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蕾++高晓雷++马海林
摘要:为了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使用Ryff心理幸福感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西藏地区3所高校26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心理幸福感存在性别、专业和民族差异;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显著相关;社会支持对心理幸福感有预测作用,进而得出结论:大学生的社会支持能影响心理幸福感。
关键词:心理幸福感;社会支持;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B8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10-0101-03
引言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开始,西方研究者开始尝试对幸福感进行测量研究。对幸福感的测量主要是从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两种意义上展开的[1]。生活质量意义上的幸福感测量将幸福感称之为“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这种研究取向被认为是奠定在享乐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2]。20世纪80年代,Ryff等人从幸福主义哲学思想出发,提出了“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 PWB)这一术语,认为幸福不仅仅是获得快乐,而且还包含了通过充分发挥自身潜能而达到完美的体验[3]。心理幸福感就是对个体心理积极功能充分发挥的感受,主要强调个人潜能的充分发展和对生存环境的良好适应。有关幸福感的研究表明,社会支持是主观幸福感的重要预测因子[4]。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心理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以期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幸福感提供理论依据。
1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西藏拉萨市两所高校大学生作为被试,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85份,回收率95%,有效问卷267份,有效率93.7%,其中男生107人,女生160人,藏族137人,汉族130人。
1.2研究工具
1.2.1Ryff心理幸福感量表
由Carol Ryff设计,由王欣等人引进。该量表共包括84个项目,采用六点记分方法,分为自主性、掌控环境、个人成长、与他人的积极关系、生活目标感、自我接纳六个维度。
1.2.2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
由Blumenthal介绍,Zimet等编制,姜乾金等引进并进行了修定。量表共含12个自评项目,每个项目采用七级记分法。量表分三个纬度,即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
1.3数据处理
本研究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分析及处理。
2结果
2.1不同性别、专业、民族大学生心理幸福感得分的差异比较
对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心理幸福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test检验,结果发现,不同性别学生的心理幸福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不显著。在心理幸福感总分、个人成长、与别人的积极关系、生活目标及自我接纳上,男生的得分低于女生,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在自主性、掌控环境上男生得分高于女生,也未达到统计学意义。
对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心理幸福感总分及各维度进行独立样本Ttest检验,结果发现,不同专业学生的掌控环境、生活目标、自我接纳三个维度上的得分和心理幸福感总分差异不显著。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自主性、个人成长、与别人的积极关系三个维度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除自我接纳维度外,文科学生在心理幸福感的总分及各维度上的得分均高表1不同专业大学生心理幸福感得分的差异(M±SD)
3讨论
3.1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性别、专业和民族差异
本研究表明,不同性别学生的心理幸福感总分及各维分度差异不显著。但总体看来,女大学生的心理幸福感优于男大学生,这可能是由于女生更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小群体,她们更加善于维持与朋友的积极关系, 对周围环境有更好的把握,因此在她们自己的小圈子里,她们也学会了接纳自己[5]。文科生的心理幸福感优于理科生,但得分没有显著差异。这可能是由于受所学专业的影响,理科生更加理性,思维的逻辑性强,做事严谨,而文科生比较感性,表达和交流能力较强,造成了心理幸福感的差异。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6~7]。不同民族学生的心理幸福感总分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藏族大学生在自主性、个人成长、与别人的积极关系上的得分显著低于汉族学生,在掌控环境、生活目标及自我接纳上的得分也较低,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总体看来,汉族大学生的心理幸福感优于藏族大学生。这可能由于:(1)受母语的影响,汉族大学生在学习成绩上比藏族大学生有一定的优势,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学习成绩的好坏可能是影响其心理幸福感的主要因素之一。(2)西藏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导致生活节奏相对较慢,很多汉族学生来到西藏更加喜欢这样安逸的生活,心理幸福感可能会提高。(3)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能否找到一份合适[HJ*5/8]的工作,是每个大学生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而相对于内地激烈的竞争而言,西藏地区优惠的就业政策,大大降低了汉族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压力,这或许也是他们心理更幸福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但目前对于不同民族心理幸福感的差异研究较少,本文的研究结果还需在进一步研究中得到证实。
3.2大学生心理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本研究表明,大学生心理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呈显著的正相关,已有研究也证明社会支持能够显著地影响心理健康[8]。社会支持对心理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因此,增加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有助于他们心理幸福感的提升。
结论
(1)女大学生的总体心理幸福感优于男大学生,文科大学生的总体心理幸福感优于理科大学生,汉族大学生的总体心理幸福感优于藏族大学生。
(2)社会支持总分及其各个维度与心理幸福感总分及其各个维度都呈显著的正相关,即大学生在社会支持及其各个维度上得到的帮助越多,自己在心理幸福感及其各个维度上的得分就越高。
(3)社会支持对心理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参考文献:
[1][ZK(#]杨子珍,许慰高.9—10岁学习困难儿童一般智力与行为问题测查报告[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9(1):64.
