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立芳
摘 要: 遗传决定论与环境决定论作为自然主义文学最突出的两大典型特征,在约翰·斯坦贝克的自然主义文学小说《伊甸之东》中得到了充分的阐释和论证。虽然该小说在阐述众多人物在选择与追求符合自己自由意识的伊甸园与命运抗争时最终失败,但是小说中所流露出的浪漫主义和乐观主义成分不仅不与自然主义相冲突,反而对比加强了文本中的自然主义倾向,使小说具有独特的文学特色。
关键词: 斯坦贝克 《伊甸之东》 自然主义 浪漫主义特色 乐观主义特色
自然主义文学思潮源于法国,在十九世纪末传入美国后形成了自然主义小说流派。“自然主义”这个词由法国作家埃米尔·左拉(Emile Zola)创造,但人们对其理解却不尽相同。狭义的自然主义指“科学决定论的原理在小说中的运用”。(Holman,1972:337)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和赫伯特·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为原动力,强调遗传和环境等客观因素对人命运的决定性作用。美国自然主义文学认为:“人同时受控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因而遗传因素与社会环境是人的命运不可抵抗的决定力量。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力量远远强于人的意志,人的意志是微乎其微的,甚至是不存在的。”(史志康,2004:96)在斯坦贝克的个人文学作品中展现的是在美国乐观主义性格传统和个人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带有的浪漫和乐观主义特色。
一、《伊甸之东》中的遗传决定论
小说中凯西、查尔斯、迦尔、阿布拉等人物是遗传决定论的典型代表。他们身上的恶或善在作品中多源自遗传的影响。
恶的遗传在小说中主要体现在凯西、查尔斯和迦尔身上。凯西和查尔斯对人类祖先该隐的恶的遗传可以通过三者共有的标志——“疤痕”看出。“疤痕”在《圣经》中是罪恶的象征。最初是在该隐因杀害自己弟弟亚伯而被流放之前,上帝为了避免该隐被人杀死而在他身上打下的烙印,虽然这个烙印是保护该隐的标志,但同时也是罪恶的象征。凯西和查尔斯身上也有来自刻意伤害或无意所致的类似的疤痕。在作者笔下,凯西具有猫一样的外貌特征,这种动物化的外貌正好为她兽化的行为做了铺垫。她一生数不尽的罪行皆由她被遗传的人性中的邪恶所致。查尔斯就是被遗传了人性中嫉妒之恶,以致他充满了恶劣罪行,他就是“该隐”的代表。无论从他们的外貌、心理还是行动上来看,他们都是恶的代表。疤痕作为邪恶的象征,与他们的外貌、心理行为密切联系,相互映射。
人的善是通过遗传得来的。小说中的人物阿布拉可谓是“天生的天使”,除了天使般的外表之外,更具有天使般的心理行为,尤其是她具有天生作为一位“好母亲”的能力,更加让人联想到遗传的作用。作为本该什么都不懂的小女孩,却能在初次见到被母亲抛弃的双胞胎兄弟面前,自然而然地扮演母亲的角色安抚这对可怜的孩子,她的善良和慈母般的关爱不仅温暖了亚当一家,更温暖了读者。如果恶可以遗传,那么阿布拉身上被遗传的就是人类的善。
然而,无论人类所遗传的是善还是恶,都说明遗传对人物命运的决定作用。小说中叙述者“我”介绍恶魔形象凯西时说:“我认为凯西·艾姆斯生来就有那种一辈子都在驱使或者逼迫她自己的倾向,或者说生来就缺少那种倾向。”(斯坦贝克,2004:81)人类善的遗传除了阿布拉,亚当也是个很好的例子,作者借用小说中中国仆人老李的话暗示了这一点:“他(亚当)没办法,迦尔。他天性如此,他只能这么办。他没有选择余地。”(斯坦贝克,2004:618)这充分表明了亚当天生正直为善的特点。无论是“性恶论”还是“性善论”,都可以肯定遗传对人物行为和命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二、环境决定论在小说中的体现
环境决定论在自然主义文学作品中表现为环境对人物命运的决定作用。小说《伊甸之东》中,环境描写与整个故事相互衬托,对整个故事及人物命运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生活在那里的人们自始至终没能摆脱环境对他们生存的控制,这种环境的控制作用主要包括自然和社会两大方面。
小说中两种典型山和水的描写,各自具有象征意义。小说伊始便细致描绘了塞利纳斯河谷两边的两座山脉——贾碧兰山脉和圣卢西亚山脉。两座山脉在河谷东西两面且各自特征鲜明,东面象征人性善的贾碧兰山脉充满光明,圣卢西亚山脉阴沉黑暗正是象征了人性的邪恶,两大山脉的特点及象征意义分别与故事中两大家族的命运相联系。勤劳善良的塞缪尔家族的光明历史与充满嫉妒和仇恨的特拉斯克家族的历史所形成的对比恰好与两座山脉的象征意义交相辉映。然而,正如圣卢西亚山总显得比贾碧兰山脉高大一样,在善恶的交战中,善总是处在下风。水的缺失,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悲剧的象征。在《伊甸之东》中,斯坦贝克对水的缺失的描写主要表现为干旱,而且干旱出现非常频繁。讲预示了后来发生的一系列悲剧,如凯西抛夫弃子、亚当的自我放弃、迦尔对弟亚伦的报复,塞缪尔及其女儿德西和其儿子汤姆的死亡等。在小说中,由自然环境中水的缺失映射出了人物悲惨命运的结局,烘托出了自然环境对人物命运的决定性作用。
