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先玉 罗先豪
摘 要 在小学数学课中,有几种常见的课堂导入方法。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归纳了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七种参见方法。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导入方式 探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1.060
Abstract In elementary school math class, there are several common classroom import methods. This paper started from the teaching practice, summed up the seven methods to import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Key words primary mathematics; import ways; explore
(1)创设情境式导入。在教学中,我尝试利用学校多媒体以动画效果来创设问题情境。例如,教学《圆的面积》的导入部分,先设计一个动画,利用动画复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推导方法“数方格法”、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方法“割补法”、三角形面积推导方法“拼合法”,从而提出问题:求圆的面积应用哪一种方法呢?学生情绪高涨,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欲望,有的说用“数方格法”,有的说用“拼合法”,有的说用“割补法”,但学生通过继续观察动画却发现这三种方法都不能准确得出圆面积的大小。通过讨论,有的学生提出能不能把圆切开再拼,这样做能行吗?由此产生新的问题。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动画演示,验证了只有“切拼法”才能得出圆面积极大小的设想,使学生对圆面积公式推导的过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创设情境,把学生的心理调节到最佳状态,激发学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激发思维的热情和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思维的状态中,从而激活思维。
(2)设问式导入。小学生学习数学思维“盲点”相对较多,所谓“盲点”是在正常思维中不容易被注意到但实际运用中又往往会影响学生正确思维的问题。盲点一般不被人注意,教师应设计恰当的问题,帮助学生自己发现教学内容中的盲点。如教学“正负数认识”时,当学生明白“正数、负数”的概念后,教师提问学生“0”是什么数?有的说“0”是正数,也有的说“0”是负数。这时教师设问:什么是正数,什么是负数?学生很快就判断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就把学生容易忽视的盲点抠了出来。使学生拓展了思维的广度。
(3)以旧引新式导入。如三年级下册的“小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已经能从商品的标价牌中了解小数表示的钱数,他们的学习关键在于不理解小数的读写法,以及和整数之间的关系。所以,当我们在用商品的标价导入新课以后,就可以问:0.1元表示1角,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下面我们就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来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一问引起了学生的思考,过程比较流畅。
(4)善用学具导入法。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学不再是简单的老师教学生学的形式,我们更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常常会以小组的形式展开活动,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培养学生善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三年级下册《设计校园》教学设计,在学生学习了面积、方向与位置等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设计校园”的实践活动就能体现教材的匠心了,熟悉的环境和熟悉的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学生的收集整理能力在不自觉中提高,爱校爱生活之情也可以促发。我将学生分成8个小组,每组5个人,在明确了小组任务及分工后,给每个小组都配备了一张大白纸,尺子,彩笔,学生分小组先进行校园走访,然后结合调查校园的结果进行校园设计,当然可以上入自己的创想,最后经过小组内部的合作以及组与组之间的竞争,8个组都绘制出代表自己组的校园设计,张贴在宣传栏上,很是满足漂亮!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同学们有的做记录,有的出点子,有的动手持笔设计,你添一笔我加一笔,最后大家一起选出自己喜欢的颜色给自己的设计涂上美丽的颜色。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谦让,共同进步。
(5)故事导入。故事的魅力无可抵挡,在儿童眼中故事更是有着不可抗拒的诱惑,针对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故事内容,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能有效地调动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困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学《搭配中的学问——排列与组合》时,我运用信息技术制作了一个连贯的故事情节串,围着小刺猬、小鸡、小鸭三个好朋友去白兔家做客的事情依次展开。先是三个好朋友打两把伞的现实情境,打伞问题的呈现,接着是开密码锁的问题、握手的问题、食品搭配的问题,最后是回家路线的问题。一个接一个的情境,一个接一个的问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运用信息技术制作的这种层层递进的教学情境,极大地助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与数学思考。整节课学生都在听故事,而同时学生又在不知不觉地主动地学习知识,故事情节的发展与教学活动的发展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了一起。整节课学困生的学习兴趣都相当浓厚,注意力较平时更集中,回答问题更积极,学习热情更高,参与学习更主动。课后,作业反馈,发现学困生的正确率高了许多。
(6)设悬念式导入法。如教学“0表示没有的意义”时,我有意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启发学生参与,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以极高的热情投入新知的探求过程。上课开始,用课件播放五颜六色的气球正在徐徐上升的情景;然后拿来气球和学生一起玩放飞气球的游戏:每次放飞一个,每放一次问学生手里还有几个气球,把手中的最后一个也放飞了,手中没有气球了,还能用前面所学的5以内数来表示吗?怎么办?该用什么数字来表示呢?这样,通过安排儿童非常熟悉,非常喜爱的放飞气球的游戏,并在游戏过程中提出问题,从有与无的对比中,突出“一个也没有,用什么表示呢?”自然地将0表示没有的意义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增加了数学知识间的联系,而且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同时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
(7)游戏导入法。一年级上册《比一比》是其第二个课时的教学内容,刚入小学的学生能够正确从1数到10,但对数的认识并不多,因此在我的教学设计中,做了各式各样的若干可爱图形,一方面可以吸引才入学不久的小朋友的注意,使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另一方面使我们的教学更生动更有趣。我让学生先摆5朵红花,然后让学生在下面一个对一个地整齐地摆出蓝花,这时红花和蓝花的个数就是“同样多”,同样的操作,我在黑板上摆出3只小猪,然后在小猪的下面一个对一个的整齐摆上木头,发现有一根木头没有小猪和它对,这时木头的个数就比小猪的个数多,小猪就比木头的个数少。而在这个用图片摆一摆的过程中就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巧妙的导入对课堂教学起着凝聚、激趣、铺垫的作用。导入的方式多种多样而又异曲同工。叶圣陶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要根据导入的特点、课的类型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摸索、灵活设计科学的导入方法,让精巧的导入成为课堂教学精彩的盖头,为成功开展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朱艳芳.小学数学低年级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J].湖北教育(教学版),2005(12).
[2] 年敏.浅谈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情境创设[J].吉林教育,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