[2]Smith CR .Learning Disabilities. A Division of Simon Schuster Inc[M].1991.
[3]Price L, Johnson J, Evelo S. When Academic Assistance Is Not Enough: Addressing the Mental health Issues of Adolescents and Adul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J].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es,1994,(27):82.
[4]尤瑾,郭永玉.大学生人格、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5(1):65-69.
[5]许淑莲.成年人心理幸福感年龄差异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3):167-171.
[6]Ryff C.D. Happiness is everything, or is it? Explorations on the meaning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9,(6).
[7]杨军丽.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170-171.
[8]袁立新,曾令彬.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应付方式及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endprint
摘要:为了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使用Ryff心理幸福感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西藏地区3所高校26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心理幸福感存在性别、专业和民族差异;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显著相关;社会支持对心理幸福感有预测作用,进而得出结论:大学生的社会支持能影响心理幸福感。
关键词:心理幸福感;社会支持;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B8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10-0101-03
引言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开始,西方研究者开始尝试对幸福感进行测量研究。对幸福感的测量主要是从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两种意义上展开的[1]。生活质量意义上的幸福感测量将幸福感称之为“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这种研究取向被认为是奠定在享乐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2]。20世纪80年代,Ryff等人从幸福主义哲学思想出发,提出了“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 PWB)这一术语,认为幸福不仅仅是获得快乐,而且还包含了通过充分发挥自身潜能而达到完美的体验[3]。心理幸福感就是对个体心理积极功能充分发挥的感受,主要强调个人潜能的充分发展和对生存环境的良好适应。有关幸福感的研究表明,社会支持是主观幸福感的重要预测因子[4]。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心理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以期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幸福感提供理论依据。
1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西藏拉萨市两所高校大学生作为被试,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85份,回收率95%,有效问卷267份,有效率93.7%,其中男生107人,女生160人,藏族137人,汉族130人。
1.2研究工具
1.2.1Ryff心理幸福感量表
由Carol Ryff设计,由王欣等人引进。该量表共包括84个项目,采用六点记分方法,分为自主性、掌控环境、个人成长、与他人的积极关系、生活目标感、自我接纳六个维度。
1.2.2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
由Blumenthal介绍,Zimet等编制,姜乾金等引进并进行了修定。量表共含12个自评项目,每个项目采用七级记分法。量表分三个纬度,即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
1.3数据处理
本研究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分析及处理。
2结果
2.1不同性别、专业、民族大学生心理幸福感得分的差异比较
对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心理幸福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test检验,结果发现,不同性别学生的心理幸福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不显著。在心理幸福感总分、个人成长、与别人的积极关系、生活目标及自我接纳上,男生的得分低于女生,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在自主性、掌控环境上男生得分高于女生,也未达到统计学意义。
对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心理幸福感总分及各维度进行独立样本Ttest检验,结果发现,不同专业学生的掌控环境、生活目标、自我接纳三个维度上的得分和心理幸福感总分差异不显著。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自主性、个人成长、与别人的积极关系三个维度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除自我接纳维度外,文科学生在心理幸福感的总分及各维度上的得分均高表1不同专业大学生心理幸福感得分的差异(M±SD)
3讨论
3.1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性别、专业和民族差异
