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岩岩 周伊玲
【摘 要】本文探讨了在大四学生中采用参与式教学的心得体会以及应该注意的相关问题,研究表明在大四学生中采用参与式教学是一种好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推行素质教育。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体会
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行素质教育,即高等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播知识,更重要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培养开拓性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这就需要高校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变“口授”与“耳受”的教学模式,确定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进行教学改革。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人格和个性,重视他们的情感和意见,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建设性和选择性,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奠定基础。
一、不同教学模式的利弊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板书,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扔笔记。整个过程中学生思维大多围绕教师转动,不断重复理解老师课堂所讲解内容。这种“灌输式”和“填鸭式”的教育,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接受作用,而导致学生一味被动接受老师所传授的内容。学生知识面窄,学习兴趣低,被动接受性强,学习内容记忆并不深刻。学习目的明显被弱化为单纯应付考试。考前复习就不停的背笔记,考了就扔,考了就忘。因此有可能会出现有些平时上课认真听讲,记笔记的学生考试成绩反而不如临考时会背诵笔记的学生。显然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培养出创新性人才。早在五十年代已经提倡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毫无疑问“启发式”与“填鸭式”教学模式相比,有更多的优势。如: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所学的知识更加扎实和稳固。很多教师采用了不同程度的启发式教学也都取得了较好效果。
然而今天进入了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和新经济时代,学校更强调素质教育,要培养更多具有良好的开拓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这样“启发式”教学方式就“捉膝见肘”了。“启发式”教学的局限性在于教师的任务仍然是教,是传授知识,学生的任务仍然是学,是接受知识。虽然采用“启发式”教学,使学生学的更深、更好,但是并没有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定位。
而“参与式”教学即“合作式”教学或“协作式”教学。相对于“布道式”教学而言,它要求给学生自由思考、运用自己理智的时间;给予学生安排学习进程的权力,教师要评价学生,学生也要评价教师;除班级教学外,更多地采用小组教学、课堂讨论、个别化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主要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主要属于学生,学生可以主动的对讲课的内容加以选择,可以通过讨论的形式参与到课堂中,自己分析、思考得到问题的结论,甚至可以主动的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如:授课、课后辅导、批改作业等,而非被动的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
二、参与式教学的心得与体会
大四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他们即将毕业离开学校,所面临的就业压力让他们的心思游离于课堂之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要,不能提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如何调动大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协调好学生学习与就业压力的关系,是每个教授大四课程的老师所必须思索的问题。
针对大四学生在毕业阶段的一些特殊情况,对在大四专业课《科技写作》的教学中尝试采用“参与式”教学模式。表明在大四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实施“参与式”教学模式能取得较好的课堂效果。
1. 学生的自觉性和自主性增加
采用“参与式”方式,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学习,由于兴趣的驱动作用,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学生普遍认为学习是一个轻松、自由的过程,感觉快乐,在过程中不经意间就能学到很多相关学科知识点。如在学生中采用“参与式”教学后,学生课堂出勤率明显增加。
2.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分析和思维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思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位置。由于大四学生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对于对个人职业发展如:找工作或考研究生的准备,普遍学习时间紧张。因此即使在课堂,大部分学生对老师的授课,通常也仅选择性听取感兴趣的内容,其他时间均用于看课本或别的专业书等。老师提问才会强迫学生稍加思考。一般认为老师的课堂授课内容即权威和真理。自己的思考结果如产生不一致,仍然以老师为主。不断通过自己的主观强迫记忆加深对结果的接受和认知程度。教学过程中,学生因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参与程度低下,直接影响到其分析和思维能力缺乏充分锻炼。而参与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位置。主动选择学习内容,主动决定学习进程和方式,主动提出问题,主动回答问题,并主动解决问题。因此学生由最开始的被迫思考,到后来形成自发自觉主动的思考习惯。一方面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得到锻炼,另一方面也可充分锻炼其发散思维的能力。比如在讲授《科技写作》课程中科技论文"结果与分析"部分的写作方法和过程。鼓励学生主动对自己平常实验课程中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描述,注明理由或原因,整理成文字。再引导学生一起深入探讨,科学研究过程中具体实验数据的分析和选择,以及所得实验结果,实验现象原因推测的写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和科研能力。
