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过对当前通行的高职公共课程体系进行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对当前改革的趋势进行分析,指出以后高职公共课程体系的构建要基于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和个人职业发展的职业人才。
【关键词】高职公共课程;框架模式;职业核心能力
本课题研究的高职公共课程是指在高等职业院校(专科层次)开设的课程,包括两种:一种是所有专业(本专业课程相同或接近的除外)都必须学习的“公共必修课程”,如体育、大学英语、思想政治、职业道德等等;一种是所有专业(本专业课程相同或接近的除外)均可选修的“公共选修课程”,如公共关系、创新思维、第二课堂等等。
一、对现行多数高职公共课程体系存在问题的认识
通过抽样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课题组对目前大多数学院实施的高职课程体系组成进行了了解。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一般由以下四至五个课程模块组成:基本素质模块(思想政治三门、英语、语文、写作、计算机、心理、体育、军事训练等)、专业基础模块、项目导向工学结合模块、职业素质拓展模块(分专业素质和人文社科两部分,人文社科模块有公共关系、企业管理、演讲与口才、商务谈判、社会礼仪等)、学业总结与职业规划模块(有职业规划讲座、就业指导等)。在其中,属于公共课程必修的有基本素质模块、学业总结与职业规划模块(有的并入职业素质模块中),选修的职业素质拓展模块中人文社科部分课程。
对照国内外优秀的课程体系,课题组发现目前高职公共课程体系的组成及实施过程中存在不少的问题。
1.公共课程被压缩或侵占,不重视其开课,处于边缘化的地位
多数高职院校的计划中公共课程中占到总课时的30%左右,但在实际操作中,占到不到25%。由于师资缺乏或是由于实行专业课改等诸多原因,一方面压缩公共课课时,另一方面没有原则地削减公共课教学内容,以致学生基本文化素质下降,影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公共课程在高职院校处于边缘化的地位,主要的课时让位于专业技能课程,实际上这主要是一种“唯技能、唯能力”课程观的体现。
2.公共课程的选修课程不成体系,课程量少,处于尴尬的位置
林筱颖的高职公共选修课设置与管理方式的调查报告显示,绝大多数的教师和学生都认为公选课内容不够丰富,学科种类不够均衡,课程稳定性、连贯性不够,师生均认为公选课的性质应该具有科普性、人文科学性。笔者就课题组调查回收资料来看,许多院校根本就没有开设公选课(教学大纲里有),那些开设的也仅仅有二到三门课程。公共必修与选修,是课程中的一体两翼,都是为培养职业素质,为学生成人成才服务,不能因为政策和行政命令就开,反之则置之不理。
3.重视显性课程的开设,忽视隐性课程的开发,没有全盘的考虑
教育并不只有在课堂,课堂或实训室主要注重的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与训练,素质的提高还需要环境、氛围、场所以及其他实践锻炼的过程。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只注重第一课堂教学,重视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忽视了隐性课程的开发,如校园人文环境建设,第二课堂教学(专题讲座、课外阅读、文体艺术节等),社会实践活动(义工服务、三下乡、学雷锋等)等形式的教育重视不够。
4.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课程没有纳入课程体系,重技能轻素质
现代企业用人原则认为个人综合素质和工作态度比学历和资历更加重要,企业想要的是能支持员工持续发展的能力(即职业核心能力)。当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理念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但是他们对“导向”和“能力”这两个关键词理解有偏差,以为“以就业为导向”就是“零距离”上岗,以为“能力”只是指职业特定能力和行业通用能力(或者说是获得相应岗位的技能,拿到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所以很多时候,一方面很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企业却招不到合适的员工,关键的原因是毕业生的综合职业素质还达不到就业和创业的要求。实际上“导向”是指培养的学生能够顺利就业、创业,具备相应的能力和素质,“能力”包括了中国劳动保障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研究课题中所讲的三个层次: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和核心能力。其中核心能力整个职业能力结构的核心,是支撑整个职业能力的基础。核心能力不是一门技术而是应用某种技术方法去做事的能力,是完成任务过程中的执行能力。有专家认为,我国教育语境下的“素质教育”,其实就是德国教育界所称的“关键能力培养”或“关键素质培養”。要不要开设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如何落实渗透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如何看待公共课发挥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作用等问题,至今还是盘旋在许多高职院校上空中的一个巨大疑问。
5.公共课程的整合与优化还没有很好地开展,难以打破学科化的体系
现代高职教育强调培养素质好、知识实、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原有的让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公共基础课教学目标已不能适应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公共课程必须扩展其内涵与外延,赋与其多方位的教学目标,包括基础知识、基本职业能力、综合职业素质等,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和专业课程一起,为完成和达到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服务。针对新旧问题和形势,所以必须开展对公共课程的整合与优化。但是由于公共基础课种类较多,学科之间差异较大,加上课程本身偏重于理论,教学内容强调学科体系,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逻辑性,学科间彼此封闭,教学内容滞后于社会发展,与专业教学难以结合。加上教师不大熟悉专业领域,实践经验不足,教学方法陈旧,没有合适的教材与课程标准等等,导致公共课程的课程改革举步维艰。
总的说来,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公共课程建设,正在处于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学科体系”向“行动体系”转型的过程中,离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教学设计目标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
二、高职公共课程体系改革发展趋势分析
在世界潮流的驱使下,特别是在我国劳动和保障部的《国家技能振兴战略》发布后,职业核心能力的研究与实践工作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与实践成果。国家的政策、社会的认识与要求、国外职教的成功经验、课程的改革,都在朝向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方向发展,落脚点在素质,关键点在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国家政策方面。如《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文件所提内容,其实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内涵基本相同。
