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课程视角下的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

2015-01-30 06:56凌新文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隐性课程学生社团高职院校

凌新文

摘 要:高校的社团是第一课堂的有利延展和补充,具有隐性课程的特性。其中,自我教育就是高校学生社团隐性课程价值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自我教育功能,社团的隐性价值才能真正实现。该文建议通过“文本”塑造,科学设计学生社团隐性课程:打造“核心文本”,提升社团骨干的人格魅力;围绕“品牌信仰”,塑造群体人格;删改“错误文本”,杜绝管理上的“马太效应”。

关键词:隐性课程;学生社团;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12-0024-02

近年来,随着高校学分制和选修课的推行与发展,原来“固态化”的班级被淡化,甚至出现“流动化”,学生群体趋向迷你化、社团化。并随着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参与体验意识的不断增强,上了大学的学生们逐渐开始找寻各自素质拓展的平台。另一方面,社团在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化和素质教育方面有着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作用。社团成了高职院校学生的最喜欢的一种生活方式之一,也致使高职院校学生社员化和学生群体社团化成为一种热潮。然而,作为第一课堂的延展和补充,其实也是一种非正式课程,其运作和设计有着不可规避的潜藏性。

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也被称为“无声之教”。然而,隐性课程因为其弥散性、无意识性以及不可预期性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也存在着不可操控性。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社团成为意识个体有计划有目的利用隐性课程的载体?这是我们作为教育者应该要去探讨的课题。

一、自我教育:学生社团隐性课程价值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学生社团隐性课程价值就旨在使学生在进行道德体验时,要充分利用各种有效资源,让受教育者能够身临其境,激发其道德情感。按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就是“能促使人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由于发起上的自发性、管理上的自治性以及组织上的开放性等,尤其在开展活动过程中,学生社团不仅满足了自主、自尊的需要,有效防止逆反心理;同时,内心的需要和无意识的作用让主体在教育过程中乐此不疲,全身心投入。通过自身自主、自觉的内心体验,通过自主的思考和分析,选择和认同,把社团活动中所传递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观点和信念,成为支配和控制自己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内在力量。当教育力量转化为自我教育力量时,大学生群体中就会形成一种“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共同追求”的良好气氛,教育的要求及时地转化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目标,并形成学生个体之间、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平等影响”,使教育的作用得到深化,并且极有可能超越原有要求,形成直接教育无法比拟的巨大力量。高职院校学生社团隐性课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是为了激发受教育者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提高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能力。

二、“文本”塑造:科学设计学生社团隐性课程

人都具有模仿和重复别人的趋向,因而人格的感召、榜样的示范对于学生都是“不求而至,不为而战”的最佳教育,它以其贴近性、可感性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觉得学有方向,赶有目标,成功不再飘渺。“喊破噪子,不如做出样子。”所以科学的设计与社团成员最密切、最贴近的学习“文本”,是提高学生社团的隐性课程功能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

(一)打造“核心文本”,提升社团骨干的人格魅力

优秀的团体离不开一个优秀的领导,学生社团的干部群体对于社团活动的方向、质量、成效甚至命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院社团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学生,要充分发挥社团骨干的作用,通过他们的言行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社团。在众多的学生社团中,群体核心人物的人格魅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教育价值。学生社团文化是通过社团人来进行传递的,社团核心人物又是其同伴最直接、最具体和最生动的模仿样板,他们的言行举止将直接影响到其他学生。这里“核心人物”不仅是某个人,它也是一个文化群体。由此可见,面对社团发展中凸显的一些不良现象,教育者把握高职院校学生特有的思维方式,通过增强社团文化中核心人物的教育引导,通过提高他们的素质而强化其“人格感召”的权威,使他们成为学生心中敬慕的模本与榜样,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就要求学校重视对社团骨干的培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社团骨干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社团的形象和社团工作的质量,必须注重社团骨干队伍的建设,加强对社团骨干队伍的选拔和考核力度,实行公平竞争和公开选拔制度,特别是社团干部的管理办法和考核条例,从制度上提倡社团干部应具备实事求是、脚踏实地、深入同学的工作作风,同时也要重视提高其文化艺术素养,组织协调能力、沟通管理技巧,使他们成为社团文化建设的生力军,推进社团文化建设上档次、上水平。

(二)围绕“品牌信仰”,塑造群体人格

当今“品牌信仰”已经是一种国际管理界的主流导向,它是集文化管理、文化营销于一体的组织文化导向。社团的发展方向是做大、做强并形成自身的品牌,而社团品牌的打造需要一系列因素的参与和配合,其中最重要、最核心、最基本的因素就是社团文化的构建。可以说,社团品牌的核心就是社团文化。要形成一种文化,塑造社团的群体人格,也就是社团核心精神至关重要。

