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专业品质的构建

2015-01-13 15:41谭佳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年12期
关键词:学前教育高校教师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前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专业品质重要性愈加凸显。教师的理念品质、文化品质和实践品质的重新定位和发展都与高校学前教育事业的發展息息相关。本文主要从上述三个方面入手对当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专业品质内涵作出新的解读。

【关键词】高校;学前教育;教师;专业品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给中国教育及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学前教育更是迎来了改革和发展的春天。面对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应当主动积极转变更新自身的教学专业品质,勇敢的走出对教育发展的种种困惑,以新的专业理念品质、文化品质、学科品质和实践品质为我国当前学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添砖加瓦。

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理念品质

(一)树立学生主体理念

综观当前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不难发现,拥有敏锐洞察力、良好自学能力及强大的应变能力依然成为个体发展的关键因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新时代所需人才的关键,树立新的学生观,首先要树立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的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教育教学的主体,迎合社会大众对学前教育发展的需求走向,以学生的终身发展及社会人才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日常教学活动中除了关注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更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发展及学生自我发展中对学习的真实诉求。

(二)牢固教研教改理念

不少教师看来“传道授业解惑”是他们对于教学的终极追求,但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显然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已不能满足教育发展赋予教师的新职责。因此,教师需要认识到开展教研教改对于日常教学活动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起教研教改理念。教研教改在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中能起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作用。

(三)形成终身学习理念

信息社会新信息、新技术的更替让人应接不暇,学生的学习需求也随之不断变化,教师原有的知识已不足以适应和满足不断变化教学环境的需要。因此,教师面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新情况不仅需要有一颗积极开放的心态接受,更应该主动、不间断的学习以扩展提升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能充分坦然的面对日常教学中各种新问题的产生并能有效及时的解决这些问题,真正的做到“活到老、学到老、教到老”。

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文化品质

(一)学科文化知识

具备扎实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知识的人才能当老师,或者说拥有专业知识的人才能当专业教师,这是高校产生之起就已达成的共识。这一专业知识是开展日常教学并保证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由于教学对象的特殊性,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具有其相对独特性,根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将幼儿园教师专业知识划分为“幼儿发展知识”、“幼儿保育教育知识”、“通识性知识”三个部分。因此,作为教育幼儿园教师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而言,其专业知识的构建也必须是以这三方面知识为框架,才能应对学生学习发展需求。

(二)教育科学品质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教育科学品质是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日常教学中教师以丰厚的知识哺育学生,用高尚的心灵感染学生,为学生的人生成长指引方向。懂得学生学习发展规律、熟悉教育教学手段、能灵活运用教学辅助设备、洞悉社会对学前专业人才培养走向,等等这一切都能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能学到起码的专业知识,更能真切的感受到来自教育本质的内涵,整个教育活动就冲破了知识传递的屏障,完成了教育价值确立的过程。

三、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实践品质

教师的实践品质是教师真正信奉的,并在其教学活动中实际使用和表现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是体现教师基本素养和专业化程度的重要标准,它和教师基本专业知识、长期积累的经验、秉持的个人价值观、对具体教学情境蕴含信息的把握处理能力等诸多因素直接相关。具体说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实践品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以提升:

(一)转变教育观念,强化实践意识

提升教师实践能力首要且关键在于转变传统“重知识传授,轻实践培养”的传统观念,改变教师“一朝学成终身受用”的人才培养观,将实践教学深入教学理念中,突出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和针对性,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以就业为导向积极主动的更新自身知识结构,重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分量。

(二)建立培训机制,提升实践能力

为了提升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高校应建立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中长期计划,制定周密系统的培养方案,稳定下来形成长期的培训机制。为了便于落实实践培训机制并能去的成效,可选择传帮带、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灵活的培训方式,同时,为了避免一刀切、培训流于形式,根据职务及所授课程类别安排不同的实践培训内容,有的放矢的进行实践锻炼,从根本上扩展教师的实践眼界,提高实践能力。

(三)开辟实践基地,强化校企合作

开辟实践基地,产学研结合是高校开展实践教学的有力保障。高校可以积极与当地各种层次的幼儿园、早教机构、妇幼保健院等专业机构建立合作关系,通过有目的有针对性的交流和合作,努力形成互惠互利的实践合作机制,为开展高质量的实践教学提供稳定的实践基地。就教师而言,可以通过到幼教机构挂职锻炼、顶岗研习、兼职工作、开展教研活动等多种方式从根本上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杨雪霁、强志科.中国当前教育新形势下教师理念的更新[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9)

[2]张先锋、胡桂英.论教师实践知识的建构[J].职业教育研究.2009(9)

作者简介:

谭佳(1981~)女,重庆万州人,重庆文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硕士。

注:本文系2013年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师品质系统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13YBJY075

猜你喜欢
学前教育高校教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中职学校学前体育课调查研究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