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旭
[摘 要] 在以信息个性化为特征的后信息时代,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和教育资源应运而生。本文将微课程的研究放在后信息时代背景下,分析信息技术给教育传媒带来的新挑战,阐述微课程发展和应用的现状,探讨其对教育教学带来的变革,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为微课程的完善和持续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后信息时代;微课程;教学模式;现状;展望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4)03-0043-04
0 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智能移动终端的发展,人类已经迈向信息高度个性化的“后信息时代”。在这个时代,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新型的教学模式——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教学模式。近年来,随着可汗学院(Khan Academy)、TED机构、MOOC(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以及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等的出现和盛行,“微课程”这一教学新模式在全球范围兴起并迅速发展,引起了教育教学的大变革。
1 背景分析:后信息时代对教育传媒的挑战
1.1 后信息时代及其特征
后信息时代(Post-information Age)的概念,最早在1995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尼葛洛庞帝教授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提出,是基于信息时代定义的新概念,又被称为比特时代或数字化时代。2000 年,美国前国家公共服务署首席信息官托马斯巴克霍尔兹(Thomas Buckholtz)出版了《明天的面孔:信息水平开启后信息时代的钥匙》一书,标志着人类已经迈向“后信息时代”。
如果说信息时代是电脑的时代,那么以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为标志的后信息时代则是一个包括信息在内的所有产品都高度个性化的时代。尼葛洛庞帝曾说“在后信息时代中,大众传播的受众往往只是单独一人。所有商品都可以订购,信息变得极端个人化”[1]。其指出了后信息时代的根本特征——“信息个性化”(Information Personalization),即实现了“真正的个人化”,每个人的利益都将得到最优化、最多元的实现。在这样一个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强调个性化的时代,“无处不在的技术和网络已成为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时随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和工作方式”[2]。这种“无处不在”的网络技术,让人们获取信息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信息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及任何人之间流动,实现最大限度的共享。这场信息技术的革命已经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方式。
1.2 后信息时代给教育传媒带来的新挑战
科技与文化的结合,改变着信息传播的方式;科技与教育的结合,改变着教育的理念和学习方式。后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引起了传媒方式的变革,也给我国的教育理念、教育与学习模式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1)传媒方式的转型。进入后信息时代,数字化媒体已将人类带入了“新媒体”的应用和体验中。传统媒体开始转型,形式多样的新媒体正在不断地诞生和发展。电信、媒体与信息技术三大产业的融合(“三网融合”)意味着以网络、电视、手机为主体的个性化传媒方式已经普及。传媒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也逐步成为趋势,对教育传媒提出了新挑战。
2)教育信息化理念的转向。教育部于2012年出台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指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是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抉择。这标志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理念的转向,已经进入到了教育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的应用阶段。
3)教育模式与学习模式的变革。一方面,在信息技术革命下产生的“虚拟大学”、“开放大学”将冲破学校教育的传统,引起教育模式的变革。无处不在的网络技术让教育不再受到时空的限制,学校的“围墙”将被冲破,校园界限变得模糊;另一方面,教育传媒的变化引起了学习模式的改变,要求学习者变被动式学习为个别化、主动式学习。教师的职能转变为辅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凸显。
2 现状透视:微课程应运而生
微课程的应运而生正是后信息时代下教育传媒的创新,其具有时代发展的必然性。
2.1 微课程的兴起与发展
1)微课程的兴起。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无线网络的日益普及,以及移动终端的日渐盛行,人们对于学习形式的多样化、学习内容的个性化的呼声越来越高,远程学习、在线学习以及移动学习成为当下流行的学习方式,微课程正是满足学习者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需求下出现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微课程(Micro-lecture)的概念最早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于2008年提出,是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针对某专题的一系列学习内容和教学活动的总和,其中学习内容是以时长在10分钟内的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微课程的“微”体现在单独讲解一个知识点,如学科知识点、疑难问题、实验操作等,其最大的特点是短、小、精、悍,“微课的‘短小精悍很好地解决了学习者的问题,把教材内容进行碎片化、情景化、重组整合,把复杂的教学内容制作成可融合于课堂、可移动地服务于开放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视频单元”[3],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课程开发的一种新趋势。