社会环境的描写除了是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之外,更隐喻了故事中人物的命运。《伊甸之东》的故事历史背景横跨几十年,从美国内战开始到二战爆发结束。这段时间正是美国工业文明高度发展的时期,农耕文明必然过渡到工业文明。代表传统农耕文明的亚当一直渴望寻找一片乐土建立自己的伊甸园,最终却因无法阻挡历史进步的脚步而以失败告终。这重悲剧性的结局既是故事的结局,又是作者构建“伊甸园”的田园式理想主义的破灭。他们都渴望到达希望之乡,寻求人性的纯朴和善良,可在农业文明必然向工业文明过度的时代背景下,这种田园式的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这正是《伊甸之东》的自然主义色彩。
三、独具特色的自然主义
斯坦贝克笔下的《伊甸之东》具有强烈而明显的浪漫主义成分和乐观主义基调,他的自然主义是糅合了浪漫主义成份和乐观主义基调的自然主义。小说中的浪漫主义不仅体现在故事人物的思想之中,更是作者意识形态的一种投射。两大家族中存在的浪漫主义思想给其命运带来了悲剧性的结局;他们的“伊甸园”之梦仅仅是他们各自的理想,与现实有太大差距。当现实与理想发生正面碰撞时,他们无法面对接受现实而结束自己的生命。
我国学者苏索财在文章《约翰·斯坦贝克其人其作》中评价斯坦贝克的艺术风格时谈到:“斯坦贝克大部分小说属于现实主义的,但里面任有许多地方成功地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苏索才,1996:25)我国学者田俊武在总结斯坦贝克哲学思想时写道:“他(斯坦贝克)将目的论思想描述成一种心理投射,认为目的论者生活在由渴望、目标和梦幻组成的虚假世界里,他们的心理投射通过移植会遮掩并最终破坏现实。”(田俊武,2005:73)这是因为斯坦贝克的意识形态既有美国人性格中浪漫主义的影子,又受到海洋生物学家爱德华里茨基的目的论的影响,是一种别样的精神目的论。目的论者以理想的标准裁判并试图重造现实,而不是理解和接受现实。以上两大方面的因素共同左右他的创作和他对作品中人物的塑造。因此,《伊甸之东》中的浪漫主义因素表面看来似乎与其中的自然主义相冲突,但从以上两方面分析,二者最终是相一致的。
与浪漫主义手法在《伊甸之东》中出现的不可避免性相似,乐观主义基调的形成也是必然的。斯坦贝克别样的精神目的论及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促使他试图通过在文学作品中树立各种意识促使读者认识人类在世界上的地位。斯坦贝克在认识领域里形成了一种发展观的人类生物理论。这种属于自然主义范畴的理论,恰恰体现了他文学作品中的悲观主义思想。这种思想在文学作品中大多体现在人类不断完善自我的能力上,这就使他的自然主义小说不再那么悲观绝望而带有一丝希望。正如《伊甸之东》中大多数人物的命运虽以悲剧结尾,但读者仍能感到一种积极的力量和希望蕴含其中,即人类选择善恶的自由。由此可见,《伊甸之东》中乐观主义基调与悲观主义情愫的结合是作者无意识的选择,是当时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创作思想的自然流露。
四、结语
虽然《伊甸之东》是斯坦贝克晚年向道德主题转型的代表作,具有典型的自然主义特征,但如浪漫主义手法的应用,以及乐观主义成分的呈现阻碍了读者对自然主义因素的把握,以致被认为该小说的“结构松散”、“内容和主题表达相矛盾”等。但是从自然主义的角度解析,这些矛盾将得到协调。无论是从文本内容还是从作者的创作风格分析,浪漫主义和乐观主义成分都加强了该小说的自然主义色彩,并对比加强了其独特的自然主义文学特色。
参考文献:
[1]Fontenrose,Joseph.John Steinbeck:An Introduction and Interpretation[M].New York:Barnes and Noble,1963.
[2]Holman,C.Hugh.A Handbook to Literature[M].The Odyssey Press,Inc.Indisnapolis,1972.
[3]Levant,Howard.The Novels of John Steinbeck:A Critical Study[M].Columbia:University of Missouri Press,1974.
[4]Steinbeck,John.East of Eden[M].New York:Penguin Books,1979.
[5][法]左拉.实验小说论[M].见朱雯.文学中的自然主义[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6]史志康.美国文学背景概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94-96.
[7]苏索才.斯坦贝克其人其作[J].外国文学(1),1996:22-26.
[8]田俊武,申美玲.目的论与非目的论—简论斯坦贝克的哲学观和创作[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3),2005:72-74.
[9]约翰·斯坦贝克著.王永年译.伊甸之东[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