本研究表明,不同性别学生的心理幸福感总分及各维分度差异不显著。但总体看来,女大学生的心理幸福感优于男大学生,这可能是由于女生更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小群体,她们更加善于维持与朋友的积极关系, 对周围环境有更好的把握,因此在她们自己的小圈子里,她们也学会了接纳自己[5]。文科生的心理幸福感优于理科生,但得分没有显著差异。这可能是由于受所学专业的影响,理科生更加理性,思维的逻辑性强,做事严谨,而文科生比较感性,表达和交流能力较强,造成了心理幸福感的差异。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6~7]。不同民族学生的心理幸福感总分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藏族大学生在自主性、个人成长、与别人的积极关系上的得分显著低于汉族学生,在掌控环境、生活目标及自我接纳上的得分也较低,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总体看来,汉族大学生的心理幸福感优于藏族大学生。这可能由于:(1)受母语的影响,汉族大学生在学习成绩上比藏族大学生有一定的优势,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学习成绩的好坏可能是影响其心理幸福感的主要因素之一。(2)西藏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导致生活节奏相对较慢,很多汉族学生来到西藏更加喜欢这样安逸的生活,心理幸福感可能会提高。(3)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能否找到一份合适[HJ*5/8]的工作,是每个大学生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而相对于内地激烈的竞争而言,西藏地区优惠的就业政策,大大降低了汉族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压力,这或许也是他们心理更幸福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但目前对于不同民族心理幸福感的差异研究较少,本文的研究结果还需在进一步研究中得到证实。
3.2大学生心理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本研究表明,大学生心理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呈显著的正相关,已有研究也证明社会支持能够显著地影响心理健康[8]。社会支持对心理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因此,增加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有助于他们心理幸福感的提升。
结论
(1)女大学生的总体心理幸福感优于男大学生,文科大学生的总体心理幸福感优于理科大学生,汉族大学生的总体心理幸福感优于藏族大学生。
(2)社会支持总分及其各个维度与心理幸福感总分及其各个维度都呈显著的正相关,即大学生在社会支持及其各个维度上得到的帮助越多,自己在心理幸福感及其各个维度上的得分就越高。
(3)社会支持对心理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参考文献:
[1][ZK(#]杨子珍,许慰高.9—10岁学习困难儿童一般智力与行为问题测查报告[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9(1):64.
[2]Smith CR .Learning Disabilities. A Division of Simon Schuster Inc[M].1991.
[3]Price L, Johnson J, Evelo S. When Academic Assistance Is Not Enough: Addressing the Mental health Issues of Adolescents and Adul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J].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es,1994,(27):82.
[4]尤瑾,郭永玉.大学生人格、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5(1):65-69.
[5]许淑莲.成年人心理幸福感年龄差异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3):167-171.
[6]Ryff C.D. Happiness is everything, or is it? Explorations on the meaning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9,(6).
[7]杨军丽.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170-171.
[8]袁立新,曾令彬.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应付方式及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endprint
摘要:为了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使用Ryff心理幸福感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西藏地区3所高校26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心理幸福感存在性别、专业和民族差异;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显著相关;社会支持对心理幸福感有预测作用,进而得出结论:大学生的社会支持能影响心理幸福感。
关键词:心理幸福感;社会支持;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B8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10-0101-03
引言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开始,西方研究者开始尝试对幸福感进行测量研究。对幸福感的测量主要是从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两种意义上展开的[1]。生活质量意义上的幸福感测量将幸福感称之为“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这种研究取向被认为是奠定在享乐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2]。20世纪80年代,Ryff等人从幸福主义哲学思想出发,提出了“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 PWB)这一术语,认为幸福不仅仅是获得快乐,而且还包含了通过充分发挥自身潜能而达到完美的体验[3]。心理幸福感就是对个体心理积极功能充分发挥的感受,主要强调个人潜能的充分发展和对生存环境的良好适应。有关幸福感的研究表明,社会支持是主观幸福感的重要预测因子[4]。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心理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以期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幸福感提供理论依据。
1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西藏拉萨市两所高校大学生作为被试,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85份,回收率95%,有效问卷267份,有效率93.7%,其中男生107人,女生160人,藏族137人,汉族130人。
1.2研究工具
1.2.1Ryff心理幸福感量表
