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淑红?李颖?王彤
摘 要:《愤怒的葡萄》是美国现代小说家斯坦贝克的代表作,是左翼文学的一部重要作品。这部小说主要描写了俄克拉荷马州农民乔德一家迁往“希望之乡”加利福尼亚州逃荒路上以及在加利福尼亚的苦难遭遇和经历。作者用“葡萄”来象征成千上万受尽压迫的劳苦大众,通过对小说中几个主要人物的详细刻画,反映了当时美国人民身处困境中坚忍不拔、团结互助、生生不息、与生活的种种艰难困苦顽强抗争的不屈的意志和精神。
关键词:《愤怒的葡萄》;斯坦贝克;抗争
一、引言
约翰·斯坦贝克(1902-1968),美国现代小说家,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蒙特雷县塞利纳斯镇一个面粉厂主家庭。在母亲的熏陶下,很早就接触欧洲文学。其主要作品有《金杯》、《天堂的牧场》、《献给一位无名的神》、《愤怒的葡萄》、《胜负未决的战斗》、《鼠与人》、《长谷》、《伊甸园以东》和《我们的不满的冬天》,其中《愤怒的葡萄》是他的代表作,发表于1939年,曾获普利策奖,也是美国上世纪30年代的文学主流—左翼文学的一部重要作品。因其在文学上的杰出成就,1962年斯坦贝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64年获美国总统自由勋章。
《愤怒的葡萄》以上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时期美国中部各州农民破产、逃荒和斗争为背景,描写了乔德一家十二口从俄克拉荷马州前往“希望之乡”加利福尼亚州逃荒路上历尽磨难、屡遭挫折的艰难经历,通过对小说中几个主要人物的详细刻画,反映了当时美国人民身处困境中坚忍不拔、团结互助、生生不息、与生活的种种艰难困苦顽强抗争的不屈的意志和精神。小说展现了惊心动魄的社会斗争,饱含着美国农民的血泪和愤慨,是美国人民开发新大陆的艰难经历和勇敢精神的缩影,不失为美国现代农民的史诗。
二、“葡萄”的愤怒与抗争
《圣经》中“葡萄”含有愤怒和复仇之意,在小说中,斯坦贝克用“葡萄”来象征成千上万受尽压迫的劳苦大众,同时也有愤怒之意。
乔德一家是俄克拉荷马州的农民,由于经济大萧条和连年旱灾而负债累累,世代赖以生存的土地最终被大公司所吞并,不得已举家迁往农场主所宣扬的富饶的“希望之乡”加利福尼亚州,希望在那里用自己的勤劳重建家园。西迁的路上一家人颠沛流离,历尽千辛万苦。然而到了加利福尼亚,他们并没有得到期待的安居乐业,残酷的阶级压迫使他们更加陷入了绝境。农场主拼命压低他们的工资,各种地方势力百般刁难他们,一切美好的憧憬化为乌有,有的只是对现实剥削和压迫的不满和愤怒。但对生的渴望和生存的压力促使他们不得不压抑心中的愤怒,从而炼就了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勇敢的精神,乔德和威尔逊两家在最困难的时候互助友爱、相互依存,他们懂得团结友爱的力量,共同携手与苦难和命运不屈抗争。
凯绥原是一名牧师,后来放弃教职来到穷人中间,随乔德一家人一起西迁。他用自身的言行揭露宗教的伪善和反人性的本质,认为农民的一切都是圣洁的。代替汤姆受过而被捕入狱之后,他更加理解穷人铤而走险的行为,深深懂得农民团结起来斗争的意义。出狱后,他组织罢工斗争,教育新老工人要团结起来,警惕资本家的分化瓦解。不久,凯绥死于警察的木棍之下,但他所宣传的道理和英勇的行为唤醒了尚未觉悟的人们。从这个意义来讲,凯绥是向阶级压迫和苦难生活不甘屈服、勇于抗争的典型人物。
乔德深受凯绥言行的影响,他生性耿直,敢作敢为,在青草镇移民收容所亲身体验穷人之间互相体贴和帮助的温暖。凯绥遇难后,乔德义愤填膺,他杀死了凶手,为了逃避追捕,只身躲进山洞,在那里对自身的经历和现实进行了回顾与反思,最终决定像凯绥那样到苦难的人们中去,带领人们为生存和命运而不屈抗争。他告别母亲时说:“凡是有饥饿的人为了吃饭而斗争的地方,都有我在那里。凡是有警察打人的地方,都有我在那里……”。”
乔德的母亲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劳动妇女,面对困难和压力,她没有表现出妇女的懦弱气馁,相反,她的身上透露出坚强不屈的力量,对生活永远充满信心。困境中她竭尽全力维持着整个家庭,她沉着冷静,善解人意,任劳任怨,充满慈爱,富有同情心,自然、亲切的言语永远使人感到温暖。她的身上散发着生命生生不息、坚忍不拔、冲破阻碍的耐力和张力,在困难面前从不低头,她的言行感染者身边的每一个人。毋庸置疑,她象征着生命之流的永恒,无论生存环境多么恶劣,生命却永不屈服、停息。
三、结语
作者坦言小说的标题“愤怒的葡萄”取自于19世纪美国诗人茱莉亚·沃德·豪在南北战争期间创作的《共和国战歌》中的诗句,“他粗暴地践踏丰硕的果实,那里蓄积着愤怒的葡萄”,并且认为《共和国战歌》强烈地反映了美国精神。这种所谓的“美国精神”既是小说中描写的“愤怒的葡萄充塞着人们的心灵,在那里成长起来、结得沉甸甸的,准备着收获期的到临”的那种面对压迫的抗争精神,又是作者在诺贝尔文学奖受奖演说中所说的“是一种在失败时获得勇敢的能力,是一种获得勇气、同情和爱的能力”。
毋庸置疑,斯坦贝克想要褒扬的是一种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可贵精神,一种敢于和一切困难和压迫抗争的堅韧不屈。正是因为这种精神,人类才能从古到今生生不息、繁衍生存,人类社会取得今天的发展和进步。面对困难不甘屈服,敢于抗争,这恰恰就是生命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 黄安平,段利勤. 人性的升华—解析《愤怒的葡萄》中的人物形象[J]. 九江学院学报,2008(1):81-83.
[2] 斯坦贝克. 愤怒的葡萄[M],胡仲持译. 外国文学出版社,1982.
[3] 王宁编.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谈创作[M].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292.
[4] 伊莱恩·斯坦贝克,罗伯特·沃尔斯顿. 书信中的斯坦贝克[M]. 瓦伊金出版社,1975.
[5] 张介明. 讴歌生命—破解《愤怒的葡萄》的深层意蕴[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8):10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