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立胆强识 为文立根铸魂

2014-12-11 16:06靳贺良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理性思考作文教学活动

靳贺良

【摘 要】时评写作应成为高中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鉴于时评的时效性、针对性、思辨性、敏感性等特殊属性,高中作文教学中,教师务必强化学生的写作胆识,即树立学生的公民写作意识,培养学生理性思考的能力。作为作文教学支柱的理性思考能力,若需得到提升,应在活动中历练,在阅读中积淀,在随笔中彰显。当然,时评写作还需立根铸魂,求真求准求新求深;还要掌握诸如类比联系、反差对比、逆向立论、抑扬结合等多种方法。这些是构建高中作文教学系统工程之所必需。

【关键词】作文教学 时评写作 公民写作意识 理性思考 活动

时评,是就时事发表评论的文章。将时评写作纳入高中作文教学,利在引导学生放眼人生百态,研读无字天书。它会把学生带入广阔的社会,使其洞察色彩斑斓的生活万花筒,感受非凡人生的喜怒哀乐,验证书中所识的间接经验,展开与众多媒体不同声音的论争,矫正自我的浅见薄识,从而历练“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胆识和能力。从某种意义上看,写时评应是强化学生思维能力的催化剂,应是提升作文教学效益的助推器。

较之一般议论文,时评有着更加鲜明的特征。它有着快捷的时效性,即时而评,因事而作,趁热打铁,先言为快;它有着较强的针对性,一事一议,就事明理,言必中的,绝不旁逸斜出;它有着鲜明的思辨性,长于分析,仗义执言,是是非非,绝不中庸调和;它有着较强的政治敏感性,须准确拿捏价值取向,谨慎把握用语分寸。鉴于时评材料活、反应快、力度强、责任大的特殊属性,我们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应着力于以下两大方面。

一、为人立胆强识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白居易语)敢为即时事而论而又不妄论者,皆有其胆识。胆,是一种写作勇气、社会担当;识,是理性智慧、远见卓识。胆与识应相辅相成。有胆无识是莽夫,有识无胆是懦夫。我们目前的作文教学正缺少对学生写作胆识的涵养。

要培养全体学生的公民写作意识。我们是国家的公民,公民社会赋予我们写作的权利。我们拿起笔,发现新闻,评论时事,激浊扬清,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歌与书,为公民的生存与幸福鼓与呼,为自己的成长与发展积与贮,这是在行使公民权。“我是人民——下层民众——人群——群众。你知道世界上的一切伟大工作都是我做的吗?我是劳动群众,是发明家,是全世界粮食和衣服的制造者。我是历史的见证人。拿破仑和林肯从我当中诞生。他们死了。我又派出更多的拿破仑和林肯。”([美]桑德堡《我是人民,我是下层民众》)“天安门检阅我,我也检阅天安门。”(邵燕祥《我是谁》)这是中美两位作家于不同国度、不同时期唱出的相同的历史强音。他们均将“小我”融入“大我”,深刻揭示了“率土之滨,莫非人民”、人民创造历史的永恒定律。写出这样的文字最需要胆识,当代中学生正需要如此之胆识。视点所至,胸襟所及。可直指反腐倡廉、体制改革、法制建设、全民教育、环境保护、国学传承、文物保护、城镇建设、住房保障、就业创业、医疗保健、食品卫生等方方面面。通过选材、叩问、写作,关注社会科学发展的趋势,关心不同群体不同人的生存状态,关切自身认知能力和表达水平的不断提升。这是每个高中生作为青年公民应有的自我觉醒的意识、当说必说的胆识,以及缜密思考、深度表达的才气。

