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2015-01-13 23:15姚志强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年12期
关键词:算理强化计算

姚志强

【摘 要】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小学数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准确、迅速、灵活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强化口算基本训练,在理解算理上多下功夫,重视学生有意注意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算理;强化

计算能力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可见学生的计算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下面谈谈笔者根据十几年的工作经验得出的认识与方法:

一、创设情境,提升计算欲望

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使学生乐于计算。我以介绍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在计算题的教学中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开展计算比赛活动等形式来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同时,改善评价的方法,像分小组竞赛、个人加分、评选计算标兵、计算不出错的免去当天晚上的家庭作业等方法,也确实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感受。当计算出现错误时,学生会产生自责感;当自己找到错误的原因时,他们会有喜悦感;当计算正确时,他们会产生成功感;当连续几次正确率在100%时,他们会产生自豪感……这些不同的感受都会从他们的言行中表现出来,更加增强了他们正确计算的欲望。

二、训练口算、估算,提高计算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应突出体现数学的基础性和发展性。”作为口算能力来说,口算是估算和笔算的基础,口算的速度、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计算能力的提高。它是学习数学的基础,而且口算能力的高低,对学生基本的运算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口算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增养。如何进行口算能力训练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重大课题。教学实践告诫我们,学生的口算能力训练,是非常必要的,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口算的算理,坚持做到“节节有口算,天天练口算”,使学生逐步达到熟练的程度。我们在每次训练中都有明确的目的、恰当的要求,注重形式的多样性,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练口算的积极性。为了提高学生口算的准确率和速度,我根据学生知识结构,有意识地让学生记一些特殊数学的组合。

如:和是整十、整百的两个数(73和27,98和2等);积是整十、整百的两个数(25×4,125×8等);这些计算结果的记忆,不但对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计算速度。另外,我注重多种形式口算训练。例如:视算训练、听算训练、抢答口算、口算游戏、“对抗赛”、“接力赛”等等,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估算是保证计算准确的重要环节,是提高计算能力的手段。估算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运算”,可以帮助学生检查计算的结果正确与否,运用估算的方法可以对计算的结果做预先定位,快速地确定计算结果的取值范围,通过计算前的估算和计算后的检查,可以避免由于粗心大意造成的错误。

例如,在计算29×396时,可以让学生大致说说积大概是多少,从而知道,积的位数,不至于出现较大的错误;在简算4.86×7.9=?时,学生经常出现4.86×7.9=4.86×(7.9+0.1)的错误,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先估算,4.86×7.9两个因数分别是两位、一位小数,则积一定是3位小数,末位6×9=54,则积的末尾一定是4,可见,结果肯定是错的,再分析原因,问题就解决了;可见估算可以让学生的直观思维活跃起来,能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进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优化策略,强化计算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必要的引导与示范。首先要弄清算理。计算教学最忌讳重结果轻思维、重法则轻算理的做法。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不仅让学生知道怎样算,而且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这样算。要明白计算顺序和运算定律的意义,运算顺序是指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演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加、减,也有乘、除,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小学教材中主要讲了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减法的一个性质:“从一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从这个数里依次减去两个加数。”以及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这几个定律对于整数、小数和分数的运算同时适用,用途是很广泛的。这样,既使学生明白了算理,又能把所学知识前后融会贯通。

其次,要培养学生科学有效的思考方法。科学有效的思考方法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而且能提高计算的准确率。训练时,我让学生看题目,想算法,选择正确科学的计算方法;做完后,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思维过程,并给予及时纠正和补充,从而让学生学会科学的计算方法。同时,我将计算题型进行归类,让学生一天练一个类型,隔天巩固练一题。这样有的放矢,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有利于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形成计算技能。

四、持之以恒,培养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前提和保证。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一是教师要培养学生认真持作业整齐美观。二是使学生养成估算和自觉验算的习惯。交给他们验算和估算的方法,并将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进行严格要求,提倡利用估算进行检验答案的正审题的习惯。看清题目中的每一个数据和运算符号,确定运算顺序,选择合理的运算方法。三是使学生养成仔细计算、规范书写的习惯。要求学生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字迹端正、做到不潦草,不涂改,保确性。四是使学生养成相互检查的习惯。一道题初步计算完了,不能算计算完全结束了,学生在计算中,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就要求学生进行仔细的检查。五是要善于打草稿的习惯。

五、及时纠错,增强计算有效性

一般地说,学生在练习时产生的错误,都具有相通性,又具有普遍性,在教师指导下,有些比较容易纠正和克服,有些则纠正起来就比较困难,特别是这种错误在头脑中已经生根。所以我在平日教学中善于及时了解、收集笔算中存在的问题,有预见性、有针对性地选择常见的典型错例,与学生一起分析、交流,通过集体“会诊”,达到既“治病”又“防病”的目的;对于那些形近而易错的试题,则组织对比练习,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培养学生比较鉴别的能力。纠错题型上的练习我通常这样设计对学生的要求:判断对错→找出错误处→分析错误原因→改正→总结出预防同类错误的方法。在练习形式上安排有多种形式:可做单项练习,如判断题、找出各题错误处、改错题等练习;也可以做综合练习;可以把各类错题印在作业纸上,课上发给学生改,也可以让学生拿出自己的作业本、错题本,对自己作业中的错题重新分析订正等。

总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需要结合教学实际长期进行培养和训练。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强化基础知识教学,培养学生良好计算兴趣和坚韧的意志,使他们具备一定的计算基本技能,从而更好地提高计算能力。计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形成的,而是一个长期和连续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减少学生计算的错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就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作为老师不能急于求成,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的考虑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思维方式,以同龄人的心态教育学生。而计算能力的初步形成后,也还需要在今后应用中得到巩固、发展和深化,才能逐步提高。

猜你喜欢
算理强化计算
浅论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
小学高段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初探
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经济增加值EVA——企业业绩评价新指标
强化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思考
基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强化纪检监察工作分析
强化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