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艳娇++陈洁萍++高松
摘要:在中等职业教育新一轮课改中,黑龙江省提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的工学结合课程改革路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构建以市场需求为逻辑起点,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项目为支撑,体现了课程结构模块化、课程目标综合化、课程开发项目化、素质培养显性化、[JP2]学习环境真实化、教学管理企业化、考核评价多元化的现代职业教育的典型特征特色。[JP]
关键词:工学结合;工作过程导向;综合职业能力;典型工作任务;项目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10-0066-02
“十二五”时期是黑龙江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全省“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的提速时期。面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从低端产品为主向高端产品为主转变,迫切需要职业教育培养落地实用人才,不但要具备在某一个岗位就业的竞争力,而且需要具有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在职业生涯中就业、转岗、晋升的能力。因此,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就要定位在面向职业岗位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上。
为达到这一要求,中职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方式必须进行深刻变革[1]。为此,在新一轮课改中,黑龙江省提出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的中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改革路径。工学结合作为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和要求。
一、全面把握工学结合课程改革的核心要素
(一)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适应当前以及未来全省经济发展的中等职业教育,必须明确指向黑龙江省经济社会重点发展的产业,以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实用人才为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使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不但具备在某一个岗位就业的竞争力,而且具有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在职业生涯中就业、转岗、晋升的基础,从而实现经济社会需要与人的发展需要的统一。
(二)把握工学结合课程概念
工学结合课程是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实施教学,其典型特征是“五个一体化”,即:在课程目标上实现德技一体化;在课程内容上实现理实一体化;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在教学组织管理上实现学校、准企业化管理一体化;在考核评价上实现知识、技能、态度三维考核一体化。
(三)明晰工学结合课程改革思路
工学结合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组建由行业企业专家、专业骨干教师、教研员共同组成的课改团队,深入行业企业进行市场调研,确定专业对应的潜在就业岗位群。通过对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理清学生知识与能力的结构组成。通过对职业能力分析,打破传统的学科型课程体系,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重构基于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开发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课程,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进行重新设计建构。同时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编写项目教材和相应的学材,从而使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果得以固化和深化。
二、重构基于工学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
(一)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开发的技术路线
1.基于岗位/岗位群分析,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典型工作任务。根据市场需求调研,确定专业对应的岗位及岗位群,针对就业岗位摸清工作项目和工作职责,在行业专家指导下,对岗位群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进一步确实典型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是工学结合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基础和依据。
2.基于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职业能力,构建课程结构。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确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以能力形成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重构课程内容及序列。
(二)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结构框架
在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基础上,打破原有的学科型课程体系,构建全新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在新的课程体系中,课程设置摆脱学科课程的束缚,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项目为中心进行设计,真正从岗位需求出发,通过整合理论与实践,开发项目引领型课程,增强学生适应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和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课程模块分为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专业拓展课程模块、综合实训模块、顶岗实习模块等六大类课程模块。每个模块之间相辅相成、相互补充渗透。公共基础课程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为学生后续的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专业核心课程是以完成某个专业共同的工作任务为目标设置的课程,这些课程要以不同专门化方向之间的共同职业能力为基础来设计的。专业方向课程是针对某一就业岗位,以完成某些专项任务为目标设置的课程,旨在提高学生毕业后的上岗能力和就业适应能力。专业拓展课程是为拓展学生专业发展后劲,结合学校专业办学特色和学生个性化需求开设的专业特色课程,可作为选修课开设。
在本轮课程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中,着力开发职业素养课程,并纳入到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当中。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树立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良好的职业行为操守,增强守则意识、使命意识和职业人格教育,提升团队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职业发展能力等,为打造合格职业人奠定基础。
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综合实训是根据多个典型工作任务开发的综合性实训项目,一般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是中职学生毕业前到企业实习锻炼,按照国家规定和企业要求顶岗工作,以增强就业适应性和岗位竞争力。
(三)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特征特色
1.课程结构模块化。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结构由六个模块组成,模块化课程结构,不仅体现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对教学内容调整更新的要求,增强了教学内容的适用性和实效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不同学习基础、发展需求各异的学生的需要。
2.课程目标综合化。中职课程改革以促进学生就业所需的能力发展为重要价值取向和主要教育目的。在课程目标设置中,既要突出职业技能训练,又要强化职业道德、敬业品质、创业精神、为人处世等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教育,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凸显课程目标的综合化。
3.课程开发项目化。工学结合专业课程开发是以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行业要求为背景,以就业为导向,围绕职业岗位能力的形成,科学设计和选择项目,以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项目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而设计课程方案,按照一个完整工作项目的操作流程开发课程,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策划、分析、实施、评价、改进等过程中学习知识、锻炼技能、掌握技术、提升职业素养,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其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
4.素质培养显性化。职业素质是社会企业对职业人才规格的要求,具有鲜明的职业针对性,将职业素质的形成培养纳入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当中,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全程实施、全面渗透,做到培养目标明确、内容落实、方法手段有效、评价结果跟踪反馈。
5.学习环境真实化。工学结合课程的学习情境是高度仿真的职业情境,既有实际工作场景,又具备教学特有的功能,学习环境与真实的职业环境高度一致,尽可能做到环境真实化、技术标准化、技能规范化、成果成品化、程序企业化[2]。学生在这种“学习场”中学习可以感受到职业场所的氛围,对职业技能训练、职业心理训练与工作责任培养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6.教学管理企业化。工学结合课程多数情况下是在“工作情境”中实施组织教学,教学过程融入“完整工作过程”,学习过程即工作过程,做中学,做中教。所以,工学结合课程的教学组织管理是“学习场所上学校与企业相结合”、“学习地点上实训中心与职业岗位相结合”、“学习形式上校内模拟训练与岗位真实实践相结合”,按企业管理模式进行教学组织管理,分工协作,发挥团队作用。
7.考核评价多元化。工学结合课程改革必须有效发挥课程评价的导向、鉴定、管理、反馈、激励和诊断等功能作用,做到课程评价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使课程评价成为用人单位、学校、学生及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评价内容多元化,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业成绩,对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状况做出评价,而且要注重对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的考察,关注学生的职业行为操守、职业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评价手段方法多元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突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特色,探索通过技能大赛等多种渠道和途径,发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强化课程评价的导向、激励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陶再平.基于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改革与整合——以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为例[J].黑龙江省高教研究,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