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条军规》: 海勒诠释的荒诞世界

2015-01-19 11:30张丽宾
考试周刊 2014年95期
关键词:第二十二条军规海勒军规

张丽宾

一、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兴起的小说流派,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西方文坛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一流派的作家突出描写人物周围世界的荒谬和社会对个人的压迫。他们用放大镜和哈哈镜把这种荒谬和压迫加以放大、扭曲、变形,变得更加荒诞不经、滑稽可笑,更加反常无理、丑恶可憎,其中寄托他们无可奈何的悲观和痛苦心情。因此,有人把黑色幽默称之为“绞刑架下的幽默”或“大难临头时的幽默”。

黑色幽默深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它的主要内容在于表现世界的荒谬。不同的是黑色幽默作家更加消极悲观,他们否定个人选择积极行动的可能性。面对荒诞,唯一可做的事仅仅是玩世不恭地发出无可奈何的苦笑,以便暂时舒缓痛苦不堪的心情。正因为他们以幽默的人生态度与惨淡的现实拉开了距离,所以一改以往荒诞文学作家的惊愕、困惑、愤懑的心态,而把荒诞当做一种合理的存在,然后从容地描绘,在绝境中保持心理平衡。

黑色幽默素有“荒诞小说”之称,采用荒诞形式表现荒诞的内容。作家抛弃传统小说的叙事原则,打破一般语法规则,采用夸张、悖论、反讽的手法和克制性冷漠的叙述进行创作。场景奇异超常、情节散乱怪诞、人物滑稽可笑、语言睿智尖刻,以喜写悲,成绩斐然。

二、黑色幽默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表现

约瑟夫·海勒是美国黑色幽默派及荒诞派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取材于现实生活,通过艺术的哈哈镜和放大镜,反映美国社会生活的若干侧面,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以荒诞的形式,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示一个充满自私、贪婪、虚伪、欺骗、专横、残忍、淫乱和疯狂的现实生活,被誉为当代美国文学的经典作品,是美国黑色幽默文学的代表作。本书主人公约赛连就生活在这个战争不断怪物旋转的光怪陆离的世界里。主人公约翰”尤萨林上尉”﹙Captain John Yossarian﹚是美国陆军第27航空队B-25轰炸机上的一名领航员兼投弹手,他满怀拯救正义的热忱投入战争,立下战功,被提升为上尉。然而慢慢地,他在和周围凶险环境的冲突中,亲眼目睹了种种虚妄、荒诞、疯狂、残酷的现象后,领悟到自己受骗了。他变严肃诚挚为玩世不恭,从热爱战争变为厌恶战争。他不想升官发财,也不愿无谓牺牲,只渴望保住性命。根据司令部规定,完成25次战斗飞行的人就有权申请回国,但必须得到长官的批准。当尤萨林完成32次任务时,联队长卡思卡特上校已经把指标提高到40次了。等他飞完44次,上校又改成50次。当他飞完51次,满以为马上就能回国了,定额又提高到了60次。因为第二十二条军规规定,军人必须服从命令,即使上校违反了司令部的规定,在他飞完规定次数后还叫他飞,但他也得去,否则他就犯下违抗命令的罪行。所以无论他飞满多少次,上校总可以继续增加定额,而他却不得违抗命令。如此反复,永无休止。官兵们的精神已近乎崩溃,可谁也不可能停飞。于是他逃进医院装病,军医说他是“在白费时间”,他“当场就决定发起疯来”,因为根据条例,精神失常的人是不准上天飞行的,但只能由他本人提出申请。一个人在面临真正的危险时却担心自身安全,就证明他神志清醒。于是就产生了如下逻辑:如果你疯了,只要你申请就允许你停飞。可你一旦提出申请,就证明你不是疯子,还得接着飞。最后,尤萨林终于明白:“这里面只有一个圈套……就是第二十二条军规。”

这也是作者写在小说扉页上的一句话。

“我敢打赌,它根本就不存在”。尽管他确信无疑,可有什么用呢?问题在于每个人都认为它存在。更糟糕的是它没有实实在在的内容或条文可以让人们嘲笑、驳斥、指责、批评、攻击、修正、憎恨、谩骂、啐唾沫、撕成碎片、踩在脚下或者烧成灰烬。

主人公尤萨林被世事的反常折磨成了一个怀疑狂、一个不可知论者和虚无主义者。尤萨林害怕的不是上帝,反而那条“军规”常常使他毛骨悚然,惶惶不可终日。它是死的阴影,像巨石一般悬挂在人们的头顶上,随时落下,威胁着人的生命。面对自然的打击,人们往往肃然起敬。在强大的自然面前,人们尽管做出巨大的努力但不得不自愧弗如。然而尤萨林敢与之抗衡的并非是来自自然的威力,而是人类自己的罪孽。它同样凌驾于任何个人之上,肆无忌惮地逼人就范。