众所周知,群体是由个体组成,它对其中成员的影响不仅是一种强制性的约束力,而且还具有榜样示范作用。从众心理使群体成员不由自主地模仿多数人,也容易改变个体态度的强度和方向。美国心理学家勒温通过实验得出结论,通过群体规定的方式改变个人的态度要比通过单独改变个体态度的效果更好,并且更容易、更迅速,也更持久。群体人格的塑造重在“群体”二字,只有做到了群体的高素质,才不会彼此削减,相互抵消。理想的群体人格应是所有的组织成员显现出高素质的特点,而不能因为自己不是干事或其它因素放松人格的塑造而形成素质教育的负面因素。这对学生社团健康发展极其重要,学生在高素质的群体人格的强大合力的影响下,自觉不自觉地在对优秀分子行为等的模仿中不断浸润,内化成具有高素质的个体,高素质个体的增加进一步增强了群体人格的力量,群体人格力量的增强又会在更广的范围内促进其它个体的内化,如此往复,学生素质就会在群体人格的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endprint

(三)删改“错误文本”,杜绝管理上的“马太效应”

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Robert K. Merton )提出“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术语,它用以概括一种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社会心理现象。他认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然而社会心理学家认为,“马太效应”是个既有消极作用又有积极作用的社会心理现象。其消极作用是:名人与未出名者干出同样的成绩,前者往往上级表扬、记者采访、求教者和访问者接踵而至,各种桂冠也一顶接一顶地飘来,结果往往使其中一些人因没有清醒的自我认识和没有理智态度而居功自傲,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跟头;而后者则无人问津,甚至还会遭受非难和妒忌。

当下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组织在管理上就受到“马太效应”的消极影响。虽然各部负责人也偶有沟通,但社团各部门却是相互独立,联系不紧密,管理较为松散。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大,人数较多的社团,这样的问题就更为突出,在运作上,虽然看起来还是一个整体,但实质上己经支离破碎。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一点是管理层不太相信会员,特别是新会员,总是认为他们能力和经验都不足以支撑社团的运作,难以开展相应的理论研究,这极大地打击了新会员的积极性,不利于社团的长远发展。因此,我们首先要明确社团的最大宗旨和原则:社团是会员的社团,会员是社团的会员,即社团应以人为本,为会员服务。就笔者个人认为,每个会员都是主人翁,社团的发展壮大需要每位会员的支持和努力,也就是说要使社团能有效的运转,持续的发展下去,就必须构建一个既能使每位会员都参与到其中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又能使社团能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和内在结构。

三、“隐性规正”:有关社团隐性课程的厘清

其一,隐性课程不等于“无形”课程。从哲学角度说,任何事物都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形式是内容的外在特征,只有内容而无形式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同样,隐性课程作为学校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必然有它特殊的表现形式。隐性课程虽然没有分科课程的教科书、授课活动等“有形”载体,但是,隐性课程所包含的教育因素却是附着或内隐于事物之中,这些“附着”事物无论是“制度性”和“关系性”的,还是“环境性”、“媒介性”或者“行为性”的,大都是能够被人眼观、耳听、手触与身受的。正是这些可感的事物和现象,才引发了主体复杂的思维活动,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领悟到隐性课程的内容和“真谛”。说到底,隐性课程的潜隐性只具有相对意义,并非无任何形状。

其二,隐性课程不同于活动课程。隐性课程的载体中包括多种形式教育性活动。如:文化艺术活动、人际交往活动、体育活动、课余兴趣活动等等。但是,活动形式与活动课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活动课程对学生的作用形式是显著的,而隐性课程的影响方式则是隐性的;活动课程是有计划的系统的,而隐性课程一般是无具体实施计划的,是随机性的;活动课程的范围相对狭小,而隐性课程的范围则较为宽泛;活动课程以帮助学习直接经验和即时信息而存在,隐性课程则以各种有形或无形载体帮助学生“附伴学习”、“非公开性教育经验”。

其三,隐性课程不等于“无计划”课程。“计划”是课程结构的基本元素,是课程主要特征之一。完全无计划的活动是不能称之为课程的。事实上,学校园区内的各种文化设施、文化氛围都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适应学生教育的需要营造出来的,它体现着某种教育思想、教育风格,蕴涵和预示着一定的办学目的和育人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隐性课程并非没有“计划”,它仅仅没有(也不必有)如同学科课程一样的教学“计划”和授课时序,它的“计划”是一种远期教育“规划”,是总体设想,是一种处于意图性、预期性状态的“计划”。隐性课程与学科类课程(含分科课程、综合课程及活动课程)密切联系、相互作用,在培养学生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葛金国,吴玲,周元宽编著.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重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2]班华.隐性课程与个性品德形成[J].教育研究,1989(12):19-24.

[3]蔡其明.对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几点思考[J].广西民族学院报(社会科学版),1999(5):267-269.

[4]李代丽.潜在课程:内涵功能与建设[J].科教文汇,2007(2): 27.

责任编辑 朱守锂endprint

猜你喜欢
隐性课程学生社团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开发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的优势与机制研究
中国古代教育对高职院校隐性课程的启示
浅析隐性课程对中学生道德教育的影响
论小学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社团良性发展的几点认识
论创业教育对高职教育的促进作用
新媒体在高职艺术类社团中的应用研究
新时期学生社团组织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探微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