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豪
摘 要 幼儿教师是履行幼儿园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审美素养是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幼儿教师审美素养却长期为传统幼儿教师培养所忽视,其对幼儿教师和幼儿都造成消极影响。本文基于对幼儿教师审美观和审美能力的剖析,从日常生活和教学工作两个方面提出培养幼儿教师审美素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幼儿教师 审美素养 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1.037
“幼儿园教师是履行幼儿园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①《幼兒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开宗明义地对幼儿园教师的角色和身份进行了界定,即强调幼儿园教师是专业人员,需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也是未来中国幼儿园教师发展的必然方向。同时,由于其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及教育对象的独特性也决定了幼儿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像是一门艺术,幼儿教师应具备艺术家的感受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幼儿教师这一职业本质上是专家和艺术家的统一体,因此,幼儿教师的素质结构中除了应具备基本的道德要素、知识和能力要素外,更需要具备审美素养。
幼儿教师的审美素养一直是传统幼儿教师培养中颇受忽视的环节,即使最新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也并未将审美素养进行单独界定和要求,而只是将一些涉及幼儿教师审美素养的基本要求分解到对幼儿教师的各项要求之中。从2001年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到2012年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我们一方面在大力呼吁通过艺术教育等方式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一方面又在忽视对幼儿教师审美素养的专门研究,这种现象是不正常的。因此,本文拟结合幼儿教师的实际工作来具体剖析幼儿教师审美素养的本质内涵并尝试提出具体的培养建议。
1 幼儿教师审美素养的内涵
一般而言,审美素养包括审美观和审美能力两方面,幼儿教师的审美素养既由这两部分构成,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1.1 审美观
审美观本质上是人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对美、审美以及美的创造与发展等问题所持的基本观点。正确的审美观能帮助人们发现并深刻感受美,同时按照美的规律改造自身和客观世界。审美观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审美价值进行鉴赏、评价的主观标尺,它既表现为对横向美丑的判断,又表现为对纵向审美品级的鉴别。最后,审美观与审美能力互相渗透与依存,审美观主导并制约着审美能力的发展,同时又通过审美能力显现出来。②
幼儿教师的审美观既涵盖了普通意义上审美观的全部内容,又在具体的生活和工作中有不同的体现。因为幼儿教师面对的对象是具有主动性、好奇心、模仿欲等一系列心理特点的完整意义上的幼儿,所以,幼儿教师不仅会将个人的审美观无意识地渗透到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并且也会在与幼儿的双向互动中不断地塑造和修正自身的审美观。
1.2 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主要由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审美感受力是指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感知能力,包括审美感觉能力和审美直觉能力两方面。审美感知对审美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审美感知力的感官(能感受音乐美的耳朵和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是人类能够进行审美活动的基础和前提。③幼儿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审美感受力,这是开展审美教育的基本前提,在幼儿教师培养培训和考试考核中占据重要地位的艺术类课程正是为有效提升幼儿教师的审美感受力。
审美鉴赏力是指对美的对象的鉴别、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审美鉴赏力是一种比审美感受力层次更高、理性因素更多的审美能力。如果说感受美是审美的初级阶段,是感性认识阶段,那么鉴赏美就是审美的高级阶段,是理性认识阶段。审美鉴赏力需要通过审美实践来加以培养。④幼儿由于自身特点决定了其学习主要是通过直接经验和感受知觉为主,因此虽然幼儿具有感受美的能力,但需要理性参与的鉴赏美的能力却相对薄弱。这给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需要幼儿教师具有较高的审美鉴赏力,又需要幼儿教师能通过有效引导来逐步培养幼儿的审美鉴赏力。
审美创造力是指审美主体在感受美和鉴赏美的基础上创造美的能力。创造力一直是人类追求的相对较高的一种能力,在审美领域,创造美对于幼儿及幼儿教师都特别重要。儿童处在生理、心理、美感发展变化的重要时期,虽然其理性思维比较有限,但其情感流露却是自然、真诚、直率的,其审美创造活动与他们精神活动的想象与幻想密切联系。所以,培养儿童的审美创造力要特别注重在感受、认知、鉴赏美的基础上去开发他们创造美的潜能。⑤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艺术领域的两大目标主要包括“感受与欣赏”和“表现与创造”,这本质上是和人的认识能力和审美顺序相一致的。其中尤其是对幼儿自发的表现和创造的尊重和重视从侧面反映了培养幼儿审美创造力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可喜的是,每个儿童从本质上都是一个艺术家,他们有自己对周围环境和世界的感知方式、表达方式和创造方式。“儿童的一百种语言”正是对儿童这种特质的完美描述。所以,幼儿教师既需要充分了解和尊重幼儿的审美创造力,又需要在实际的教学和生活中通过双向互动来提升双方的审美创造力,这是幼儿教师审美创造力培养的特殊性所在。
