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通过提出具有两难、没有特定结论的案例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观点,从而获得认识和体验的教学方法。教师应该精心选编教学案例、丰富案例呈现形式、有效组织案例讨论和深入浅出总结点评,提高案例教学效果。
关键词:案例教学;心理健康教育课;课堂教学
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如何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知识和体验?教学方法改革无疑是教师必须迈出的一步,案例教学法因此进入了他们的视野,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摸索和实践。
一、精心选编教学案例
案例是进行案例教学的基本素材,选编好教学案例是案例教学取得成功的前提。教师选编的案例应该具备以下特征:
1.针对性
首先,教学案例必须紧扣单元教学目标,与课堂教学内容密切相关,教学重点突出,这样才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通过案例,可以直观地领悟到案例所反映的心理健康知识。其次,教学案例应该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且内容符合大学生对象群体,反映大学生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中遇到的普遍性问题,通过案例讨论,学生能进行自我反思,提升个人在相似情境中的问题处理能力。
2.时代性和时效性
当代大学生属于“90后”,他们生长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年代,社会价值观、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教师要研究新时期大学生关注的热点、兴趣点,选择的案例应该具有时代气息,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才能吸引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发思考。如果教师引用的案例陈旧,即使案例是在大学生身上发生的真实故事,他们也会认为故事已经“out”(过时)了,说服力不强。
3.真实性
教师要善于从自身的生活经历或者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搜集和挖掘案例,真实的案例才能令人信服,引起共鸣。例如,在教学“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这一章内容时,许多教师都会使用“天堂与地狱”的案例,提问学生为什么“天堂的人很幸福,而地狱里的人却不幸福?”回答是“天堂里的人互相帮助,而地狱里的人很自私”,从而得出“大学生只有互相帮助,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结论。该寓言故事的寓意无可厚非,但是寓言故事本身就是虚构的,不是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真实故事,难以激发他们产生共鸣。如果教师能从大学生的宿舍人际关系、同学人际关系中搜集真实案例,并加以利用,将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产生共鸣。
4.适合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是从教育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但经过提炼以后,这些知识就变得抽象。例如,在对体育专业的学生教学中,可以举一些体育比赛的案例,让他们切实领悟到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对比赛结果有很大的影响,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心理自我调节方法的积极主动性。
二、丰富案例呈现形式
教师所获取的第一手案例资料,可能是文字、图片、口头、视频等形式,也可能是生活中观察到的。教师在确定这些资料成为教学案例的时候,必须同时考虑案例教学的呈现方式。案例的呈现方式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有利于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案例信息。
一方面,教师可根据案例的内容和主题,将文字、口头案例转变为角色表演、心理剧、现场模拟、视频、图片等形式进行呈现,使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案例情境,激发感受和体验,加深学生对案例的认识和理解,产生讨论的心理趋向。
另一方面,案例情节可以分步骤进行呈现,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从案例主人公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层层深入进行心理分析。对于案例的关键点或者争议点,可以进行反复呈现。
三、有效组织案例讨论
在欣赏案例之后,案例教学进入案例讨论环节,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的重点环节。
1.明确问题
教师针对案例提出问题,明确案例讨论的内容和方向。教师按“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的三步思路,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和讨论案例。“是什么”是指学生厘清案例主人公存在的心理问题是什么,有哪些行为表现;“为什么”是学生进行扩散思维,从学校、家庭、社会或个人因素等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成因;“怎么办”是指提出心理调节方法的建议,包括人际关系改善、改变认知方式或者提供社会支持等。
2.分组讨论
每个小组可以有4到6人不等,一般根据座位安排,前后搭
配。各小组成员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结合对案例的感受充分发表个人的见解。此环节要求每个成员都要发言,其他成员认真倾听,相互尊重,避免出现“权威”现象,从而影响案例讨论的质量。分组讨论过程中,老师可以走动,检查督促各小组的讨论,也可以参与到某一小组的具体讨论中。
3.小组总结
由小组领导者或组内成员总结本组的主要观点,向其他小组进行汇报。通过小组总结,各小组可以了解到其他小组的讨论情况,并发现其他小组具有不同的观点,从而可以从多个角度进一步认识案例,对案例的体验会更加深入。
四、深入浅出总结点评
总结点评是案例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案例教学的点睛之处。在这一环节,教师首先对学生的案例分析、讨论和交流等课堂表现情况进行肯定和鼓励,激发和保护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其次,教师对讨论过程中学生所提出的不同观点和看法,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来思考和分析问题,认识到每个观点都有其合理性和不足之处。再次,教师要深入浅出点评案例,针对教学案例,能够运用心理学专业知识指出问题的实质及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加以解释,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心理方法。教师要注意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当作唯一真理强加给学生,而应该以共同探讨的姿态、开放的胸怀,引导学生思考和感悟。
此外,教师还可以联系日常生活中的相似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迁移,提高学生在遇到类似情境时的问题处理能力。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0JGA071。
参考文献:
[1]周华,胡国良.谈案例教学法在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3(05).
[2]刘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8).
[3]杨立红.案例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中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1(76).
作者简介:黄日健,男,壮族,本科,就职于百色学院教育科学系,讲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