要强化全体学生理性思考的能力。非凡的胆识来自深邃的思想和非常的智慧,深邃的思想和非常的智慧来自深刻的思考和科学的分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理性思考。理性思考的核心是“理”,其表现形式是对相关事物的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其目的是推断事物的本质属性、是非曲直、相互联系、背景原因、发展趋势直至应对措施。学生理性思考的能力绝非通过教师“告知”而得,而必须在日常生活的实践中,在不断的读写活动中悟取、练就、习得,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悟万物之变,感天地之理”。具体而言,离不开“活而不乱,读而不厌,随而不淡”三大作文教学方略。

其一,活而不乱:在有序的活动中历练。

作文教学,就是让学生当堂写作文;教师命什么题,学生作什么文;教师命令写,学生不得不写;写得好不好,教师说了算。这似乎已经铁定地成为作文教学体系的全部。殊不知,好文章是“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教学要活,学生思想要活,作文材料要活,须得开展作文教学活动。

教师可鼓励学生或进行新闻采访,或跟踪媒体报道,撰写时事述评;可组织学生进行专题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可组建课题小组,确定研究专题,进行问卷调查和文献研学,撰写学术小论文;教师可拍摄制作教学专题片,或鼓励学生合法抓拍视频、照片,将大社会搬入小课堂,以激发学生对身边事的即时即兴点评;可举办每周新闻发布会,随述随评,引发争鸣;可组织文学社团,办刊物搞竞赛;可举办专题讲座和读书报告会;可举行每人每周一则自创格言的发布评选活动;可鼓励并组织学生参加街道社区或村委会的志愿者行动;可支持学生参加报社、电视台的小记者活动;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实践证明,学生动起来,思维就会活起来,笔杆子就会硬起来。所谓“活而不乱”,指的是所选活动应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人制宜,不可超越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可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不可无计划无组织,不可有布置无检查,不可有活动无总结无反思无评议。

其二,读而不厌:于倾情的阅读中积淀。

阅读,是获得教养的重要途径。高尚的情操、丰厚的学养源自博览精读厚积。读书品文,旨在汲其“神气”,即书中透射出的深邃思想、深刻哲理和丰富情感。优秀的篇章,可谓神灵活现,气透纸背。“其要只在读古人文字时,便设以此身代古人说话,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刘大櫆《论文偶记》)清人刘大櫆倡导的读书之法值得借鉴,那就是“设以此身”须忘自我,全心入境而达共鸣;反复咏读而求“烂熟”,厚积薄发而出佳作。

我们正处于信息芜杂瞬息万变的网络时代,网络作品多如牛毛,鱼龙混杂。我们不会全盘否认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快餐文化,但它提供的只是一种另类的写作方式和传播方式,网络不可取代书籍。“优秀的著作,它不再是一堆没有生命力的文字,而是一个有气味、有声音、有温度、有形状、有感情的生命活体。”(莫言《小说的气味》)它是作者对生活的独特发现、独特表达的思想和艺术的奇葩。阅读贵在二次发现,发现作品中的思想情感个性和艺术表达个性,因为作品全部的美和魅力正是基于这种独特性和个性;阅读重在欣赏,重在评判,重在借鉴,要赏出、评出作品中的“这一个”,即“这个人”“这件事”“这个景”“这个物”“这个理”“这个情”。为了写好时评,还要关注各大报纸开辟的“时评”“本周关注”“深度报道”等栏目,阅读那些优秀的述评、时论、杂文、随感等文章。效法作者敏锐的眼光、直言的勇气、睿智的思想、金属之声的文字。

教师应成为读书的表率,以此影响学生耐得住、坐得稳、读进去、出得来。应满怀探险饥渴求美的心态,把苦读乐读当作生命所必需。时间紧,读不了长篇读短篇,读不了一篇读一段。要借助美文剪贴、读书札记、资料卡片、书中点评等手段,养成读、选、录、评一体化的良好阅读习惯。“长袖善舞,多财善贾。”只要博览厚积,勤于动笔,头脑灵活,何愁写不出好文章?