2 幼儿教师审美素养的培养
对幼儿教师审美素养内涵的分析有助于我们为进一步培养其审美素养奠定坚实基础,但在如何具体培养幼儿教师的审美素养环节,我们还有必要基于幼儿教师日常生活和教学工作的特殊性进行阐释。
2.1 日常生活
幼儿教师的职业对其提出了更高的审美素养要求,所以幼儿教师必须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在正常的幼儿园教学之外,幼儿教师的日常生活是提升其审美素养的关键领域。
幼儿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中了解一些美学知识和理论。只有幼儿教师懂得了美的知识,了解各种美学对象的审美特征、审美过程等一般知识,才能在审美教育活动中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美学理论涉及到美的本质、美的基本特征、美的形态、美感的本质特征、美感心理以及对美的欣赏、判断和创造等基本问题,通过学习美学就能了解关于美和审美的一般理论,为提高审美素养提供有利条件,才能敏锐地发现社会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美,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正确地实施美育。
幼儿教师要通过积极参与艺术生活,尤其是通过掌握一种或几种艺术形式来提升自我的审美能力。因为音乐、美术等艺术既是审美的主要对象,也是开展审美教育的主要媒介。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对美的敏锐感知和欣赏绝不仅仅是艺术家的专利,只要时时留心都能处处发现美的影子。因此,作为幼儿教师更要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生活,通过掌握艺术形式、参观艺术展出、观看艺术表演等多种方式提升自我的审美能力。
幼儿教师要通过积极融入自然和社会、创造性地进行审美表达等多种方式陶冶自身的审美情感。丰富的情感是健全人格的重要因素,也是幼儿教师审美素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幼儿教师,要有美好的情感,要熱爱生活,乐观豁达,对生活中的真、善、美有执着的追求。《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对幼儿教师应具备的审美情感进行了硬性规定,如“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等。
2.2 教学工作
相对于日常生活的零散化和不可控性,通过幼儿园实际教育教学来提高幼儿教师的审美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同时,由于幼儿的可塑性大、模仿性强等特点也导致了幼儿教师在幼儿园所中的一言一行都具有很高的审美素养教育价值。因此,幼儿教师必须时刻关注自己的举手投足,身体力行地引导幼儿提升自身的审美素养。具体而言,幼儿教师可从以下几个角度提升自身的审美素养。
首先,通过持续不断的内在修炼提升自我的人格美和气质美。幼儿教师的人格魅力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因素,对幼儿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长远影响,因此,幼儿教师应该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陶冶幼儿的情操,美化幼儿的心灵。而幼儿教师的气质作为其个体人格的外化更直接地影响着幼儿审美素养的发展。幼儿园中教师备课、环境创设和实际教学等诸多环节都可以成为幼儿教师提升自我审美素养的良好契机。
其次,通过有效地实践和反思努力塑造幼儿教师的良好外在形象。幼儿教师的形象是内在精神与外在形体的完美结合。尤其是幼儿教师的外在形象会对幼儿的审美素养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中的“个人修养与行为” 领域为幼儿教师提升审美素养提供了最直接的借鉴。尤其是其中“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更是从服饰、语言、行为三个角度进行了具体而充分的论述,值得幼儿教师认真体会和积极实践。
最后,通过具体的教育活动、游戏活动和一日生活等提升幼儿教师的教学艺术。幼儿园的教学更多是以活动的方式开展,且侧重于将教育意义融入到游戏活动和一日生活中。所以,幼儿教师不仅仅要思考如何娴熟地运用综合的教学技能技巧,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具有独创性的教学实践活动,更要积极探索如何在更广阔的领域和空间内实践教学的艺术,提升自我的审美素养。值得关注的是,幼儿本身具有很高的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潜能和素养,因此,幼儿教师除了要进行充分挖掘和有效引导外,还可以通过向幼儿学习、与幼儿交流等方式提升自身的审美素养。尤其是幼儿独立创作的艺术作品中往往蕴含着极高的审美价值,通过对幼儿作品的有效分析,可使幼儿教师在更深刻理解幼儿特点的同时,提升自身的审美素养。
注释
① 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EB/OL].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127/201112/127838.html,2011-12-12.
②③④何齐宗.教师的审美素养及其本体价值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6):73-74,74,74.
⑤ 宋文翠.论儿童文学教育与儿童审美能力的培养[J].当代教育科学,2011(2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