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敏
【摘 要】幼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幼儿教育阶段教师的培养。幼儿独特的身心特点决定了幼儿活动中幼儿教师的角色是一个领导者,必须依靠自身的领导权威(影响力)来获得幼儿的主动追随,在师幼互动中实现活动目标。
【关键词】幼儿;幼儿教师;领导力
一、掌握幼儿活动方法
1.学玩相长,调动幼儿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游戏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游戏是幼儿生活中的基本活动,是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有力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的各种能力是在游戏中获得的。游戏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幼儿“玩”,而是在于引发、支持与促进幼儿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正确处理游戏与教学的关系,遵循游戏教学中的原则,掌握游戏教学中的指导策略。将游戏的机制引入幼儿教学过程中,不是游戏与教学的简单相加,而是在游戏与学习的有机结合中,将游戏与学习统一起来。
(1)游戏目的和教学目标的一致性。游戏教学要使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体,但游戏的内容与目的又要围绕教学的目标。教师要将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的愉快体验与教学目标的实现高度巧妙地统一起来。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熟悉幼儿游戏理论,了解本班幼儿身心发展水平、活动特点和兴趣爱好,清楚把握与幼儿的发展水平相适宜的各知识领域中可能是幼儿最需要也最应该掌握的内容,包括知识、技能和能力等,形成预案。
(2)游戏的趣味性和幼儿内在需要的一致性。游戏教学虽是由教师来安排和引导的,但其目的在于利用活动本身的趣味性作为内在动机来启动、维持和调节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通过游戏教学,教师的要求很快能转化成幼儿自觉自愿的活动,激发幼儿的内在动机,而不是活动外的强制手段和要求,这是维持游戏教学的重要机制。在游戏教学中,幼儿能控制所处的环境和手中的材料,表现自己的能力和实现愿望,从自由创作、选择和表现中获得愉快的体验。
2.动静结合,提高活动的效率
幼儿教学主要是通过听听说说、认认读读、唱唱玩玩、做做想想等活动,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培养能力,使幼儿获得一些感性知识。正是由于从“感悟”这一原则出发,没有强迫背诵和书写内容,因此一堂课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出现两种情况:要么课堂没有生气、死气沉沉,要么活泼过分、满堂喧哗。因此,在上课时做到“动”、“静”结合,有张有弛,幼儿才愿意追随教师,教师才容易领导幼儿,教学效果大大提高。一般来讲,要做到:
(1)导入需要“动”。每堂课由活动引入,复习已学知识,以提高学习兴趣,并引起注意,该上课了,以便作好上课的准备。
(2)新授需要“静”。教师要表述当天所学的内容。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利用幼儿刚上课精神饱满的状况,抓住幼儿求知心理,传授新知,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合理的知识结构
1.经验性知识
经验性知识是指教师在教育中积累起来的对教育过程不确定性因素迅速作出反应的知识,例如对教育过程中偶发事件处理的知识。经验性知识是应付教育情境,顺利开展教育工作的保证。这种知识来源于实践,是对教育实践反思的结果。
2.教育科学理论知识
这里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指的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它为教育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这种知识可具体分为:幼儿身心发展的知识、“教”与“学”的知识、对幼儿的评价知识。实际的情况是,实践中教师这方面的知识比较欠缺,应用中问题更多,不会用理论去分析实践中的问题。
三、做好师幼沟通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只有加强与幼儿的互相交流和沟通,建立朋友关系,与幼儿在情感、认识上达成一致,才能使幼儿主动追随教师,从而具有领导力,才能真正做好幼儿教育工作。
倾听幼儿的心声。幼儿和成人一样,有自己的疑惑、烦恼,也希望能讲出来,得到安慰和指导。除了父母,老师便是他们倾诉的对象。幼儿教师要时常关注幼儿若有所思、欲言又止的眼神和表情,及时给予反应,鼓励幼儿多说多讲。教师切不可突然打断他们的倾诉,挫伤幼儿的自尊心和积极性。教师在听完幼儿倾诉后,还应给予适当的鼓励、抚慰、指导和帮助。幼儿教师在与幼儿的日常接触中,要以尊重的态度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让幼儿在集体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师幼同伴关系,形成有效互动。幼儿将会信任老师,追随老师,无形中提升了教师的领导力。
四、结语
幼儿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是领导者。在这个领导活动过程中,教师必须具有领导力,才能获得幼儿的主动追随。而这种领导力的获得,需要幼儿教师从自我出发,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素质、掌握幼儿活动的基本方法、做好与幼儿的沟通。因此,幼儿教师必须提升自身的领导力,才能使幼儿更好地参与活动,实现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金日勋.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原因及解决对策.《学前教育研究》,2011年3期
[2]孟香云.关于促进城乡幼儿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教育探索》,2010年12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