其三,随而不淡:于个性的随笔中彰显。

随笔,是张扬写作个性的有效载体。写随笔,应成为学生放飞思想、宣泄情感、抒发性灵、展示才情的一种精神享受。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存在,都有独特的生活体验、追求爱好、天赋秉性。为什么我们非得要把他们的文章逼成像机床切割冲压而形成的、规格一致的机件呢?

作文教学,应大力提倡写随笔。在自由状态的写作氛围中,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健全文品。随笔并非随随便便,随心所欲;并非随波逐流,随声附和。而应“以真立言”。真,是文章的生命。既然“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课标”语),那就应以诚为本,以心交心;既然要求“以负责的态度表达自己的看法”(同上),那就要信守白纸黑字,写了铁定算数。

写随笔务必持之以恒,数年不断。坚持每周至少一篇,高中三年将收获丰实的百余篇。选体、选题、选材,全随个人意愿,全凭为爱而作,但必须成文成篇,文有所进。时事述评、新闻报道、人物通讯、杂文杂谈、文学评论、故事新编、小说散文……均可率性而作,各扬其长。其中时评将会占有大量篇幅,因其短、平、快、新,容易碰撞出学生思想的火花。

教师应珍视学生的随笔,不可淡化处理,因为它记录着学生的心路历程、成长足迹。我的做法是每篇必批阅:批改评要言不烦,ABC三类九级。批阅必记录:录下“山高水低”,摘抄闪亮语段。阅后必讲评:作者与读者互动,教师与学生共评。美文必推荐:印发全班,推荐发表。期末必归档:复印优秀篇什,收集一手资料。现以我从作文教学档案中摘取的学生随笔的若干标题为例,来表明学生写作时评的锐气:“中国和世界隔着一条下水道”“让傻瓜也能活得很好的年代”“狼爸成功吗”“‘高考状元沉冤有感”“‘白舒非的命门”“中国输出战略面临的问题”“当残疾人成为一种符号”“免职:中国特色的处分”“‘惠民工程到底惠了谁”“凤凰窝里飞出‘三黄鸡”“啃山芋的富人和吃大肉的穷人”“从打虎到关虎”“我看苏格兰公投”“‘康师傅的誓言值几钱”“景区涨价谁之过”……佳作连连,不胜枚举,信手翻阅,令人欣慰。

实践活动、精品阅读、随笔写作以及作文教学计划、常规写作指导、批阅评讲修改等等,共同构成了作文教学的系统工程。而其中的时评写作,担负着无可取代的职能。王国维有言:“有境界,则自成高格。”(《人间词话》)此境界,应视为高尚的思想境界、坦诚的心理境界、高雅的艺术境界。的确,文之“高格”,赖于人的境界,赖于人有思想,会分析,富激情,善表达。这一境界的提升,难道能脱离作文教学的系统工程?事实上,我们恰恰忽略了这一工程系统性的构建。

二、为文立根铸魂

写时评必须立根铸魂,即根于真、准,魂系新、深。

先说“真、准”。所评时事,务求真实,最忌捕风捉影,道听途说,不可轻信网传的与事实有出入甚至子虚乌有的消息。事之不存,评必荒谬。所评时事,必看准选准评准。不可选评那些虽然存在但纯属个例、不具有典型性的材料,不可选评那些低级趣味、毫无价值的材料,不可凭一时之冲动、一己之好恶,看走了眼,弹跑了调,违背核心价值观。

