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恒敏
【摘要】历史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是让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不仅有利于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而且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学生将来必将进入社会参加工作,仅仅依靠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工作上的需要。因此,边工作边学习是不可避免的,而那时的学习不可能像在学校一样有教师传授,主要依靠自学。所以,人要从小树立终身学习意识,而在学校学习时培养其自学的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方法 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 -0140-0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处理的方法。那么,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下面就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个人的看法。
一、要为学生营造宽松、自由、和谐的自主学习氛围
在教学中,教师应尽最大的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关爱、平等自由、尊重个性的学习氛围。民主、和谐、愉悦的学习气氛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产生自觉参与的动机,教师备课时要立足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做到熟悉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熟悉教材,熟悉学生,克服“以教代学,照本宣科”的倾向;教师要建立课堂平等交往的对话机制,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和引路人,在讲课过程中可走到学生中间,一边讲,一边与他们进行眼神的交流。在教学过程中还应适时地夸奖学生,这样做能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长此以往,学生会形成主动参与的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能成为课本的奴隶,历史课决不能搞成一言堂,教学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不是为了解释课本,要打破传统的"教师中心",“书本中心”“知识中心”的封闭性教学模式,也只有在“开放”的课堂中,学生才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求知,这样主体性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习惯成自然,习惯决定一切,有良好的习惯是学习必备的条件,因为学习历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而历史自主学习的习惯要慢慢来培养,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引导学生去纠正并养成良好的习惯。每一个人的知识层面不同,各自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同,我们对他们的历史学习中的要求也应该不同。对学生的要求要从实际出发,慢慢来培养其习惯。这时我们教学中要求慢,求稳,不能求快,使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教师也要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专门的时间和教学环节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得以真正实施。教师要对学生的的自主学习进行全程监控,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要不断地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这样,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表现对学生作出恰当的评价。
四、探索学习掌握课本知识的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首要表现,也是其它学习能力的基础保障。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方法和技巧的不同,决定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这方面能力的开发训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1、 探索识记具体知识点、概念的便捷途径
知识获取的迅捷性、记忆的持久性和再认再现的准确性,是学习效率的首要体现。每一个知识点、概念都有其不同的记忆方法,发现并掌握其规律,合理加工处理知识信息,探究便捷的记忆技巧,有利于提高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效率。一方面,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技巧,供学生借鉴;另一方面,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能举一反三,化抽象记忆为形象记忆,针对不同的识记对象,探索最佳的识记技巧,并相互交流和促进。
2、 探索概要掌握某一部分知识内容的基本要领
重大历史事件往往包括背景、经过、影响几大段的复杂内容,学生死记硬背效率低下。这就需要化复杂为简单,通过信息的加工重组,提取记忆要素。可以借鉴语文科的学习方法,如找出每一句的重点词(动词或名词),简化句子,概括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同时,可结合数学的"集合"概念,对各条信息按一定的程序进行分析重组,形成明确的知识框架,便于系统掌握。
3、 探索系统地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方法
历史的每一部分内容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完整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学生在学习中,要把零散的知识纳入知识体系,进行系统的掌握。一是掌握专题线索,如政治、经济、文化各大专题,在大专题下又可分为若干个小专题,如政治专题下的政局、制度、政体、政策、阶级、民族、对外关系等;经济专题下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文化专题下的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各方面等。二是掌握历史阶段特征,要从政治、经济、文化涉及的诸方面进行抽象的概括和掌握。学生可参照相关辅导材料中对知识体系的概括,结合自己学习特点进一步加工改良,用“集合”的方法,确定层次和隶属关系,探索出系统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最佳方法。
五、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合作学习不仅能培养互相团结协作的精神,而且更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更重要的是使全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我在课堂教学中,一般主要采用了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根据学生自己的意愿,按照学习成绩好、中、差情况,以4~6 人为一组进行组合。然后根据学生具体的能力等因素进行适当的调整。在小组合作的操作过程中,为每位同学编上序号。每位同学分工明确,都能够参与到学习中,使他们能够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合作的意识。在进行小组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小组长要组织好讨论,并能使每位组员都能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且能把本组讨论的结果进行小结、汇报,以及提出不懂之处。合作学习的开展,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了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在进行小组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