国外成功经验。姜本红在《国外高职教育公共文化课程设置的经验借鉴与启示》一文中介绍了日本、韩国、德国、美国、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中公共文化基础课的开设情况,说明了它们的文化基础课程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其目的是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素质,增强学生的适应性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或者说是越来越重视健全人格的培养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海南的研究也充分证明了国外高职教育重视素质教育,重视人文教育的趋势。
国内改革趋势。通过查阅万方数据、中国知网等数据库的资料,课题组找到的公共课程体系改革模式有几十种之多,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公共课程进行了整体的改革设计。
典型的如,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探索进行了“1+X”模式教学(其中“1”指各专业通识的课程教学内容;“X”,指各专业或专业群所对应的职业岗位所需的基础知识),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课、职业岗位的有机对接,凸显一种公共课为专业服务的理念。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高职院校公共课核心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中的做法是:学院进行综合职业能力的系统集成与整体开发,构建柔性化的课程体系与课程结构。一是多渠道多角度渗透所有课程;二是开发公共课培养核心能力的显在课程功能;三是拓展第二课堂,推进职业核心能力训练;四是构建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公共选修课体系。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基于“职业人”和“社会人”的共同培养目标,运用“系统设计、双基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理念,设计并重构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含必修和选修),系统开发了五大类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类、身心健康类、审美与人文类、就业与创业类、生活通识与通用技能类等公共基础课程群。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李佳圣根据兼顾学生就业与将来、能力与素质的要求,构建和实践“一个平台,多个模块”的公共课程模式,一个平台是指“通用素质平台课程”,模块是指“对应专业能力模块课程、拓宽能力模块课程、通用素质平台课程”。吴丽萍提出要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本位,着重从三个维度构建高职公共基础课程体系:以必修课建构服务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以选修课拓展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空间;以社团、实践活动强化养成环节。吕杰林、陈笑缘认为核心能力的课程实施需要通过渗透进入显性课程的方式来实现,所以需要开发显性课程。邓峰、吴颖宕认为要把职业核心能力融入公共课程,渗入专业课程,嵌入实践课程,搭建三重螺旋式能力递进。岑艺旋通过研究美国新职业教育改革运动,认为核心能力培养要建立和整合由核心能力必修、选修、素质教育、活动四大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
针对现状与发展趋势,课题组认为,建立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公共课程体系,是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的目标的,也是需要我们努力的方向。至于如何构建模式,需要我们结合每个学院每个专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实践探索,但大体应该可以建立为以融合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显性课程加上隐性课程,必修课程加上选修课程,理论课程加上实践课程的体系。
参考文献:
[1]林筱颖.关于高职公共选修课设置与管理方式的调研报告[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7)
[2]李怀康.职业核心能力开发报告[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7,16(1)
[3]蔡海根.以人为本,构建适合高职特点的公共基础课程体系[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0,25(1)
[4]海南.中外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研究述评[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1(1)
[5]潘亚儿.高职公共基础课“1+X”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J].科教文汇,2011(28)
[6]冯宁.高职院校公共课核心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24(3)
[7]蒋丽华.基于“两个系统”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开发与实践研究——兼谈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课程改革[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4)
[8]李佳圣.关于构建高职公共课程模式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04,22(16)
[9]吴丽萍,解仁美,席光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视阈下的高职基础课程改革初探[J].成人教育,2012(8)
[10]吕杰林,陈笑缘.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实施途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2(10)
[11]邓峰,吴颖宕.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2,9(26)
[12]岑艺璇.美国新职业主义教育改革运动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作者簡介:
洪华平(1971~ ),男,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教师,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高职语文教育;
陈立娟(1973~ ),女,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教师,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高职服装教育。
课题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公共课程建设研究”(课题号:XJK011CZJ050)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