2)微课程的发展。国外对微课程的探索和应用较早。新加坡教育部于1998 年实施的 Micro Lessons项目涉及多门课程,主要目的是培训教师可以构建微型课程。2008 年戴维彭罗斯首创了“一分钟的微视频”的微课程,其核心理念是要求教师把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地联系起来,以产生一种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创立的可汗学院(Khan Academy)利用网络视频向世界各地的网络学习者进行免费授课,获得了极大的认可。2006年以来TED(Technology, Entertainment,Design)机构以其独特的发展模式和全新的共享理念,成为全球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成功案例。2012年从美国高等教育界掀起的MOOC(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风潮、通过简短视频重构学习过程的“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教学模式,使得微课程迅速发展并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我国对微课程较早进行关注的是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铁生老师,他于2011年在国内率先提出了“微课”的概念,认为“微课”是“微型教学视频课例”的简称,而“微课程”是“微课”的高级阶段或发展趋势[4]。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李玉平老师率先带领中小学一线教师进行微课程的开发和设计,为基础教育中的微课程教学和研究起到引领作用。2011年4月,广东佛山市开展了“佛山市中小学优秀微课作品展播”,引发了国内微课程热潮。2012年9月,教育部面向全国中小学举行微课程作品征集评选大赛,12月,举办首届全国高校微课程教学比赛。2012年12月,华南师范大学与凤凰卫视联合发布“凤凰微课”移动学习客户端,将微课程从课堂扩展到社会大众,完成了微课程从学校到社会的全面覆盖。
2.2 微课程给教育教学带来的变革
作为顺应了后信息时代发展潮流的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教育资源,微课程对传统课程起到了颠覆和优化作用,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循环利用,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也极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对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较大影响。
1)颠覆和优化了传统课堂。传统课堂的教学过程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即教师课堂讲授、演示;学生课后复习、作业。以“翻转课堂”为代表的微课程教学模式颠覆了这种“教师讲授+学生作业”的传统教学过程,把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学生利用视频课外自学的学习方式,课堂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师生讨论互动、教师点评学生的学习任务来共同完成教学活动。课堂教学模式从单项灌输型转向互动反馈型,学生的学习潜力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和提高。
2)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循环利用。在教育信息化过去的发展历程中,课堂实录式的视频资源无法满足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并且由于网速和带宽的原因,教育资源在建设和应用过程中的浪费极大。微课程的出现克服了这一难题。由于教学时间短、资源容量小、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使得微课程非常适合在网络环境下,借助计算机终端和移动终端(包括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进行碎片化学习。同时,微课程资源中形象直观的图形图像、动画、微视频等资源能够进行反复的演示,极大地提高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循环利用。
3)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微课程是教学思考与教育技术的结合体,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积极作用,“微课适用于教师备课、 课堂教学以及教学反思等三个环节,在观看自己或学习借鉴他人的微课中,促进自身专业发展”[5]。首先,教师制作微课程的过程就是一个微研究过程,通过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制作成微视频,不仅促进了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和研究能力,也提高了其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其次,微课程对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颠覆让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发生转换,由以往课堂的主导者转变为学生建构概念的帮助者,传统“师本位”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学本位”的教学模式,顺应了新课改的发展;再次,微课程也是一种新型的研修方式,教师通过微课程进行听课评课、开展教研活动,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这种“研究-实践-反思-再研究-再实践-再反思”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6],成为一种新的校本研修方式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4)变革学生的学习模式。对学生而言,一方面,微课程的知识体系能为之提供超出教学内容的更多的教学资源,不仅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也能让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是传统课堂学习的拓展和补充。另一方面,通过课前微课程的自主学习,课堂上学生的角色不再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他们在教师的辅助下,参与课堂活动、解决问题,成为了教学活动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和知识的建构者,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模式。
3 走向未来:适应未来教育的微课程范式
