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措施

2016-12-02 12:46陈文正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33期
关键词:初中教育解题能力数学教学

陈文正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解题的过程中,就是对数学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如果简单地采用知识传递的教学方式,很显然无法对学生的解题能力给予有效培养。本文主要是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措施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教育 数学教学 解题能力

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要具备独立的思维能力和思考能力,此时,学生对事物的认知是发散的,对问题的探究是具有创造性的。学生只有运用逻辑思维方式,才能够将数学问题正确地解答出来。可见,要学好数学,具备解题能力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关键。

一、引导学生对数学概念加以深化理解

学好初中数学,概念是基础。学生只有正确的理解数学概念,才能够对将原理性的数学概念灵活地运用于数学解题中。数学解题需要运用逻辑思维将数学的公理、定理、数学公式以及数学法则等能灵活运用。事实上,数学的公理、定理、数学公式以及数学法则等都是基于数学概念演绎而来的。要提高初中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就要引导学生对数学概念加以充分掌握,并能够从数学概念的角度出发对数学表达式加以利用,运用数学思想理解问题,利用数学方法将数量之间所存在的内在关系建立起来,从而寻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数学的学习具有经验性,只有不断地解题,通过解题深化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从数学概念中提炼数学思想而应用于数学解题中,经过不断地练习,才能够提高数学解题能力[1]。所以,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注重数学概念的讲解,以使学生建立数学思维模式,并运用数学的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如,湘教版七年级数学教学中,不等式是主要的教学内容。要对不等式的数学题得出准确的答案,就要对不等式的概念加以充分理解。数学教师在讲解不等式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对相关的概念加以充分理解,目的在于对直观上相似而事实上存在着很大差别的不等式符号加以准确辨别。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数轴,学生可以通过数轴的直观效果配合适当的语言描述的方法,就可以对各种不等式符号的涵义正确领会。如“<” 和“ ≤ ”就可以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学生通过观察,就能够明确两者之间的差别。

二、根据数学题所给出的条件对题目进行分析

初中学生的解题能力有所提高,就意味着学生已经对数学解题建立了正确的认知,即要从数学问题的角度出发对已知的条件加以充分利用,通过分析已知条件,对数学题的知识考察意图有所了解,之后学生就会对数学题的知识点加以定位。数学题的已知条件事实上就是各种暗示,如果初中学生能够对已知条件正确解读,就能够从已知条件逐步地推出数学题的结论。在已知条件中还会存在隐含的解题信息,当学生对这些信息准确分析后,就可以明确数学题的要求以及所需要证明的内容。逐渐地,初中学生的解题思路就会明晰,并能够快速地得出答案。比如,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中,代数和几何虽然是分开教学的两个科目,但都属于数学范畴,代数的主要讲解内容是“数”,几何主要讲解的内容是“形”。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将两者融合,让学生有能力运用几何图形解决代数问题,由于几何图形视觉上较为直观,运用图形理解代数中数的问题,就很容易寻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切入点[2]。当初中学生在解决几何问题的时候,可以通过数与图形之间的关联性而对数学题目的含义加以明确,从而运用数的计算方式将几何问题解答出来。随着学生的数学思维不断扩展,解题能力也会增强。

比如,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中有关于三角形相似性的教学内容。由于数学题中除了给出直接的条件之外,还需要挖掘隐含的条件,否则在解题中就会陷入到困境中,当然也无法正确地解决问题。通常如果关于三角形的问题中,已经给出了两条边的条件,如果在其中的一条边上设定一个点而做出一个边,使这个三角形与另一个三角形存在着相似性,问题:在设定的点上所做出的边长是多少?要正确地解答这个问题,就要认识到两个三角形存在一个公共角,这是相似三角形的一个性质,也是给出条件中所隐含的条件。随之,这个数学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三、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初中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通常都是接受教师的指导,包括数学解题也需要应用固有的概念、公式和定理才能够得出答案。为了让学生在数学解题中扩展思路,就要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回答问题而寻找到解题思路。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在提出问题的时候要具有一定的技巧性,不仅要发挥起解题思路的引导作用,而且还要激发学生调动发散思维,以做到一题多解。数学教师针对数学问题而从中提炼出具有引导性的问题的时候,要做到问题新颖而且各个问题都具有连续性,以使得学生的数学解题思路不断延续[3]。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会从自我掌握的知识出发以解决问题为目标而不断地探索,并不断地对数学产生兴趣。教师在提出问题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针对自己不解的问题也大胆地提出来,并要对解决数学问题充满自信。比如,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中有关于平行四边形方面的内容,教师可以针对相关理论在课下与学生探讨桌子腿活动了为什么会左右摇晃的问题。当桌子在摇晃的过程中,就会产生平行四边形。通过学生身边的实际例子对数学知识形象表达,有助于让学生记忆深刻,同时还可以开拓解题思路。

总结

综上所述,数学是初中阶段的基础学科。初中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成绩,不仅要能够对数学基础知识以充分掌握,还要能够灵活运用数学解题技巧。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采用引导的教学方式并结合实践教学帮助学生打开数学解题思路。

参考文献

[1]林锦泉.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34):85-86.

[2]何步前.简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策略[J].理科考试研究(数学版),2016(07):18-18.

[3]赵永斌.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体会[J].学周刊,2014(17):154-154.

猜你喜欢
初中教育解题能力数学教学
“学生错误”之我见
初中数学“圆”教学浅析
体验式教学在初中体育课的应用研究
初中阶段留守儿童安全感的特点及弹性发展研究
浅谈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