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云
摘 要 现阶段中高职衔接的主要问题是:中高职衔接体制的不完善、培养目标区分不明显,课程内容选取不合理,针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相应的对策思考:衔接培养目标、构建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实施分类培养和弹性教学,统一职业资格体系。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衔接 问题呈现 对策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The Status Analysis of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Convergence
SUN Xiaoyun
(Wuhan Railway Vocational College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205)
Abstract At this stage, there are three main problems of linking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lectrician courses: the imperfect system, the unclear training target and the unreasonable course content.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we think out some countermeasures, such as linking the training target, constructing the curriculum system, implementing classified and flexible teaching, and unifying the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 system.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course link; problem present; countermeasure
我国的职业教育总体上分为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尝试中高职衔接计划,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已形成自己的经验和模式,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形势依然严峻,需要全体教育界进一步探索,完善中高职衔接体系,从而实现我国职业教育的真正成熟。
1 中高职衔接的发展概述
我国的职业教育在政策和法律层面一直受到高度重视,经过不断的教育改革、整顿和提高,以形成了包括中职、高职等多维主体的职业教育体系。其中,中职无论是学校数目、生源、还是教师人数一直作为主体占据半壁江山。而近十多年来,我国的高职教育异军突起,飞速发展,已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比重。
在中高职教育飞速发展的背后,却潜伏着大量的危机与问题。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普遍存在着专业设置混乱、实践条件单薄等问题。而最重要的问题在于中高职衔接体系的不完善,中、高职课程教学区分不明显。因此,必须加强中高职衔接研究,推进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完善。
中职与高职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教育对象、教育层次和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层次,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延伸和提升。现代职业的技能与能力都要求理论与经验技术相结合,必须通过反复练习,才能形成学习者自身的经验,基于二者相同的技术性和职业性,中职可为高职提供必要的学习准备,而中职可以借助高职的拉动,提高发展的动力和吸引力。两种各具特性的教育衔接,不但是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个人求得职业内涵和层次提升的必然。
实现中高职的衔接,重点涉及三方面,即制度保障、衔接模式和教学衔接。首先国家要出台相关的政策支持,给予具备继续深造志向和能力的中职毕业生充分的机会和广阔的平台;对于衔接模式,必须针对不同群体、不同基础的毕业生设置差异化和适合的进修年限及学习方式,目前国内普遍采取的是“3+2模式”,而“3+3模式”是试点推行的;教学衔接是中高职关键部分,课程结构、和师资衔接等都关系到衔接的成败。因此,处理好教学衔接,是实现中高职衔接需要的核心技术。
2 中高职衔接的问题呈现
(1)制度问题:现行即普遍认为的一种最为直接有效的中高职衔接形式是“五年一贯制”,即特许部分中职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通过连续五年的学习而达到高职毕业生的水平, 获得大专学历文凭。其教学计划是按学制五年制定的,没法体现中职教育特性的培养目标和专业技能水平,也就无从谈高职对中职的衔接。
(2)生源问题:目前,高职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生源:一是普高生(普通高中毕业生);二是“三校生”(中职学校毕业生),前者占大多数。由于两类生源升学前所接收的教育培养目标及课程计划上差异迥异,使得高职院校录取的普高生和“三校生”起点差异很大。因此,对这两种生源应有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然而,由于录取“三校生”的数量及专业等因素的限制,使得目前高职院校大多对两种生源都采用混合编班,在制定统一的人才培养方向和教学目标,忽视了这两类不同生源的素质差异。使“三校生”在高职学习阶段不可避免地出现知识和技能断档或重复的问题,浪费了中职教育资源,同时也加大了高职教学实施的难度。
