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史料认知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5-01-19 16:13刘文静
考试周刊 2014年95期
关键词:初中教育培养策略

刘文静

摘 要: 史料是历史的载体,是学生学习历史的桥梁和纽带。培养学生阅读史料、理解分析史料的能力既是课堂教学的要求,又是考试的能力要求。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史料认知能力,建构认识,提高教学效率,是摆在历史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文章对此课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初中教育 史料认知 培养策略

史料是历史的载体,是历史教学和科研的出发点;史料是学生学习历史的桥梁和纽带,是学生要掌握和学习的重要内容。

现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要求学生“通过收集资料、构建论据和独立思考,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产生对人类历史的认同感,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并做出自己的解释”。由此可见,新课改背景下的历史教学强调对学生史料认知能力的培养,近年来中考命题中史料类的题目所占的比重有所加大。不仅传统的材料解析题中涉及各类史料,就连单项选择题中也收集诸如图片、名人的代表性言论等史料,加强史料考察的意图十分明显。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开始重视史料教学,在每节课上穿插部分史料,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归纳能力,进而发展他们的历史思维。

史料认知能力的培养大致可以分为史料阅读、史料分析、史料综合三个阶段,基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对初一学生侧重史料阅读能力的培养,初二学生侧重史料分析能力的培养,初三学生侧重史料综合能力的培养,下面我谈谈具体做法。

一、初一年级史料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阅读是基础,看不懂材料就谈不上材料的分析、运用。初一年级学习的是中国古代史,在阅读这个环节学生最困难的是阅读古文史料。因为大部分学生本身古文的基础就不好,阅读有障碍。如果结合历史事件理解,难度可想而知。培养学生阅读古文史料,最好先从字数较少的、课本上出现的史料开始。培养策略通常是“出声思维法——猜测推理法——思维整合法”三部曲。

例如:讲到北宋时期指南针使用于航海的情况,用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这则史料时,先用“出声思维法”要求学生大声地一起朗读史料,通过朗读使学生做到口到、眼到、心到,这一环节的用意是让学生集中注意力,从字里行间感知材料的大意。因为学生或多或少都从语文科的学习中掌握了阅读文言文的方法,读过后至少对材料有了印象。为了解学生的认知程度,可先让学生说说对材料的理解。我发现学生普遍对“舟师”、“地理”、“阴晦”这几个词存在理解障碍,然后启用“猜测推理法”,也就是启发学生根据指南针的用途、已经看懂的部分进行上下文的联系思考,猜测推理出几个词的大致意思,这时,大部分学生已经能想到一些与之意思相近或相关的词,但为了使上下文意思通畅,不是所有意思相关的词都能套用进句子中,必须对用词进行甄选。启用“思维整合法”,即在头脑中找到最贴切的词,把材料文意理顺。三个步骤下来,学生基本就看懂史料了。

从这种最基本的方法训练起,慢慢开始补充贴近课本的课外史料补充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认知能力,扩大知识面。

二、初二年级史料分析能力的培养策略

分析是在认读的基础上,对相关史料的内在联系和内在意义的进一步认知。它不仅要求学生读懂史料,还要求学生尽可能地挖掘出史料的有效信息,即史料的出处、史料中的关键词和最能体现史料基本思想的语句,而且要求学生通过史料揭示出史料表象背后所隐含的深刻内涵。为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我们教给学生分析史料的四步骤:

1.认读史料,弄清史料所述何事。

2.提取史料的有效信息,即了解史料的出处,找出史料的关键词,以及从史料所涉及的时间、人物和其他的信息判断史料所述事件所属的历史阶段。

3.概括史料表述的中心思想,获取相关史料所涉及的历史阶段特征、背景信息、突出特点等内涵信息。

4.回扣教材,把史料放回相应历史环境中,比较史料与教材相关史实在叙述、观点、评价等方面的联系与异同;再根据问题,对史料的有效信息进行筛选和利用,完成问题的解答。

以下面这则材料为例:

“……我无以自强,则并效尤于彼,分西人之利薮……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李鸿章”

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史料,明确史料所讲述的是“向西方学习”的相关内容。

其次,让学生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并做好标记。教师进一步核对。经核对,找出的关键词句有“文武制度”“火器万不能及”“外国利器”,特别注意史料涉及的人物是“李鸿章”。大约判断出所属的历史阶段是晚清洋务运动时期。

再次,概括出史料的中心思想,即“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技术”。

最后,把材料回扣教材,放回到“洋务运动”这一章节。回忆教材的表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把史料与教材相联系比较,找出二者相关史实在叙述、观点等方面的相同点,再回看材料就能很轻松地理解材料,从而顺利完成相关问题的解答。

三、初三年级史料综合能力的培养策略

综合的任务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把各个方面按其内在联系有机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中考历史材料题的最后一问,往往是“综合两则材料,谈谈你对……的认识”,它要求学生认识本质、总结规律,建立抽象思维结构。这种能力是学生最欠缺的。在实践中我们试图找到一些有效方法弥补不足。

我们的实践方法是四步走:“通读材料——串联关键信息——概括主题——抽象认识”。例如:

材料一:……马尾造船厂(1866年)开始修建的26年前,危机从海上而来。1840年6月,集结在澳门沿海之外的英国舰船,出发北上,入侵中国。此后两年中,清政府屡战屡败,最终被迫议和……历史学家称这场战争为“鸦片战争”,古老中国以这样的方式,开始了自己的近代历史。

材料二:15世纪末,欧洲的航海家们开始征服海洋。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和贪婪掠夺,世界逐渐连接在一起,从此,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孤立于世界之外而存在。

——以上材料均摘自《复兴之路》

第一步,要求学生通读材料,分别概括出二则材料的中心意思。如材料一的中心意思是“清末海防危机”;材料二的中心意思是“海洋扩张,促使世界连为一体”。

第二步,要求学生串联两则材料,得出关键信息。经对比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海洋”是关键词。

第三步,结合关键词,概括材料的共同主题。这一步比较难,我们要求学生必须以关键词为依托,重新审视材料。经过提醒,学生不难发现,材料一主要讲述海洋带来的危机,材料二主要讲述海洋带来的机遇。综合认知,两则材料的共同主题就出现了,即“海洋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第四步,结合主题,形成抽象认知。既然海洋如此重要,会给我们带来机遇,也会带来挑战,我们就要重视海洋问题,重视国家的海防建设;或以海洋为纽带,加强与各国的联系,充分融入当今世界。

四个步骤下来,就能轻松完成相关问题的解答。

四、选取史料培养认知的注意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选取什么样的史料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有一定的讲究。

1.选取长短适宜的史料。

过短的史料无法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思维空间,即无法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探索事物所需要的背景资料;学生所需的答案就罗列于史料中,学生不需要思考就能获得答案,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形成。运用过长的史料,学生阅读所需时间长,直接影响历史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在历史实践中,我认为史料的长度在70~200字是最适宜的,低于50字或高于250字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都是不利的。

2.选取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史料。

据最接近区域原理,史料的文字难度应设定在略高于学生的实际水平上,对于现在的初中生而言,其文言文的水平是不敢恭维的,直接让其阅读《史记》、《资治通鉴》等史学名著是不可能的。正确的方法,应当把史料的文字难度设定在让他们基本能读懂史料大意的程度。这既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史料的兴趣,又有助于培养其创新思维。

3.选取相关度高的史料

所谓相关度,是指在教学中所运用的史料必须围绕本课的重点与难点,唯有如此,才能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又圆满完成本课教学任务。

猜你喜欢
初中教育培养策略
体验式教学在初中体育课的应用研究
初中阶段留守儿童安全感的特点及弹性发展研究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管理类本科生就业能力构成分析及培养策略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