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现代教育技术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更便捷实用的教学手段。本文结合国家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从不同侧面阐述了现代教育技术对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积极倡导教师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语文教学;结合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口耳相传”教学模式远远跟不上教育形势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由于其课堂容量小,一节课里学生所得并不多;由于形式单调,学生易生厌倦情绪,难免产生“少慢差费”的结果。这样的教学手段,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不利于培养开拓型人才,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传统的语文教学,以黑板板书教学为主,而现代信息技术的介入为语文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提供了可能。同时要科学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不要忘记传统的教育技术也有他的精髓。有时,教师的语言也很真实、亲切,教师通过体态能达到预期效果,那么可能不用电教媒体的则尽量不用。有时可以为了提供背景材料、图片资料、FLASH动画等或为了使知识、技能的学习更形象、直觀,或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性、积极性而使用。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语文教师亦应以学习的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和促进者为己任,力求达到教与学相互促进的目的。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此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着眼于运用,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就在我们身边,见得到,摸得着,用得上。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应紧密结合时代发展趋势,尽量能与高科技相结合,提高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益。其具体作用表现在:
一、可创设情境,增加直观性、形象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获取能力的一种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有学习的毅力和意志,才能深切感知、思考、意会,并进而创造。而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巧设情境,让学生听听声情并茂的录音,看看栩栩如生的画面,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句,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例如,讲授《荷花》一文时,由于是对荷花的大段描写和作者的想象,学生缺乏对荷花的感性体验,光讲课文往往感到枯燥无味。利用幻灯或其它设备映出荷花各种各样的姿态和将要开放,刚刚开放,全都开了的图像使学生了解其造型结构,在配以教师对课文中与这些形态相对应的文中的句子进行课文朗读,学生便对姿态各异的荷花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注意力会很集中,学习积极性也高。
二、开放时空,让学生在声形并茂中体验语文的博大性,多媒体语文教学更能节省课堂时间,增加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
优质、高效的课堂教率意味着“高密度”和“快节奏”。“高密度”指“学生语文实践的量大、面宽。”“快节奏”指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教学节奏明快,练习转换、环节交替紧凑。”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储存大量信息,为教师加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插上了翅膀。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可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让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启发、点拨、解决疑难问题以及听说读写训练上。使学生能多方面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增加了学生学习、思考的机会和训练密度,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三、可丰富作文素材,培养观察、分析、联想、想像能力,拓展思维空间
优化作文教学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视觉、听觉形象,能使学生简便、快捷地直观现象,感觉真切、自然,进入由形象、色彩、声音等混合构成的氛围,使教学过程情境化、趣味化、形象化,诱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在作文教学时,将人、事、物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为他们提供了作文的素材,开辟了多向立体的思维通道,促进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的形成、联想想像力的增强、审美能力的提高。在教读《李广射虎》等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时,学生观看了课本剧录像片后,教师引导他们张开想像的翅膀,创作出更加精彩的“课本剧”。
四、促进教育方式的改变,教育手段的多样化
随着网络的发展及资源共享性的扩大已使人们的学习不受地域或时间的限制。而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还可以通过E-MAIL或网上论坛等各种形式与教师进行交流讨论,同样,教师针对这些问题也不再需要像以往那样面对面地解答或在黑板上全班讲解,也可以用以上的方式进行解答。这样,无论是上课时还是放假时,学生的问题都可以得到及时的解决,不会使问题被拖拉。因此,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使教师更能因材施教。
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育的有机结合是我国教育史上的转折点,也是一个具有标志性的里程碑。事实证明现代教学手段,可以表现传统教学技术所不能表现的内容,取得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对提高课堂效率,优化课堂教学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作者简介:
王璐(1983~ ),女,安徽合肥人,小学一级,研究方向: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