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梅花
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的基础。作为数学老师应努力使学生热爱数学,使之对学习有兴趣,只要有兴趣,学生就能学好数学。
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一、创造教学情景,活跃课堂气氛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把学习中的“乐”提到如此高的地位,是有其根据的。怎样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乐之者”?首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造教学情景,在活跃课堂气氛这一环节上下功夫。为此,备课时就应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的差异,设计一些难易程度不一、详细要求有别的问题,针对不同的学生分别要求。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语言能力,把握机会及时进行激发,创造条件为学生的“思”和“言”提供机会,使他们产生“言”的欲望,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的教学效果。
二、讲究授课艺术,培养学习兴趣
教师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其标志之一是讲授的艺术,较高水平的讲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从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厌学的原因分析,其中有教师方面的因素,如讲授例题照本宣科,讲授方法千篇一律,只注重自己讲,而忽视学生听,长此以往,不但使本来就视数学学习为“苦差”的学生产生不了兴趣,而且也会引起“乐之者”的厌学情绪,这是一个值得数学教育者深思的问题。
三、建立感情,唤起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为拨动学生的心弦,应努力帮助学生与数学建立感情,使学生热爱数学,唤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首先,进行目的教育,向学生说明数学在各学科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指出科学离不开数学,并在教学中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学习数学对培养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的重要作用。其次,介绍名人事迹和成才故事,教育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立志学好数学。最后,教师“言传身教”,教师对数学高度的责任感、充沛的热情、渊博的知识和艺术修养等,都是唤起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
四、善于创造问题的情趣,引起矛盾,引起学生探索解决矛盾的兴趣
好奇心是小学生重要的心理特点,它往往是学生对数学产生“自我需要”的导火线。在教学中,有的学生出于某一问题的好奇心,总想知之而后快,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教学三角形分类时,我事先做好一些只露出一个角的教具,让学生判断这些三角形都是什么三角形。当露出一个直角时,学生说出是直角三角形;当露出一个钝角时,学生说出是钝角三角形;当露出一个锐角时,学生自然地说是锐角三角形,这时我拿出的却只有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这样学生产生了兴趣,头脑中提出了问题:为什么有一个直角的是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钝角的是钝角三角形,而有一个锐角的就不能确定是什么三角形呢?于是,学生情绪高涨,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这种求知欲就是所谓的对学习的兴趣,这时我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使我的教学活动转入正轨,开始这一课的教学。
五、教学过程中增加适当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讲述了数字的起源,并结合现在的电子手表帮助学生理解前人是如何发现从0到10这几个基本的数字。我先问学生有没有见过电子表,好多同学举手;我又问:“电子表中的数字跟我们见到的数字一样吗?”好多同学开始了观察,并热烈讨论起来。然后我请一位同学来说一说。这位同学说:“其实这些数字是由横线和竖线组成的,如果不仔细观察还以为都是很多的‘日字呢。”我大大地表扬了他,然后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正方形,并在里面画了一横一竖两条线,使其成为一个“田”字,并提出问题:“同学们能从这个图形当中找出我们所学的这些数字吗?”学生又开始了热烈的讨论。很快,他们把这个图形按照不同的顺序拆分成11个不同的符号,并和现在的数字一一对应起来,非常准确。
六、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应启发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采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方法,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使学生学会在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寻找知识联系。这样,既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又能培养他们的思维创造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七、开展竞赛,组织讨论,激发兴趣
小学生好胜、好奇、好动,在小学教学中多开展竞赛活动,以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乘法的简便算法后,出示48×125,让学生比一比谁的算法多,谁的方法既快又简便。学生出现了以下几种解题方法:①(40+8)×125;②(4×12)×125;③(8×6)×125。教师首先对学生的方法给予肯定,让学生讨论一下哪种方法最简便,课堂上经常展开讨论有利于把知识系统化,学生们经过讨论得出来的结论,在学生的头脑中印象会更深刻。
教学实践证明,浓厚的兴趣是促进学生参与学习的前提,也是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