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新煜
〔关键词〕化学教学;初高中;衔接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20—0061—01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教育理论的不断更新,初高中教学衔接问题已成为广大教师关注和讨论的热点。高中教师普遍反映,使用课改实验教科书的初中毕业生,在进入高中后,表现出了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不足,与高中化学知识的学习要求差距很明显,以致高中化学教学存在一定的困难。怎样使学生走出这种困境呢?本文结合笔者从事多年高中兼初中化学教学的实践,谈谈在新课程背景下对初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衔接的一些思考。
一、对比初高中化学教学目的,将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有机结合起来
初中化学是启蒙教育,要求学生掌握的化学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化学用语,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以及化学在生产、生活、国防等方面的一些运用,只要求学生“知其然”。而高中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过渡,对相当一部分知识不但要“知其然”,更重要的是还要“知其所以然”。
要积极开展初高中化学教学目标的学习与研究活动,切实按照不同大纲的不同要求,做好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衔接工作,深刻体会化学课程改革的意图,以保证初高中化学教学在各个方面的有效衔接。从“学科为中心”向“学生发展为中心转变”;从注重“双基”向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全面发展”转变;从面向少数优等生向面向全体学生转变;从注重理论知识的应试教育向以实践为主的素质教育转变等等。深入开展化学课程的研读活动,把握新课程在教育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变化,是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重视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
初中化学中有一些知识虽在教材中出现但没有明确要求,而在高中教材中没有出现但明确了要求。例如,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同素异形现象和同素异形体,用化合物升降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等。这部分知识只在初中有所涉及,集中学习则在高中化学教材中。因此,在授课时应注意加以适当的补充和引申,以免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出现知识的空白点。
初中化学涉及到了氧化还原反应,但没做要求,只是从得氧、失氧的观点简单介绍有关氧化还原反应。高中则是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电子的转移(得失或转移)方面,即从实质上来学习氧化还原反应,并将其运用于较复杂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也可以说是贯穿高中化学的一条主线,因此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基本上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发展进程。
初中只列举有关“离子化合物”的简单例子,共价化合物基本没有涉及,而高中则在此基础上要介绍和学习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的概念、结构特征和物理性质。在这里也应该适当补充和引申。高中教材中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较初中更为完善,更为严谨,也兼顾到了学生的可接受性。
有关化学计算内容及方法的衔接。如溶解度计算,初中只要求掌握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质量、溶剂质量、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之间的简单换算。但当温度改变时,溶解、结晶问题的计算是中学化学计算的一个重要类型,也是高考中常见的考点,在初中教学中要适当补充。“差量”法的运用,在中学化学计算中应用较广泛,初中不要求学生掌握,但要利用简单而典型的实际例子,告诉学生什么是差量法,这将对提高化学计算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初中已学习过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并分别介绍了制备和收集原理、仪器装置的使用等内容,而高中要结合氯气、氯化氢、二氧化硫、氨气等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从定性和定量等方面更加深入地归纳总结,并使之上升为学习气体制备的一般方法。
三、加强学习方法指导是提高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重要保证
1.开设学法指导课。在学生刚接触化学课的同时,就要适时给学生讲清楚初高中化学课的不同,如知识容量会有所增加,知识的系统性与逻辑性会有所增强,理论知识比重会有所增大等。因此,在教学中要更加重视实验,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及时进行各种知识技能的总结归纳,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等,对高中化学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2.学法指导与学习习惯相结合。学法指导能使学生较快适应高中化学学习的要求,在“想学”的基础上做到“会学”,进而达到“学会”的目的。因此,学法指导应渗透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寓教于乐,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知道化学课很实用,从而积极主动地去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要从第一堂化学课开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课前预习,课堂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复习并完成必要的作业。
总之,初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衔接是化学启蒙教育向化学科学过渡的必要条件。我们要在实际教学中落实这些方面的工作,尽可能做好知识的衔接。
编辑:张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