再说“新、深”。视点新、内涵深是时评的灵魂。视点不新,人云亦云,硬凑热闹跟风起哄之作,倒人胃口,无人愿看。“大形势一时不可逆转,小潮流吾侪且慢追随。花红易败,潮起必落。别人已经唱好,再唱是跟屁虫,人家正鼓满东风,我须从西风处发难。”(周涛《文章武谈》)作家周涛的这一忠告,强调了文必求新的要义,的确值得我们记取。且举一例。据新华网报道,反腐败提出了“打‘老虎拍‘苍蝇”,现在有人又提出“抓狐狸”,就是老虎身边的司机、秘书、情人、亲友等等。对此,一篇题为“‘狐狸腐败未必一定是‘狐假虎威”的时评(《扬子晚报》2014年9月24日),就没有简单地跟着一味“喊打”,而是摒弃了“狐假虎威”的本意(狐狸干坏事,老虎并不知),指出“一是准确把握老虎与狐狸的关系”——“相互勾结、互相利用”“结成了腐败联合体”;“二是准确认识老虎和狐狸的责任划分”——该打谁就打谁,不可一概而论。进而提出“既要管住老虎,把老虎关进笼子;又要警示老虎,管好身边的狐狸”。作者冷静思考、具体分析的新视点新思维值得称道。

所谓评点深,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就事论理。能披开事件的表象,揭示其本质;能抓住其主要矛盾,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能厘清各因素之间的联系,找到其发生的根本原因;能捕捉到事物发展的规律,预见其发展的趋势。对英明政令、社会新风、时代楷模、改革成果等正面新闻,能凸显其亮点,褒扬其价值,让读者感到弥足珍贵,前景光明,信心百倍,倾心向之。对腐败现象、龌龊风气、社会弊端、不良人事,能一针见血,揭其动机,砭其危害,析其祸因,明其根除措施,让读者拍手称快,引发警醒。

如针对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秦玉海落马,多地“下架”在地铁里张贴的他的摄影作品一事,《扬子晚报》的一篇时评(2014年9月24日)透过“下架”这一个例,揭示此类现象的共性本质——“被肮脏权力与恶劣品质玷污的艺术品必然贬值,这是中国文化思维的牢固观念”,“在中国的文化观念中,艺术品不仅有美学价值,还包括德育功能和政治寄寓”,“当艺术沦为权力的口红时,有多么容易涂抹,就有多么容易被擦去”。作者立足于中国文化观念和审美价值审美标准的高度,针砭了肮脏权力对艺术的亵渎,指出作品“下架”是罪有应得,是历史的必然。其论述的深刻性发人深思。

时评深刻透辟,取决于作者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当然,还要掌握一些方法。剖析评论之法多种多样,在此仅例说一二。

可采用类比联系法。将一种现象跟人们熟知的另一种现象进行类比,既引人注目,又揭示了二者在“质”上的共性。例如,浙江浦江县出台政策:家长无偿献血超过4000毫升,子女可获中考加分。广州“积分入户”,无偿献血可以加分。对此,《现代快报》2014年9月25日的一篇题为“拼爹过时拼血时代到了”的述评文章就很有看点。“拼爹”是当今一些子女比拼父母权势地位,依仗父母特权资源达到个人目的的流行语,“拼血”,是指以父母献血这一“资源”惠及子女的地方法规。文章将“拼血”和“拼爹”相提并论,巧妙嫁接,既揭示了二者在依靠父母“资源”上的共性,又对“献血”的相关规定持质疑态度。“以前上学要拼爹,拼房子,现在要拼血了。”“如果儿子遇到几分之差没有考上重点中学,(因身体不符合献血条件而没能献血)我一定会自责。”“这还是无偿献血吗?将无偿献血这样的公益活动和中考分数挂钩,有失公平。”作者摘引家长和网民的话,巧妙而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可采用反差对比法。将具有鲜明反差的两类事物进行对比,会打破人们顾此失彼的思维方式和“一边倒”的处事习惯。例如,针对大学林立、科技实力雄厚且又严重缺水的西安市解决不了几乎每一个厕所都在漏水的问题,教育专家杨东平撰文感叹:“一个能发射人造卫星,制造原子弹、氢弹和高能加速器的国家,竟然解决不了厕所漏水。”(杨东平《小的是美好的》)作者由此推论:“‘卫星上天,马桶漏水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社会现象,它基本不是技术问题,而是观念、素质、管理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可以归为是一个文化问题或文化现象。”文章就大论小,对比鲜明,反差强烈,指出了国人求“大”卑“小”、务“大”忽“小”的思维怪圈和文化习惯。然而,正是这些个“小”,却折射出国民的素质,可谓语出惊人,振聋发聩。

