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磊 朱炎华 胡伟华 (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湖北 荆州 434000)
白内障是晶状体老化过程中逐渐出现的退行性改变,机制还不完全清楚〔1〕。手术摘除白内障是使患者复明的有效手段,目前采用的方法主要有晶状体囊外摘除术、晶状体囊内摘除术、超声乳化吸出术及晶状体切割术等〔2,3〕,而以囊外摘除术和超声乳化吸出术最为常用〔4,5〕。评价超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继人工晶体植入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继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对老年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本文对两种手术的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分析。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2月我院眼科老年性白内障患者211例,年龄65~80岁,术前经体格检查排除无糖尿病和其他严重疾病史。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患者102例(非乳化组),平均年龄(73.26±4.31)岁,其中男50例,女52例;行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患者109例(乳化组),平均年龄(72.58±3.21)岁,其中男53例,女56例;患者裸眼视力低于0.5的患者占绝大多数(≥95%),晶状体核硬度Ⅱ~Ⅳ。患者的术前视力及晶状体硬度等因素在两组间均衡,两组间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眼部常规检查及入院常规检查,术后随访时间为1个月。
1.2 手术材料及所用仪器 手术中所用黏弹剂(Ocucoat Viscoadherent)为博士伦眼科手术产品公司生产;灌注液(必施佳)为美国爱尔康公司产品;人工晶体为美国眼力键公司生产的三片式丙烯酸酯折叠人工晶体。手术中所用KR-8100自动角膜曲率计为日本Topcon公司生产;CineScan系列眼科A、B超声仪为法国光太公司生产;150型眼科手术显微镜为德国蔡司公司生产;u-Ⅱ增强型超声乳化机为美国爱尔康公司产品;超声角膜测厚仪为美国Dakota公司生产。
1.3 治疗方法 手术前3 d点诺氟沙星眼药水做术前感染预防。超声乳化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行常规手术前准备,术前1 h滴复方托品酰胺眼液散瞳,滴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倍诺喜,参天制药有限公司,中国)2~4滴行眼球表面麻醉。手术过程:在角膜上方做以穹窿部为基底的结膜瓣,在角膜缘11点钟位置后2 mm处,做3 mm长的一字形平行半层巩膜切口,行隧道刀分离,于透明角膜3点钟位置做侧切口,用3.2 mm的三角形刀穿刺入前房并注入黏弹剂,连续环行撕囊,撕囊直径5.5~6 mm。充分水分离后,将超声乳化仪头伸入囊袋内完成晶状体核的乳化吸出。前房及晶体囊袋内注黏弹剂,扩大角膜隧道切口至3.5 mm将人工晶状体植入囊袋内,抽吸黏弹剂,灌洗前房及囊袋,使用BSS加深前房,使其压力处于大致正常的范围内,结膜瓣烧粘,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和地塞米松。术后1 d换药,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及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开放滴眼。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组,术前准备同超声乳化组。手术方法:在角膜缘后约1 mm处做一字形巩膜切口,切口长3 mm左右。通过此切口做巩膜隧道切口,并注入黏弹剂。开罐式截囊,将巩膜隧道切口扩大至6 mm左右,充分水分离后将黏弹剂注于前房及核下,待核脱出前房后,将晶状体核托出,吸弃残留的皮质,在囊袋内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灌洗前房及囊袋,使用BSS加深前房,使前房压力大至处于正常的范围内,结膜瓣烧粘。于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和地塞米松,术后1 d换药,之后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及左氧氟沙星水开放滴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
2.1 术后1 d、1 w和1个月视力比较情况 手术1 d、1 w、1个月后经常规视力检查,两组患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2.2 术后1 d、1 w和1个月平均角膜散光度比较 乳化组患者术后1 d,1 w与术前平均角膜散光度比较差异显著(P<0.05);术后1个月与术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非乳化组患者术后1 d,1 w平均散光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术后1个月与术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除术后第1天外,其余时间点两组患者的平均角膜散光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1 两组手术患者术后视力比较〔n(%)〕
表2 两种患者术前、后平均角膜散光度变化(s)
表2 两种患者术前、后平均角膜散光度变化(s)
与非乳化组比较:1)P<0.05;与同组术前比较:2)P<0.05
组别 n 术前 术后1 d 术后1 w 术后1个月乳化组 109 0.84±0.57 1.46±0.761)2)1.14±0.472) 0.92±0.51非乳化组 102 0.87±0.62 1.92±0.872)1.21±0.672) 0.94±0.35
2.3 术后1 d、1 w和1个月中央角膜厚度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1 d角膜中央厚度较手术前均有明显增厚(P<0.05);但术后1 w、1个月角膜中央厚度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 d、1 w和1个月时两组患者的角膜中央厚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3。
2.4 术后1 d、1 w和1个月角膜内皮比较 手术后患者角膜内皮水肿情况分为透明(-)、轻度水肿及后弹力层少许皱褶(+)、中度水肿(⧺)、重度水肿(⧻)。术后1 d,乳化组与非乳化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 w和1个月,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4。
2.5 术后两组眼前节反应情况 术后两组患者房闪等反应轻微,眼压在正常范围内,瞳孔均无偏位、夹持。
2.6 术中和术后并发症 超声乳化手术中患者后囊破裂伴玻璃体脱出3例(2.21%),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中,患者发生后囊破裂伴玻璃体脱出4例(2.94%)。手术中和术后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爆发性脉络膜出血,前房积血等严重并发症。
表3 角膜中央厚度比较(s)
表3 角膜中央厚度比较(s)
与术前比较:1)P<0.01
组别 n 术前 术后1 d 术后1 w 术后1个月乳化组 109 489.51±22.39 532.13±39.261)510.86±25.78 498.27±25.12非乳化组 102 496.21±24.25 541.27±42.171)508.13±26.28 502.17±39.33
表4 两组患者术后角膜内皮比较〔n(%)〕
白内障是老年人高发的一种慢性眼病,也是人类最常见的致盲和视力残疾的眼疾之一,近年来该病的发生有上升趋势,白内障的发生给老年人身心及生活上带来诸多不便。目前,超声乳化手术被视为治疗该病的金标准,但因该手术操作复杂,设备昂贵,造成其无法全面推行〔6〕。在此背景下,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技术因其操作简单、费用低、效果良好逐渐被基层医院开展起来〔7〕。本研究从术后疗效(包括视力、角膜散光度、角膜中央厚度、角膜内皮、眼节前反应)和并发症等各方面对两种手术进行比较,以期为患者提供相应的信息指导。
本研究发现,行不同手术的两组患者术后视力相似,手术效果相当。因此,超声乳化手术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两种手术效果肯定,各级医院可根据当地情况自行选用。
1 尹桂芳,林 梅.浅谈老年白内障的发病因素及家庭保健〔J〕.科技资讯,2012;30(10):233.
2 吴文洁.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老年白内障围术期眼压的变化规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7):3404-5.
3 林 莹,黎绮雯,吴小桃.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1(19):161-2.
4 曲 申,荣 翱,孙小婷,等.不同合并症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短期角膜内皮的改变〔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2;35(3):167-70.
5 刘杰为,许京京,何明光.老年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生存质量的变化〔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3;22(3):159-61.
6 李 涛,王超英,郝 兰,等.基层医院开展老年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可行性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2;25(4):31-3.
7 王亚军.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老年白内障效果观察〔J〕.河北医学,2012;18(9):1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