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丹华
【摘 要】我们的学生在他们的思想言行中出现了各种各样令人费解的现象,有一句戏言式的评价:他们似乎行走在江湖间,唯我独尊,出口成“脏”,出手如“癫”。这些现象与我们语文课堂“知识”目标落实的偏差不无关系。
【关键词】出口成“脏”;“知识”目标;落实;偏差;纠正
我是一名高中语文教师,也是学校政教处的一名教师。因为参与学生管理的机会较多,我自认为对这批90后的孩子有较多的了解。他们中不乏一些品学兼优,能承载国家与民族希望的优秀分子。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一大批坐在我们课堂的学生在他们的思想言行中出现了各种各样令人费解的现象,这里面的大部分是绝不能用所谓的“代沟”、新思潮、新观念来“撑腰”的。我有一句戏言式的评价:他们似乎行走在江湖间,唯我独尊,出口成“脏”,出手如“癫”。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他们都觉得自己是最重要的,稍有不顺心就会吐出污言秽语,进而不计后果地出手伤人或自伤。
造成这样的现状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那些深层次的原因我在这里也讨论不清。但从一个更多地接触学生的政教处语文教师的角度来看,这些现象与我们语文课堂“知识”目标落实的偏差也不无关系。
新课标关于“三维目标”的观点大致如下: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提高。在这三个维度中,“知识和能力”是基础,是核心,它是其他两个维度发展的依托。假如把语文素养比做一座大厦,由三维目标构成,“知识和能力”就是大厦的基座,“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是上层建筑,基座稳固了,语文教学的根基才不会产生动摇,上层建筑也才能发展得越高。
但是,在现实的课堂中却出现了目标落实的偏差,尤其是对“知识”目标落实的偏差。第一种情况是,作为基础和核心之一的“知识”目标不知出于无意还是有意,在很多课堂上被淡化了。或者不出示不涉及这方面内容,或者虽出示而在课堂过程中一语带过,近于不涉及。是那些知识性的东西不重要,或者是学生自己通过自学就能掌握它们,还是强调“知识”目标的落实是传统教学模式更看重的,改革就要破除这种传统思想呢?所谓知识性的东西不重要,这只是一句戏言,谁也不会认可,新课标当中也明确提到要加强积累。至于要现在的高中生自觉地去通过自学掌握它们,依我愚见也根本不现实。而传统的模式是否一定要被打破,应该看它是否还有现实的价值。现实是,不管原因如何,现在的中学生有些知识的贫乏足以让人叹息。比如一些文化文学常识,除了“金字塔”最顶层的那些内容之外,层次往下降一点,就有难度了。再比如一些语言语法基础知识,像修辞格、主谓宾定状补等,不甚了然者大有人在。而因为知识的贫乏,促成了很多人的“无知式”的无畏,他们往往随口就是脏言狂言,曾经被我们经常用到的一句话“腹有诗书气自华”已成美好而遥远的愿景,但这种无畏只能贻笑于人,也让我们经常冷不丁的被他们的言行吓一跳。我想,语文课堂本就较多地承担着传授语言交际和人文修养方面知识的任务,在现实之下,传统教学模式重视知识的传授和积累并不过时。
有人会说,新课标关于“知识”目标的落实没有像上述理解的那么机械死板,必须要条条框框出示内容,然后师生一起逐条学习。实际教学中,“三维目标”是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不能把其简单的割裂开来。“知识和能力”目标的落实渗透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中,并充分地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诚然,这样的理念是科学的,是符合改革的方向的。新课标的表述中也为我们提供了“三维目标”落实融为一体的典范,在我们拟订教学目标时,可借鉴新课标对“三维目标”的整合方法。但是我认为融为一体,并不是混为一谈揉成一团不加区分。在融合着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应该有一条明确的主线就是“知识和能力”目标的率先落实,其中“知识”目标更承担着不可或缺的穿针引线的任务。没有系统的知识的落实,所谓的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过程的展开、方法的习得都是空话。从某个角度来说,知识既是目标,也是途径。如果以揉成一团来代替融为一体进而回避“知识”目标落实中的偏识,后果将会很严重。仍以我身边的语文课堂为例,在新课标理念的影响下模式一般如下:首先,多媒体课件出示以能力和情感態度价值观为主的课堂教学目标(有的什么也不出示)。然后,以各种方式初步感知文本。接着重点进行问题探究(或者多一个环节即活动体验)直至结束课堂。这类课堂一般内容丰富,环节较多但流程清楚,课堂氛围也较热烈,有很多可取之处。但从课堂的实效来看就出现问题了。首先,“知识”目标在融为一体中落实成为空话。因为课堂环节多,时间安排得紧凑,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推进,需要学生储备好知识进入课堂来应对,而并没有更多的时间来传授和积累知识。其次,因为学生缺少储备,能培养出多少能力很成疑问。以热门的“探究”能力为例,随着问题的推进,教师预期中的探究会越来越深入,知识运用的要求就越来越高,如果学生连某个知识点的概念都没有,你让他怎么探究?这怎么培养探究能力?再次,课堂的过程看似紧凑流畅热闹,但学生不能真正参与进去,这过程就不真实了,而仅仅是设计出来的一个做秀的流程了。最后,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方面,学生要么只能记录课件上所出示的本文的思想情感旨意等,要么限于自己的见识作出偏颇甚至极端的理解,要么为了标新立异作出哗众取宠的解读。长此以往,语文课堂的吸引力越来越弱,而学生的“收获”表现在他们的生活当中是:待人处世越来越偏激功利,是非不分,爱出风头,不计后果。也即是前面戏言过的:唯我独尊,出口成“脏”,出手如“癫”。我想说,我们在语文课堂“知识”目标落实上的偏识与我们学生出现那些令人难受的思想言行,两者关系真不牵强附会。
那么,在纠正偏差的基础上如何落实语文课程的“知识”目标,从而改变一些现状呢?我有几点不太成熟的想法。其一,我所强调的“知识”目标的落实并不是对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模式的全盘否定。但是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语文课程,它在发挥作用时有自身的规律和过程,这种规律和过程有时是超越时代的,所以不能为了追求表面的与时俱进而产生偏识。我们反对知识的重复,但适度的知识训练错误吗?反对一味刺激灌输,但过分地强调自我正确吗?其二,关于“知识”的范畴,“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工具性知识是知识,“文本的内容和意义”等人文知识也是知识,只是指向的价值不同罢了。我们强调“人”的意义正确,为何要忽视“工具”性质的意义存在呢?其三,在具体的实践中,教师自身对语文知识有系统把握和积累,并能在课堂上准确表述,对学生影响很大,甚至能促进其自觉地去课外下功夫。比如教师对成语知识的信手拈来或诸多名篇的流利背诵等等。
总而言之,就我身边的一些语文课堂看,确实存在着对“知识”目标落实的认识上的偏差,并且已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我们需要有所思考和改变了。我想,即使语文课堂承担不了拯救“迷途羔羊”的重任,至少也能点几盏灯火,召唤他们。
参考文献:
[1]黄永刚.《谈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及其落实》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