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探究

2015-01-28 04:27邓秋菊
科教导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分层次教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思维

邓秋菊

摘 要 计算机基础是大学阶段的必修课,本文通过分析我校传统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分层次教学,计算思維的培养。通过实践表明,该方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的计算机学习能力。

关键词 分层次教学 计算思维 计算机基础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1.054

0 引言

计算机基础是一门知识性、实用性和操作性并存的基础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不仅是大学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大学生潜移默化地养成用计算思维方式解决专业问题、成为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基础性教育。①这门课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能力、知识、素质方面发挥着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它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对计算机的基本概念、计算机原理、多媒体应用技术和网络知识等有一个全面清楚的了解和认识,并能熟练掌握系统软件和办公软件的操作和应用。

1 传统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这个信息社会,计算机教学已经基本普及到中小学。目前,我国几乎所有的初中和经济较发达的城市中小学都开设有与计算机相关的课程,而且很多家庭都拥有电脑,所以对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已不再是“零起点”。②

对于不同专业,计算机水平的需求也各不相同。我校各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使用的都是同一本教程,教学内容比较单一,而且在老师授课的过程中没有突出每个专业所需的重点。这种状况越来越不适应我校各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在教学内容方面,我校一共有27个专业,对于文、理专业以及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所采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大同小异。这就使得各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区分自己本专业的重点。如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老师在讲解网络那一部分内容的时候就需要重点讲解并且多扩充一些课外的相关知识。而对于市场营销和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就需要老师在office软件操作上重点讲解。因此,计算机基础教学应根据专业的需求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2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施

2.1 分层次教学

2.1.1 如何划分学生的层次

近几年来,根据我校数据调查统计表明,可以将学生分成3个层次。第一层:熟练掌握;第二层:一般性掌握;第三层:基本不熟悉。

第一层学生,计算机基础操作相当熟悉,计算机知识接受能力很强,主要因为他们长期接触和操作计算机,再加上他们本身对计算机具有强烈的兴趣,使得他们在计算机知识及操作方面都已经远远超过了中学阶段的课程学习,甚至有些学生对于大学课程的内容都已经掌握了一部分。这个层次的学生大约占20%左右。

第二层学生,对计算机基础操作有一定的了解,能运用计算机上网和娱乐。但是对于计算机基础的一些原理性的知识不了解,操作也只停留在一些简单的事物上。而教学大纲大部分就是依据这个层次而设定的。这个层次的学生大约占65%左右。

第三层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不了解,在操作能力上也很欠缺。而这部分学生在正常课程教学过程中很难跟上老师的节奏,学起来比较吃力。这个层次的学生大约占15%左右。

2.1.2 分层次教学的实施形式

由于我校计算机基础是新生的必修课,如果将所有新生统一在一起再来分班教学,这可能不太容易实现,但可将相同专业进行分层次教学。而对于学生怎么选择自己的层次,就需要在学生刚入校时对他们进行一次摸底考试,让老师知道学生的计算机能力水平。从而可以根据分数和学生的意愿来进行分层,并确定各层次人数是适当的比例,最后按各个层次人数分班。

教师可以根据每层学生的特点对其实施针对性的教学。如果有些学生对当前所在班级教学内容掌握较好,那么就可以申请进入更高层次的班级学习。而对于基础条件本身就很好的学生,能通过学校的专项测试,可直接申请免修,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其他知识。这种动态的教学模式,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兴趣,又可以避免对于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统一教学而产生厌学情绪。

在做分层次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一定要事先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如果过分强调分层次的差别,会对学生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部分较差的学生会产生自卑心理,厌恶学习。不能让学生认为分层次教学是对他们能力的否定,要让学生知道,分层教学是为了让老师更好更有效地教学,让学生更适宜地高效学习。从学生自身的能力出发,找到他们合适的位置,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2 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是一种新颖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培养人们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李国杰院士对计算思维做过如下定义:计算思维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求解问题、设计系统和理解人类行为,它选择合适的方式陈述一个问题、对一个问题的相关方面建模,并用最有效的办法实现问题求解。大学期间通过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思维,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计算机软硬件资源来解决问题,更是培养学生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和寻求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③