由Carol Ryff设计,由王欣等人引进。该量表共包括84个项目,采用六点记分方法,分为自主性、掌控环境、个人成长、与他人的积极关系、生活目标感、自我接纳六个维度。
1.2.2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
由Blumenthal介绍,Zimet等编制,姜乾金等引进并进行了修定。量表共含12个自评项目,每个项目采用七级记分法。量表分三个纬度,即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
1.3数据处理
本研究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分析及处理。
2结果
2.1不同性别、专业、民族大学生心理幸福感得分的差异比较
对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心理幸福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test检验,结果发现,不同性别学生的心理幸福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不显著。在心理幸福感总分、个人成长、与别人的积极关系、生活目标及自我接纳上,男生的得分低于女生,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在自主性、掌控环境上男生得分高于女生,也未达到统计学意义。
对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心理幸福感总分及各维度进行独立样本Ttest检验,结果发现,不同专业学生的掌控环境、生活目标、自我接纳三个维度上的得分和心理幸福感总分差异不显著。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自主性、个人成长、与别人的积极关系三个维度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除自我接纳维度外,文科学生在心理幸福感的总分及各维度上的得分均高表1不同专业大学生心理幸福感得分的差异(M±SD)
3讨论
3.1大学生心理幸福感的性别、专业和民族差异
本研究表明,不同性别学生的心理幸福感总分及各维分度差异不显著。但总体看来,女大学生的心理幸福感优于男大学生,这可能是由于女生更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小群体,她们更加善于维持与朋友的积极关系, 对周围环境有更好的把握,因此在她们自己的小圈子里,她们也学会了接纳自己[5]。文科生的心理幸福感优于理科生,但得分没有显著差异。这可能是由于受所学专业的影响,理科生更加理性,思维的逻辑性强,做事严谨,而文科生比较感性,表达和交流能力较强,造成了心理幸福感的差异。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6~7]。不同民族学生的心理幸福感总分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藏族大学生在自主性、个人成长、与别人的积极关系上的得分显著低于汉族学生,在掌控环境、生活目标及自我接纳上的得分也较低,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总体看来,汉族大学生的心理幸福感优于藏族大学生。这可能由于:(1)受母语的影响,汉族大学生在学习成绩上比藏族大学生有一定的优势,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学习成绩的好坏可能是影响其心理幸福感的主要因素之一。(2)西藏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导致生活节奏相对较慢,很多汉族学生来到西藏更加喜欢这样安逸的生活,心理幸福感可能会提高。(3)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能否找到一份合适[HJ*5/8]的工作,是每个大学生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而相对于内地激烈的竞争而言,西藏地区优惠的就业政策,大大降低了汉族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压力,这或许也是他们心理更幸福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但目前对于不同民族心理幸福感的差异研究较少,本文的研究结果还需在进一步研究中得到证实。
3.2大学生心理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本研究表明,大学生心理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呈显著的正相关,已有研究也证明社会支持能够显著地影响心理健康[8]。社会支持对心理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因此,增加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有助于他们心理幸福感的提升。
结论
(1)女大学生的总体心理幸福感优于男大学生,文科大学生的总体心理幸福感优于理科大学生,汉族大学生的总体心理幸福感优于藏族大学生。
(2)社会支持总分及其各个维度与心理幸福感总分及其各个维度都呈显著的正相关,即大学生在社会支持及其各个维度上得到的帮助越多,自己在心理幸福感及其各个维度上的得分就越高。
(3)社会支持对心理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参考文献:
[1][ZK(#]杨子珍,许慰高.9—10岁学习困难儿童一般智力与行为问题测查报告[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9(1):64.
[2]Smith CR .Learning Disabilities. A Division of Simon Schuster Inc[M].1991.
[3]Price L, Johnson J, Evelo S. When Academic Assistance Is Not Enough: Addressing the Mental health Issues of Adolescents and Adul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J].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es,1994,(27):82.
[4]尤瑾,郭永玉.大学生人格、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5(1):65-69.
[5]许淑莲.成年人心理幸福感年龄差异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3):167-171.
[6]Ryff C.D. Happiness is everything, or is it? Explorations on the meaning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9,(6).
[7]杨军丽.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170-171.
[8]袁立新,曾令彬.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应付方式及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endprint