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的教学

2015-01-28 14:41
学周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品社品德与社会品德

谈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的教学

娄淑丽 (河北省石家庄栾城区柳林屯中心学区故意小学 051430)

《品德与社会》课是小学阶段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教育、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融为一体,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情感、知识和能力,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一门课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掌握,并确立道德认识的标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如何根据课程性质搞好《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呢?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些认识和体会。

回归生活 体验 激趣能力

一、回归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品社课的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让品社课回归生活,是搞好品社课教学的前提。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还处在表象阶段,感性思维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尽量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或情境,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情趣,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比如在教学《同学之间》这一课时,我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和同学之间的事例,或融洽、或误会,并说出是怎样相处或解除误会的。学生讨论得很热烈,争相发言:有的说同学帮自己辅导功课;有的说下雨的时候,同学打雨伞送他回家;有的说自己和同学发生了误会,最终通过写小纸条又和好了……这些真实又不乏真诚的例子道出了大家的心声,是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我在肯定了他们的做法的同时,又指导学生应该如何与人相处——首先要尊重他人,如此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做人要以诚为本;要向有困难的学生伸出援助之手……同样,我在教品社课的其他内容时,都会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他们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并组织一些简单有趣的活动,让学生从活动中获得切实的感受,懂得一些常识和道理,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让学生通过自身体验获得知识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启发学生,让学生多参与、多体验,不断丰富学生的内心,发展学生的心智,并有机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认识并学会区分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例如在教学《父母的疼爱》一课时,因为很多学生平时总是把父母对自己的疼爱视为享受阳光一样自然,很少去回味、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针对这种情况,我便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切身体验,把父母对自己的疼爱,用绘画、诗歌或手抄报的形式展现出来。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认识到了家长的苦心和自己以前的不懂事,并且产生了新的感悟和认识。基于平时上课的内容,我大致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着手的。

1.有目的地激发学生。教师要做学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针对某一方面的内容,对学生做出正确的指导。

2.让学生从活动中获得体验。例如通过开展“我是小摄影师”“小型辩论会”“故事大王”等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和调查的过程中,产生美妙的感受,获得新的生活体验。

3.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小学生喜欢被表扬,尤其是得到教师的夸奖后,学生会获得一种价值感。因此,教师可视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有效的激励手段让学生慢慢趋向于社会道德标准,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价值观。

4.组织讨论会,让学生收获更多的认识和感悟。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认识事情比较简单,因此教师可在适当的时机,组织一些讨论会,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不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这样,学生在教学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在教师的肯定、学生之间的竞争和激励中逐渐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品社课课堂增添了活力。

三、在社会实践中发展学生的能力

在实施思想品德的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让他们认识、理解和感悟所受的教育,并逐步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增强其参与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使学生获得新的体验和经验。在实际教学中,我是这样让学生参与实践的。

1.让学生参与模拟实践。小学生模仿能力强,我常常根据所教内容,鼓励学生依照生活里的真实物象,做出模拟表演。学生在可爱、逼真的表演中会运用所学知识,巩固教师所讲的内容,从而增加了知识技能训练,并获得了一定的情感体验。例如学生在《平安回家》一课中的表演,惟妙惟肖:有的学生扮演交警,有的表演闯红灯的叔叔……通过学生自己的设计和想象,在表演过程中他们还运用了一些交通标志,用行动体现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另外,我还利用多媒体展示了生活中缺少安全标志的岔路口,模拟了人车混杂、横穿马路的危险情境,对学生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2.让学生走出校园参与社会实践。每逢节假日,我都会组织学生以参观或走向街头展开调查的形式参与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自己的认知和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在讲《社区——我的大“家”》一节内容时,我安排学生通过调查了解社区的设施和发生的新鲜事,以培养学生热爱社区的思想感情。例如我让学生带着问题展开社区调查,问题包括:你调查的社区开展了哪些活动?说说你参与社区活动的情景?社区里有没有志愿者活动?你想做志愿者吗?想不想伸出友爱的手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等等。教师在学生活动后,要肯定学生的做法,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大胆和同学交流意见和看法。

四、品社课堂要延伸至生活和社会

完美的教学活动,会把课堂内的教学延伸到课堂外的生活中去,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了解家庭和社会生活,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

在教学《来自社会的爱》一课时,我的教学设计是这样安排的:首先,让学生认识到学校为了他们的成长付出了心血,使学生感受到学校对自己的爱,并懂得回报;其次,让学生知道除了学校和家庭,社会各界都在关心和爱护着少年儿童;最后,让学生了解国家制定的保护儿童权益的法律,并从中体会国家对少年儿童成长的关爱。

总的说来,在品社课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教学来自生活,生活即为教学”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学会感受、学会思考、学会判断、学会分析,使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生活的美好,能从生活体验中获得真正的乐趣,真正实现品德和社会的紧密相连,实现品社课教学的生活化和社会化。

[1]吴菊云.如何指导上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5(11).

[2]张征红.浅谈品德与社会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J].江苏教育研究,2007(11).

(责编 吴海婷)

猜你喜欢
品社品德与社会品德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培养爱国情怀 争当文明主人——《品社》教学中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探微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品生”、“品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爱你在心口难开
精心设计,开辟品德与社会课新天地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让生活走进品德与社会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