提高校长的职业责任感;用“自主式培训”为学员量身定制学习计划;以“参与式培训”提高学员的实践管理能力,并突出团队合作;以“研修式培训”提升学员的理论层次。“影子跟岗”强调以问题为中心,采取“诊断式培训”使培训向更高层次发展。此次成都师范学院培训班的学员共进行了15天的跟岗学习,分小组进入了成都市9所中小学进行跟岗学习。在进入影子跟岗学校之前,我们安排了专门针对影子跟岗的讲座,讲明了影子跟岗的目的和要求。学员们在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的指导下制订了个人的影子跟岗计划。学员们通过参加学校中层干部会议、进入课堂听课、参与学校大型活动、跟随校长及副校长处理日常事务等多种方式,就学校组织架构、教学管理体系、教师管理体系、课程体系、运行体系、学校内部沟通方式、绩效考核方式、文化建设、安全与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在跟岗学习一周后,培训班班主任专门组织了各小组学员共同交流,分享自己的所见所得、交流经验、取长补短。

4.反思提升

在集中培训阶段结束之后,学员进入了为期50天的反思提升阶段。反思提升阶段以学员的返岗研修为主。返岗研修阶段以集中学习阶段的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为指导教师,研修任务以制订学校五年发展规划和网络研修为主。在反思提升阶段,校长们带着问题进行网络研修,反思实践经验,进行学校管理实践。因此,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在引导时就会注重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行动,组织了专题研讨论坛,要求参训校长填写《总结提升改进单》,交流了返岗后的研修成果,引导参训校长运用理论、反思经验、诊断自身问题,明确改进思路。

5.岗位追踪

岗位追踪是“五位一体”实践引领培训模式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五位一体”培训模式的落实点。根据校长的《总结改进提升单》,实施训后的岗位追踪,建立远程交流平台,以远程网络指导和实地回访相结合的方式对参训校长进行追踪回访。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指导参训校长以《岗位研修月报》为抓手,详细记录岗位工作每月进展,根据管理工作的对比变化,撰写《问题改进报告》,进一步促进问题的解决和管理行为的改善。

四、小结

在基于“五位一体”实践引领的校长培训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我们着重关注了两点:一是立足于参训校长的实践经验,引导参训校长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丰富和发展自身的实践知识。二是以管理中的问题为突破口,引导参训校长在影子学校中以问题为切入口,观察校长是如何通过解决问题促进校园发展的,激发参训校长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的认识过程。每位参训校长在这种“五位一体”的培训过程中,充分挖掘、反思自身学校的管理理念,发展教学管理行为,走上一条校长专业化的发展道路。▲

[1]李文英.身体的包袱——一位国小老师主体探究与身体教育实践的故事[D]:[硕士学位论文].台北:辅仁大学应用心理研究所,2000.

[2]冯光伟,翟启航.基于实地教师培训调查的需求分析[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4(3):18-22.

[3]冀新花,徐光涛,王海燕.基于“实践—反思”取向的教师继续教育网络培训的实践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4(5):23-26.

猜你喜欢
参训五位一体研修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构建新疆基层教师国家通用语培训体系策略研究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参训学生在实验室建设和实训项目开发中的作用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6:38
幼儿教师眼中的“幼师国培”绩效评估
搭建“五位一体”多功能培训平台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5:40:11
“师太”扛枪
环球时报(2015-01-15)2015-01-15 23:14:21
自主研修与我的专业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