在海勒的世界里,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神秘的代名词,象征了一种具有超自然的、能操纵人类命运的神秘力量。这里既有现代官僚机器的异己力量,又包含某些神秘,即海勒自己感到的不可捉摸、无力把握的异己力量。对于海勒来说,美国政府只是一个穷兵黩武、对外进行侵略扩张的军事官僚集团。这样的集团无论对国内百姓还是对海外士兵都实行严密的控制,谁也摆脱不了那如同魔力般军规的约束。可见,第二十二条军规造成的意境明显带有超验的、永恒的色彩。

面对二战后美国社会的种种变化,海勒觉得既然世界已经变样,充满了荒谬与丑恶,就像发了疯似的,毫无理性可言。过去那种充满理性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已难以表现当今世界的荒谬图景。他认为要想反映荒谬、丑恶、变幻莫测、不可认知的周围世界,必须使用一种与之相适应的荒谬、晦涩的笔法,采用寓言式夸张写法。

《第二十二条军规》之所以能一鸣惊人,成为“经典作品”,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作者在艺术技巧上的创新。在这部作品中,海勒摒弃了现实主义的传统手法,一方面采用了“反小说”的叙事结构,有意用外观散乱的结构显示他描述的现实世界的荒谬和混乱,只用叙述、谈话、回忆组接事件、情节和人物,另一方面用丰富的想象力使事件和人物极度变形,一件件、一个个都变得反常、荒诞、滑稽、可笑,描绘出一幅幅荒诞不经的图像以博得读者的凄然一笑,并且让人在哭笑中回味、思索。作者还充分运用象征手段传达自己对世界、对人生、对事物的看法,其中寓有深刻的哲理思考,正如有的论者指出的那样,这部作品“看来胡搅蛮缠,其实充满哲理,因为只有高度理性的人才能充分注意到事物隐含的非理性成分”。本书的语言极有风采,充分显示了黑色幽默文学的语言特点。用故作庄重的语调描述滑稽怪诞的事物,用插科打诨的文字表达严肃深邃的哲理,用幽默嘲讽的语言诉说沉重绝望的境遇,用冷漠戏谑的口气讲述悲惨痛苦的事件,当然本书也存在寻求噱头和繁复冗长的缺点。

海勒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说过:“我要让人们先开怀大笑,然后回过头去以恐惧的心理回顾他们所笑过的一切。”看来,这是《第二十二条军舰》一个很好的注脚。

《第二十二条军规》虽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空军一个飞行大队为题材,但实际上并没有具体描述战争。本书的要旨正如作者自己说过的那样,“在《第二十二条军规》里,我并不对战争感兴趣,我感兴趣的是官僚权力结构中的个人关系”。它只是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残暴和专横的象征,是灭绝人性的官僚体制,是捉弄人和摧残人的乖戾力量。它虽然显得滑稽可笑,但令人绝望害怕,使你永远无法摆脱、无法逾越。它永远对,你永远错,它总是有理,你总是无理。海勒认为,战争是不道德的,也是荒谬的,只能制造混乱,腐蚀人心,使人失去尊严,只能让卡思卡特、谢司科普夫之流飞黄腾达,迈洛之流名利双收。在他看来,战争也罢,官僚体制也罢,全是人在作祟,是人类本身的问题。海勒的创作基点是人道主义,在本书中着重抨击的是“有组织的混乱”和“制度化了的疯狂”。

《第二十二条军规》中人物众多,但大多根据作者的意念突出其性格的某一侧面,甚至夸大到漫画式、动画式程度,而有的则是象征性的。如卡思卡特着重表现了官僚体制的专横无理,迈洛着重表现了资产阶级的唯利是图,谢司科普夫着重表现的是军事机器残害个性。就连本书主人公尤索林,重点描写的也在于他的自我意识觉醒。尤索林是个被大人物们任意摆布的“小人物”,是个荒诞社会的受害者。他有同情心、是非感和正义感,他曾愤慨地指出:“只消看一看,我就看见人们拼命地捞钱。我看不见天堂,看不见圣者,也看不见天使。我只看见人们利用每一种正直的冲动,利用每一出人类的悲剧捞钱。”可是在这个疯狂的世界里,他由于正直、善良,反被人看成疯子。他深感对这样一个“世界”无能为力,逐渐意识到只能靠自己选择一条求生之路,并最终逃往一个理想化的和平国家——瑞典,完成“英雄化”过程,成为一名“反英雄”。

猜你喜欢
第二十二条军规海勒军规
偏见
海勒妙释“偏见”
海勒妙释“偏见”
不可不知的64条“象棋军规”
关于《第二十二条军规》中黑色幽默背景的解读
不可不知地64条“象棋军规”
约瑟夫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荒诞艺术
从创伤视角解读《第二十二条军规》
《等待戈多》与《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上帝意象
从《第二十二条军规》看黑色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