3. 学生以主体的形式参与到教学环节中,增加师生交流和沟通
让学生参与教学,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要将知识点传授给别的学生,学习动力和要求均有提高。促使学生主动的在课后查阅相关文献内容,主动摄取和吸收书本内外相关内容,积极准备备课。另一方面由于授课本身不仅要求对知识点的深入透彻理解,还要求讲授后使听者在短时间内也能理解知识点内容。因此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能得到充分锻炼和提高。采用参与式教学模式,还可加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理解和沟通。师生互换岗位后,学生在亲身实践教学过程中,更能理解老师感受。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则由于缺乏相关经验和体会,认为老师的工作很轻松。仅仅只需要在课堂上讲自己的该讲授的内容,而不用理会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如,有学生曾在课堂上提出异议,认为大四学生现在面临的社会和生存压力大,要考虑的问题很多,如就业,考研或出国等。因此在课堂上老师没有必要提问,只需讲自己的教学内容,而不用理会他们对教学内容的反应和结果。老师讲的好坏无所谓,反正想听就听,不想听的时候就做自己的事情。而采用“参与式”教学模式,让学生自己走上讲台上课后,学生受益非浅。课后此生主动向老师道歉,表示充分理解老师的感受,尊重老师的教学成果。另安排学生自己主动上讲台授课,台下的学生热情和积极性也得到明显较高,讲台上下"师生"互动性增强;大多数学生认为在大学四年能得到这样的锻炼机会很难得,尤其对以后想要从事教师岗位的学生在就业问题上也有很大的帮助。endprint
4. 采用学生“成果”案例进行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具体、生动
如在《科技写作》的教学过程中,直接采用往届优秀学生毕业论文为模板,按照毕业论文的程序,即开题报告、毕业论文、期刊论文安排授课内容进行讲解,在涉及到具体的相关内容的学习时也可以按照相关的格式要求分标题讲解。由于采用了往届学生的“成果”-优秀毕业论文为模板,能拉近课程内容与学生真实实践之间的距离。一方面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往届学生的“成果”与他们息息相关,在汲取知识的同时也为自己的毕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和信心。另一方面也更加有利于学生理解具体的写作内容、程序和方法,使得教学有了更好的生动性、具体性及实用性。
5. 让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更为融洽
“参与式”教学让学生和老师互动,增加了老师的亲和力,而这种亲和力可以使得在课堂上和课下的老师和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加强,促进了学生和老师的互动关系,形成一个完好的良性循环。使得学生在课上和课下一样,敢说,敢想,不受拘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对同一个问题,往往会出现好几种不同的分析和答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开阔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参与式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尽管“参与式”教学在大四课程的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因为学生群体是一个整体,而每个学生又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教学方式的更新和改革仅仅适用于大部分学生,对于少部分学生,这种教学模式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使“参与式”教学模式更加适用于大四课程,本人有如下建议:
(1)课堂纪律问题。由于在“参与式”教学过程中,开展自由讨论时,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感兴趣。遇到有学生私底下讨论其他的问题,纪律则难以控制。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自觉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2)范围问题。“参与式”教学在小范围中实行的效果教好,比较适合20~30人左右的课堂;而在大范围内如何有效开展此种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仍然是一个有待摸索的问题。
(3)学生主体的度的问题。“参与式”教学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但是在这种教学模式中由于学生的主体性明显提高。完全有别于学生以前所接受的传统式教学模式。因此给学生的思想和思维模式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考虑学生参与的度的问题.
诚然,在高校教育中,素质教育是发展趋势。因此,如何通过教育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不同的阶段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行,这样更有利于人才的培养。由于大四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在大四学生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参与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兴趣,并且有利于他们更早的适应社会。
参考文献:
[1] 过增元.提倡参与式教学强化创新意识.中国高等教育,2000(6),21-22转45
[2] 刘 芳.学生参与式教学方式探索.财经科学,2002(6),202-203
[3] 周金其,李水英,吴长春.参与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研究,2000(3),74-76
作者简介:
王岩岩(1980~),女,硕士,讲师,从事生物制药教学及研究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