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发斌 樊协珍 梁祥永 张亚萍 周晓岚
摘 要 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把核心价值观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按照“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要求,做到坚持理论育人、文化育人、典型育人、实践育人和教书育人,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育人工作的方方面面,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成才,提升了学校的育人水平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On the Application of Five Insists on Educating People in College
Students' Educ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ZHANG Fabin, FAN Xiezhen, LIANG Xiangyong, ZHANG Yaping, ZHOU Xiaolan
(Medical College of Qinghai University, Xining, Qinghai 810001)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conduc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e closely around patriotic, devote to work, integrity and friendly, do insist on theory to educate, culture and typical education, practice and teaching education, the core values into all aspects of school education work, lead the college students' healthy growth and long products in an all-round way, improve the educational level of the school and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是在社会主义国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为将大学生培养成为符合国家、社会需要的有用、有德人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重点的理想信念、道德法纪、诚信教育等教育实践活动。①当代大学生承担着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他们是否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能否实现中国梦的关键。近年来,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我们坚持理论育人,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坚持文化育人,强化时代精神教育;坚持典型育人,强化示范引领作用;坚持实践育人,强化责任担当意识;坚持教书育人,强化教师职业道德。五个坚持育人机制,在强化理想信念、时代精神、示范引领、责任担当和教师职业道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将具体的做法总结如下:
1 坚持理论育人,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强化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紧紧围绕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要求,提高学习效果;通读核心价值观党员干部读本,撰写读书笔记;邀请省委讲师团成员做专题辅导;指定个人发言,畅谈收获体会;利用校园广播循环播放,制作宣传展板,悬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宣传标牌;采取征文、演讲、研讨等形式,发动大学生谈认识、谈理想,打牢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全面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扎实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思政、宣传、组织部门副高职称教师查阅大量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理论讲授、观看视频、课堂讨论等方式,举办“形势与政策”和“核心价值观”专题讲座。通过适当调整课程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载体等手段,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穿插核心价值观内容,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传承大医精诚、医乃仁术的思想。实施10%的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外学业辅导,借此潜移默化、教育引导;邀请知名专家学者走上思政课讲台,打造名师名课,传播学科前沿优秀理论成果,传递先进思想和正能量。
2 坚持文化育人,强化时代精神教育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注重塑造爱国情怀、敬业精神、诚信品格、友善待人。开展祖国意识、法制意识和团结意识教育,积极培育大学生理性平和、稳健务实的心态,维护学院安全稳定;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鼓励学生申报科研项目,参与教师科研,培育科研意识;签订重大事件承诺书、诚信考试承诺书;开展校纪校规学习竞赛,时时处处规范言行,引导文明行为养成,学会关心、学会共处、学会分享、学会合作。举办“道德大讲堂”、倡导“经典天天读”等特色活动,引导学生弘扬传统美德。精心打造校园文化精品,组建大学生艺术团、书法星期天、希望石协会等社团,打造校园大学生心理健康文化节、科技文化艺术节、寝室文化節等文化活动品牌,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结合重要节庆、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精心设计主题班会、主题团日和形势政策教育,强化理想信念和革命传统,抓好日常思想引导,广泛传播正能量。开展梦想舞台文艺汇演、清明节扫墓等活动,让师生陶冶情操、受到鼓舞、得到教育。
3 坚持典型育人,强化示范引领作用
建立10多个德育基地、实践基地等育人平台,通过校园先进事迹、“十佳大学生”、校园励志之星等评选活动,构建多渠道典型培育机制。发挥好各类先进、优秀、榜样的“正能量”,宣传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卓玛东智奖励金的优秀学生人物、优秀毕业大学生、校园励志之星等的先进事迹。邀请优秀校友来院开展励志教育,以自身求学历程、创新探索、事业发展和成功经验,激励学生创新创业。组织开展年度优秀学生、优秀班干部、优秀班集体,优良学风宿舍等各类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评选表彰活动。在典型树立上,多角度全方位考虑,注重挖掘来自学生身边可亲、可信、可学的典型,②宣传当代青年健康成长的故事,发挥同学教育的特有优势,以榜样的事迹和精神打动青年、引领青年,引导大学生共享成功、共促成长。
4 坚持实践育人,强化责任担当意识
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深化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平台,强化青年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着力打造多个农牧区医疗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实践基地,每年组织十多支近百名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开展医疗卫生服务现状调研、现场义诊、健康教育、体检和“我把健康带回家”等特色实践服务活动,暑期回家学生则分散参与各类调研、访谈、见习,基本实现学生全覆盖。通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亲身参与、切身体会、内心认同;让他们体验生活、了解社会、明确使命,真正懂得核心价值观的真正内涵,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同时,组织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班主任作为“实践导师”,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实践,引导青年学生理解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组织学生参加敬老院爱心服务、废品再回收、爱心一日捐等公益活动,用爱心传递温暖,用真心呵护道德。
5 坚持教书育人,强化教师职业道德
师之德乃教之魂,教师的师德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着学生,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健康成长、全面成才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把核心价值观贯穿师德教育的全过程,加强对广大教师的理想信念、法纪法规、优良传统和学术道德教育,着力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教书育人意识。作为教师带头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教师带头坚守职业操守,增强立德树人的责任感;教师带头坚持修身立德,增强为人师表的使命感;积极倡导学术无止境、课堂有纪律的严肃教风,实施师德一票否决制,明确教师基本工作要求和品德、政治、法律底线,坚守良好的职业操守。邀请老教师结合自己成长和工作经历,从不同角度回顾从教历程、畅谈人生感悟、抒发育人之乐,激励中青年教师爱岗敬业;表彰和树立优秀教师先进典型,弘扬优良师德师风,引导教师用崇高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以“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率先垂范”的实际行动,影响和教育学生。
总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理论育人、文化育人、典型育人、实践育人和教书育人,力争做到把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让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成才。五个坚持育人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使大学生的爱国意识、敬业意识、诚信意识、友善意识不断强化,教师的职业操守、师德师风不断提升。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高校大学生作为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中国未来事业发展的基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价值观状况关系着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重大转型时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人们的生存方式日趋多样化,容易导致大学生理想信念淡化、价值观念混乱、道德水平下降。③在这种情况下,加强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健康的、积极的价值观引导高校大学生思想观念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纪律、有作为的有志青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动力是我们每一位高校教师应尽的义务。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实践仍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需要我们不懈地努力,不断地实践、总结与探索。
项目来源:青海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项目编号:szzx1303
注释
① 张丁杰,曾贤贵.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的构建[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7-75.
② 田永静,陈树文.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途径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0(5):22-24.
③ 范雍,朱雪.关于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考[J].中國报业,2012(20):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