(3)培养目标区分不明显: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都是培养适应生产、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但从中高职衔接的视角看,两者应有各自不同的定位。中职教育应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而高职教育则应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主。并且,中职教育培养的合格人才输送渠道应该是“双通道”,其一是毕业即就业,其二是毕业即升学,继续接受职业教育,提高技能及学历层次。高职教育则应体现出自身的职业性和高层次性。但是,目前中职、高职教育在培养目标上的区别不明显,其原因主要是中职、高职学校及其各个专业在制定培养目标时无统一依据和标准,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同时也缺乏协调统一的渠道和机制。endprint
(4)课程内容重复现象严重:专业课程尤其是专业基础课重复现象严重。目前,高职院校的大多数专业是以普高生生源作为培养对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其课程设置和教学实施必然以普高毕业生的基础为依据,各校各专业的各课程标准也是五花八门,原因是没有国家或地方统一制定的课程标准,各中高职院校各专业各自确定自己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这样必然造成一些课程在中高职阶段内容重复的现象。从职业岗位技能要求的角度看,同一专业的中高职课程很难避免重复,但同一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安排及教学组织形式是有很大不同的,所以避免课程内容重复的关键在于制定中高职衔接的课程标准。
(5)职业资格证书与课程联系不紧密:尽管各中高职院校都积极强化职业教育办学特色。想在教学内容中进一步融入职业资格标准,推广实施“双证书”制度。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有效对接目前还只存在于要求上。各种不同职业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就其职业及岗位规定了不同的等级及其要求。目前各中职、高职教育还不能将不同层级的职业岗位要求和不同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需求融入到各专业各课程的教学内容之中,其结果必然是使中高职职业教育的职业特性大打折扣,也不能充分体现中高职职业教育层次特性。
3 中高职衔接的对策思考
(1)招生政策及学制改革。通过职业高考,从“三校生”中择优录取,组成“3+3”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班,制定“3+3”中高职衔接的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执行相应的教学计划。招生政策上面,推动“3+3”中高职衔接模式试点,能使某高职院校的某专业能对多所中职院校的对应专业(最好是同一专业,一定同大类专业)对口招生并能单独组班。这就需要单列招生计划、单列高职学院计划招生指标,为中高职衔接创造可实施的条件和基础。同时也可实行中、高职联合办学,同专业的中高职教师联合探讨某些课程的课程标准,建立中高职教育的相关课程学分互认制,建立较为灵活的学制,避免升入高职院校学生重复学习占用教育资源、降低学习兴趣,这样有利于充分利用和节省教育资源,实现中高职衔接的目的之一。
(2)培养目标的衔接。培养目标是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源头,要强调的是,有相同系列的中职和高职专业才行。是因为两者的培养目标只有层次及素质上高低的差异,而无类别上素质结构的不同。中高职培养目标的衔接,从以下三点入手:首先,应明确定位,分清其区别,找准各自的定位;其次,中职应充分体现人才输出的“双通道”目的,其一是学生毕业即就业,其二是学生毕业即升学,继续接受职业教育,提高技能及学历层次。再次,中高职培养目标的衔接应是高职向下对中职衔接,依据中职的培养目标中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的具体内容实现对应提升,从而真正实现中高职教育在培养目标上的对接。
(3)打破学科型教学模式,构建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以培养目标为依据的,所以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也只能针对相同系列的中职和高职专业才行。只要是职业教育,无论中职还是高职一定是需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根据职业岗位(群)的工作内容,按照国家职业(行业)标准和职业鉴定等级考核要求,确定中高职不同层次所需要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技能结构,之后以模拟职业岗位的工作情境确定任务导向性教学模式,重构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和专业课的课程内容。在任务确定上充分体现中职与高职的差异性及连贯性。从而真正实现中高职教育在课程体系上的对接,也在一定程度让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实现对接。
(4)统一职业资格体系。目前,国家已建立了一个等级分明的较为完善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这为职业教育提供一个渐进的目标框架。使得不同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可以与不同的学历证书并驾齐驱。各中高职院校的各专业在制定其人才培养方案时,只需列举出需获取的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的名称及等级,这样必然可以实现中高职业教育中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衔接。
论文支撑课题: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立项课题《电子信息类中高职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有效衔接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12B336)
参考文献
[1] 教职成〔2011〕9号文.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Z].
[2] 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
[3] http://www.doc88.com/p-4049050852049.html[Z].
[4] http://wenku.baidu.com/edu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