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恩升
摘 要: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回归自然生活”已经是教学的发展总趋势。文章提出尊重学生,营造和谐氛围是生活化课堂的基础;挖掘教材与生活的切入点是生活化课堂的前提。
关键词: 初中政治 思想品德教学 生活化教学
教育是生活的需要,教育源于生活,回归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思想品德和价值观逐渐形成,我们在思想品德政治课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通过生活实例,端正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处理态度和价值观,用能反映学生生活实际的实例和事例,反映学生常见到的生活中的问题和各种现象,使学生用思想品德政治课上的所学知识和内容、用思想品德政治课的学习体验生活,感受生活。
我以《尊重别人的隐私,维护合法权益》为教学案例,谈谈构建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的生活化课堂的简单做法,和同仁交流。
一、尊重学生,构建和谐氛围是生活化课堂的基础
所谓课堂教学氛围,是指师生在教学和学习的双边活动中共同产生的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氛围。这种氛围和谐,可以师生心情愉悦地促成双边活动的有效开展,否则,离和谐课堂相差千里。这种和谐课堂是师生感情交融、心灵碰撞的过程,只有和谐,学生才可能主动参与、积极感悟。教师要改变师者的姿态,与学生平等对话,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和课堂的主体,把学生看做是独特的个体,为他们提供机会,让他们尝试,允许他们犯错误,细心地引导他们体味生活、品味生活。在教学实践中,注意关注学生的神情、神态、态度、反应、体验,留心学生的情感变化,并加以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思考、乐于探究、充分体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充分让学生思考、想象、创新投入学习。在这种氛围中,师生彼此尊重,相互理解,彰显课堂的张力和魅力。
二、挖掘教材与生活的切入点是生活化课堂的前提
1.课堂导入,引用生活实例。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之伊始,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教学,可以在课之初就牢牢吸引学生,并引领学生观察社会生活,分析生活实际,从而从生活实例中得到生活的启示。
课之始,教师设计导语:中国是文明之邦、礼仪之国。公民间应相互尊重,尊重他人的隐私和他人的自由是最起码的文明习惯和应有的素质,也是最基本的文明规则。这样,直入主题,明确了学习目标,提出了公民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尊重别人的隐私,维护合法权益”。
以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实际。如某次招聘会,一位男主管问一位求职的女大学生:“你多大了?体重是多少?有男朋友了吗?谈过几次恋爱?……”你认为这位主管做得对吗?他该问这些问题吗?如果你是这位女大学生,那么你会回答这些问题吗?你愿意和这位主管共事吗?生活中,不尊重他人隐私的情况很多。又如小林在自动取款机取款时,很多人围观小林取款等,生活中,不尊重他人隐私的情况屡见不鲜,那么,该怎么尊重他人的隐私,维护合法权益呢?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和探讨的内容。
这样的导入,既为课堂定下生活化的基调,又以问题法,引导学生思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创新思维。
2.教学实例贴近生活实际。
教学“尊重他人隐私”一课时,以学生熟悉的QQ聊天为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每一个人都有隐私,或不想、不便于公开的秘密或私事,保护和尊重他人的隐私是道德的呼唤。然而,我们身边不尊重他人隐私的比比皆是。如一天晚上小明的班上转来了一个新同学小玲,可是小明和小玲的朋友敏敏之间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一天晚上小明和小玲在QQ聊天,小明说:“楼下有卖羊肉串的,咱们下午买吃吧。”小玲说:“不行的,不卫生吧,我小时候得过肝炎……”第二天,小玲就发现敏敏、小明不理她了,渐渐全班学生都对她敬而远之。之后,小玲知道了是因为她得过肝炎一事,就质问小明……
提出问题:小明认为,小玲得肝炎是事实,并非谣传;而小玲认为,小明和敏敏泄露了自己的秘密,侵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那么,他们到底谁是谁非?老师应该怎么处理呢?这些问题,引发学生进一步对QQ事件作分析和深度思考,这个实例结合实际且是学生熟悉的,因此,更容易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谈论生活实例,培养创新思维。
合作探究、讨论、体验是新课改的主要学习方式,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创新思考的积极性。仍然以这一节课为例,组织学生小组讨论: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和父母之间逐渐产生代沟,意见逐步产生分歧,且日益明显,尤其是父母对自己的隐私的窥视,更使学生不可思议,和父母之间的分歧更大,矛盾激烈化。那么,当你的隐私被爸爸、妈妈知道,你们之间有了分歧,你会怎么做?这样学生会积极发表意见和看法。
再提出以下思考题,让学生思考:你去朋友家玩,看到朋友的日记翻开在桌面上,你会看你朋友的日记吗?小丽丽的父母正在闹离婚,丽丽把这件事说给你听,而其他同学向你打听丽丽的事,你会说出来吗?
这些问题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让学生思考、讨论都会使学生不陌生而有话可说,并从这些小事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生活化的课堂是新课改倡导下的课堂,是师生共同追求的课堂,也是充满情感的历程和体验式过程的课堂,充满生活化气息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既体现血红色的主体意识,又闪烁智慧的光芒,促使学生融入课堂情境中,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在浓厚的生活氛围中,体验学习,感受成功,快乐学习。
参考文献:
[1]刘有胜.试论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J].新课程·中学,2014(5).
[2]赵邦德.浅谈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