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阳光体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

2014-11-20 21:58白军志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4年12期
关键词:阳光体育心理健康培养

白军志

【摘 要】新课标在保持原有体育教学中体现学生获得运动知识和技能及增强体质的特点外,尤其重视课程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作用,坚持以发展学生个性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本文重在探讨阳光体育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培养,以期待得到广泛重视和协调发展,真正做到让每一个青少年走在阳光下、笑在幸福中。

【关键词】阳光体育;心理健康;培养;措施

阳光体育在初中阶段的学业中有着重要地位,因此也承担者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任务。众所周知,健康不仅包括身体的健康,还包括心理上的健康。而在充分展现自我、放松自我的体育课上,学生的心理问题也会明显外露,这也就赋予了学校体育教师除锻炼身体外另一个重要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我们发现,运动技能好的儿童适应能力较强,活动表现得积极,处理问题冷静、办法多,人际关系协调,容易与人合作;而运动技能差的儿童,则适应能力较差,做事胆怯畏缩,紧张消极,孤僻而不合群。我们认为体育运动之所以能促进心理健康,主要是因为:

第一,坚持体育运动可使人体格增强、精力充沛,增进勇敢坚强的个性品质,克服懒惰散漫、胆怯懦弱等消极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

第二,体育教学中常以竞赛的形式,竞赛中获得成功可以提高信心,可以获得同伴和集体的承认,可以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价值,保持良好的自我意识,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

第三,阳光体育运动中所进行的身体活动,具有和人的日常生活不同的特点,不必牵涉更多的其他方面的问题和利益,不必借助于更多的语言为媒介进行交流,可以使人与人之间少有戒心,彼此容易接近,产生亲近感,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第四,阳光体育运动可以为郁积的各种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发泄口,尤其可以使遭受挫折后产生的不良反应通过体育运动得到升华或转移,消除不良情绪障碍,减轻抑郁等心理症状,特别是诸如健美、跑步、游泳、打羽毛球等持续性、有节奏的运动项目,效果更好。

第五,体育运动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以及竞争强的特点,学生在参加体育运动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通过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协作、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利用阳光体育运动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一、贯彻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精神,完善设施,保障措施到位

学校必须具备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必需的体育器材和场所,供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时使用,学校除了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配齐最新设施外,还要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改善学校的原有条件,为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提供基础条件。结合学校其他工作,统筹安排,为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提供时间保证,进一步增强学生体质。大力宣传健康理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提高青少年学生对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念和体育行为,在学校的课程计划中,要真正体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思想,摒弃过去的“应试”教育模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安排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体育锻炼。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校园,在阳光下进行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保证课程合理设置,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全面实行大课间的体育活动制度,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认真组织学生上好课间操,开展集体体育活动,寄宿制学校要坚持每天出早操。

二、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参与活动主动性

当代学生是新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体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竞争压力的增大,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者人格缺陷。因此,在初中阶段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体育运动兴趣不是天赋的,它是在后天接触、参与、实践体育运动过程中获得的。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正确合理地选编教学内容,既能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又使他们感兴趣,从而唤起运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拓展阳光体育教材,积极创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阳光体育选择的内容要坚持符合学生身心特征的原则。教材内容的选择要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体现一定的灵活性,因为采用不同的教材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教育作用。要选择那些具有健身价值和教学效果的运动项目,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的兴趣。在阳光体育组织实施中要充分挖掘教育资源,积极创新,逐步形成了器材自制、套操自创、游戏自编的特色。在“实用、安全、环保”的前提下,发动师生因地制宜,自制器材,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师生锻炼的需要,使每一个学生在快乐中锻炼,在锻炼中提升素质。

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更是有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如:田径运动,不但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还能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精神;球类运动既能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奋勇拼搏;武术特别强调“知己”功夫的练习,可以明显提高锻炼者对自我的认识;健美操、艺术体操、体育舞蹈具有锻炼身体、抒发感情、陶冶美的情操、培养文明行为功能。

四、充分利用好早操、大课间、体育课,有效实施阳光体育运动

作为体育教学的一部分,学生的早操、大课间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较为完善的课外体育活动则能很好地弥补课堂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不足。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更能吸引每个学生参与体育锻炼。通过经常性地参与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终身锻炼身体的习惯。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要将青少年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育计划,形成制度。使学生更加开心、自信地面对学习和生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自我锻炼意识。师生的共同参与和互动,使整个校园充满了“运动、健康、快乐”的氛围。

五、举办体育文化节,丰富阳光体育运动

体育文化节是一种新型校园文化组织形式,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历时较长,参与面较广,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有益于营造浓郁的体育锻炼氛围。学校要充分利用体育文化节这种组织形式进一步拓展开设项目的空间,竞赛项目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广大学生的参与性,避免过分竞技化和只有少数人感兴趣的现象。大量引入趣味性强、时代性强、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操作简单、大众性的体育娱乐项目,扩大直接参赛人数,使更多的人能够从参与竞争中体验体育带来的乐趣以及竞赛中体现出的体育精神。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不仅要充分利用校内体育设施,还要放开眼界有效地利用校外的资源,不仅要重视校内课外体育活动,还要抓好学生节假日的体育锻炼,适当地开展郊游、野营、登山、游泳、放风筝、徒步旅行、骑自行车、定向运动等运动休闲活动。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运动情趣,增强身心健康,丰富课余生活,通过与大自然的充分接触,实现对身体和心灵的双重磨炼,汲取大自然的精神与力量,激发热爱人生的信心与勇气。

总之,我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创新思路,活跃形式,组织开展丰富多彩阳光体育运动。把阳光体育运动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让全体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这样,学生的身体健康了,心理更是充满阳光。endprint

猜你喜欢
阳光体育心理健康培养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闲暇体育促进校园阳光体育发展的有效策略研究
边远山区农村小学如何有效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
啦啦操融入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可行性分析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阳光体育背景下中学武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