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都是老师讲,学生听,这种被动的灌输方式,并不适应培养学生计算思维。在以培养计算思维为核心的前提下,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如何正确理解计算思维的实质、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和体现计算思维、如何完成教学目标,这成为教师应该深刻研究的课题。

培养计算思维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教学过程也应该是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作为主要流程,这种方式又称为任务驱动教学法。即可以通过创造情景,合理地引入任务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到最终的结果。④以计算机网络中的OSI七层结构为例,介绍在教学中如何培养计算思维。

合理引入问题。对于大部分学生只知道网络可以用来信息的交流和共享,但不知道网络是怎么进行这样操作的。所以可以给学生设想两个人彼此聊天,要将信息发送给对方,怎样来实现这样过程。那么这就涉及到几个核心问题,信息如何从发送端发出,对方怎样接受发过来的信息(互联网的结构),信息如何表达(协议),如果信息传送错误怎么解决(信息安全和容错)等问题。通过现实经历去引入问题,将抽象的网络具体化,从而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积极引导,寻求解题思路。网络是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交流,它们拥有共通的语言,那么这个语言就是计算机之间的“协议”,而协议在计算机OSI中每层都有,处理问题需要各层协议之间的相互配合,才能将信息顺利地发送给接收端,那么就需要给学生分层讲解各个协议的作用,将整个过程细化。当然这种分层和细化的方法体现了计算思维的分解思想。

解决问题,深化内容。对于每层的协议,具体的功能以及操作都是有计算机完成。接收方和发送方都是经历相同的过程,只是发送方是逐层加入協议,而接收方是逐层解析协议,最后读取信息。比如网络层就是进行端到端服务,进行路径的最优选择,通过IP协议去实现这一操作。最后可以将OSI结构和TCP/IP结构进行比较学习,引出两种体系结构现在的发展状态和应用环境。在网络层中了解了IP协议,在深入学习IP地址的相关知识。如IP地址由多少位构成?分几类?每一类的具体作用是什么?如果IP地址不够我们采取什么方法解决?这些问题的提出可以将学习内容逐步深入,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分层次教学的成果

本校自采用分层次教学以后,各专业的学生学习的兴趣明显比往届学生兴趣浓厚,而且对于知识的掌握也更扎实。通过对各层次学生的因材施教,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学生也表现出不同的效果。比如经管专业,学生对于excel的单元格和函数使用更熟练以及数据库知识的操作能力更强。而对于像网络、硬件设备就只大致掌握了它的原理和基本操作。通过分层次教学,老师能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计划,让能力相近的学生能快速掌握老师的教学内容并能让老师明确地知道学生是否真的掌握。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来制定老师的教学进度,从学生出发能很好地了解学生真正的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通过采用分层次教学以后,本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期末考试的及格率提高了15%左右。对于计算机一级考试的过级率也提高了12%左右。通过数据可以看出我校采用分层次教学以后,成效突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学习能力。

4 结语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基础课程,也是一门必修课,本文分析了传统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的教学方案:分层次教学、培养学生计算思维法。该方法在本校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学习能力,同时也提升了我校的考试及格率和过级率。

注释

① 龚昕,张浩.征服Ruby On Rails Web 开发技术详解[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② 曹课兴,思广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分级教学改革模式探析[J].榆林学院学报,2014(3).

③ 付淼.基于计算思维的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3(3).

④ 胡啸.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2013(1).

猜你喜欢
分层次教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思维
实施分层次教学,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浅谈分层次教学在技师学院Photoshop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生物分层次教学案例
云计算环境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的思索
计算机基础课程差异化教学研究
程序设计课程中计算思维和应用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民族高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公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
算法的案例教学探析
浅谈艺术专业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