随着后信息时代教育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以及开放教育的不断深入,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微课程适应了未来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具有极大的后续补充和开发潜力,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3.1 微课程应用前景展望
目前微课程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已初见成效。2001年麻省理工学院微型视频课程实施OCW(Open Course Ware)计划,在高等教育领域掀起了基于微型教学视频的公开课热潮;2005年苹果公司推出面向大学的视频课程 iTunes U频道,开启了大学视频公开课的先河;2012年由美国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开发的Edx、Coursera、Udacity三大在线平台,更是引发了一场MOOC风暴。视频公开课和大规模在线课程的不断涌现,将成为微课程未来的发展趋势。
我国的微课程应用也在高等教育尤其是中小学基础教育中积极开展起来。近两年教育部将重点打造微课程,首批“微课”视频将覆盖高中语文、数学、外语等9门学科;广州佛山关于微课程的研究项目被确定为国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沈阳市计划开展网络“微课程”模式,并制定相应的建设标准;扬州市将微课程建设作为2014年度教研创新重点项目;上海市虹口区某小学的“电子书包”项目为微课程提供了极大的可操作平台。此外,在继续教育、成人教育领域,微课程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微课程不仅是一种教学资源,同时也是一种社会资源。在未来社会中,微课程应用的深度和广度还可以进一步拓展,逐步由学校向社区教育、企业培训等领域拓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全面覆盖,基于微课程的在线学习、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程也将如同微博、微信、微电影一样,广泛地影响人们的学习和工作。
3.2 推动微课程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虽然我国教育领域在微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还处于探索阶段,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不少人对微课程的认识存在误区,片面地将微课程等同于微视频;一些教师在设计微课程时没有凸显“微”的特点,容易步入选题过大的误区,导致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能说清问题;大部分微课程仅停留在课堂实录的单一形式,诸如软件制作、动画设计等手段使用较少;一些微课程出现在线播放不流畅、声画不清晰等现象,技术支持不够,制作质量不高。为了使微课程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在未来的教育乃至社会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有必要对微课程的发展进行积极思考并提出建议。
1)把握好“微”与“全”的关系。微课程的“微”,体现在其课程时间短、知识点小、内容精致等方面,就一个知识点而言,它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绝不是缩短的视频或是切割的视频。因此,教师在设计微课程时应该树立4种观念:时间观念、内容观念、结构观念和语言观念[7],从时间上、内容上、结构上以及知识上正确处理“微”与“全”的关系,确保微课程的完整性。
2)加强微课程开发技术,提高微课程内容质量。有关学者向国内首届中小学微课程大赛的参赛教师发出的调查问卷显示,有接近90%的教师认为微课程的核心仍然是内容。一方面,从内容上,教师应充分准备、精心设计,将高质量的教学内容作为微课程的立足之本;另一方面,在技术层面,设计者要通过视频拍摄、软件制作、动画、短片等方式提高微课程的艺术效果及创新性,对设计者的技术要求很高。这就需要以技术专家为引领,加强教师和设计者的技术培训,提高微课程的开发技术。
3)搭建微课程共建共享资源平台。目前微课程在我国的使用主要还是以学校或教师的个人应用为主,随意性大,指导性不强,缺乏沟通交流的共享平台。微课程的共建共享,涉及政策调控、管理服务、规范标准、质量监控以及激励机制等5个方面[8]。其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立体化的工程。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已经意识到建立这一共享平台的重要性并开始着手建设。2013年11月,由中国教育学会、全国高等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中国学习与发展联席会联合推动的2013全国微课程基础标准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三方联合发起成立“微课程资源共建共享联盟”,旨在建立一套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和微课程使用率的可持续运作机制。微课程共建共享资源平台的建设和完善需要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
4 结束语
如果说微博、微信、微电影将人们的生活和娱乐带进了“微时代”,那么微课程则开启了教育的“微时代”。作为后信息时代新型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模式,微课程对教育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尼葛洛庞帝.后信息时代[J].创新科技,2005,(8):42-43.
[2]姜锡山.后信息时代畅想[J].中国科技投资,2006,(3): 9-11.
[3]胡铁生.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1.
[4]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5]胡铁生.中小学优质“微课”资源开发的区域实践与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1):65-69.
[6]马朝宏.微课程:教师成长新途径[EB/OL].(2012-11-11)[2014-03-21].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40800b01017799.html.
[7]曹周天.微课程制作要树立四种观念[EB/OL].(2013-11-06)[2014-03-21].http://www.jyb.cn/Teaching/jxyj/201311/t20131106_558508.html.
[8]胡小勇.跨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协同共建与有效应用的机制与途径[J].中国电化教育,2010,(3):6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