可采用逆向立论法。这是借逆向推论、求异思维,质疑传统定论,从而翻出新意的一种推理方法。反其道而论之,往往别开生面,发常人之所未见、所未思。先举一例。新华社盘点“反四风”成绩单:10万干部主动上交“红包”及购物卡5.2亿元。(《现代快报》2014年10月8日)这的确是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的伟大成果,可喜可贺!但是,不妨反过来想想看,这项活动之前,干部们为什么没有上交这么多呢?这些干部所收的“红包”和购物卡是否全部“主动上交”了呢?除了上交的干部之外,还有多少干部没有上交呢?干部们的这些“红包”和购物卡是谁送的呢?他们为什么能得到这么多的“红包”和购物卡呢?“活动”过后,还会有人送“红包”和购物卡吗?干部们还会都主动上交吗?……为此,我们是否可以引出这样的话题:“活动”是必须的,长效治理也是必须的;党风建设是必须的,民风建设也是必须的;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必须的,认识到党风及办事“规则”对社会风气的影响力更是必须的。

再举一例。史学家史式曾写过一篇文章《鸿鹄安知燕雀志》。文章采用逆向扣问的笔法,翻转了源自《史记》中陈涉的一句名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指出“陈涉口中的‘鸿鹄之志不过就是谋求富贵的野心而已”,“‘鸿鹄们认为‘燕雀安知鸿鹄志,事实上未必如此,‘燕雀们是知道了而不敢说,说了就要倒霉。所以互相告诫‘免谈国事,莫论军情。笔者认为倒是‘鸿鹄安知燕雀志,‘燕雀们有些什么‘志——有些什么想法,有些什么希望,‘鸿鹄们是不屑考虑、不屑过问的。‘燕雀之志是希望多过几天太平日子,少些折腾,事情就是这么平凡,这么简单。”寥寥数语,翻出新意,以史鉴今,文笔犀利,关涉古今中外的民生民意,映照出史学家的非凡胆识和民本思想。

可采用抑扬结合法。此种笔法往往针对一些或利弊兼存,或貌似合理,或假利兴弊的社会现象展开评论,旨在或扬其利,除其弊;或揭盖子,明真相,从而“以正视听”。例如,让孩子学才艺,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艺术细胞,提高综合素质。然而,越来越多的儿童才艺通过选秀和造星的方式加以展现。对此,《南京日报》以“儿童选秀成‘名利场”为醒目标题发表述评文章(2011年5月31日)。文章揭示了儿童选秀的幕前幕后:“选秀拼人脉,家长拉票骚扰老同学”;“造星拼财力,公司收钱帮孩子露脸”;“电视幕后的恐怖包装”。各方心照不宣,打着为了孩子的旗号而私下织就的利益链条,锁住了孩子们的童真。文章感喟,“这种竞争越来越带有功利色彩,不少孩子成了家长和经纪公司操纵的道具”,“我们是在审美,还是在审丑?”“成年人应该用儿童的视角和思维方式来看待他们的世界”,“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呵护孩子的心灵家园”。儿童学艺、选秀,本来无可厚非,但一旦成为“名利场”,那就变了味。文章运用抑扬结合法,具体问题深入分析,旗帜鲜明,令人折服。

为人立胆强识,为文立根铸魂,强调了作文与做人的关系,它是强化时评写作能力之所必需。仔细想来,它又何尝不是整个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呢?

(作者系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教于南京市第十二中学)

猜你喜欢
理性思考作文教学活动
“活动随手拍”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作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拓展训练的理性思考
关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性思考与分析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